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探源,叩問來處,《尋古中國》在遺址和文物中鑒往知來
溯源尋根,凝心鑄魂。在中華文明代代賡續的血脈傳遞中,既包含著“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等重大議題,也蘊含著“知來處、明去處”的東方智慧。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尋...
文史博览出處:網絡編輯 (277)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29八王之亂:王豹上言司馬冏,竟遭陷構鞭撻死
是時,尚有東海王司馬越為晉宣帝侄子,父司馬泰曾受封高密王。司馬泰死後,司馬越得襲爵,改封東海。司馬越少有令名,不慕富貴,恂恂如布衣。永康初,始入為中書令,司馬冏思聯為臂助,進拜司馬越為侍中,不久又授...
傳統文化出處:網絡編輯 (910)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25劉燁獲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 老婆安娜發文祝賀
5月23日,劉燁獲華表獎第十九屆優秀男演員獎,他發文稱“有太多感謝的話”。隨後,妻子安娜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恭喜劉燁:“恭喜守島人,恭喜導演,恭喜男演員!這部電影拍那麽真實,用了很多季節的時間拍!壹輩子能堅...
娛樂速遞出處:網絡編輯 (263)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24張子楓:獲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很幸福,希望未來更加不受限
5月23日,第十八屆、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各大獎項頒出。...
娛樂速遞出處:網絡編輯 (715)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24外媒評《花月殺手》:小李子演繹前所未見陰暗角色,用血淋淋謀殺消解漫長枯燥
法國當地時間5月20日晚,第76屆戛納電影節最重磅的非競賽展映片——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和“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第N次合作的新片《花月殺手》舉行了全球盛大首映。...
影 視出處:網絡編輯 (366)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22新疆唐王城遺址考古首次展出壹批珍貴出土文物
位於新疆圖木舒克市的唐王城遺址從去年6月開始發掘。18日,40多件珍貴文物在圖木舒克市考古成果展廳首次展出,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收藏考古出處:網絡編輯 (789)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20齊桓公北伐山戎,束馬懸車登太行
齊桓公打著“尊王”的旗號,榮登中原諸國盟主之時,遙遠北方的山戎和狄人開始壯大起來,並且屢屢進犯中原,給中原各國造成了嚴重威脅。...
文史博览出處:網絡編輯 (627)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18曲靖陸良田野考古調查有新發現
近日,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文物管理所接當地熱心群眾報告,在陸良縣小百戶鎮北山村委會大莊子村的田野裏有壹塊碑,上面有“大理府”等文字。...
收藏考古出處:網絡編輯 (745)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12貴陽阿哈水庫水落古墓出,“冒”出兩座?
“阿哈水庫最近水放幹了,突然冒出兩座古墓,有沒有考古價值?”近 日,收到熱心市民吳先生向貴陽市融媒問政平臺的反映後,貴陽市文物保護中心立即會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花溪區文物管理所相關專家和工作人員趕赴現...
收藏考古出處:網絡編輯 (214)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09唐高宗李治,真的是壹位軟弱的皇帝嗎?
在很多人的印象裏,唐高宗李治是壹個軟弱的皇帝。之所以他會給人這樣的印象有兩個人的影響很大,壹個是他的父親李世民。...
文史博览出處:網絡編輯 (504)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04《漫長的季節》爆火,網劇會贏電影嗎?
這個五壹假期,《漫長的季節》依靠過硬的品質和極高的口碑成功火出圈。這部並沒有多少事先宣傳和預熱的劇集在播出後評價不降反升,壹路走高,著實讓大家意想不到。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號稱“史上最擠”、聚集多...
影 視出處:網絡編輯 (449)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04河南安陽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開館
象征天子禮制的12件陶鼎、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字樣的石牌、薄如蟬翼的雲母片、晶瑩剔透的瑪瑙餅……27日,河南安陽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曹操高陵出土的400余件(套)精美文物首度集中亮相。...
收藏考古出處:網絡編輯 (764)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5-01清朝康熙年間的“天氣預報”是怎麽樣的?
熙在位的61年間,水災與旱災持續侵犯,旱災和蝗災又總是相伴而生,所以康熙非常重視各地傳來的有關天氣正常和異常的報告。...
文史博览出處:網絡編輯 (243)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4-26韓國學者拿出三大“鐵證”,證明孔子是韓國人,中方用2個字回應
古老的中國,有壹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名字叫孔子。他以他的博學和才華,開創了儒家思想和文化,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發展。...
傳統文化出處:網絡編輯 (699)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4-18中外學者“重現”寒武紀迷宮狀生物礁時空演化
寒武系生物礁沈積模式示意圖。 南古所 供圖 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1日消息,該所與多家海內外科研機構合作,對河南雲夢山剖面與內蒙古蘇拜溝剖面開展詳細的綜合研究。該研究識別出多種微生物巖與迷宮狀...
收藏考古出處:網絡編輯 (157)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4-113500年前古埃及宮殿遺址驚現12只斷手,可能是殺俘儀式
壹項令人毛骨悚然的新研究顯示,在埃及發現的斷手可能屬於大約3500年前被俘的敵方戰士。12只手是在埃及北部古城Avaris的希克索斯宮殿中發現的,這裏曾是古代希克索斯人的領地,現在是考古遺址。 埃及北部古城Av...
收藏考古出處:網絡編輯 (339)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4-10河北大名發現壹合唐朝顯慶年間墓誌 距今1300多年
記者從河北省大名縣名城管理建設委員會獲悉,該縣近日在征集與民間藝術、民風民俗、文脈傳承等相關的老物件過程中,發現壹合唐朝墓誌。經當地文物專家鑒定,該墓誌銘鐫制於顯慶五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收藏考古出處:網絡編輯 (615)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4-02重大突破,專家解讀河北首次發現離龍化石
近日,河北省區域地質調查院在承德市灤平縣進行的“灤平縣古生物化石專項調查”通過了驗收,其中灤平縣區域內首次發現離龍化石成果引發關註。在新發現的化石上,可以看到明顯的離龍爪子標本,以及滿洲鱷軀幹標本。...
收藏考古出處:網絡編輯 (225)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3-29三家爭雄:獻帝禪位與曹丕,劉備成都進帝位
越日,聞曹丕已將到許都,又會合群臣,力請獻帝出殿,獻帝被逼不過,勉強出來。華歆等已草就禪位詔,硬迫獻帝頒行,獻帝含糊答應,當即遣禦史大夫張音,賫詔送曹丕。曹丕行至曲蠡,接詔展讀道:朕在位三十有二載,遭...
文史博览出處:網絡編輯 (425)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3-27河南考古再發現“城摞城”奇觀
3月23日,商丘宋國故城考古發掘現場,層層疊壓的古城墻剖面清晰可見,新發現的6座唐代早期墓葬位於宋國故城南城墻北坡上,北坡之上為睢陽城西城墻。宋國故城考古發現的不同時期城址相互疊壓,形成了典型的“城摞城”...
收藏考古出處:網絡編輯 (763)人喜歡發佈時間:2023-03-25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3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4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5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6男人、女人養生茶不一樣
人的體質有燥熱、虛寒之別,養生茶也有涼性、溫性之分。其實身體素質的特徵很複雜,中醫將人體分為九種體質,平和、氣虛、濕熱、陰虛、陽虛、痰濕、氣鬱、血瘀、特稟。秋季是一個養生的好時機,秋季要多喝一些養生茶[詳細]
- 7肯尼亞茶業機械化是大勢所趨
肯尼亞茶業的動蕩可能升級,因為盡管一些利益攸關方提出反對,但茶業的跨國公司表示,仍將繼續推進肯尼亞茶業的機械化進程。[詳細]
- 8這些人慎喝菊花茶
菊花茶是人們最常喝的花茶,夏天喝菊花茶具有清肝明目、祛除濕氣、治療便秘等作用,下面我們來看看夏天喝菊花茶的具體功效介紹。1、明目菊花茶特別適合白領和上班族等等需要長時間面對電腦的人群。據科學家研究發現,[詳細]
- 9雲端靜舍—隱於鬧市的茶館
你印象中的茶館是什麼樣子?品種繁多的茶葉,琳琅滿目的茶具,還是三五對飲的茶客?這應該是多數人對茶館的印象吧,然而在鄭州,有這樣一間茶館,可能會顛覆你對茶館的印象。第一次到雲端,是中秋節前,[詳細]
- 10宇治抹茶 最地道的京都味道
宇治抹茶 最地道的京都味道到京都旅遊時,如果沒有吃過一兩杯抹茶雪糕或芭菲,就好像沒去過一樣!説到京都的[詳細]
- 11麥冬茶養脾護胃
麥冬又名沿階草、書帶草、麥門冬,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鬚根較粗壯,根的頂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為紡錘狀肉質小塊。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用於陰虛肺燥,咳嗽痰粘;[詳細]
- 12雲南普洱舉辦兩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論壇
來源: 新華網新華網昆明5月23日電(記者吉哲鵬)攜手傳承普洱茶文化,共同抒寫遺產保護新篇章。23日,[詳細]
- 中方:堅決反對生物武器研發、儲存或使用
- 習近平: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 夏寶龍:二十大報告為港澳工作提供行動指南 「一國兩制」事業定能越走越好
- 香港新增5990宗確診 再多17人離世
- 運-20殲-20護送 88英烈魂歸故里
- 韓正:攜手開創共建「一帶一路」新篇章(全文)
- 本港新增7884宗確診 近5個月以來新高
- 「紅黃碼」顏色出錯 黃志光提醒及時更新「安心出行」
- 國台辦、國新辦聯合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
- 公屋加租寬免首年額外繳付 房屋局:已平衡多方考慮
- 第二階段消費券周日發放 涉636萬市民
- 蕭澤頤為「青興計劃」揭幕 冀培育青年成滅罪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