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與“海洋意識”:中國人的海洋文學起源
- 更新時間:2018-02-28 17:10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299561
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認為,亞細亞諸國的人民雖然也以大海為界,卻并未享受海洋賦予的文明:“就算他們有更多壯麗的政治建筑,就算他們自己也是以海為界——像中國便是一個例子。在他們看來,海只是陸地的中斷,陸地的天限;他們和海不發生積極的關係。”
黑格爾的觀點未免有些偏頗——誠然,橫向對比西方文學,中國古典文學中涉及海洋的作品不甚豐富——諸種因素累積形成中華文化圈與海洋的疏離,除去主體民族漢民族農耕性較強的大陸性文化因素外,亦有學者認為這與后世的海禁相關。而在上古社會,就彼時中國人口構成而言,農耕人口與游牧人口佔據相當比例,生活在濱海地帶以及近海島嶼的人口較少;就地理環境而言,海洋遠離中土,屬于中土先民眼中的異域,與中原諸國度之間有著難以逾越的阻隔,先民們在面對大海這一意象時,無論是從空間距離還是時間深度,都顯得無法丈量。縱然如此,早在先秦時期,我國文學作品中便已有對海中島嶼及居民的幻想描述,這些對海洋的神性幻想,又以《山海經》所描述為最多。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中,《山海經》可稱得上是獨特的一部,其成書年代大約是自戰國至漢初。顧名思義,《山海經》以山為經,以海為緯,記錄上古先民們眼中的世界,其中有數量相當的神話故事,成為中國神話的源頭之一。袁珂先生為《山海經》校注,稱贊其為“非特史地之權輿,亦乃神話之淵府”。《山海經》共十八卷,畢沅在《山海經新校正》中將《山海經》分為《山經》與《海經》,所謂“《山海經》之名,未知所始。今按《五藏山經》,是名《山經》,漢人往往稱之。《海外經》已下,當為《海經》,合名《山海經》,或是向、秀所題”。這種觀念一直被后世學者所沿用,袁珂先生亦認同此觀念:“《海外經》以下各篇,主要是說海,就連郭璞作注時收錄進去的《荒經》以下五篇,主要也說的是海,自然該稱《海經》。所以從外殼結構將此書區分為《山經》和《海經》。”《山海經》中有大量涉及海洋的文字內容,主要分佈在《海外經》《大荒經》及《海內經》中。
遠國異民式的海上奇聞
《山海經》中的海洋敘事,主要體現在遠國異民式的奇聞傳說。對安土重遷的中原先民來說,海洋與陸地有著明顯差異,屬于超越常識與經驗之外的世界。浩瀚遼闊、一望無垠的海洋使得人們可以在想象空間中遨游,而諸種海洋生物的玄妙不可知又令人滋生無盡幻想。直至東漢末年的《釋名》一書,仍將“海”解釋為“海,晦也,主承穢濁,其水黑如晦也”,反映出古人對海洋的認知,往往伴隨著因隔膜而產生的負面情感。
《山海經》雖然對海洋的描摹較粗淺,有時顯得偏于刻板及靜態,卻依舊記錄下了“大人之國”“小人之國”“君子之國”等海外國度并佐以豐富想象,其中所提及的諸多島民,皆有異常之相,如“大人之市在海中”,“海中有張弘之國,食魚,使四鳥”。而海中還有許多神奇之物,陵魚長著人面,有手足,卻是魚身;流傳千載的鮫人傳說也始自于此,《海內南經》有“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的記載;《大荒西經》亦記“有互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后世文學、影視作品中屢有人魚形象出現,究其源頭,自是源于《山海經》中的人面魚身傳說。可見海洋已不僅作為自然環境以供狀物描摹,還同海洋中的生物一起構成了特殊意象。
縱然對這些海中方國的描述瑰麗而奇幻,但這些遠國異人的傳說卻并非是先民們純粹的虛構與幻想,而是建立在傳聞基礎上的地理志與民族志。見證者們將自己所見所聞轉述與他人,構成了《山海經》中奇幻的海洋世界,在對海外民族的描摹中,透露著先民們樸素的地理觀與世界觀。
海域觀念與海洋之神
海域觀念與海洋之神的確立亦是《山海經》海洋敘事中重要的一點。中國的地理結構為“內陸外海”型,腹地廣闊,無內海切割,原始思維影響下,中原人將自己視為宇宙的中心,所謂中央之國。四海觀念因此衍生,文獻中最早出現“四海”一詞的是《尚書》與《詩經》,但此處的“海”,并非自然意義上的海洋。至《山海經》,四海與海洋息息相關,《海內東經》曰“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須陵東南”,可見《山海經》中的海,其所指乃是江河匯聚而成的海洋概念。
四海觀念的確立,使掌管四海之神隨之應運而生。《大荒東經》記有“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虢。黃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虢處東海,是為海神。”《大荒西經》曰:“西海郩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在《大荒南經》的記載中,南海神亦有人面,“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為不廷胡余;《海外北經》云:“北方禺強,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青蛇。”由此可知,《山海經》中已明確出現四海之神的名字、外在特征及相應的神仙譜系。以東西南北為序,海神分別是禺虢、弇茲、不廷胡余、禺疆(亦作禺強、禺京);形態多半人半獸,以蛇為飾。在后世的發展中,四海之神的觀念得以延續,但其名號有所改變,繼而形象特征也逐漸人格化,成為廣為人知的神靈。
誠然,以《山海經》為代表的早期文學作品中,海洋多只屬于敘事的時空背景,中或摻雜創作主體的瑰麗想象,然而始終指向志人志怪。細究其因,大約有以下兩點:其一,上古時期的航海技術不甚發達,安土重遷的中土居民對海洋世界缺乏了解,沿海居民的航海活動也大致處于原始航海階段,少有遠海探險的記錄留存。因此,人們對海洋世界多有主觀臆測,將之虛構成有神人居焉的地方;其二,上古時期遺留下的文學作品皆是言簡意賅的短小之貌,囿于篇幅,無法對之作深刻復雜的描述,因此遺留下的涉海故事遠不如后世豐富。
在后世的社會發展中,海洋及海上群體逐漸進入國人視域,成為中原居民經驗范疇內的事物,佛經故事傳入后,以海洋為背景的傳奇志怪數量亦迅速增加。縱然如此,《山海經》對中國海洋文學依舊有特殊意義,后世的海洋小說多從《山海經》中得到啟發與影響。上古時期的農耕先民們曾向遠處的海域眺望,猜想陸地盡頭是什么模樣,他們開啟了民族對海洋敘事的篇章,在幻想中建構遠國異民的思維體系,才有了煮海的張生,新羅的長人,海島中謎一樣的女子……中國人的海洋文學起源自此,又在后世衍生出動人的篇章。
【來源:中國青年報】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