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歷史上的姜子牙:歷經貧寒苦難卻又自學成才

更新時間:2018-03-01 09:48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208574

歷史上的姜子牙:歷經貧寒苦難卻又自學成才

姜子牙,是一個神話英雄,《封神演義》中,商朝即將滅亡之時,美艷的狐貍精妲己和喜媚與王貴人去劫周營,但是被姜子牙帶領眾人擊退。罪極朝野的妖艷禍水妲己在逃回軒轅墳途中被女媧娘娘擒獲,被楊戩等三人抓回周營,最後被姜子牙用斬仙刀斬下首級。姜子牙也由此而成為歷史上的神話英雄。

相傳姜子牙姜太公本是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嶽伯夷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於呂地,因此得呂氏。周文王傾商武王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歷史上影響久遠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古時候的東方大國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時期,殷商王暴虐無度,朝政腐敗,社會黑暗,經濟崩潰,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而西部的周國由於西伯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倡行仁政,發展經濟,實行勤儉立國和裕民政策,因此社會清明,人心安定,國勢日強,天下民眾傾心於周,四邊諸侯望風依附。

壯心不已的姜尚,獲悉姬昌為了治國安邦,正在廣求天下賢能之士,便毅然離開商朝,來到渭水之濱的西周領地,棲身於蟠溪,終日以垂釣為事,以靜觀世態的變化,待機出山。終於,姜尚在垂釣時遇到來此地遊獵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談得十分投機。也由此,姜子牙向西伯姬昌提出了治國興邦的良策。西伯姬昌親自把姜子牙扶上車上,一起回宮,拜為太師,稱"太公望"。

歷經貧寒苦難卻又自學成才

也就這樣,姜子牙在輔佐周文王期間,為強周滅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內外政策。對內,實行農人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租稅,八家各分私田百畝,大小官吏都有分地,子孫承襲,作為俸祿等經濟政策,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對外,表面上堅持恭順事殷,以麻痹紂王,暗中實行爭取鄰國,逐步拉攏,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削弱和鼓勵殷商王朝的策略。

在古代的奴隸社會,能把農民放在第一位考慮,姜子牙真的是一個十分注重民生的為民做主的好人。為何他沒有和統治者一樣殘暴無道呢?因此他本是出身貧寒農村,深知老百姓的苦難。

姜太公姜子牙,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呂尚,為炎帝之後本為姜姓,因其先祖伯夷為四嶽,輔佐大禹治水功勞很大,被封為呂侯,賜姓為姜,封於呂地,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王村鄉董營村,姜子牙就出聲在董營村,並建立諸侯國呂國。為呂氏始祖,所以也有名字呂尚。

相傳姜尚的先世本是貴族,可惜到了姜子牙便家道中落,逐漸地淪為貧民。為維持生計,姜尚年輕時曾在商都朝歌宰牛賣肉,又到孟津做過賣酒生意。他當過小販,賣扇子時遇到了連綿陰雨,賣麵粉時遇到了大風,命運施給他的是連番的失敗。因而農村至今還有"姜子牙賣麵粉,出門就遇到風"的說法,來形容命運不好。

只是,姜子牙雖然命運不好,但他胸懷大志,勤奮學習,始終不倦地研究、探討治國興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大展宏圖,為國效力。因此,姜子牙發奮啃兵書,在那個垂釣的地方一跪就是十年,直到暮年,才遇到了西伯姬昌,有是施展才華的時機。

事實正是如此,一個人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才肯吃常人難吃之苦,受常人難受之罪,在對身體的自殘中,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後退的可怕。如果姜子牙不是由於家道中落,出身在貧寒的農村,如果沒有飽受饑寒之苦,如果沒有想過要改變這種可悲的處境,姜子牙絕對沒有如此大的毅力的?這對於那些膏粱子弟,整天只知道保暖思淫欲的貴族子弟,是想都不會想到的。

改變處境,這個目標不能說高,但對於在貧寒和苦難中度日維艱的農民來說,身上壓了一層又一層的大山,要掀開它們卻是個必須用畢生做代價才可能做到的事。姜子牙正是這樣,在饑寒交迫的苦寒生活中,用畢生的精力練就了韜略和軍事,那可是生活的逼迫才十年磨一劍的。

苦難,對於弱者可能是滅頂之災,而對於強者卻往往是通向成功的大道,自古至今有那麼多的英雄人才多出自貧苦的農村,他們的成功固然有很多原因,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命運,那就是貧寒苦難的農村生活。姜子牙就是這樣,在家道中落之後,在貧寒和苦難中練就了毅力和意志,成為一個愛護農民的好人,在他接受分封到了齊國的第一任國君以後,他的政策就是大開自由市場,在短短一年時間裡使老百姓豐衣足食。

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歲?

姜子牙又叫姜太公,是商朝末年的人物。他的祖先是四嶽,曾經因為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上賜姓為呂。出生地是東海或者是河內,姜子牙曾經輔佐西周周文王,也被稱為姜太公。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在儒家法家都有很大的影響力,也被稱為百家師宗。姜子牙盡心輔佐了周武王討伐商紂國,在牧野之戰中,商紂大敗,紂王自殺,開啟了周朝統治時代。

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

姜子牙出世的時候,家境貧窮,所以為了生活,姜子牙做過殺肉的屠夫,還開過賣酒的小鋪子,但是姜子牙喜歡讀書,苦心研究天文地理等知識,在賣肉、賣酒的時候還不忘研究治國之道,他內心渴望有一天能夠為國效力,展示自己的才華,施展自己的抱負,但是他一直到了70多歲還是閑居在家。

歷史上著名的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是姜子牙72歲的時候,他遇到了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周文王。周文王作為伯樂發現了姜太公這個千里馬,將他奉為上師,從此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對於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姜太公真的是大器晚成了。

姜太公早政治上推崇尊賢尚功,選拔有能力有才華的人做官,因此吸納了一批東夷土著的人才,為周朝的建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因此能夠出人頭地。打破了以血緣為選拔標準的用人制度,最大程度上發揮了人才的創造性。事實證明,他的用人思想開創了用人唯才的先河,為齊國稱霸之路奠定了基礎。

姜太公釣魚的故事幾乎是人盡皆知的,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個諺語也用來形容心甘情願的落入別人的圈套中,所謂的周瑜打黃蓋就是這個一樣的意思。那麼姜太公釣魚究竟講的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究竟是怎樣的故事才能讓這句諺語流傳至今?

姜太公釣魚這個歷史性的傳說是發生於商周時期的。商朝紂王暴虐,天天都沉溺於酒池肉林中,只知道飲酒作樂與美人嬉戲。紂王將天命都給用完了,將人間攪的大亂。周文王決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師父元始天尊之命,下界幫助周文王。但姜子牙覺得自己年紀過於大了、雖然周文王有心推翻暴政但是自己又和文王沒有交情,要獲得周文王的賞識是有些困難的。於是姜子牙想出一招,就在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邊釣魚,只是這個魚釣的是用了沒有魚餌的魚鉤,不僅如此這個魚鉤還是個直的。大家都知道的常識是魚鉤是彎的,但是姜子牙卻用直的鉤子來釣魚,並沒有用到魚餌這種東西,但是奇怪的是他又釣到了很多魚。

周文王見到了這番情景,覺得這是位奇人,周文王上前想與他結交。在與姜太公交談之後發現這真是位大有用之才,就將他招入旗下,拜他為師在姜太公的教導下學習了治國的知識。最後在姜子牙的幫助下他的兒子周武王終於奪得了天下,率領了三萬大軍打敗了商軍,在周武王的統治下建立了周朝。也正是在這時就有了這句俗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在民間可謂是家喻戶曉,也是大器晚成的典型。姜太公八十歲那年才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周文王,也虧他這麼長壽,居然活到了139歲,歷經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在那個醫療不發達的古代,能有如此高壽,簡直堪比傳說中活了八百歲的彭祖了,彭祖除了長壽就沒別的本事了,姜太公可是幹了很多大事的,他一生的成就不可謂不輝煌,雖然他的前半生鬱鬱不得志,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姜太公在他八十歲的時候終於迎來了人生的轉折,他這種耐得住寂寞的淡定和堅韌品質,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姜太公的故事經過後代不斷演繹,他逐漸由人變成了一個受人膜拜的神,他的故事也被編入《封神演義》這部小說,他的傳奇故事也變成婦孺皆知的傳說。這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後世的附會,有很多誇張的成分。但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姜太公的這種精神,大浪淘沙金子總會發光,但是還有一句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姜太公就是年輕時苦讀奇門遁甲之術,精通兵法,洞察世事,積累了深厚的學問,才能釣起周文王,才能得到周朝幾代君王的尊敬,也才有後來的榮華富貴,受四方祭拜。姜太公究竟活了多少歲,後代已經無從考證,只有神話傳說,不過這並不重要,姜太公的這個精神卻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歷史上的姜子牙:歷經貧寒苦難卻又自學成才

姜子牙與筷子的民間傳說故事

傳說姜子牙只會直鉤釣魚,其他事一件也不會幹,所以十分窮困。他老婆實在無法跟他過苦日子,就想將他害死另嫁他人。

這天,姜子牙釣魚又兩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說:“你餓了吧?我給你燒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確實餓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飛來一只鳥,啄了他一口。他疼得“啊呀”一聲,肉沒吃成,忙去趕鳥。當他第二次去拿肉時,鳥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鳥為什麼兩次啄我,難道這肉我吃不得?為了試鳥,他第三次去抓肉,這時鳥又來啄他。

姜子牙知道這是一只神烏,於是裝著趕鳥一直追出門去,直追到一個無人的山坡上。神鳥棲在一枝絲竹上,呢喃鳴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夾肉就在我腳下……”姜子牙聽了神鳥的指點,忙摘了兩根細絲竹回到家中。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於是將兩根絲竹伸進碗中夾肉,突然看見絲竹噝噝地冒出一股股青煙。姜子牙假裝不知放毒之事,對老婆說:“肉怎麼會冒煙,難道有毒?”說著,姜子牙夾起肉就向老婆嘴裡送。老婆臉都嚇白了,忙逃出門去。

姜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每餐都用兩根絲竹進餐。此事傳出後,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後來效仿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這個傳說顯然是崇拜姜子牙的產物。與史料記載也不符。殷紂王時代已出現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紂王是同時代的人,既然紂王已經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絲竹筷也就談不上什麼發明創造了。不過有一點卻是真實的,那就是商代南方以竹為筷。

姜子牙為啥叫“姜太公”?

姜子牙,即呂尚,周初人。姓姜名望,字子牙,俗稱姜太公。因祖先封於呂,所以叫呂尚。 姜太公姜子牙是東海上(現今河南許昌,另一說法是安徽臨泉姜寨)人士。在商朝時當過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紂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辭官離開商都朝歌,隱居於蟠溪峽。並在磁泉邊以長桿、短線、直勾、背身而釣的奇妙方式釣魚。 姜子牙隱居10年,當他83歲時,求賢心切的周文王再度到訪,在文王誠意請求下,姜子牙被拜為司馬,輔佐文王。因為周文王曾對姜子牙說:“您真是我的太公呀!”所以後人尊稱姜子牙為姜太公、太公望。

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的身世背景嚇人

大多數人知道姜子牙是因為電視機《封神榜》,講訴的是姜子牙帶領眾神幫助周文王取得江山的故事。小說、影視劇中的姜子牙是昆侖山玉虛宮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後奉命下山,扶周滅商,其間歷經種種磨難,最終消滅殷商,成就封神大業。但這畢竟文學藝術作品,那麼在歷史真實的中姜子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的身世背景嚇人

據悉,他復雜的姓氏和他的先祖有關,他的先祖本姓姜氏,曾是四嶽(部落首領)之一,後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際被封於呂,因此從其封姓。關於姜子牙的具體故里還有爭議,但一般認為是山東省東部的日照、莒縣一帶。

姜子牙雖然出身顯赫,但到商朝末年時家道早已沒落。據相關文獻記載,姜子牙曾做過屠夫、小商販,曾屠牛朝歌,賣食棘津,還有的說他是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姜子牙曾經是贅入婦家的女婿,後因不善生計不妻子逐出家門,這在小說、影視劇中也有體現。

還有一些文獻中記載,姜子牙在遇到周文王之前,曾經在商朝中擔任過低級官職,後來因不滿商紂王的暴虐無道而棄職,遊說天下諸侯,但無所遇,於是便隱居在渭水河畔。一次西伯姬昌在出獵前進行佔卜,卜辭上說:所獲非龍非螭,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

果然文王在渭水北岸遇到釣魚的姜子牙,文王大喜,言道: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周會因此興旺。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因此稱呼姜子牙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姜子牙尊為師。此後在姜子牙的輔佐謀劃下,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

文王死後,武王即位,姜子牙被尊為師尚父。經過幾年的準備後,武王決定興師伐紂,出征前進行佔卜,龜兆不吉,風雨暴至。群臣恐懼不安,只有姜子牙堅決主張進軍,武王於是出征。此後經過牧野之戰擊潰商軍,紂王在鹿臺自焚,武王大軍進入朝歌,商朝滅亡。

武王已平定商紂後,成為天下之主,他便開始封賞有功之臣,首先他就把姜子牙封在東部營丘,建立齊國。姜子牙在東去封國的途中,有人對他說: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姜子牙聽了此言,連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達齊國。正趕上萊侯帶兵來攻營丘。原來營丘毗鄰萊國,而萊人是東夷族,他們趁商紂之亂而周朝剛剛安定,無力平定遠方,因此和姜子牙爭奪國土。

姜子牙到達齊國後,修明政事,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因此人民多歸附齊國,齊成為諸侯中的大國。武王病死後,年幼的周成王即位,由周公旦輔政,這引起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的不滿,他們聯合紂王之子武庚發動叛變,連東方的淮夷也反叛。

為此周公派召康公通知姜子牙: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此間五等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討伐。齊國因此可以征討各國,形成東方各國事實上的領袖。最終在姜子牙的支持下,周公旦徹底平定叛亂,周王朝得以安定。

史書上記載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太公之卒百有餘年,子丁公呂汲立,姜子牙究竟活了多達年歲,史書上沒有準確的記載。

但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的推算,周康王六年是西元前1015年,姜子牙的的生卒年大致為西元前1128年西元前1015年,即113歲。當然這只是大致的年限,也有其他的說法。

姜子牙是一位滿腹韜略的政治、軍事家,被譽為兵家之祖,他所著的《六韜》,又稱為《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軍事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

由於姜子牙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此後姜子牙一直受歷代統治者的崇尚,被譽為武聖。739年唐玄宗下詔追封姜子牙為武成王;宋朝時姜子牙所著的《六韜》被列入武經七書,他本人被追封為昭烈武成王。在武廟中,更是以姜子牙為首。

在元明時期,姜子牙逐漸被神化,明代萬歷年間,道士許仲琳創作《封神演義》,從此,姜子牙由人變成了神,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在民間廣為流傳。

在小說中姜子牙有一次不成功的婚姻,而且沒有兒女,但根據文獻記載姜子牙的兒女很多。除了繼承王位丁公呂汲外,還有許多,他們很多都成為今天一些姓氏的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姜子牙還有一個女兒,史書上稱她為邑姜。邑姜嫁給了周武王,生下了周成王、以及晉國的開國國君唐叔虞,山西太原的晉祠供奉的就是唐叔虞和邑姜。

而姜子牙建立的齊國,在春秋時期一直是東方的大國。特別是在齊桓公姜小白的統治下,更是將霸業推到了頂峰。此後公族勢力逐漸削弱,最終在西元前386年貴族田和自立為國君,廢除齊康公,將他遷居於海濱,姜齊正式滅亡。

韓國人為何稱姜子牙為國父?

很久以來,我們都以孔子為尊,歷久彌新。近看韓國人方知,他們也有一位聖人令後輩尊崇著,不過他不是孔聖人,而是從《封神榜》上走下來並以“願者上鉤”自居的姜太公姜子牙。韓國人尊稱他為國父。為什麼?

其實,說到姜子牙,就得提及徐福,兩位均為中國著名齊文化的代表人物。齊文化以“實用主義”為精髓,強調凡事從簡,是當代的簡約派文化。

韓國通過姜太公、日本通過徐福共同尊崇齊文化。

所謂齊文化,實際是對東夷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可有齊國文化、齊地文化、齊人文化三種理解。但是,正如知名齊文化專家趙志浩先生所說,一般的齊文化是指“自姜太公封疆營丘始建齊國(約西元前1046年)起,至秦始皇滅齊(西元前221年)止,這一特定的歷史階段所建立的文化。”有了齊國就有了齊文化,但齊國滅亡後並不是說齊文化也滅亡了。

西元前1046年,姜太公受封齊國,因俗簡禮,尊賢尚功,使齊國迅速走上富國強兵之路。姜太公是周朝派來的諸侯,但是沒有完全照搬周朝的政策,而是“因俗簡禮”,形成了周禮與夷俗相結合的一種齊文化。姜太公尊賢尚功,舉賢任能,具有包容性,奠定了齊文化的基礎。

文化的同根同源是否為修補三國關係在當代出現的裂痕提供契機?

齊文化實質上的遷移——日本;齊文化形式上的遷移——韓國。

在山東省淄博市,有一座看似普通的祠堂。然而,這裡香火不斷,來自韓國、日本、東南亞、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的遊客絡繹不絕。這就是姜太公衣冠塚所在、供奉著“周師齊祖”姜子牙的姜太公祠。而祠內的世界姜氏宗親會和中華丘(邱)氏(姜姓的一個分支)宗親聯誼會臨淄會館,以及在姜太公廣場舉辦的獨具特色的祭姜大典,吸引了大量的海內外姜氏後裔。據統計,截止至2006年6月,海內外已有2200餘人到姜太公祠尋根祭祖。

對於韓國人,淄博祭祖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04年清明之際,韓國姜氏宗親會的副會長姜錫星和姜熙卨先生便專程到姜太公祠祭奠祖先,在姜太公祠和姜太公墓前舉行了隆重的拜祭祖先的儀式;2004年9月,韓國還派出150人拜祖認宗團參加祭祖大典,當時立起的“姜太公追慕碑”至今還伴隨在姜太公衣冠塚左右。

1992年8月,韓國總統盧泰愚對前往韓國訪問、時任山東省副省長的李春亭說:“我的祖籍在山東,先祖是太公姜子牙。我也是‘山東人’啊!”並懇切期望能幫他尋根,拜祭盧氏先祖。2000年6月18日下午,盧泰愚來到齊國故都——淄博,拜謁了姜太公衣冠塚。在太公牌位前,他叩首膜拜;在衣冠塚前,盧泰愚和夫人佇立良久,鞠躬獻花。盧泰愚欣然提筆留字:繼承祖先遺志。

由此可見,對於根文化的追溯與繼承,已經成為韓國人的國學濫殤,而姜太公姜子牙已然成為韓國人的國父,令後人緬懷與景仰。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典故故事

有一次周文王外出打獵,在渭水的支流磻溪邊上遇見了一位釣魚的老人。老人須發斑白,看去有七八十歲了。奇怪的是他一邊釣魚,一邊嘴裡不斷地嘮叨:“快上鉤呀上鉤!願意上鉤的快來上鉤!”再一看,老人釣魚的魚鉤離水面有三尺高,並且是直的,不是彎的,上面也沒有釣餌。文王看了很納悶,就過去和老人攀談起來。

這老人姓姜名尚,又名子牙,是遠古時代炎帝的後代。他曾在商朝的首都朝歌(今河南省湯陰縣)宰過牛,在黃河邊上的孟津賣過酒。他不會做買賣,虧了本,所以到渭水邊上來釣魚了其實是在等待賢明的君主來尋訪他。

周文王和姜尚的談話中,發現姜尚是一個眼光遠大、學問淵博的人。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對政治、軍事各方面都很有研究,特別是對於當時的政治形勢,分析的頭頭是道。他認為商朝的天下不會很長久了,應當有賢明的領袖出來推翻它,建立一個新的朝廷,讓老百姓能過上舒服的日子。

姜尚的話句句都說到了文王的心裡。他本來就是為了想要推翻商朝,到處去尋找大賢人,這眼前的姜尚,不就是自己要尋訪的大賢人嗎?文王懇切的對姜尚說:“我們盼望您很久了,請您到我們那裡去,幫助我們治理國家吧!”說完就叫手下人趕過車子來邀請姜尚和自己一同上車,回到都城裡去。

姜尚到了文王那裡,先被立為國師,也就是最大的武官:後來升為國相,總管全國政治和軍事。周文王的父親太公季歷在位的時候,就向望著姜尚這樣的大賢人了,所以人們尊稱姜尚為“太公望”。後來人們乾脆把“太公望”的“望”省略掉,把姜尚叫做姜太公。

姜太公果然是棟梁之才,他做了周文王的國相,幫助周文王整頓政治和軍事,對內發展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對外征服個部族,開拓疆土,削弱商朝的力量。周文王在姜尚的輔佐下,先後打敗了大戎、密須得部族,征服了嗜、閣等小國,並且吞併了從屬於商朝的崇國,在崇國的地盤上營建了一個豐城,把都城從岐山南邊的周原遷到了豐城。

到周文王晚年的時候,周的疆土大大擴充,西邊收復了周祖的老家,現在陜西、甘肅一帶地方,東北進展到現在山西的黎城附近,東邊到達現在河南沁陽一帶,逼近了殷紂王的都城朝歌,南邊把勢力擴充到了長江、漢水、汝水流域。據說周文王已經控制了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二,為滅商奠定了可靠了基礎。

【來源:趣歷史、中國歷史故事網】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