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癌癥,為什麽還要“拼死生子”?
- 更新時間:2019-08-21 21:28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4446
每一位媽媽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妳不是宮頸息肉,很遺憾,確診為宮頸癌.....我們建議終止妊娠,馬上治療!”
2019年3月,陳思冉剛剛過完29歲生日,懷有6個月的身孕,她的生日願望是希望寶寶健康長大!
如果不是癌癥,陳思冉可能只是與我們擦身而過的一個普通準媽媽,和老公在深圳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她每天最喜歡做的事,便是撫摸著隆起的肚子,與腹中的新生命聊天。
然而,幸福來得太短暫,一紙冰冷的確診通知書從天而降,狠狠砸向這對小夫妻。
陳思冉被砸得有點暈,頭倚靠在老公肩膀,明明在懷孕前做過宮頸癌篩查,每個月也都認真產檢……現實不允許她想太多,因為病魔不會原地等待,醫生叮囑她早下決定。
“孩子已經會用小腳踢我肚子了,我於心何忍扼殺他的生命!”陳思冉哭著對老公說到。
39深呼吸了解到,隨著中國懷孕人口基數的增大,孕期查出腫瘤的準媽媽變得司空見慣。在危及自身性命的時刻,這些“腫瘤媽媽”毅然決定拼死生子,她們一邊與癌癥抗爭,一邊努力保住腹中胎兒。這種精神,既感天動地,又引發巨大爭議。
尷尬而糾結的孕途
宮頸癌?打掉孩子?陳思冉閃著淚花的大眼睛,不願相信這一切。她在網上查資料、托人打聽,抱著一線希望到廣州多家大醫院進行咨詢,醫生們的意見出奇地統一,都建議“放棄保胎!”
此時又傳來一個不太樂觀的消息,她的腫瘤分期提示是局部偏晚期。絕望湧上心頭,但心有不甘!
孕期發現腫瘤並不少見,尤其是婦科腫瘤。國外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在4500至9000例孕婦中,就有1例是妊娠期宮頸癌,而國內報道宮頸癌合並妊娠,占宮頸癌患者的0.92%至7.05%。
妊娠合並宮頸癌,一般來說,如果發生在孕早期(3個月內),通常會先行終止妊娠,盡早積極治療宮頸癌;發生在孕晚期,則建議提前剖腹產生下寶寶,再切除子宮治癌,後續根據腫瘤分期決定是否追加放療、化療。
最為尷尬和糾結的就是像陳思冉這樣,孕期超過20周但又不足28周,孩子並沒有成熟到可以分娩,而她體內的腫瘤時刻都在威脅著她的生命。如果動手術,孩子就可能保不住了。
來自杭州的準媽媽蘇艾,也遇到了同樣的糾結選擇。在懷孕6個月的時候,反復出現陰道出血,直至懷孕7個多月,通過陰道活檢確診宮頸癌。她也沒有立馬給自己治病,想先保住肚子裏的孩子。
不過,她比陳思冉要幸運一點點,患的是早期宮頸癌。也正因為腫瘤尚處於早期,為蘇艾肚子裏的寶寶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此時她已經懷孕30周,只要需要平平安安妊娠到34周,就可以剖宮產先將寶寶生下來,再解決癌癥。
為何陳思冉和蘇艾此前一直沒發現腫瘤的存在?
“孕前檢查和孕期檢查都做足了,並不等於不會得宮頸癌。”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婦產科王沂峰教授表示,宮頸癌完全可以發生妊娠期,隨著腫瘤增大,孕婦會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陰道出血等癥狀。妊娠合並宮頸癌早期並沒有特異性癥狀,容易與先兆流產、前置胎盤等產科疾病混淆,導致漏診誤診。
“拼死生子”不全是母愛
“母本柔弱,為母則剛”,這句話在癌癥媽媽身上,得到了深刻印證。拼死生子,是母性使然,但也不全是,她們有各自的理由和考量。
“我們結婚一年多,一直期盼擁有自已的孩子。既然懷上了,說明孩子跟我有緣,他是我這輩子唯一的孩子。”對於妊娠合並宮頸癌,醫生普遍采用的常規治療方法即終止妊娠,把子宮全部切除,這就意味著陳思冉將永遠無法再生育自己的孩子,而她現在只有29歲。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陳思冉想竭盡全力保孩子。但丈夫怎樣也不同意,父母更是反對,“妳就算嫁出去了,也還是我女兒,有什麽事,我一定是選擇先保妳的命!”
陳思冉從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孝順聽話的乖乖女。但,這次她選擇“不孝”。
“我理解為人父母的心境,但我也是孩子的媽媽,也想保自己的孩子平安。我寧願他在治療中不幸流失,也無法親手抹去孩子的生命”。堅強的她,眼睛泛紅濕潤了。
36歲的李玲,因卵巢癌挺過一次手術、六次化療,本不應該也不適宜生育,竟意外懷孕了。此前的遭遇,讓她格外珍惜這份緣,毅然決定“拼上性命,也要搏一把”,不幸在懷孕六個月癌癥復發,依然不願放棄孩子。
在紀錄片《人間世》裏,感人無數的那個上海患癌姑娘張麗君,得知自己胰腺癌晚期,拒絕引產,放棄治療。她選擇保住孩子不只是出於母愛,也為了可憐的丈夫。“我老公才27歲,我不可能一輩子,就這樣叫他一個人過,他老了也要有人陪。”
每個女人都有做媽媽的權利,而對於身患絕癥的人而言,這種權利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無論是張麗君,還是陳思冉、李玲,她們同樣擔心腹中胎兒被傳染癌癥,都是在確認了不會之後,才決定要把孩子留住。
39深呼吸向多位腫瘤專家求證,他們均表示,癌細胞一般不會從母體傳染給胎兒。因為母嬰之間有一道強有力屏障——胎盤,為胎兒保駕護航。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副教授王繼勇說,即使偶爾會有母親的細胞透過胎盤闖入胎兒體內,胎兒的免疫系統也會進行抵制清除。
當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轉移非常迅速的癌細胞有可能從母體傳染給胎兒。全世界共報告過大約30例母嬰患同種癌癥的病例,她們共患的癌癥大多是白血病或者惡性黑素瘤。
腫瘤與胎兒“和平共處”
醫學不是照本宣科,而應該根據不同病人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陳思冉並不是王沂峰遇到的第一位妊娠合並宮頸癌並有強烈保胎願望的患者,他之前有過類似成功的經驗。
陳思冉執著並說服了家人,她體現出的母愛,感動著在場的醫者,王沂峰決定陪她冒險“搏一把”。她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撫摸著肚子裏的寶寶,破涕而笑。
胎兒在體內生長發育,腫瘤也在飛速變化,一周前2.8厘米,一周後3.5厘米。在孕26周時,陳思冉接受在懷孕的子宮上做手術——宮頸病竈切除,並確定病理類型。
結果不樂觀,她患的是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伴原位腺癌),屬於罕見的宮頸癌,較常見的鱗癌發展更快、預後也差,不得不馬上進行化療。
孕期化療的種種風險,醫生再三解釋,陳思冉也很清楚,但心裏篤定繼續前進。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裏,王沂峰為她個性化制定了兩個療程10次的小劑量化療。
抱著向死而生的決心,為了胎中的寶寶,她努力保持心情愉快,但凡對胎兒有好處的她都盡量吃下去。身邊不可堤防的陌生善意,時不時成為她的壓力。
“化療之前去做胸片、核磁共振等檢查,別人看到我大肚子覺得很奇怪,好心提醒說‘輻射會導致胎兒畸形’”聽到這話,陳思冉心裏酸酸的,她不想解釋,唯有一笑置之。還有去外面洗頭,一抓就掉一大把頭發,引來別人詫異的眼光。
面對死亡,誰又能說是絲毫的沒有恐懼?!
6月初,備受考驗的陳思冉終於邁入了孕晚期,最佳分娩時機已到。這個頑強的年輕媽媽,一次性順利闖過剖腹產手術關+宮頸癌根治術關,母子平安……
寶寶因早產需要住一段時間的保溫箱,陳思冉隔著手機屏幕看到了孩子的模樣,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在產後一星期的早上,她像普通產婦一樣,戴著粉色月子帽,在病房走廊從容散步。
7月20日,廣州夏意正濃,啴鳴鳥叫,陳思冉打完化療安心出院回家了。現在恢復得不錯,寶寶也很健康。
隨著醫學理念的不斷發展和人性化、個體化治療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孕期發現腫瘤,不再是“保大還是保小”的艱難選擇,也不再是簡單地“一刀切”。醫學的進步,已經可以做到實現腫瘤與胎兒“和平共處”,直至“瓜熟蒂落”。
對於像陳思冉這樣妊娠合並宮頸癌的患者,目前國際上有準媽媽接受在孕期行TP化療方案直至胎兒成熟,也有準媽媽接受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後,一邊化療、一邊在隨訪中繼續妊娠。國外成功的先例,影響著中國醫生為女性患者,爭取到成為母親的機會。
當一個孕婦被診斷為惡性腫瘤並需要治療時,終止妊娠並不是唯一且必需的選擇!
“偉大與自私”永恒的爭論
身患癌癥卻依然想要生孩子,特別是像張麗君這樣的,為了生一個健康的寶寶,甚至放棄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終究沒能等到孩子那一聲“媽媽”。
“癌癥患者晚期生孩子,是偉大還是自私?”關於這個話題,在豆瓣、在知乎等平臺上有很多爭論。
多數的理性派看法比較悲觀,認為“癌癥媽媽”不負責任,為她們擔憂孩子的成長教育,因為她們的另一半可能再婚,就算願意獨養孩子長大,孩子以後患癌的風險也很大。在理性派看來,完整的人生不是靠孩子,女人需要重新審視、權衡“生育”這件事。
在醫生眼中,“癌癥媽媽”都很偉大很強大,但不代表鼓勵贊同這種行為,醫生只是尊重病人的選擇。王繼勇說,生病期間的女性應盡量避免生育。母親雖不會把癌細胞傳染給孩子,但是癌癥患者的後代,自帶癌癥基因,今後發生癌癥的幾率較大,應該定期做相關癌癥篩查。
對於還未懷孕的癌癥患者,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余地。近十來年,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卵子冷凍、卵巢組織冷凍保存、卵巢移位、性腺抑制藥物及抗雕亡制劑等方法,是國際上用於癌癥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的技術。在放療、化療前保存卵巢組織或卵子,就可以保存生育力。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梁曉燕教授團隊已累計為超過70位腫瘤病人冷凍了卵子、胚胎和卵巢組織。梁曉燕說,對於女性來說,卵子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不管是成熟的卵子,還是未成熟的卵母細胞,都應該保護起來。當腫瘤患者完成治療,可通過卵巢組織解凍移植或借助輔助生殖手段,完成生育需求。
對於每一個媽媽來說,孩子是生命的延續。死亡是人生的必然,不如在活著的時候,好好用力地活著。這個世界沒有那麽的盡如人意,但是賦予孩子生命,是“癌癥媽媽”目前為止能做到的!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除專家和新聞人物外均為化名)
來源:搜狐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林鄭:香港故宮開幕離不開中央支持 冀能成遊客必到之地
- 香港新增300宗確診 連續8日低於500宗
- 袁國勇:港台女主持非確診個案 屬疫苗殘留污染
- “德爾塔”為何這麽毒?要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嗎?防控指南一文了解
- 1讓卵巢保持年輕的秘訣
卵巢是女人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關係到女人的生育能力,要是喪失卵巢功能的話,會導致不孕不育。除此之外,還會影響大家的容貌,導致其出現各種皺紋。想要保持生育能力,想要保持青春狀態的話,就必須要好好地保養卵[詳細]
- 2那些喝“富氧水”、“富氫水”花掉的錢,都是腦子進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廉價的易得物,燒開的自來水、十塊一大桶的純淨水、礦泉水都能讓我們輕而易舉地補充水分。 但同時,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批“高端水”,動輒十多塊甚至幾十塊,很多是以喝了會讓人身體更健康為賣點,比如賣得火熱富氧水和富氫水[詳細]
- 3夏秋交替,當心“他們”來煩妳
輕輕的,流火之夏將走了輕輕的,清爽之秋要來了夏秋交替之際晝夜溫差較大抵抗力弱的人群可要當心某些疾病“侵襲”呦▼常見病之一:腸胃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敗,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詳細]
- 4每天甩手5分鐘,強身健體又輕松!
中醫認為,在氣血快速流通的作用下,壹些壞死細胞、體內垃圾就會被排出人體。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甩手時可使全身肌肉松馳,擴張胸肺,增強血液循環,血液就會加速順暢流通全身,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很多好處。 [詳細]
- 5雞湯、燕窩不「補營養」!這 10 種東西,別再吃錯了
「多喝點湯,補身體!」 「把骨頭嗦(suō)乾淨,補鈣!」 「快趁熱把雞湯喝了,有營養!」 ……這幾句話是不是特別熟悉? 雞湯、燕窩、土雞蛋、骨頭湯……這些東西都是長輩們嘴裏最有營養的食物。[詳細]
- 6再增4宗登革熱 全曾遊獅山公園
香港爆發登革熱危機。政府昨日開始封閉獅子山公園,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同日公佈,本港再新增4宗本地登革熱個案,4宗個案的病人均曾於獅子山公園工作或曾在該處散步。今年累積的本地個案爆升至15宗,中心呼籲市民時刻注意環境衛生,採取防蚊和個人保護措施,並[詳細]
- 7骨頭湯並不補鈣的話,哪些食物真的補鈣?
生活中常常見到老人們說,多喝點骨頭湯,補鈣,其實並非如此。 [詳細]
- 8缺鈣、傷腎、致癌!這種做菜習慣,65%的中國人每日上演
的確,在中國人的菜單裏,鹹味可是具有較高的地位。畢竟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以鹹鮮為主。再加上隨著流動人口的遷徒,各個區域的飲食文化也隨之交融,壹些原本“飲食清淡”的地方,如今也開始越來越偏[詳細]
- 9仁和藥業迷霧:擁有婦炎潔 為何未來不被人看好
2018年8月,仁和藥業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2.64億元,同比增長26.6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4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增長了51.27%。 看起來,仁和藥業似乎終於回暖了,事實果真如此嗎?[詳細]
- 10给孩子奠定一生健康的基础
孩子進入童年期(6-12歲)時的顯著變化是,開始進入學校接受正規的系統學習,學習逐步成為兒童的主導活動。這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即從個體家庭進入群體社會的轉折,對社會環境逐漸熟悉,也就是兒童社會化期。 [詳細]
- 11鼻子流血是什麽原因?鼻子突然留血怎麽辦?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過流鼻血的經歷,流鼻血說是小事也是小事,說是大事也是大事。因為任何一個病都是有前兆的,尤其是突然的流鼻血,更加讓人害怕,總覺得自己會不會得了什麽不治之癥。下面小編將仔細為妳講講鼻血[詳細]
- 12瑜伽健身還是傷身?有人傷了腰椎有人矯正了駝背
自1985年瑜伽進入中國以來,圍繞瑜伽究竟是健身還是傷身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愛她的,表示練後減肥、塑身、身心愉悅;恨她的,吐槽肌肉、韌帶拉傷,更有甚者骨折。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