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新 聞 >

晚安香港:18岁港青的中国梦

更新時間:2015-07-01 18:39來源:網絡作者:@missdream人氣:60754

晚安香港:18岁港青的中国梦

  北京与香港相隔三千公里,我们虽同在一个"大中国"屋檐下成长,但历史的车轮留给我们不同的印记。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年出生的51881名香港儿童,成了特区的新一代。18年来,他们与700万市民一道,经历了2003年"非典"抗疫、2009年迎战"猪流感",他们与香港共成长,见证并经历了特区的大时代。

  今年18岁的蔡一正,有幸在湾仔金紫荆广场升旗礼担任升旗手,现在已经升格为成人队教官学员,教导师弟师妹,队员都尊敬地叫他一声"蔡Sir"。

  蔡一正说,香港是一个福地,很庆幸在香港生活。三年前他曾随团考察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遗址,灾后重建的住房虽然美轮美奂,但灾民大多已出外谋生,人去楼空的景象倍觉凄凉。而目睹一片颓垣败瓦,站在学校瓦砾堆面前的蔡一正,当下更强忍男儿泪。他感叹,香港人生活很幸福,应该珍惜得来不易的繁荣。

  当香港重回祖国怀抱后,根植于香港社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召唤着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去解读和认识。18岁的刘家睿刚刚中六毕业,他喜欢翻看古典文学名著,读庄子周易,也爱读金庸的《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刘家睿希望入读中文大学中文教育双学位课程,任职中文教师,弘扬中国文化。出生于1997年的彭泳汶,自小二起就与中乐结缘,精通演奏琵琶、柳琴及中阮,更立志成为香港中乐团的团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香港与内地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不少香港的孩子们走出香港、北上寻根。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就读大三的黄子权说,他走出了香港的舒适圈,来到内地求学。从接触课本的简体字、听老师的普通话讲课开始,黄子权开启了与他大部分香港同学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在北大,他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讨论国际事务,参加海外交流活动,在激辩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大学四年对黄子全来说是黄金的四年,他说,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机会,要抓住这四年,让自己变得不一样,让不一样的经历塑造更好的自己。

  杨德龙是一个有国际化背景的传统中国人。他祖籍在广东潮汕,曾在英国、澳大利亚多国留学。但儿时记忆深处的北大西门时时在他脑海中浮现,在香港工作一年的他毅然辞去工作,追寻他的北大梦。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很新奇,他发现这里有很多东西香港是没有的,微信,淘宝,网上订餐,享受着互联网给他带来的便利,杨德龙感叹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他们都希望留在北京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继续经历各种精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香港与内地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香港未来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与内地的更深融合和对世界的更大开放。香港回归祖国的18年,是文化寻根的18年,也是中华文化凝聚人心、繁荣发展的18年。而在新时期、新起点,即将接棒成为时代主角的两地青年也正在学习和了解中收获自己的人生,在交流沟通中不断成长,追逐青春的梦想。

来源:大公网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