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區人代鄺美雲:香港女星的“政治嚮往”
- 2018-03-17
- 特戰女兵成長記:特種射擊、擒拿格斗、殺蛇取膽
- 2018-03-17
- 腹有詩書氣自華:妳讀什麽書,就有什麽氣場
- 2018-03-17
- 文化部嚴查惡搞紅色經典
- 2018-03-17
- 羅援少將:世界上的難民,有哪個是中國打出來的
- 2018-03-17
- 婁底市長楊懿文:區塊鏈重建婁底信用體系
- 2018-03-17
- 甲骨文研究的春天來了
- 2018-03-16
- 彩鳳來儀穿百花:絲織文明中的平安富貴寓意
- 2018-03-16
- 第90屆奧斯卡《水形物語》成最大贏家 科比斬獲小金人
- 2018-03-16
- 以身作則,不放空炮:曾國藩這樣嚴格管理身邊人
- 2018-03-16
- 龔曙光: 我愿意做高爾基筆下的丹柯
- 2018-03-16
- 5個中國人認識的霍金:他用轉動的眼球轉動了世界
- 2018-03-15
- 韓劇《迷霧》:活成高惠蘭大概是很多人的人生理想吧
- 2018-03-15
- 《厲害了,我的國》:“強起來”的新時代主旋律
- 2018-03-15
- 龔曙光:“走下去”和“走出去”是文化繁榮最根本的使命
- 2018-03-15
- 抗美援朝美國戰俘為何不愿回國?
- 2018-03-15
- 沒有比好的理論更具有實踐價值的東西
- 2018-03-15
- 如果美國侵略朝鮮,中國該不該第二次抗美援朝?
- 2018-03-15
- 二戰勝利之吻:兩位陌生人35年后方知被拍
- 2018-03-15
- “金三角”國民黨軍殘部:一支沒有祖國的軍隊
- 2018-03-14
- 看了這麽多年《小豬佩奇》,妳知道為什麽裡面沒有姥姥和姥爺嗎?
- 2018-03-14
- 霍金的遺願清單:離開地球和警惕人工智能
- 2018-03-14
- 霍金逝世:盡管他已離開,但他的貢獻依然會造福後人
- 2018-03-14
- 以真善美為內核,作品才能動人心弦
- 2018-03-14
- 揭秘日本第一美女間諜:南造云子身份之謎
- 2018-03-14
- 二戰日本最強女間諜,曾經差一點刺死蔣介石
- 2018-03-14
- 文物變“網紅” 國寶守護人熱議“如何讓文物活起來”
- 2018-03-13
- 植樹節是怎麽來的?
- 2018-03-13
- 真人劇有望成為綜藝節目的下一個突破口
- 2018-03-13
- 《獨孤天下》幾大侍女盤點名字有何含義?
- 2018-03-13
- 曆史遺珍頤和園
- 2018-03-13
- 範丞丞蔡徐坤曬照片轉發破40萬,人氣直逼一線小鮮肉
- 2018-03-12
- 兩會知多少:“共商國是”有錯別字?
- 2018-03-12
- 時尚界從藝術界“偷”走了什麼?
- 2018-03-12
- 夜郎古國在何處?貴州投33億元在可樂鄉建遺址公園
- 2018-03-11
- 豆瓣9.7,比「羅輯思維」高級100倍
- 2018-03-11
- 文化影響力: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 2018-03-11
- 紅墻宮斗:斯大林的“二把手”馬林科夫為什么會輸給赫魯曉夫?
- 2018-03-11
- 斯大林惟一女兒流亡歐美:我這一生沉重得不堪傾訴
- 2018-03-11
- 揭秘朝戰美軍仁川登陸內幕:因懼怕蘇聯和中國?
- 2018-03-10
- 《厲害了,我的國》獲好評:強國為民邏輯延續主旋律大片熱潮
- 2018-03-10
- 家風傳承面臨考驗 家風文化何以再立“潮頭”?
- 2018-03-10
- 朱軍的後半場“藝術人生”:歸來仍是少年
- 2018-03-10
- 第90屆奧斯卡表演獎項無懸念 《水形物語》成贏家
- 2018-03-10
- 如何解決博物館“成長的煩惱”?政協委員支招
- 2018-03-10
- 花木蘭從軍前的“買買買”國家給報銷嗎?
- 2018-03-09
- 《迷霧》:9.2分!看完想給她跪下
- 2018-03-09
- 三八婦女節來源於美國,為何美國人自己不過?
- 2018-03-08
- 打造超級畫廊,低迷中的出路?
- 2018-03-08
- 中國古典銅器的前世今生
- 2018-03-08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