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大亞灣新區,打造中國遠海最美灣區
- 更新時間:2017-09-03 16:25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591611
近日,惠州環大亞灣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召開專題會議,傳達日前市委書記專題會議聽取新區建設情況彙報的相關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意見。據介紹,2016年新區實現GDP1146億元,新區成立以來共同聯合推進了
99宗重點產業項目建設,截至今年3月累計完成投資706.6億元,25宗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接下來,新區將圍繞惠州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目標定位,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機遇,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充分挖掘發展潛力,努力把新區建設成為產業高地、智慧灣區。
作為全省重大區域發展平台和惠州的“藍色引擎”,環大亞灣新區成立近3年來,與惠陽、惠東、大亞灣三縣(區)和市相關部門一起,在抓統籌、打基礎、蓄勢能、強支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新區聚焦發展實體經濟,加快重點產業項目的引進建設。例如,推進包括惠州煉化二期、伯恩光學永湖基地等在內的99宗重點產業項目建設,計劃總投資2917億元;截至今年3月累計完成投資706.6億元,25宗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
抓好項目建設的同時,新區還積極引進實體經濟項目。2016年至今年3月,新區累計簽約實體經濟類的產業項目254宗,合同資金785億元,71宗建成、105宗在建,實際完成投資182.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區還以增強交通、能源、水資源保障能力為重點,共同推進包括港口、機場等在內的80宗重點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總投資870億元,截至今年3月累計完成投資175億元。
作為重中之重,新區三個起步區建設也在加快推進。在石化產業起步區已有10宗項目建成投產的基礎上,三個起步區累計新實施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40宗,計劃總投資1039億元。截至今年3月,實際完成投資453.4億元。有14宗項目建成、13宗在建、13宗開展前期工作。
正是在一批重大項目帶動之下,“藍色引擎”加速發力。數據顯示,在全球石化行業整體不景氣的背景下,環大亞灣新區仍以占全市1/5的土地、1/4的人口,創造了全市1/3的經濟總量和近1/2的稅收,在全市所占份額持續上升,引擎作用更加凸顯。
2016年,新區實現GDP1146億元,占全市的33.6%,比2014年提高0.4個百分點。
粵港澳大灣區進入科技創新加速發展階段,正在打造“科技灣區”形態。作為其中一員的惠州,如何在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創新灣區城市群中找准坐標?
A 科交會
惠州要成為高校科技成果集散地
6月24日下午為
期3天的首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在廣東惠州會展中心圓滿落下帷幕。180多所高校與350家企業成功牽手,實現交易科技成果696項,簽約金額達39.9億元。
教育部管理中心主任李建聰稱,首屆中國高校科交會取得豐碩成果,有力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本次交易會各大高校、企業報名踴躍,超出預期,體現了高校對研發成果產業化的強烈願望,以及企業對技術創新的強烈需求。
而惠州正是把高校意願和企業需求連接起來的“橋梁”。當前,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惠州正依托紮實的產業基礎、廣闊的地理空間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高地和智造高地,並決心將潼湖生態智慧區打造成未來的“廣東矽穀”。但有關專家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惠州仍面臨高校少、高端人才少、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等短板。在加快補齊這些短板的同時,科交會無疑將為這一高地的打造提供一個強有力的平台。
“在大灣區城市群中,惠州的經濟發展是個中等生,但是科技創新的發展與經濟發展並不匹配。”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蘇劍指出。
專利發明是衡量一個城市創新實力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珠三角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3.33件,而惠州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約為5件;2015年,珠三角研發投入占GDP比重2.7%,而惠州研發投入占GDP比重2.4%。此外,從高新企業數量看,2015年,惠州的高新企業為255家,遠低於深圳、廣州、東莞等城市,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在第七位。
“惠州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在創新發展中的短板和優勢,所以,這幾年一直在積極謀劃如何形成具有綜合競爭優勢的創新驅動發展模式。科交會在惠州舉辦就是具體措施之一。”蘇劍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群中,惠州的創新並不是最好的,但是“科交會”選擇了惠州,主要是基於惠州的產業優勢、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等。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科交會對把廣東尤其是惠州打造成為高校科技成果的集散地、交易市場有重要意義。只要把科交會辦出品牌,而且是一個高校科技成果展示、交易的最高品牌,對吸引更多的科技成果到廣東轉移轉化有強烈的品牌號召力。”
同樣,這樣的號召力也將對舉辦地惠州的科技創新產生深遠影響。因為“科交會”的舉辦,來自全國甚至世界的“最強科技大腦”有望和惠州合作:6月23上午,被譽為“宇宙胚胎學之父”的喬治·斯穆特,在惠州碩貝德無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全省首個諾貝爾獎工作站。這意味著,惠州乃至廣東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借助世界頂級“外腦”、加快“智造業”轉型升級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科交會上,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與惠州市政府現場簽約“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區”大學創新園項目,總投資350億元,已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2所頂級高校同意入駐。每個高校都會帶一批高科技企業,形成一個大學科技成果聚集的態勢。還有,惠州被列入廣東省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示范區,已與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商定共同設立“藍火產學研聯合創新專項資金”,每年投入2000萬元,同時協調有關基金公司設立三年內不低於10億元的專項風投基金,引導更多科技成果在惠州轉化。
此外,惠州還將試點教育部“藍火計劃”,積極引進更多高水平理工類大學。6月22日,惠州市政府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簽約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國際教育科研基地、機器人惠城科技園,其中機器人惠城科技園投資160億元。
“當前,對惠州而言,更最要的是在科交會之後,如何打通與高校間創新合作,打通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的創新要素融合發展。”蘇劍說。
B 環大亞灣
產業、創新“雙驅動”的樣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不是在原創的研發和基礎理論方面,而是在實際應用方面,即產業化方面做得比較好。惠州同樣如此。
“找老公不要找我這樣的,累。”從2010年2月到現在,紀紅兵每周在廣州海珠區和惠州大亞灣之間穿梭,汽車行駛總路程已超過30萬公裏。除了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院長,他還身兼數職:惠州市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大亞灣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長,以及數個化工產業相關投資公司的顧問。看似龐雜,但他心裏很清楚想要做什么。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產業轉化,如何打通這三者之間的脈絡,是他的初衷,也是他的夢想。
為實現這個夢想,以紀紅兵為主的惠州石油化工研究院在綠色精細化工方面與浙江大學開展合作,與美國康奈爾大學簽署了技術二次開發的協議。對於惠州來說,希望用石化產業帶動電子、制鞋、建築和旅遊行業。為此,惠州研究院圍繞石化、電子、汽車等主導產業設定了8個研究方向。
一個具體的實例是,研究院利用天然香料研發了精油和手工皂等產品,2015年6月開始,在惠州市區部分商場開設專櫃,在巽寮灣等旅遊點附近開設專賣店。該類產品已經研發四五年,試用兩年,已進行小批量生產,目前正在采購生產設備。原料目前准備以東南亞進口為主,希望長此以往可以帶動惠州本地的原料種植。
2015年,惠州研究院作為發起人的廣東省石油中下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這將提升惠州石化產業在全省地位,對於申請省級科研經費也有幫助。”紀紅兵自豪地說。
距離大亞灣不到一小時車程的惠東縣,被稱為中國女鞋生產基地,2015年,惠東全縣鞋業單位數(包括企業和個體戶)6265個,產鞋9.5億雙,總產值310億元,同比增長5.1%,已經形成原料供應、模具加工、成型組裝、包裝裝潢、產品銷售一條龍、以時尚女鞋為主打產品的鞋業發展格局。但是,因為主要代理加工國內外知名女鞋企業產品,而加工行業主要靠上遊企業的訂單,惠東女鞋形成不了核心競爭力,導致惠東作為“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的知名度遠不如溫州和晉江。
近幾年,國內外鞋業市場不太景氣,惠東鞋業同樣遭到嚴重沖擊。創新,成為這個傳統產業的唯一出路。
“以前我們一條生產線要85名工人,現在只要58人。”天鵝星鞋業公司副總經理羅永勝介紹,該公司大力引進新技術,進行機器標准化生產,每年在更新設備方面的投入在100萬元左右,提高了生產效率。2015年,其鞋品牌“卡萊莉爾”還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像這樣,越來越多的惠東鞋企加大創新研發力度,從以前的粗放型變得更加精細化。如今,惠東鞋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個,省名牌產品11個,省著名商標21個,有1000多家制鞋企業建立了產品研發中心,其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制鞋企業100多家,認定為市級工程研發中心的制鞋企業12家。
依托自身產業優勢,引進包括創新創業人才在內的各種創新要素,而這些創新要素又再繼續推動產業的發展。類似紀紅兵、惠東鞋企這類的產業、創新“雙驅動”的案例在環大亞灣新區還有很多。在創新驅動的引領下,2016年環大亞灣新區仍實現G
D P1146億元,增長8%,占惠州全市的33.6%,比2014年的占比提高0.4個百分點。
目前,惠州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為支柱,汽車與裝備制造、清潔能源等產業共同發展的“2+2+N”現代產業體系。特別是作為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產業規模超過3500億元。如果將主導產業進一步細化,惠州的平板顯示、LED、移動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非常雄厚。
惠州市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惠州學院教授胡瑞卿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惠州的區域樞紐地位將會越來越顯現。惠州將發揮“海綿”作用,吸引高端創新資源並促進產業提升發展,並輻射河源、汕尾等周邊城市及促進產業轉移。
C “廣東矽穀”
未來將成大灣區創新支撐點
今年5月17日,總投資不低於300億元的碧桂園創新小鎮項目在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正式動工,並舉行創新產業簽約大會。碧桂園創新小鎮項目位於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智能科技聚集園,規劃建設用地約1平方公裏。思科、(李開複)創新工場、浪潮集團、軟通動力近80家企業機構簽約進駐小鎮,將在明年上半年入駐運營。這標志著“廣東矽穀”———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的規劃建設駛入“快車道”。
今年2月,經省政府同意,省發改委正式印發《廣東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發展總體規劃(2017—2030年)》。其中明確了潼湖生態智慧區的三大戰略定位———國家綠色生態城市示范區、廣東高端創新要素集聚區、大珠三角融合發展先行區,打造“廣東矽穀”。
潼湖生態智慧區位於仲愷高新區東部,北鄰東江、西接東莞、南靠深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智慧區確定為珠江口東岸科技創新走廊五大平台之一,省政府常務會議明確要把潼湖智慧區打造成為“廣東矽穀”。目前,潼湖生態智慧區產業集聚凸顯,項目總投資達到3000億元左右。惠州正在制定三年初具規模、五年基本成型的工作方案,高標准高起點建設綠色智城、廣東矽穀。
新華社瞭望智庫董事長兼總裁吳亮認為,潼湖生態智慧區像南方的小白洋澱,正在集聚高端的創新資源,它不僅服務的是珠三角,是大灣區,還會更進一步服務全球高端要素的集聚,未來將成為大灣區創新的支撐點。
在談到潼湖智慧區建設發展時,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指出,“我們說創新創業發展,中國創新創業之都是深圳。深圳幾十年的發展說明了在中國和當前曆史環境下用創新創業這樣的環境變成實實在在的發展。深圳就在我們邊上,我們看深圳市如何使得人、項目、產業在一個區域的聚集。潼湖生態智慧區環境很好,宜居沒有問題。我們的核心是要創造一個宜發展的環境,而宜發展的環境就是使得我們創新的理念、創新的項目在這個地方能夠跟深圳對接,能夠比其他地方走得更快,我們需要把這樣的理念和今天現實的新的創新發展環境結合起來,潼湖的生態智慧區的建設就能快速、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剛結束的首屆科交會,各種矽穀元素在惠州進一步發酵,將有力助推“廣東矽穀”建設。
D 創新行動
讓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
從“制造”到“智造”,一字之差的背後,絕非一步之遙,其背後是創新驅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大命題。
早在2015年年初,惠州就出台了《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為今後創新發展的一份綱領性文件。
《意見》著眼於總體設計和統籌規劃,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城市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提出實施創新平台構建行動、創新能力躍升行動、創新企業培育行動、創新動力激發行動、創新成果燎原行動、創新環境優化行動等6個方面的創新行動。
惠州市科技局局長鄒平生認為,打造“智造高地”,關鍵點是著力提升重大平台創新引領能力,充分發揮仲愷高新區創新驅動的“龍頭”作用,加快推進環大亞灣新區、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
與此同時,廣泛聚集科技創新資源。惠州以企業組建、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開展國際科技合作三種模式構建新型研發機構,加快推動一批在建新型研發機構盡快啟動運行,力爭到2020年建成新型研發機構20家;深化與以色列、烏克蘭、德國等國家的合作,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交流,實施“走出去”計劃,輸出技術和產能;健全專業鎮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突破專業鎮特色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只有讓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才能真正增強創新意識和提高創新能力,不斷展示中國智造的代表作。
鄒平生表示,要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把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惠州力爭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存量超1000家;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倍增計劃,依托孵化器、創業服務中心、高層次人才聯誼會等建立“創客空間”。
同時,積極打造“人才蓄水池”,構建以高校、科技企業孵化器、新型研發機構為主的吸納人才、培養人才、儲備人才的大平台,大力實施“人才雙高計劃”“人才雙十行動”,面向海內外招才引智,加大創新創業團隊和科技領軍人才的引進力度;培育創新創業人才梯隊,強化人才政策頂層設計,形成產業工人———大學生———小微企業創新創業者———高層次人才———拔尖人才———創新創業新銳———創新創業領軍人物(團隊)的人才梯隊;積極推動聯合辦學工作,力爭引進國內外高校院所在惠州創辦大學。
解讀新規(征求意見稿)
一島兩帶五片區
●一島:稔平半島國家旅遊度假區
●兩帶:濱海休閑度假旅遊帶、山地生態度假旅遊帶
●五片區:濱海休閑度假旅遊片區、海上休閑旅遊片區、文化旅遊片區、生態旅遊片區、鄉村休閑體驗旅遊片區旅遊區劃
●南部濱海休閑度假旅遊大區。分為三個亞區:稔平半島亞區、大亞灣亞區、大亞灣諸島亞區。
●北部生態和文化旅遊大區。分為三個亞區:淡水—秋長文化旅遊亞區、鎮隆—新圩文化生態旅遊亞區、北部五鎮鄉村休閑旅遊亞區。
旅遊線路
●東部旅遊線路:以稔山濱海新城為中心,主要包括濱海度假、古村古鎮文化、生態旅遊、工業、購物旅遊等,片區資源分布相對集中,價值較高,是未來環大亞灣新區旅遊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西部旅遊線路:以惠陽國際城為中心,集訪古、生態、濱海、工業、城市等於一體,是環大亞灣旅遊項目類型最豐富的區域,未來環大亞灣新區人口最密集的區域。
●北部旅遊線路:以惠州機場集散中心為片區核心,區域旅遊以生態度假、溫泉養生為主要特征,是環大亞灣新區生態環境最好的區域。
●海上旅遊線路:以規劃建設旅遊碼頭為節點,以小桂灣海上旅遊集散中心為核心節點,串聯海島旅遊片區,對接區際海上遊線。
2016年成績單
高 新 技 術 企 業4 66家,增幅達82.7%
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22家,其中國家級5家,孵化面積達70.2萬平方米
建立中小微企業服務平台23個
建成省級新型研發機構7家,在建16家
建成眾創空間20家,累計引進374個孵化團隊
省級專業鎮24個
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到6363件和1242件,同比分別增長3 8 . 3 3 %和43.09%
引進科技創新團隊27個,領軍人才38名,其中包括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外院士。
目標
2017年
●力爭到2017年,基本建成城市信息資源的數據共享與交換服務平台,全面完成智慧試點示范應用工程,邁入全國智慧城市先進行列
●全社會研究與開發投入占G D P比重達到2.7%
●新型研發機構達到10家
●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19%
●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0家
●創新型企業達到50家
●全市專業鎮GDP總量力爭突破1300億,每個省級專業鎮建設2個以上中小微企業服務平台
●院士工作站達到6個;創新創業團隊達到30個;領軍人才達到100名
●專利申請量達25000件;每萬人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 .25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94件
●市級財政支持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達到1億元
●國家級孵化器5家;省級孵化器8家;市級孵化器6家;科技企業孵化器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全市建成“眾創空間”25個
2020年
●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技術自給率達75%,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8.5%,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
●全社會研究與開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3%
●新型研發機構達到20家
●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22%
●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0家
●創新型企業達到70家
●全市專業鎮GDP總量力爭突破1600億元,培育一批新型專業鎮,在經濟規模、創新能力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院士工作站達到10個;創新創業團隊達到50個;領軍人才達到200名
●專利申請量達33000件;每萬人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9.56件以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1件
●全市創業投資基金達15只以上,實收資本規模總額力爭達15億元以上,實施項目投資50個以上,其中本地項目不少於60%
●國家級孵化器12家;省級孵化器13家;市級孵化器11家;科技企業孵化器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全市建成“眾創空間”36個
根據南方都市報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下一篇:“創新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台灣青年大陸尋找出路,已是一種大趨勢
一大早,台灣青年劉惠菁便趕到四川省德陽市一家商場,進行無線充電設備的選址考察,趁著“五一”小長假測試下產品的性能。進駐德陽“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不到一個月,劉惠菁的創業團隊便完成了公司人員組建、產品[詳細]
- 2“孵化器+資本+產業”,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做項目路演,找合作夥伴,尋天使投資。昨天,廈門創新創業園芝麻開門創客彙迎來一批從美國矽穀來的“海歸”。這是由中國首家到美國矽穀投資置業建立的高科技園區——瀚海矽穀科技園舉辦的“瀚海矽穀項目中國行”廈門[詳細]
- 3無人便利店再次成為夏日的“熱風”
作為零售行業最具朝氣的業態,便利店一直是這兩年低迷的傳統零售環境下熱議的話題和資本追逐的目標。而“無人便利店”概念不同於往常,阿裏巴巴、宗慶後、創新工場……傳統零售企業、電商巨頭、資本和創業者的介入讓[詳細]
- 4自貿試驗區大膽嘗試,開放紅利越來越大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複制推廣工作的通知》,對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范圍內的複制推廣工作進行部署,更好地服務全國改革開放大局,持續釋放改革開放紅利。 [詳細]
- 5只有順應趨勢的互聯網產品才能成長
曾有人認為,作為Twitter的模仿者,微博也會像Twitter一樣遭遇失敗。但事實證明,微博已經迎來“第二春”,也成為各大廣告主青睞的對象。相比之下,Twitter卻使勁渾身解數也依然無法討好廣告主,甚至淪落到“賣身”也[詳細]
- 6強化行業信用體系,規范網約車行業健康發展
近期,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一方面,美團、攜程、高德等各類市場主體紛紛進入,市場呈現蓬勃發展景象;另一方面,也出現了過度補貼競爭、非法營運等市場亂象,特別是乘客安全事件引發了關於網約車安全問題的廣泛討論。 [詳細]
- 7我國的高爾夫運動已經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備受高爾夫愛好者和行業精英期待的中國高博會首次登陸上海,作為高博會唯一的金融服務機構,利得金融服務集團也隆重登場,為全國的高爾夫愛好者開啟一年一度高爾夫運動嘉年華。近些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帶動了一大[詳細]
- 8未來三到五年皮革時尚產業的規模還會擴大,但結構會發生巨變
海寧艾瑪皮革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傑從2012年開始創建自己的公司,幾年運作下來,他發現一個趨勢越來越明顯:款式越來越多、單款產量越來越低。 “去年公司開發了不下1000個款式,產量最多的一個款式也沒超過2000[詳細]
- 9“趕上了好時代,趕上了黨的好政策”
5月11日上午,中國青年創客·融資機構交流會在成都市郫都區菁蓉鎮舉行。作為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重大活動之一,本次會議邀請了知名投融資機構、創業企業等相關負責人參會,並開展主題分享、項目路演等活動,搭[詳細]
- 10共用單車格局形成倒閉潮和併購潮開始出現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飛速進步,人們認知水平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與突破,智能終端(手機、平板電腦等)也不斷推陳出新,移動互聯網各類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各種創新理念、產品與服務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結合越[詳細]
- 11科技源於夢想,孩子是科技發展的未來
由於近兩年國家對教育行業的高度重視、雲計算等相關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我國的創客教育市場正處於異常火熱的狀態,但實際操作中,相較於歐美的成熟,日韓的領先,國內創客教育在課程體系設置、教師能力、教學設備等方[詳細]
- 12“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營、納入監管、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
近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央行官網發文稱,要堅持金融是特許經營行業,不得無證經營或超范圍經營。這是數月之內,周小川再次公開談及金融機構的牌照問題。此外,他還在文章中直指有些互聯網企業“以普惠金融為名,行龐[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