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人士逐壹剖析回應被誤解的中國口罩“質量問題”
- 更新時間:2020-05-27 20:14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8690
荷蘭、西班牙、芬蘭......中國口罩飄洋過海,馳援各國抗擊疫情卻因“質量問題”而誤解頻生。所幸,誤解消弭後沒有揮之不散,在很多國家,這些對中國的誤解表現為“壹過性”。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黨委書記兼副會長孟冬平25日接受《環球時報》獨家專訪時介紹說,中國醫療物資出口幾近遍及全球各地,產生誤解的國家僅為少數,見諸報端的不過七八。
但即便如此,幾起合同糾紛卻造成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口罩極大的誤解。作為奮戰在壹線、溝通國內外的專業商會負責人,孟冬平說,拂去誤解和喧囂的炒作,每壹個口罩的背後都是中國溫度的輸出,凝聚著中國責任和人文情懷。
外媒放大“質量問題”:誤解來時氣勢洶洶,誤解去時悄無聲息
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孟冬平說,“每次外媒報道所謂質量問題後,我們都高度關註,並持續追蹤。但我們發現這些問題基本上是由誤解而生,並非真正的質量問題。比如民用、醫用口罩混淆使用現象壹直存在,或者不了解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試劑的區別和制約條件與要求,而導致出現了病毒檢測結果的偏差,國際輿論由此而泛起。”
3月底,中國口罩最先在荷蘭被指達不到醫用標準,而後經中國商務部調查了解,原因是出口時已被明確標註為民用的口罩,運抵荷蘭境內卻被錯送至醫院當作醫用口罩。孟冬平告訴《環球時報》,中國口罩離岸後,仍須經進口、分發等多個環節才能到達用戶手中,信息在環環相扣的傳遞中偏差越來越大。最後問題卻被歸咎於遠在萬裏外的中國身上,境外媒體在其中起到了放大輿情的作用。
中國試劑盒在國外有著同樣被誤解的經歷。如中國萬孚和麗珠兩家企業出口的檢測試劑被指在西班牙、印度檢測準確率非常低。而經追蹤調查,原因是對方錯將抗體試劑當作核酸試劑,或者因采集方式不當、采集條件或樣本儲存未達要求而造成恐慌。同期,這兩家中國企業出口至他國的產品,卻並未發現類似疑問。作為醫療產品,新冠檢測試劑的儲存、運輸和使用均有嚴格要求,必須由專業人員按照產品說明規範操作,否則將導致檢測準確率偏低或出現偏差。
孟冬平說,已有相當數量的中國試劑盒出口到歐洲、亞洲、拉丁美洲等多個國家,在規範的操作中都取得預期效果,評價是積極的。在壹些國家出現所謂的“質量問題”,更多是因為其他因素。“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國家措手不及,疫情暴發時,各國的應對和管理能力遭遇極限考驗,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慌亂局面,包括對口罩的技術標準要求不甚了解,對病毒檢測試劑的使用條件專業認知不足,稍有問題就很容易把不滿情緒宣泄到出口企業身上。”
“17年前,中國經歷過SARS,此後政府監管部門對醫療防疫產品的技術標準都實行高要求,標準之高在國際上也名列前茅。大量中國防疫物資在武漢經歷過嚴苛的檢驗,迄今尚未發現壹例產品因為不合規導致的風險。這即是中國質量的明證。”孟冬平說。
而據了解,印度方面後來重新評估了供應商的能力資質,又將中國萬孚和麗珠兩家企業列入其合格檢測試劑推薦采購名單。“其實,這兩家企業的試劑產品長期穩定出口,國際信譽良好,事後,商會持續與企業溝通,我鼓勵他們積極與印方溝通,幫助對方找到原因,消除誤解,”孟冬平說。誤解來時氣勢洶洶,誤解去時卻沒有聲音。但無論如何,最終印方用行動證明了他們對中國企業信心的恢復,對中國產防疫物資質量的認可。
透明監管化解“圍攻”:出口“白名單”公布翌日訪問量即達峰值
在中國醫療防疫物資大量出口海外之時,始料未及的遭遇了國際輿論的“圍攻”。中國政府保持克制與理性,商務部聯合其他部委壹個月內連發兩則公告,進壹步加強醫療防疫物資的質量監管,規範出口行為。尤其是4月26日生效的12號公告,要求非醫用口罩進出口雙方簽署共同聲明,確認雙方接受產品質量標準,進口方承諾所購非醫用口罩不用於醫用用途,以避免因其對產品標準不熟悉、概念混淆、操作不規範導致不良後果。
孟冬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兩則公告透射出的政府治理理念和監管思路非常清晰,就是要嚴把防疫物資出口質量關,規範企業出口行為。在這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中國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壹的原則,絕不姑息任何違法違規行為。
醫療防疫物資屬監管類產品,各國制定的產品規格和檢測標準不盡相同,在相對獨立而紛雜的質量管理體系中,中國政府以科學和包容的態度尊重市場法則,盡最大努力采取措施,進壹步引導國外企業采購合乎其標準的醫療物資。4月25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受商務部委托,在網上公布了出口企業“白名單”(國外標準認證或註冊的生產企業清單),且對名單進行時時更新,以廓清紛至沓來的防疫物資出口通路。名單公布後即成為國外采購中國防疫物資的權威指引,網站訪問量突然暴增,公布第二天訪問量達到峰值,壹日之內該問量飆升至250萬次。
孟冬平壹直在密切關註著國內外市場動態,她發現,中國在公布這些質量監管措施之後,防疫物資的出口數量應聲而漲,反映出國際市場對中國嚴格監管政策的積極評價。
中國的所作所為實際上已超出國際貿易慣例對出口方約定的責任範圍,孟冬平解釋說,疫情猝不及防,很多國家的公共衛生防疫體系和能力應對都經歷著極限考驗。中國在疫情初期亦是如此,風險未知,病毒未知,如何防控也不清晰,是在艱難的探索中不斷前行並積累了經驗。“因此,我們壹直在提醒中國企業,壹定要明了出口產品的規格標準,及時告知采購方使用說明和操作規範,讓中國充滿人文關懷的防疫物資真正發揮作用,起到防護效果,而不是在誤解中變得面目全非。”
孟冬平認為,中國疫情率先進入下半場,而國外疫情仍在蔓延。雖然中國時時遭遇誤解,但是中國並未因此退卻,更沒有限制出口,而是在疫情危難時期承擔義務,承擔責任,從政府到社會克服了各種困難挑戰,盡己所能服務全球抗擊疫情。
出口物資已達上千億元:中國沒有限制出口,並將壹如既往提供支持
當壹些國家頒布禁令,中斷醫療物資出口之時,中國的醫療物資卻在持續不斷輸往世界各地,來自中國的溫度傳遞到地球每壹個角落。
商務部部長鐘山5月25日在兩會“部長通道”上申明,“中國沒有對防疫物資出口進行限制,我們是開放的。”鐘山表示,全球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已向199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大量的防疫物資,為全球應對疫情作出重要貢獻,體現出中國的大國擔當,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5月24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記者會上也披露了壹組數據,迄今,中國政府、地方和各界人士僅口罩壹項就向美國出口了120多億只以上,相當於為每壹個美國人提供了將近40只口罩。
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展現了中國防疫物資輸出的全景圖。自3月1日至5月16日,中國共驗放出口防疫物資價值1344億元人民幣。其中,口罩509億只,防護服2.16億件,新冠病毒檢測試劑1.62億人份,呼吸機7.27萬臺,紅外測溫儀2643萬件。數據顯示,中國防疫物資主要出口目的地為美國、德國、日本、法國、意大利。
兩個多月以來,各國紛紛來華運輸醫療物資,成為全球聯手抗疫的壹大奇觀。中國在基本滿足自己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正傾盡所能支援各國。孟冬平告訴《環球時報》,“就目前而言,中國的醫療物資也不能用‘充裕’來形容,中國仍然面臨著復工復產復學的巨大壓力。但是,我們的基本原則是在保障國內供需基本平衡的情況下,盡最大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疫情期間曾經慷慨出手相助我們的友好國家。”
她還告訴記者,作為醫藥健康領域的專業商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多年來壹直專註於產業國際化交流與合作發展。疫情暴發後,她和同事每天都會接到大量的國外求援信息。“電話那端語速飛快,充滿渴望與迫切。迎面而來的焦慮,讓我們感覺到強烈的對生命的渴望。妳很難用語言去表達那種心情,我們唯壹能做的就是加緊工作,加緊尋找貨源、組織出口,快點把我們的產品輸送到需要的地方去。”
幾個月來,孟冬平與同事埋首於防疫物資的政策協調和行業服務中,全力配合國家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藥監局等部門開展工作。采訪中她還向《環球時報》透露說,疫情以來,整個商務系統壓力驟增,商務部從部長到工作人員,從制定政策規範引導到海外物資的對接采購組織落實,事無巨細,熬夜加班已成常態。“參與其中的日日夜夜,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們輸送的口罩防疫物資是飽含溫度的,裏邊凝聚著太多人的付出與真情,真的希望采購外方能理解我們,理解中國。”
5月25日的兩會“部長通道”上,商務部部長鐘山公開表態:下壹步,只要相關國家需要防疫物資,中國還會壹如既往地提供支持,共同抗擊疫情。
來源:環球健康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讓卵巢保持年輕的秘訣
卵巢是女人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關係到女人的生育能力,要是喪失卵巢功能的話,會導致不孕不育。除此之外,還會影響大家的容貌,導致其出現各種皺紋。想要保持生育能力,想要保持青春狀態的話,就必須要好好地保養卵[詳細]
- 2那些喝“富氧水”、“富氫水”花掉的錢,都是腦子進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廉價的易得物,燒開的自來水、十塊一大桶的純淨水、礦泉水都能讓我們輕而易舉地補充水分。 但同時,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批“高端水”,動輒十多塊甚至幾十塊,很多是以喝了會讓人身體更健康為賣點,比如賣得火熱富氧水和富氫水[詳細]
- 3夏秋交替,當心“他們”來煩妳
輕輕的,流火之夏將走了輕輕的,清爽之秋要來了夏秋交替之際晝夜溫差較大抵抗力弱的人群可要當心某些疾病“侵襲”呦▼常見病之一:腸胃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敗,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詳細]
- 4仁和藥業迷霧:擁有婦炎潔 為何未來不被人看好
2018年8月,仁和藥業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2.64億元,同比增長26.6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4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增長了51.27%。 看起來,仁和藥業似乎終於回暖了,事實果真如此嗎?[詳細]
- 5给孩子奠定一生健康的基础
孩子進入童年期(6-12歲)時的顯著變化是,開始進入學校接受正規的系統學習,學習逐步成為兒童的主導活動。這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即從個體家庭進入群體社會的轉折,對社會環境逐漸熟悉,也就是兒童社會化期。 [詳細]
- 6喝咖啡會骨質疏松,這是真的嗎?
今年上半年,許多人的朋友圈曾被“咖啡致癌警告”刷屏。事件內容大概是美國洛杉磯一家法院裁決,星巴克和其他幾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銷售的咖啡必須貼上癌癥警告標簽。理由是,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發現含有的高濃度丙烯醯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詳細]
- 7作為一個易過敏人士,我是在用生命給妳面子
很多年前,那英做客侯佩岑的節目時,講述過在嫣然慈善基金晚宴上勸林誌玲喝酒的事。林誌玲禮貌地舉著酒杯向那英敬酒,誰知霸氣的那英一口氣把酒給幹了,林誌玲舉著杯子,進退兩難。那英急了:“妳為什麽不喝?”見林林誌玲不自然地扭捏,那姐更不高興了,當即[詳細]
- 8吃藥的忌口清單,一張表格全說清了,趕緊收藏!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中醫的說明書上看到“忌魚腥”“忌辛辣”等提示患者服藥期間需要限制的飲食種類,但很少在西藥說明書上見到類似字眼。 [詳細]
- 9夏天常腹瀉?不是妳以為的那麽簡單
高溫高濕的三伏天來臨了,腸道門診裏急性腹瀉的患者明顯增多。急性腹瀉,老百姓俗稱“拉肚子”。一般人認為這是個挺簡單的病,有時在家裏控制一下飲食,吃點“消炎藥”,過兩天就沒事了。最近妳是不是也是這樣處理的呢?覺得拉肚子或許能減肥,就沒在意? [詳細]
- 10孕期總膽紅素會升高一點
小倩姑娘手拿化驗單在五樓的電梯口堵住我,愁眉不展的把單子遞給我,焦急的問到,我的總膽紅素升高了,會對身體有什麽影響嗎? 總膽紅素分為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兩樣任何一項升高都會引起總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升高一般考慮是梗阻原因,排泄不暢導致[詳細]
- 11有了高血壓,該如何合理選擇食物?
1、谷類食物為主,常吃點薯類增加全谷類和薯類食物的攝入,粗細搭配。根據身體活動的不同,每天谷類和薯類的攝入量不同,輕、中度身體活動的高血壓患者,每天應吃谷類150~400克,其中1/3~1/2為粗糧和雜糧。少吃或不[詳細]
- 12亞健康到底離妳還有多遠?憑10個信號來自查
隨著大眾醫學知識的日益發展和普及,人們對於自身健康的認識不斷地深入,亞健康這一概念正越來越被公眾所熟知。但是,該如何正確認識亞健康,如何通過傳統的中醫“治未病”思想對這一身體狀況進行防治,如何採用先進的技術與手段進行測量和評估,並通過自主健[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