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父親節,感受名家筆下的父愛偉大
- 更新時間:2021-06-20 13:04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1340
今天是父親節,小K在這裏祝全天下的父親節日快樂!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父親一直都是名家們的熱門選題。值此節日,小K為大家精選了幾位作家筆下的父親形象,人們常說父愛如山,這一點在作家的筆下更是凸顯得淋漓盡致,讓我們走近這些形象,一起讀懂父愛的偉大。
1、《背影》——朱自清
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裏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朱自清的父親曾任徐州煙賣局局長,卻在48歲時事業賦閑在家,心情自然郁郁其中。在當時根深蒂固的封建倫理觀念左右下,憑著與揚州八中校長的私交,未與兒子商量下,徑直取走了兒子朱自清當月的工資。
朱自清因此事憤然離職,輾轉多地任教,父親因為他的這種敵對非常生氣,父子二人的關系一度降到了冰點。後來朱自清也想過與父親和好,但板正莊重、不茍言笑的父親始終拉著臉,對朱自清愛理不理。
1925年,朱自清轉到北大執教後,卻意外收到了父親的信,就是《背影》中引用的話:"我(父親)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因為這封信,朱自清不禁回憶起八年前自己考入北大後,父親在南京浦口火車站為他送行,拖著肥胖的身體為他買橘子的情形。忽然覺得父親其實是疼愛他的,只是放不下家長的威嚴罷了。
於是,朱自清感而提筆,當即寫下《背影》,這篇散文通過一條與眾不同的途徑,反映了一種在舊道德觀念的冰水退潮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父子關系中最真誠、最動人的天倫的覺醒。在這種覺醒面前,人們第一次作為一個真實的人來占有並表露自己的感情。
2、《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父親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是畫家,會刻圖章,畫寫意花卉。圖章初宗浙派,中年後治漢印。他會擺弄各種樂器,彈琵琶,拉胡琴,笙簫管笛,無一不通。他認為樂器中最難的其實是胡琴,看起來簡單,只有兩根弦,但是變化很多,兩手都要有功夫。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現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薄的一層。他的胡琴音色剛亮。胡琴碼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認為買來的不中使。他養蟋蟀,養金鈴子。他養過花,他養的一盆素心蘭在我母親病故那年死了,從此他就不再養花。我母親死後,他親手給她做了幾箱子冥衣――我們那裏有燒冥衣的風俗。按照母親生前的喜好,選購了各種花素色紙做衣料,單夾皮棉,四時不缺。他做的皮衣能分得出小麥穗、羊羔,灰鼠、狐膁。
汪曾祺在這篇散文中寫了父親與自己,自己與兒子之間那種親近、溫馨、平等的關系,文章提出了許多頗具教益的觀點,對於招待人們如何“做父親”,如何處理好家庭父子關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鑒。語言生動、簡練,體現了“短篇高手”汪曾祺先生一貫的幽默風趣風格。
做父親的能盡量保持一點童心,與兒女處成兄弟一般的關系,或許是父子人倫一種較高的境界。那麽,推而言之,多年夫妻能否成兄妹?多年母女能否成姐妹?倘如是,人間親情將更溫馨,更融洽。
其實,父子關系是很微妙的。中國的父子一般是缺乏溝通的,大多時候是互相的心領神會。就這樣在沈默中,雙方度過一生。臨了,回頭一看,說是父子,莫若兄弟!
這應該是中國父子關系比較好的狀態,顯然與西方不同。東方人,就像詩,貴在含蓄。
3、《父親的畫面》劉墉
父親有我時已經是40多歲,但是一直到他51歲過世,頭上連一根白發都沒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掛在母親的床頭。82歲的老母,常仰著臉,盯著他的照片說:“怎麽愈看愈不對勁兒!那麽年輕,不像丈夫,倒像兒子了!”然後她總是轉過身來對我說:“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氣候,不知被寵成什麽樣子!”
是的,在我記憶中,不曾聽過父親的半句叱責,也從未見過他不悅的表情。尤其記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親明明發現了,卻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母親說:“看到了還不打?哪兒有這樣的人?”“等它吸飽了,飛不動了,才打得到。”父親笑著說:“打到了它才不會再去叮我兒子!”32年了,直到今天,每當我被蚊子叮到,總會想到我那慈祥的父親,聽到啪的一聲,也清清晰晰地看見他左臂上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紅的血跡……
劉墉縱橫藝術界幾十年,跨界在繪畫、寫作、演講、公益等多個領域。在寫作上,他的作品暢銷幾十年。在繪畫上,劉墉曾應邀在世界各地舉行個人畫展近30次,作品被美國諾克斯維爾市政府、德國亞東博物館、美國加州工藝博物館等地收藏。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熱心的慈善家、勵誌家、記者、演員、詩人。劉墉的個人經歷也很勵誌,雖然少年時出身貧苦,但他在生活的困境中一次次崛起,馳騁在多個藝術領域,不斷攀上人生的高峰。
在劉墉的記憶裏,父親一直是溫柔的存在,甚至對他溺愛。父親想給他的,永遠不是好的就夠了,而一定要是最好的,只要他力能所及。或許這是這些父愛讓劉墉成為了一個溫柔細膩的人,他的作品常常溫馨勵誌,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
4、《目送》——龍應臺
博士學位讀完之後,我回臺灣教書。到大學報到第一天,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到了我才發覺,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而是停在側門的窄巷邊。卸下行李之後,他爬回車內,準備回去,明明啟動了引擎,卻又搖下車窗,頭伸出來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
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裏,一口皮箱旁。
這是龍應臺在父親去世後撰寫的散文,在本文的結尾,龍應臺感嘆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的這段話,有著經歷了人生滄桑後,痛徹心扉的釋然。在中國這個頗重視家庭文化的環境,尤其是父親,相信在每個家庭中都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從龍應臺的這段文字中,讀者可以感受到強烈的共鳴。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自己的見聞和見解,你可能正值二十幾歲的年紀,迷茫、仿徨。你也可能已經經歷了人生的大部分,有了年邁的父母和正在長大的孩子。但無一例外的,我們都曾或者即將目送過家人的離開或者被家人目送去遠行。這些目送裏有不舍、有留戀,還有一些我們來不及思考的感情。然而我們能做的只有在告訴家人“不必追”的同時,珍視這些不舍與淚水。
作家筆下的父親,有的嚴厲、有的溫柔、有的多才多藝,他們的每一個背影、一個轉身或者一句話都讓作者魂牽夢繞,一生難忘。父愛如山,卻總是靜默不語,願每一個子女都能讀懂那些說不出口的愛。
內容簡介: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龍應臺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仿佛微風吹過麥田。
《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來源:搜狐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