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新 聞 >

尚賢者,政之本

更新時間:2017-09-26 11:07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438266

尚賢者,政之本

無論是洋務運動時期中國派出首批120名幼童赴美留學,還是上個世紀80年代在東部沿海地區掀起的留學熱潮,海外留學事業的發展動態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一系列數據顯示,進入2000年以後,中國海外留學生回流率(留學回國人員占出國留學人員比例)逐年遞增,史上最大規模的留學生“歸國潮”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已開始逐漸孕育。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0~2016年,從單個年份來看,我國留學回國人員從2000年的9100人遞增到2016年的43.25萬人,增長了46.5倍。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戰略目標,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國家、地方和用人單位引才項目競相發力,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留學人才歸國潮澎湃而至。

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在億萬中國人民奮勇前行的重要時刻,廣大留學歸國人才用一個個人生夢、事業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注入源源動力。

2009年,作為第二批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任曉兵毅然決定從日本回國,參與創建了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帶領一批青年科研人員矢志創新,在短短幾年內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2017年1月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任曉兵主持的“基於晶體缺陷調控的鐵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應”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現在是在中國做科研最好的時代。中國有更大的舞台,能提供更多的機遇和上升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可以大施拳腳,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任曉兵說。

任曉兵只是無數留學歸國人才中的一個代表。統計顯示,自2008年國家“千人計劃”實施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引才項目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超過4萬名,引進教授層次人才數量是1978年至2008年引進總量的20餘倍,帶動形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人才回歸潮。

大量海歸人才釋放出巨大發展能量。目前,全國共有留學人員創業園300多個,入園企業2.4萬家,2015年技工貿總收入超過2800億元,6.7萬名留學人才在園創業。

中國留學生呈現規模性回流,究竟受哪些因素影響?留學人員“進大於出”的拐點是否即將到來?未來引進海外留學人才要在哪些方面發力?對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柳學智。

我國正迎來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留學“歸國潮”,但當前還只是漲潮的初期階段,未來“歸國潮”的規模會更大。

NBD:2010年以來,我國留學生回流率快速增長,在2013年甚至突破80%,有人認為海外留學生進大於出的拐點即將到來,對此您怎么看?

柳學智:理解留學回國拐點,我們需要從數量上來判斷。改革開放近40年來,出國人數一直是大於回國人數的。即使是2016年,出國留學人數約54萬人,回國43萬人,中間也相差大約11萬人。所以單從目前情況來看,還不能說拐點已經到來。

但是我們同樣發現,2008年以後,我國留學生回流率迅速攀升。留學回國人數從1978年的248人增長到2016年的43.25萬人,增長了1700多倍。雖然當前我國出國留學人員數量依然大於留學回國人員數量,但當年留學回國人員規模水平匹配的是前幾年出國留學人員規模,按照這個邏輯,我國已經非常接近留學回國的拐點期。

NBD:在您看來,當前留學生“歸國潮”是不是已經到來?會持續多久?

柳學智:毫無疑問,我國正在迎來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留學“歸國潮”。我認為,當前還只是漲潮的初期階段,未來“歸國潮”的規模會更大。

判斷“歸國潮”的規模有兩個維度:首先是要看出國留學人員的趨勢。從1999到2012年,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人數占全球留學總人數的比例持續快速上升,從1999年的7.2%上升至2012年的19.8%。從自身來看,截至2016年,我國累計出國人數已經達到458萬人,回國人數265萬人,約占60%,由此可見增長潛力是十分巨大的。

第二,從“推拉效應”來看,在全球爭奪海外人才的這場比賽中,中國引進海外留學人才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全國已經形成300多個留創園,並且在創業、就業等多方面給予海歸政策紅利,也就是“拉”的力度已經逐漸大於“推”(相對於留學生所在國的“拉”)的力度。所以,我認為這場歸國潮才剛剛開始,還沒有進入真正的高潮階段。

在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帶動更多的科研投入,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最終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學子回國。

NBD:為什么我國會在這個時候出現留學生歸國潮?這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柳學智:留學是一種複雜的經濟社會現象,與經濟、教育、科技等密切相關。出國留學與留學回國與這些因素的相關程度如何呢?我們曾經運用回歸分析的方法進行過詳細的實證研究。

我們發現,從經濟層面來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與留學回國人數規模的擬合優度R2呈現高度相關(一般超過0.8被認為是擬合優度較高),而我國相關的R2值為0.93,說明留學回國人數的規模受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十分顯著。

在與高等教育人數的回歸關系中,出國留學人數和留學回國人數的R2值分別為0.90和0.66,兩者差異明顯,說明相對於出國留學,留學回國人員受到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要小得多。但在與國內研發總支出的回歸關系中,留學回國人數的R2值為0.92,擬合優度仍然較高。

通過回歸分析,我們看到,經濟、教育、科技的發展都與留學規模關系密切,其中,留學回國人數規模與經濟、科技尤為密切。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研究顯示,當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5%以上,研發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1.9%以上,研發人員人均研發經費達每年6萬美元以上,從事研發的科學家每百萬人口有1500人以上時,歸國的海外人才就會大幅度增加。

2012年,我國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為4.6%,研發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為2%,研發人員人均研發費用為5.2萬美元,每百萬人口擁有的研發人員約3000人。可見,我國的相關指標都已接近甚至是超過聯合國提出的標准。從國際經驗來看,我國已經具備進入人才回流期的條件。

NBD:經濟、科技發展與留學生回流之間存在怎樣的密切關系?我國在這些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柳學智:在經濟發展與留學人數的回歸分析中,無論是出國留學還是留學回國,經濟增長都與之高度相關。綜合來看,在經濟、教育、科技等諸多因素中,經濟因素已經成為推動出國留學和留學回國的主要動力。

中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已經從1978年的2.3%上升到2015年的15.5%。不過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等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中國經濟仍然有較大發展空間,受到經濟發展推動,留學回國人員規模還將繼續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中國科技投入也快速增長。在科技投入的推動下,2012年,中國研發人員的數量規模已經達到140萬,並超過了美國。從科技投入與留學生回國的關系看,科研投入的增加將吸引更多中國留學生回國創新創業,特別是在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帶動更多的科研投入,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最終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學子回國,促進留學回國的發展。

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這是留學人才未來大有可為的地方,留學人才在國外留學的眼界和學識,更可能使他們成為創造新業態的人。

NBD:對於國家經濟發展而言,留學回國人才的價值體現在什么地方?

柳學智:引進海外留學人才的政策重點要放在提供發展機會上。當前,我國經濟轉型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經濟轉型重要指標是三次產業的結構比例,到2015年,我國第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8.8%,第二產業約為40.9%,第三產業約50.2%。不過這一產業結構跟其他國家相比,第三產業依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培育大量新的業態,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引領產業轉型;同時第一、二產業也需要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加快產業升級,提升勞動生產率;第一、二、三產業都需要大量高端創新人才。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這是留學人才未來大有可為的地方,留學人才在國外留學的眼界和學識,更可能使他們成為創造新業態的人。

NBD:您剛才提到,經濟和科技發展對於留學人才回國有密切的關系,中國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有哪些政策紅利呢?

柳學智:這方面的政策扶持有很多。我們國家的各地區各部門設立了大量的人才計劃來吸引海外人才,比如中組部的“千人計劃”、教育部的“長江學者”、中科院的“百人計劃”、北京市的“海聚工程”、江蘇省的“雙創計劃”等,都為吸納高端海外人才提供了平台。

同時,我國還專門設立留學生創業園,共有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留創園300多家,為海外留學生回國創業集聚各類創業資源,包括政府和市場提供的各類服務。此外,還有高新產業區等支持海外人員創業的園區和機構。

此外,我們國家在科技投入、科研服務等方面也有較大程度的改善。比如加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力度,通過減免稅收、稅利返還、低息貸款等優惠政策,鼓勵科技成果轉化。通過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為企業、科研院所的高新技術成果產業提供多種形式、多條渠道的資金支持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充分釋放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

擘畫改革藍圖,布局改革路線。2016年,醞釀多時的《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正式出台,改革大幕徐徐拉開。

“樹立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充分開發利用國內國際人才資源,主動參與國際人才競爭,完善更加開放、更加靈活的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機制,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流得動、用得好。”這份意見著眼於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增強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國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人才政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人才優待政策不斷落地。2013年,出境入境管理法及配套法規中專設人才簽證類別並正式啟用。去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的意見》,對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改革和創新,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廣泛吸納世界各國優秀人才。各地也紛紛更新、細化人才居留、社保、戶籍、子女教育等便利措施,用貼心服務向海外人才敞開胸懷。

中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長唐永剛表示,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發展的曆史機遇、社會主義引才育才的制度優勢、廣大留學人才的愛國情愫,是形成新一輪海外人才歸國潮的重要原因。

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近年來,有關部門出台了一項項引才用才新舉措,讓中國逐步成為全球人才磁場。

國家“千人計劃”在深入實施中突出“高精尖缺”導向,積極拓寬非華裔外國專家申報渠道,已累計引進6000多名海外高層次人才。

不少地方和部門探索的柔性引才方式效果顯著:河南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重大人才工程中單列計劃,從國內外柔性引進使用高層次人才5萬多人次、院士253人;江西建立76個院士工作站,柔性引進103名院士、800名團隊成員,形成“星期天工程師”“候鳥型教授”集聚景象……

棋落關鍵處,搶得制高點。“走,到中國去”“回到祖國去”成為新的風尚,中國正成為全球人才競相創新創業的沃土。

“有很多人問我為什么選擇回國,其實答案很簡單,我還年輕,我還想追夢。”剛到而立之年的朱想謝絕了法國一家研究所的職位邀約,回到國內創業。

在清華大學啟迪科技園的孵化器中發芽,在國家政策的引導扶持下壯大,朱想和朋友們共同創辦的移動醫療平台如今已擁有數百萬用戶,收到了上萬份感謝信。在他看來,快速發展的中國為很多歸國留學生夢想的實現提供了絕佳的土壤和平台。

優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躍的經濟、快速發展的高新產業、持續投入的科教事業、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以及海內外“人才、項目、技術、市場、資本、場地、服務”全面對接的平台,正吸引越來越多海外學子歸國追夢。

國外媒體評價,全球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重視、這樣大規模、這樣專業化地吸引人才回國。

“現在,海歸回國主要是被‘吸’回來的。”中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說,隨著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中國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時期更有條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錢學森、鄧稼先……縱觀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赴外求學、歸國興邦。

今天,除了擁有前輩們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吸引大量海歸人才歸來的,還包括自我價值與個人夢想的實現。

2003年畢業於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的武寧回國後在上海創辦了國內較早的免疫細胞治療公司,大力引進國際免疫細胞治療技術並率先臨床應用。他深有感觸:“個人夢想的實現與國家夢的實現緊密相連,能夠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輝史冊上讓人生出崇高的使命感。”

文明交流互鑒,首先是人的交流互鑒。

據統計,僅2015年,來華留學人員總數達到近40萬人,比2014年增長5.5%,其中,韓國、美國、泰國、印度和俄羅斯居生源國前五位。同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52.4萬人,比2014年增長13.9%。數據顯示,出國留學人員回流速度在不斷加快。

我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學習吸收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國相互借鑒、取長補短。2012年12月,與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番話,體現了一個大國自信與包容的發展觀。

然而,在全球競爭中發展成一個人才大國、人才強國,仍需下更大決心、更大力氣。一份面向全國200多所高校的問卷調查顯示,“編制過死、編制偏緊”是人才管理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從人才發展上看,經過多年努力,我國人才隊伍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還存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布局不優、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這些“瓶頸”,唯有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尚賢者,政之本也。

當前,中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更加需要敞開胸懷,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更加需要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增強人才引領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加需要探索建立符合科研規律體現人才價值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健全引才法規制度體系,暢通人才回國通道……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開放的中國正鼓勵和吸引著優秀海外人才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夢想,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的實現彙聚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光榮而偉大的事業,是光明和燦爛的前景。一切有志於這項偉大事業的人們都可以大有作為。只要廣大留學人員同人民站立在一起、同人民奮鬥在一起,就一定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書寫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曆史的絢麗篇章!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網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