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新 聞 >

范一中為探尋太空暗物質開路

更新時間:2018-06-01 16:10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5321005

范一中為探尋太空暗物質開路

圖:中國第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遨遊太空  (網絡圖片)

2015年12月17日,中國首顆天文衛星「悟空號」飛入太空,尋覓神秘的暗物質。兩年多以來,「悟空號」獲得世界上最精準的TeV電子宇宙射線能譜,為暗物質粒子探測提供了新線索。在重大科學成果的背後,是「悟空團隊」科學家們十餘年不懈的努力。「悟空號」地面科學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范一中日前接受大公報專訪,講述「悟空」背後的故事,以及他不同尋常的學術科研經歷。

「作為天文學工作者,每天我都會感到自己非常渺小。人類所在的太陽系僅僅是銀河系的千億分之一,我們實際居住的地球又僅是太陽系的微小一部分。但是,作為天文學工作者,我又覺得非常自豪,因為我們可以用這個小小的腦袋,借助現代科技,研究整個宇宙,研究人們看不到的東西,這就是暗物質。」這是范一中在2017年底國際暗物質日上的一番「表白」。

運行530天採28億高能射線

就在此後幾天,范一中等「悟空的師傅們」,發表了令世界天文界為之驚嘆的重磅成果。「悟空團隊」利用衛星在太空中運行前530天採集的約28億高能宇宙射線,獲取到世界上精度最高的電子宇宙射線探測結果,並為人類尋找暗物質提供了新的線索。這些科研成果於2017年11月在《Nature》雜誌首次在線發表,並獲高度評價。

「我從來不願意為了工作而工作,所以一直在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現在非常開心,因為從事著自己最願意做的事業。」范一中如今已成為業界知名的科學家,但他從事科研的道路並不尋常,從腳踏土地到仰望星空,堪稱是一本難得一見的勵志教材。

1992年,剛滿15歲的范一中離開重慶山村的老家,前往江西贛州,在南方工業學校先後學習地質調查與找礦、工程測量,並憑著優異成績,得以在大學繼續深造。雖然學習測繪長達六年,但范一中被浩瀚宇宙吸引,於是考入南京大學天文系讀研究生,正式開啟著他仰望星空的學術生涯。

2010年,范一中完成博士後研究,正在美國內華達州立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伽馬射線暴等天文現象。當接到暗物質衛星團隊發出的邀請後,儘管這對當時的他而言是一個陌生的全新領域,意味著研究方向的極大改變,但范一中第一時間答應下來。「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因此我很想進入神秘的暗物質研究領域;另外我從來就沒有想過在國外長期工作,我一直堅信,回到祖國效力才是人生該有的選擇」,范一中說,能夠深度參與中國首批次天文衛星項目,令他感到非常幸運,必須珍惜。

中國已是航天大國,但衛星的用途多是重大工程、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悟空」是中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的首發星,是第一顆為了科學家們探索看不見、摸不著的暗物質而升空的衛星,從其立項、研製到進入發射程序,難度可想而知。進入「悟空」這第一個吃螃蟹的科學衛星團隊,范一中說,「我們是玩了命在幹」。

習總書記講話令科學家信心滿懷

2017年底,「悟空」首批重大科學成果發佈,引發全球關注。隨著衛星探測數據的不斷積累,發現更重大成果的可能性正在不斷加大。在范一中看來,「悟空」的成果不僅是全球最精準的探測數據,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項目中成長起來了一個潛力巨大的青年科研人員團隊。

范一中幾乎與改革開放「同齡」,他說,1978年中國科技界迎來了春天,40年後的中國,綜合國力的強盛以及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正給科技工作者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出席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更令范一中備受鼓舞。「中國科技界近年取得非凡的成就,中國的科學家們也越來越自信,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們對未來充滿憧憬、信心滿懷。」

【來源:大公報】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