- 文化熱潮與文化研究——“中國文化二十四品”
- 2018-03-01
- 東城絲網蹴紅球,北里瓊樓唱《石州》
- 2018-03-01
- 從《周易·大象傳》看君子精神的現代價值
- 2018-03-01
- 匾額:古建築的靈魂,門楣上的文化瑰寶
- 2018-03-01
- 對明式家具的關注是審美的一種回歸
- 2018-03-01
- 詩仙李白的悲催政治生涯:皆因“站錯隊”?
- 2018-03-01
- 施文忠:淺談當前國學教育的形勢和任務
- 2018-03-01
- 歷史上的姜子牙:歷經貧寒苦難卻又自學成才
- 2018-03-01
- 胭脂紅妝:留不住的芳華
- 2018-03-01
- 日本人為何那麽愛溫泉?
- 2018-03-01
- 文學正變得越來越遊戲化?
- 2018-03-01
- 中國史上9篇描寫初見的詩詞,你都知道嗎?
- 2018-02-28
- 劉備共有四個兒子 為何被封無能的劉禪坐上王位
- 2018-02-28
- “西寧刺繡”:留住文化之根
- 2018-02-28
- “南海Ⅰ號”完整展示宋代社會
- 2018-02-28
- 作百般新曲,唱千年詞章
- 2018-02-28
- 電影《厲害了,我的國》抒寫愛國禮讚
- 2018-02-28
- 2017年這些考古成果為華夏文明史按下“刷新”鍵
- 2018-02-28
- 古人今人接力整理“全唐詩”:需做“加減法”
- 2018-02-28
- 《山海經》與“海洋意識”:中國人的海洋文學起源
- 2018-02-28
- 《千里江山圖》中的歷史密碼:隱藏宋徽宗人才觀
- 2018-02-28
- 春節十大民俗故事
- 2018-02-28
- 中國各地拯救正在消失的傳統村落
- 2018-02-28
- 剖析杜撰“鄧穎超日記”:應建立責任追究懲戒機制
- 2018-02-28
- 除了蹴鞠、騎射,中國古人還玩哪些“時尚”運動?
- 2018-02-28
- 蛻蛹成蝶,一幅國畫的十月懷胎
- 2018-02-27
- 曹操墓地面曾有建筑 可能是被他兒子“毀”了
- 2018-02-27
- 學生兵憶中印戰爭:1天殲敵2千 就像是打兔子
- 2018-02-27
- 嶺南古琴非遺傳承人重拾失傳800年的中國宮廷樂器
- 2018-02-27
- 專家推測劉賀長子或死于劉賀前 與史書記載有出入
- 2018-02-27
- 神了還是瘋了?春節檔5天50億創下N多紀錄
- 2018-02-26
- 專訪吳亦凡:想讓更多人看到華人面孔
- 2018-02-26
- 《紅海行動》:戲裡的慘勝,戲外的大勝
- 2018-02-25
- “舌尖3”為何成了“吐槽大會”?
- 2018-02-25
- 《紅海行動》票房破12億 演員海清實力演繹戰地記者
- 2018-02-24
- 朴槿惠走到今天,到底錯過了哪些時間節點?
- 2018-02-23
- 2017中國電影的競爭與理:巨型“IP”,異域風情,表象之下有章可循
- 2018-02-23
- 春節檔票房再刷新紀錄 中國電影市場向“內涵增長”轉型
- 2018-02-23
- 57.23億元!這個春節妳對電影票房的貢獻有多少
- 2018-02-23
- 毛澤東欽點、江青拉攏的中共副主席李德生辭職內幕
- 2018-02-22
- 上將一夜間斬殺百余漢奸,人送外號“秦大刀”
- 2018-02-21
-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如何不負此生
- 2018-02-21
- 帕丁頓熊:一只得到威廉王子親自加持的熊
- 2018-02-21
- 拍“智取威虎山”要不要參考歷史?
- 2018-02-21
- 徐靜蕾:絕不只是文藝女青年那麽簡單
- 2018-02-21
- 25歲章澤天成最年輕百億富豪:光靠漂亮成不了京東老板娘
- 2018-02-20
- 剪紙大師:指尖上的春節
- 2018-02-16
- 郭晶晶終于開竅了,穿華貴禮服打敗一眾闊太
- 2018-02-15
- 神一樣的結局!這六部動漫的最後爆發,精彩至極!
- 2018-02-15
- 林文月的翻譯人生:人生是一場直覺
- 2018-02-13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