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守中國書法的文化品性
- 2018-03-08
- 齊文化與魯文化的形成與融合
- 2018-03-08
- 絲路山水地圖是“圖”還是“畫”
- 2018-03-08
- 清朝廣州俄羅斯“間諜”逃亡事件
- 2018-03-07
- 《水形物語》拿奧斯卡最佳影片:好萊塢的全方位倒退
- 2018-03-07
- 少數民族的流與變
- 2018-03-07
- 曾國藩:政治的改革必須先有精神的改革
- 2018-03-07
- 這檔綜藝讓詩歌穿越千年感動妳,刷屏背後有何深意?
- 2018-03-07
- 一座恭王府,閱盡半部清代史
- 2018-03-07
- 網絡與人工智能改變了寫作?聽聽作家們怎么說
- 2018-03-07
- 俄羅斯巡回畫派:俄羅斯美術史上一個高峰
- 2018-03-07
- 法國學院派:西方美術史中的華彩樂章
- 2018-03-06
- “女王”海倫·米倫眼中的《愛在記憶消逝前》
- 2018-03-06
- 五女山下:大清王朝肇興地
- 2018-03-06
- 2017中國電影的競爭與理性:巨型“IP”,異域風情,表象之下有章可循
- 2018-03-06
-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2018-03-06
- 當“春節+”遇到“互聯網+”
- 2018-03-06
- 盤點那些“一門三名人”富有傳奇色彩的壯闊人生
- 2018-03-05
- 七問董明珠:銀隆問題出在哪?會不會成為她下一站?
- 2018-03-05
- 粉紅色經濟催生的粉紅色文化
- 2018-03-05
- 二月二,為何會成為一年之中最有名的剃頭日?
- 2018-03-05
- 古代婦女怎麽過節?妳不知道的古代婦女節
- 2018-03-05
- 燭光燈影映紅樓——《紅樓夢》燈燭意象探微
- 2018-03-05
- 從碎片中看瓷器史
- 2018-03-04
- 月食來了,古代官方和民間會如何應對?
- 2018-03-04
- 長安城失去國都地位的原因:並不只有經濟
- 2018-03-04
- 陳數:誰說女人四十不能發光
- 2018-03-04
- 諸葛亮那么厲害,為什么蜀國還是最早被滅的?
- 2018-03-04
- 清乾隆粉彩禦制詩茶具:紫禁城中的文人情懷
- 2018-03-04
- 清華北大算啥,它才是中國最牛的大學
- 2018-03-04
- 關濤:傳承傳統文化得下“苦勁”
- 2018-03-03
- 《經典詠流傳》以情化人再創文化節目新高度
- 2018-03-03
- 不信青史盡成灰——淺析歷史虛無主義
- 2018-03-03
- 湯圓發展簡史:曾叫“圓不落角” 餡料花樣翻新
- 2018-03-03
- 高曉松給年輕人的7個建議
- 2018-03-03
- 3月影市好萊塢電影“來勢洶洶”
- 2018-03-03
- 《紅樓夢》中的元宵盛景 烘托“盛”與“榮”
- 2018-03-03
- 安徽休寧:非遺“板凳龍”起舞元宵夜
- 2018-03-03
- 挑戰沖突與困難:何以“孝”?孝道傳承不失效
- 2018-03-02
- 葛劍雄:古代中國“開而不放 傳而不播”
- 2018-03-02
- 為什麼古代調兵時只認虎符不認將領?堪稱聖旨
- 2018-03-02
- 一代梟雄杜月笙:從貧民窟的小癟三成長為上海灘“地下皇帝”
- 2018-03-02
- 搶救歷史遺珠,獨臂考古人“想給古代石刻安個家”
- 2018-03-02
- 粵鋸南派武攻,真系打得噶!
- 2018-03-02
- 《紅樓夢》裡的文藝青年如何折騰螃蟹宴?
- 2018-03-02
- 《水滸傳》裡的飲食文化
- 2018-03-02
- “戊戌”二字在《說文解字》是怎麽說的?
- 2018-03-02
- 生肖的學問
- 2018-03-01
-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
- 2018-03-01
- 追尋實事求是之道——讀大庭脩《秦漢法制史研究》
- 2018-03-01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