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施政報告讓市民心裏豁亮了起來

更新時間:2017-10-13 10:38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618577

施政報告讓市民心裏豁亮了起來

特區政府首份施政報告於10月11日公布,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如釋重負」,香港市民心裏也豁亮了起來。4.9萬餘字、251項新舉措、469項持續推進的工作,承載着期望與承諾,凸顯著決心與擔當,新一屆特區政府正努力用一次新的開始,為香港擘劃一個新的未來。

誠意滿滿、乾貨十足,從林鄭月娥在立法會上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人們感覺到它的熱量與分量。良好管治從「心」開始、多元經濟齊頭並進、改善民生無微不至、與青年同行有章有法,政府新角色、理財新哲學從理念化為舉措,由現實指向未來,一份兼具方向與方法、透射近景與遠景,指出問題又給出答案的施政報告,讓人聽出了「有心」、看到了「有力」,怎會不因其務實而感到踏實,不因其用心而感到貼心?

人們可以感受它的溫度。施政報告堅持以人為本,殷切關注民生,大到着力解決住房難問題,梯次應對人們的置業訴求,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計劃,小到關照人們生活起居,給學校提供「空調設備補貼」、為市民發放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延長男士法定侍產假。讓人們重燃置業希望、紓緩生活憂苦,報告裏有赤忱的為民情懷。

人們可以體會它的決心。「志不求易,事不避難」,施政報告直面香港社會經濟民生方面老大難問題,沒有躲閃迴避,而是積極應對。經濟發展有瓶頸,就從發展創新科技、創意產業等新興產業來實現突破;土地供應跟不上,就整合各方資源;中小企業生存困難,就把稅率降得更低。迎難而上、不懼挑戰,報告裏有強烈的擔當意識。

人們可以發現它的創新。施政報告提出,香港經濟增長可以更快,人口老齡化不是負擔,上萬億的財政儲備可以用得更好,與青年同行的承諾絕不是嘴上說說─成立「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青年發展委員會」……一個理念跟着一項舉措,一項舉措跟着一個機制,關注了熱點,給出了亮點,報告裏有濃厚的創新精神。

好的施政報告,需要切實執行。發表施政報告,是新一屆特區政府成立100天後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發給自己未來一年乃至五年的一份問卷。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的講話中指出,「滿足香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繼續推動香港各項事業向前發展,歸根到底是要堅守方向、踩實步伐,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特區政府將擔負起習近平的殷殷重託,在未來五年把香港建設得更好,把這份試卷捧在手裏、記在心上,與香港市民同心戮力,努力答好。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新一屆特區政府成立以來,已經展現出新風采、新氣象,向好的勢頭在鞏固,前行的步履更堅實。撥去香港社會表面或有的嘈雜與浮雲,聚心會神搞建設,握緊發展這把「金鑰匙」,香港的明天會更美好,「一國兩制」的事業將更壯闊。

政府大力推動金融科技發展,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昨日表示,會為共享經濟相關的新經濟模式拆牆鬆綁,特別強調加大金融優勢,促進港交所交易方式、支付系統,及保險服務電子化。對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親自領導「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楊偉雄認為可與內地鄰近地區有更好聯繫,協調三司十三局發揮最大力量。

施政報告提到,要對窒礙創科發展的條文拆牆鬆綁,問到會否考慮將Uber合法化?楊偉雄出席施政報告相關記者會時說,不想談論個別情況,但會與各政策局溝通什麼法例需要檢視,並在創新督導委員會開會時提出。問到首要會在哪方面拆牆鬆綁,楊偉雄認為香港有金融市場和國際化的優勢,特別強調加大金融發展,他說,促進港交所交易、支付系統,及保險服務電子化,都是香港未來要做的。

有指特首領導一個高層次、跨部門的創新督導委員會,或會架空創新及科技局的角色,楊偉雄解釋,不論是香港在大灣區的發展,抑或是河套區發展創科中心,特首可以跟廣東省省長級數的地方領導更好地對口、溝通。他補充說,創新及科技並非單靠一個政策局,創新督導委員會主要是對內,兩位司長及十位局長將加入委員會,當中涉及資源分配,包括早前財政司司長預留100億元推展創科資金。

被問到香港過去在製造業全盛時期,研發總開支最高只佔本地生產總值比例的百分之二,能否如施政報告提到,短期內由目前的百分之零點七三,提升至百分之一點五。楊偉雄說,過去香港一直是服務業為主,香港轉型下,憑大學的科研實力,他有信心可在五年內將研發開支比例提升至報告預期結果。

根據人民網、大公網等綜合采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