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新 聞 >

美打擊新興市場搶利益 無異飲鴆止渴自毀經濟

更新時間:2018-08-30 14:39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8831743

美打擊新興市場搶利益 無異飲鴆止渴自毀經濟

圖:新興經濟體危機爆發,外因歸於美國根據自身經濟周期收緊貨幣政策,觸發新興市場不穩定的經濟發展模式

美國過度利用美元國際貨幣的地位「薅羊毛」,引起其他國家警惕,美元國際化的地位會受到挑戰。美國頻繁使用國家或主權貨幣的公信力,換取短期的利益,無異於飲鴆止渴。

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美國貨幣寬鬆,美元依靠國際貨幣的地位將氾濫的流動性灑向全球,讓全世界央行被動開啟量寬周期。然而當一直處於量化寬鬆的新興市場,再一次遭遇美聯儲加息緊縮周期,卻又顯得驚慌失措手忙腳亂。美聯儲就像溫水煮青蛙,用氾濫的流動性麻木新興市場,並讓其沉淪。儘管歷史多次危機(例如上世紀80年代的拉美危機和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經驗,猶如教科書反覆警醒新興市場,但很多新興經濟體最終還是被美國加息縮表政策收割流動性,並釀成經濟或金融危機。

在全球化背景下,這種損人利己的事情能讓美國笑到最後麼?玩壞了新興市場,美國將迎來外需持續萎縮,逆差進一步擴大,而回流的美元在美國會滋生泡沫,並最終讓美國陷入經濟困境。歷史經驗表明,兩次新興市場危機後,美國末路狂飆下,最終也是一地雞毛,然而這次能和過去不一樣麼?

美元霸權製造閉環

為何新興市場會一而再,再而三陷入美元加息周期的黑洞呢?經濟和金融過度依賴美國和美元,是其無法逃避的宿命。全球目前通行的牙買加國際貨幣體系,是導致二戰後新興市場間歇性出現危機的根源之一。

國際貨幣體系過於依賴美元,並且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所有貨幣發行均失去了固定基準,成為純粹的信用發行,這就促使新興經濟體有動力通過債務,無限擴張拉動經濟。

而美國作為最主要的儲備貨幣發行國,難以兼顧國內政策目標與全球金融發展對美元的要求,長期處於逆差,讓美國貨幣政策傾向於寬鬆,並且利用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為其長期債務融資,特里芬難題依然存在。

新興經濟體危機爆發,內因歸於新興市場大量舉借外債,壓垮本國企業導致經濟危機;外因歸於美國根據自身經濟周期收緊貨幣政策,觸發新興市場不穩定的經濟發展模式。

近期土耳其的里拉貶值,完美複製19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機。土耳其因儲蓄率過低,導致投資率和儲蓄率出現10%的差額,不得不尋求外債支持。到2018年一季度土耳其外債比率(外債/GDP)達到52.8%,是外匯儲備的5.6倍,和上次2001年土耳其發生危機時的債務比率50%至55%基本持平。

1997年泰國爆發金融危機時外債比率也是50%,而美元升值加息以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就像在本已着火的房子上澆油,熊熊烈火最終會導致本幣貶值,外部債務膨脹(利息上升疊加美元升值)企業違約加劇,以及最後銀行被動收縮資產規模導致流動性枯竭,經濟崩潰。

全球經濟結構失衡,導致新興市場抵禦危機的能力較差,也是美國內部矛盾激化的根源。新興市場享有低成本勞動力,低資金價格,低資源品價格以及低租金,發達國家牢牢掌握先進技術,並將低端製造業轉移至新興市場,然後再從新興市場進口產品,新興市場賺取美元後,再購買低利率美債,美國因此能夠低成本融資,並通過經常專案逆差以及資本專案順差,形成經濟和金融的完美閉環。

然而,過高的貿易依存度,讓美國的經濟周期通過國際貿易和投資導致新興市場引發全球經濟震盪,同時美國自身製造業空心化導致內部矛盾激化,基尼系數擴大,是此次美國內部希望通過貿易保護轉移內部矛盾的訴求。

資金回流美國埋下危機

從經濟發展角度而言,新興市場危機導致美國外部需求萎縮,美國經常帳戶逆差將持續擴大。以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為例,波音公司近三分一訂單來自亞洲,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亞洲各國家紛紛推遲發貨或取消訂單。其他製造業企業對亞洲銷售也急劇下降,並且由於美元升值導致美國企業出口競爭力下降。然而推動美國經濟增長動力是國內消費和投資,新興市場局部危機給美國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說非常有限。

本輪美國加息周期和過往最大的不同,是美聯儲同時還要收縮之前氾濫的流動性,這一方面意味着新興市場危機或許只是剛剛開始,目前看似健康的新興經濟體,在未來很有可能抵擋不住洪水猛獸的退潮,尤其是實施固定匯率制度的經濟體,即使不發生危機也會出現通縮,例如香港地區,流動性匱乏將是未來新興市場面臨的主要危機。另一方面美國收回的流動性正好填補聯儲收縮的流動性,或許美國此次不會滋生泡沫。2017年美國的經常專案逆差佔GDP比重-2.4%,相比2006年危機前-5.8%無需擔憂,此外經過近10年居民和企業資產負債表修復,美國宏觀槓桿結構相對健康。因此新興經濟體危機對美國短期影響有限。

歷次美國金融危機表明,美國內部不斷積累的泡沫和經濟結構失衡是導致其最後出現危機的原因,而新興市場危機對美國經濟本身影響並不大,然而因為新興市場美元回流會造成美國流動性充裕,要麼刺激和推動新興產業發展,要麼催生泡沫。從過往兩次新興市場危機情況來看,美國股票短期內出現震盪,然而大幅回流的資金讓美股處於滿血復活狀態,在經歷最後2-3年股市泡沫後,美股見頂出現回調。

土耳其揭示美惡行

目前土耳其面臨的困境,並不能簡單歸結為外債過高,與美國的宿怨以及內部意識形態上的衝突,也成為土耳其經濟發展的羈絆。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總統對央行貨幣政策橫加干預,並沒能遏制國內惡性通脹。然而土耳其經濟並沒到崩潰邊緣,從2010年到2017年實際GDP保持了複合增速5%以上,2017年實際GDP增速達到7.4%,而土耳其只升不降的通脹源於不斷膨脹的債務,通過債務重組,緊急注資,減少投資和消費的方式能夠幫助土耳其渡過難關。

土耳其事件只是全球通縮過程中的小插曲,或許美國這次又能成功收回部分城池,通過美元回流穩定經濟增長節奏。從多次新興市場危機來看,美國確實獲取了短期利益,提升了美國在全球GDP的佔有率,但是我們看到,危機恢復後全球經濟健康發展,美國GDP佔全球GDP比例呈趨勢下降態勢。

因此,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美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下降態勢不會改變。美國過度利用美元國際貨幣的地位「薅羊毛」,引起其他國家警惕,美元國際化的地位也會受到挑戰。美國頻繁使用國家或主權貨幣的公信力,換取短期的利益,無異於飲鴆止渴。

【華發網根據大公報採編】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