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爱国群英会 > 張達明(何為證據) >

《何為證據》第四章、NED 對佔中的推動(華發網獨家連載之三十三)

更新時間:2018-10-19 14:05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1825057

《何為證據》第四章、NED 對佔中的推動(華發網獨家連載之三十三)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第四章、NED 對佔中的推動

第五節:NED 鍥而不捨地關注香港青年

 

青年學生是一個國家地區的未來,也是思想最為活躍的群體。

NE D 高明之處在於清晰認識到青年群體蘊藏的巨大的革命潛力。N D I 的相關研究結論稱: N D I 的焦點集體研究結果顯示,首次投票的青年人群更有可能投給新黨派,更容易改變政治傾向,懷有更加理想化的目標,也不願意忠實地遵守既定傳統。

ND I 在港專案中極為重視香港的年輕人。2004年它的內部檔案列明,“ 年輕人的參與是 N D I 項目設計及實施的重要考慮因素 ”、“ N D I 近年來在超過 50 個國家致力於提高年輕人在公民社會活動中扮演的角色”等。2012 年檔案亦透露,N D I 長年透過各種專案,培養年輕人成為主流政治活動家,認為“ 年輕人可以成為追求民主和守護民主的重要力量”,又稱“ 可以幫助年輕人裝備自己,推動他們希望看見的變革”。

N D I 承認,有時候需要抓住機會,與更加邊緣化、缺乏組織性和政治參與意識的青年人結成同盟。在此背景下,青年人比其它群體更加願意扮演改革者的角色。

由此,在政治黨派中表現活躍、有著激進改革決心的青年人成為 N D I 在青年群體中的首選合作對象。

N D I 的重點工作在於,為包括青年人在內的“ 改革因素 ”提高能力,影響政策議程、深入介入政治過程。

兩所香港大學與 N D I 就此進行了合作。浸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開展了 2 0 0 7 - 2 0 1 4 青年公共參與專案。N D I 認為青年群體必須通過學習來提高表達能力,使自身訴求在新興民主制度中引起注意,因此舉辦青年議會,為他們提供培訓和參與政治過程的機會。N D I 在浸會大學政治和國際關係學系花了近十年時間,佔香港回歸至今共 2 0 年的一半時間。為說明該專案的規模和範圍,要注意以下一系列事件:

2 0 0 7 年 9 月,香港學生對政府《政制發展綠皮書》進行評論並作出了回應;

2 0 0 8 年 1 1 月,N D I 合作夥伴為來自八所香港大學的學生組織召開峰會。學生劃分為競選團隊來規劃競選策略和資源,參與一系列關於憲法改革、環境管理和教育改革的模擬辯論;

2 0 0 9 年 1 2 月,N D I 及其合作夥伴組織氣候變化類比會議,六組學生分別代表某一國家,商討各自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條約的意見;

2 0 1 0 年 2 月,N D I 香港本土合作夥伴組織了一場無黨派的聯合國模擬憲法改革公開辯論。之後,參與學生回顧各自觀點,起草了一致檔案,表達自身對憲法改革的理念和希望。在達成一致觀點的過程中,學生學到了議會程式和協商技巧。學生的倡議作為公眾諮詢的一部分遞交給了政府。

2 0 1 2 年,N D I 資助舉辦特首選舉青年峰會。參與者分角色扮演候選人、選舉委員會成員、媒體和公民社會代表。

2 0 1 4 年 3 月,N D I 在嘉道理農場資助舉辦為期兩天的憲法改革研討和模擬會議,香港政黨派代表參加,會議模擬了憲法改革在立法會的辯論過程。

此外,N D I 於 2 0 0 8 年 9 月發起的立法會選舉深度評估進一步拉近了 N D I 與香港青年群體之間的距離。然而,僅有六名學生入選浸會大學 M i c h a e l D e G o l y e r 教授領導的香港過渡期研究計畫,代表 N D I 參與選舉監督。專案成果與其說是讓學生熟悉選舉期間香港政黨的角色,不如說是一方面得到了高品質的香港選舉變革報告,另一方面拉近了 N D I 與浸會大學學術組織間的關係。

也由此,中國政府強烈譴責 N E D 及 N D I 在香港的相關活動,批評香港青年日漸增長的不滿情緒根源在於“ 美國政府及 N D I 在香港本地大學的教授、政界人士和其它合作者的協助下推動實施專案,有針對性地對香港青年群體進行了西方民主價值觀的灌輸和洗腦。”在中國看來,N D I 針對青年的民主專案往往是為了破壞香港和整個中國的穩定。

N D I 受到中國指責的原因在於,其專案致力於讓青年群體參與“ 選舉監督、議題宣傳、領導力建設、青年議會、領導力發展、辯論俱樂部、選民教育和選舉動員 ”等一系列項目和活動中去。但由於參與人數有限,活動規模和範圍不大,令人懷疑青年專案目的是否要培訓有潛力的青年領導人物,親中媒體並一直懷疑黃之鋒是通過某種青年專案接受培訓的。

如下表所列,N E D 在中國香港地區實施相關專案的撥款情況:

2005-2015 NED 中國香港地區年度撥款(美元)勞工團結中心 思匯政策研究所 諮詢自由 香港人

權監察國 際事務民主研究所小計

勞工團 思匯政策 諮詢 香港人 國際事務 小計

結中心 研究所 自由 權監察 民主研究所

2005 NA $45,000 NA $173,000 NA $218,000

2006 $125,000 $86,000 NA $175,000 NA $386,000

2007 NA NA NA NA NA NA

2008 $125,456 $59,967 NA $170,000 NA $355,423

2009 $130,860 N.A. NA $170,000 $272,140 $573,000

2010 $148,869 NA NA NA NA $148,869

2011 $153,106 NA NA $170,000 NA $323,106

2012 $139,532 NA NA $155,000 $460,000 $754,532

2013 NA NA NA NA NA NA

2014 $154,669 NA NA NA $461,210 $615,879

2015 $195,465 NA NA NA NA $195,465

2016 $133,600 NA $54,000 NA NA $187,600

總計 $4,452,905

 

【作者:張達明   圖文整理:華發網&伊阿索】


延伸閱讀: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讀後感:一根攪屎棍,媒體對陳浩天大起底

《何為證據》第一章“雨傘運動”讀後感:香港“雨傘”,美國“製造”

《何為證據》第一章讀後感:“港獨”學生是這樣煉成的!

《何為證據》第一章讀後感:佔中與雨傘運動

《何為證據》第二章、“政治運動”教授 — 鄭宇碩(讀後感)

『何為證據』第三章(讀後感)

《何為證據》第三章、佔中的策源地:華人民主書院(讀後感 ·上 )

《何為證據》第三章、佔中的策源地:華人民主書院(讀後感 · 下 )

《何為證據》第四章、NED 對佔中的推動(讀後感·上)

《何為證據》第四章、NED 對佔中的推動(讀後感·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第五章、真普聯與佔中讀後感(上)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第五章、真普聯與佔中讀後感(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第六章、“ 幕後黑手”是美國讀後感(上)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第六章“ 幕後黑手”是美國讀後感(下)


《何為證據》:香港「佔中」亂局,誰人操控?值得深思!

《何為證據》揭香港高等院校管治堪憂

《何為證據》沒有問號

從《何為證據》看證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鄭宇碩收美國錢搞「佔中」鐵證陸續曝光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