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報告》: 阿斯巴甜或導致記憶學習能力下降?
繼阿斯巴甜的致癌風波後,近期《科學報告》一項研究指出,阿斯巴甜有可能導致大腦學習和記憶能力下降,還有傳給下一代的風險。...
健康前沿出處:網絡編輯 (825)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9-24《科學報告》: 阿斯巴甜或導致記憶學習能力下降?
繼阿斯巴甜的致癌風波後,近期《科學報告》一項研究指出,阿斯巴甜有可能導致大腦學習和記憶能力下降,還有傳給下一代的風險。...
健 康出處:網絡編輯 (865)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9-23美國心臟協會:躺下測血壓測得更準?
近期美國心臟協會高血壓科學會議一份報告稱,躺著量血壓讀數更準確,更能反應高血壓患者發生卒中、心臟病等死亡風險。...
健 康出處:網絡編輯 (456)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9-17癌癥入侵年輕一代,飲食習慣是「罪魁禍首」?
近年來,癌癥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有所上升。這一形勢引發了廣泛關註,人們紛紛探尋其背後的原因。很多人認為,這除了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存在影響。現代生活節奏快,很多人會選擇快餐和加工...
營 養出處:網絡編輯 (916)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9-15《臨床腫瘤學雜誌》: 勤鍛煉讓癌癥死亡風險降低25%
近期,《臨床腫瘤學雜誌》發文稱,癌癥患者定期運動可降低死亡風險。 課題組選取前列腺癌、肺癌、結直腸癌等1.1萬名癌癥患者參與研究,通過問卷跟蹤每周運動狀態。指南推薦,每周應有4天以上,每次運動30分鐘的中等...
健 康出處:網絡編輯 (756)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9-14《發育生物學》: 為什麽男性比女性的腎臟更脆弱?
近日《發育細胞學》發布一項有趣的研究稱,男性比女性的腎臟更容易受損,元兇很可能是雄激素。...
健 康出處:網絡編輯 (855)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9-10正常食用碘鹽會增加甲狀腺癌風險嗎?
甲狀腺癌與食用碘鹽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碘鹽是否會引起甲狀腺癌,以及甲狀腺疾病患者是否應該繼續食用碘鹽一直是人們關註和追問的疑惑。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與探尋碘鹽與甲狀腺疾病之間的關系。...
健 康出處:網絡編輯 (535)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9-09腦梗急救先溶栓還是取栓?《柳葉刀》稱兩者優先級相同
脑梗急救,优先溶栓还是取栓?近期上海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发文指出,未证实直接取栓不劣于溶栓结合取栓的桥接治疗,也未证实桥接治疗优于直接取栓。也就是说,两种疗法疗效相似?对于急性大血管闭...
健 康出處:網絡編輯 (252)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9-06蔬菜生吃or熟吃,誰更有營養?
“吃不夠蔬菜怎麼辦,可以喝蔬菜汁嗎?”“上班族怎麼吃夠每天的蔬菜?”……這些都是社交平臺上熱議的話題。多吃蔬菜有益健康,已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常識。...
營 養出處:網絡編輯 (438)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9-01《阿爾茨海默病雜誌》:這幾種疫苗可降低癡呆風險
近日《阿爾茨海默病雜誌》發文稱,流感、肺炎疫苗等數種疫苗可降低癡呆風險。...
醫 療出處:網絡編輯 (124)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8-20抽血三大經典誤區,第一個就很多人中招!
又是一年開學季,暑期入園體檢工作已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其中抽血化驗是很重要的一關,它是輔助診斷、鑒別診斷常用的一種方法,也是入園體檢中的必查項目。然而,很多家長對抽血仍存有一些誤解,操作不當會影響我們...
健 康出處:網絡編輯 (394)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8-13避開損害口腔健康的四大誤區!很多人第壹個就踩坑了
早在唐代,名醫孫思貌的《千金方》就有記載:“凡人飲食不能潔齒,腐臭之氣淹漬日久,齒齦有洞,蟲蝕其間”,描述了飲食和牙齒健康的關系。在生活中,很多人在飲食方面確實存在不利於牙齒健康的誤區,順義婦兒醫院...
健康前沿出處:網絡編輯 (250)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8-10JAMA:每日短時間劇烈運動可降低癌癥風險
運動有益健康,多少量才管用?《JAMA·腫瘤學》近期發文稱,每天4—5分鐘的間歇劇烈運動即可降低32%的癌癥風險。...
運 動出處:網絡編輯 (664)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8-05晚年生活質量低?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逐漸延長,老年人群體也日益增加。2020年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老齡人口總數達到2.64億,占總人口的18.7%。老齡階段可能存在很多變化,這會給老年人帶來諸多...
健 康出處:網絡編輯 (642)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8-01長期補維生素AD會中毒?兒童營養素該咋補
維生素A、D是寶寶體內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對於兒童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很多家長關心,維生素AD是每個寶寶都需要補嗎?應該怎樣補?維生素AD長期補會引起中毒嗎?...
營 養出處:網絡編輯 (965)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7-31《循環》: 持續四天高溫或使心臟病發作風險加倍
妳所在的地區高溫已持續多少天了?《循環》雜誌近日發布壹項研究稱,持續高溫加上空氣汙染使心臟病發作風險加倍。...
健康前沿出處:網絡編輯 (344)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7-27濕米粉內隱藏“殺手”?中毒死亡率超40%
近日,河南永城兩名女子吃涼皮後引發米酵菌酸中毒致1死1傷。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疾控部門陸續發布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提醒:高溫潮濕天氣下,涼皮、河粉、腸粉、粿條、瀨粉等濕米粉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汙染,而產生米酵菌...
營 養出處:網絡編輯 (812)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7-20高溫天嗦粉要小心!米酵菌酸中毒死亡率超50%
涼皮、米粉是夏季最受歡迎的解暑美食之壹。但在這壹碗碗美味的粉裏,很可能藏著要命的物質:米酵菌酸。...
營 養出處:網絡編輯 (574)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7-19拒絕火鍋、啤酒、小燒烤!十種夜宵讓妳告別長夜“餓”夢還不長胖
伴隨著咕嚕聲,已躺在床上的自己又再次爬起來到櫃子裏覓食……這是許多人都曾有過的夜間體驗。餓了想吃東西,但又擔心發胖、影響健康,這洋糾結的情緒讓人進退兩難。...
營 養出處:網絡編輯 (837)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7-18《自然》: 這種基因變異增加“長新冠”風險
疫情3年以來,“長新冠”患者估計超過6500萬人,有關癥狀超200種,至今發病原因未明。近期《自然》網站發布壹份報告稱,科學家找到了壹種特殊基因可增加“長新冠”風險。...
健 康出處:網絡編輯 (192)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7-17
- 林鄭:香港故宮開幕離不開中央支持 冀能成遊客必到之地
- 香港新增300宗確診 連續8日低於500宗
- 袁國勇:港台女主持非確診個案 屬疫苗殘留污染
- “德爾塔”為何這麽毒?要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嗎?防控指南一文了解
- 1讓卵巢保持年輕的秘訣
卵巢是女人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關係到女人的生育能力,要是喪失卵巢功能的話,會導致不孕不育。除此之外,還會影響大家的容貌,導致其出現各種皺紋。想要保持生育能力,想要保持青春狀態的話,就必須要好好地保養卵[詳細]
- 2那些喝“富氧水”、“富氫水”花掉的錢,都是腦子進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廉價的易得物,燒開的自來水、十塊一大桶的純淨水、礦泉水都能讓我們輕而易舉地補充水分。 但同時,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批“高端水”,動輒十多塊甚至幾十塊,很多是以喝了會讓人身體更健康為賣點,比如賣得火熱富氧水和富氫水[詳細]
- 3夏秋交替,當心“他們”來煩妳
輕輕的,流火之夏將走了輕輕的,清爽之秋要來了夏秋交替之際晝夜溫差較大抵抗力弱的人群可要當心某些疾病“侵襲”呦▼常見病之一:腸胃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敗,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詳細]
- 4每天甩手5分鐘,強身健體又輕松!
中醫認為,在氣血快速流通的作用下,壹些壞死細胞、體內垃圾就會被排出人體。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甩手時可使全身肌肉松馳,擴張胸肺,增強血液循環,血液就會加速順暢流通全身,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很多好處。 [詳細]
- 5雞湯、燕窩不「補營養」!這 10 種東西,別再吃錯了
「多喝點湯,補身體!」 「把骨頭嗦(suō)乾淨,補鈣!」 「快趁熱把雞湯喝了,有營養!」 ……這幾句話是不是特別熟悉? 雞湯、燕窩、土雞蛋、骨頭湯……這些東西都是長輩們嘴裏最有營養的食物。[詳細]
- 6再增4宗登革熱 全曾遊獅山公園
香港爆發登革熱危機。政府昨日開始封閉獅子山公園,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同日公佈,本港再新增4宗本地登革熱個案,4宗個案的病人均曾於獅子山公園工作或曾在該處散步。今年累積的本地個案爆升至15宗,中心呼籲市民時刻注意環境衛生,採取防蚊和個人保護措施,並[詳細]
- 7骨頭湯並不補鈣的話,哪些食物真的補鈣?
生活中常常見到老人們說,多喝點骨頭湯,補鈣,其實並非如此。 [詳細]
- 8缺鈣、傷腎、致癌!這種做菜習慣,65%的中國人每日上演
的確,在中國人的菜單裏,鹹味可是具有較高的地位。畢竟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以鹹鮮為主。再加上隨著流動人口的遷徒,各個區域的飲食文化也隨之交融,壹些原本“飲食清淡”的地方,如今也開始越來越偏[詳細]
- 9仁和藥業迷霧:擁有婦炎潔 為何未來不被人看好
2018年8月,仁和藥業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2.64億元,同比增長26.6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4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增長了51.27%。 看起來,仁和藥業似乎終於回暖了,事實果真如此嗎?[詳細]
- 10给孩子奠定一生健康的基础
孩子進入童年期(6-12歲)時的顯著變化是,開始進入學校接受正規的系統學習,學習逐步成為兒童的主導活動。這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即從個體家庭進入群體社會的轉折,對社會環境逐漸熟悉,也就是兒童社會化期。 [詳細]
- 11鼻子流血是什麽原因?鼻子突然留血怎麽辦?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過流鼻血的經歷,流鼻血說是小事也是小事,說是大事也是大事。因為任何一個病都是有前兆的,尤其是突然的流鼻血,更加讓人害怕,總覺得自己會不會得了什麽不治之癥。下面小編將仔細為妳講講鼻血[詳細]
- 12瑜伽健身還是傷身?有人傷了腰椎有人矯正了駝背
自1985年瑜伽進入中國以來,圍繞瑜伽究竟是健身還是傷身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愛她的,表示練後減肥、塑身、身心愉悅;恨她的,吐槽肌肉、韌帶拉傷,更有甚者骨折。 [詳細]
- 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接受香港經濟導報社社長丁時照專訪——半年超十萬人遞申請 全球人才對香港有信心
- 警緝危國安8逃犯 各人懸紅100萬
- 李家超:香港社會如今更團結 「搶人才」成果或超預期
- 台灣出現首例兒童猴痘(Mpox)病例
- 慶回歸26周年家鄉市集開鑼 26省美食聚維園
- 哈里新書自爆王室家醜 劣評如潮
- 習近平:堅持開放包容 亞太共同富裕
- 中方:堅決反對生物武器研發、儲存或使用
- 習近平: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 夏寶龍:二十大報告為港澳工作提供行動指南 「一國兩制」事業定能越走越好
- 香港新增5990宗確診 再多17人離世
- 運-20殲-20護送 88英烈魂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