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被低估的社區
- 更新時間:2019-10-08 22:22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1513
豆瓣不能死,還應該活得更好。
操心豆瓣最多的,還是豆瓣的用戶。
豆瓣“愛豆”小組裏,經常有豆友主動報BUG,呼喚程序員來解決。一名豆友發帖說想屏蔽特定的廣告,有豆友評論,要是豆瓣能推出會員免廣告,他肯定充錢;不過他隨後表示,可惜阿北肯定不會這麽幹,這樣太不文藝了。
豆瓣用戶比誰都想豆瓣活得更好。
一、被低估的社區
作為PC互聯網時代興趣社區的豆瓣,能順利過渡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已是不易。互聯網時代的腳步日新月異,目前對社交社區的主要論調是,傳統的興趣社區已然沒落。悲觀的分析認為,豆瓣最終歸宿甚至可能被貓眼等在線票務系統收購,成為內置評分版塊。
然而小白認為,雖然在數據和盈利上表現不亮眼,但是豆瓣被低估了,其被低估的點在於用戶黏性和用戶使用時長上。
艾瑞數據顯示:在社區交友賽道上,豆瓣APP月度獨立設備為700萬左右,挨邊進入前十,不如很多近期火熱的社交應用。但是,從月度總有效時長來看,豆瓣的用戶使用總時長排名第四,用戶平均使用時長將會更高。
作為一名豆瓣小組的合格吃瓜群眾,親身體驗認為,興趣小組用戶數量眾多,用戶活躍度高,內容更新頻次快,社區互動氛圍良好,很容易讓人沈浸其中。特別是豆瓣鵝組這樣的百萬級頭部大組,在明星八卦領域無人能出其右。
二、內秀的產品結構
之所以用內秀這個詞,是在小白分析了豆瓣的產品結構之後,發現豆瓣移動端的產品結構十分工整,邏輯清晰,脈絡明顯,這明顯和網頁版豆瓣的整體架構有關。
先來看看豆瓣的產品結構圖。
書影音是核心內容版塊,電影、電視劇、讀書、音樂為主要的內容分類,分別都對接豆瓣站內評分、排行榜、片單等核心資源,其豐富的書影音信息和用戶評論資源沒有別的社區可以比擬。
其次為“首頁動態討論、小組、集市和我的”這四個版塊。動態和小組討論主要實現用戶的社交需求,集市為電商和知識付費區塊。這些版塊個人用戶體驗都很順暢,能滿足大多數的需求。
但是內秀還有一層含義是,雖然哪裏都說不出來毛病,但是就是得不到應有的關註。就像歌劇《卡門》裏,奔放熱烈的卡門萬眾矚目,而善良賢惠的未婚妻小姐只能送男主遠走。
問題還是如何適應移動時代的用戶習慣和跟上商業化模式。
三、割裂的用戶
關於豆瓣錯過了多少風口和商機的討論屢見不鮮,如何讓豆瓣老樹發新芽,追風的方式行不通,還是要從用戶著手。
作為以文化藝術為主要內容的社區,豆瓣在擴大發展之後面臨著用戶群體割裂的問題,這一問題在知乎也表現明顯。
那麽我們簡單把用戶劃分為老用戶和新用戶,按文化藝術愛好程度來分又可以分成三種用戶:愛好文學藝術有積澱的人、喜歡文藝還需要進步的文青、更熱愛生活的吃瓜群眾。
以下是典型的用戶畫像。
老用戶
ID:秘書的秘書,2008年加入豆瓣,書影音檔案:2000+看過,300+讀過,100+聽過。
1)用戶行為
喜歡老電影,豆瓣的片單和豆友的片單挨個刷一刷;
經常發表評論,電影的評論總是收到很多點贊;
經常發表日記,日記關於電影;
給別的優質評論點贊;
有意思的圖書或者電臺節目會購買聽一聽;
時常參加同城觀影活動;
加的小組不太多,主要去那幾個,好多小組的討論很少。
2)用戶需求
記錄需求:豆瓣是一個精神家園,是自己的文藝審美興趣的見證者;
分享需求:將所學所感分享給他人,認識誌同道合的朋友;
進步需求:希望能在感興趣的話題上獲取更多知識,進步進步;
審美需求:不要有太多花裏胡哨的功能和廣告。
3)用戶痛點
電影資源:尤其小眾片子,缺少獲取渠道;
互動:發表的專業性評論互動較少、缺少線下活動;
表達:在知識吸收到一定程度之後,一定會有很強烈的表達欲望,而單純的被點贊已經不能滿足了。
新用戶
ID:鄧倫女朋友,2018年加入豆瓣,書影音檔案:100+看過,10+讀過,5+聽過。
1)用戶行為
發動態和照片記錄生活,發發美食、健身、生活,喜歡文藝、美好的事物;
加入很多小組,每天空閑時間在小組裏看帖,時常回復帖子;
喜歡萌物、美妝技巧、生活情感、明星八卦等話題;
經常關註其它用戶,也被很多人關註;
書影音內容會標記看過,打分比較多,評論比較少;
豆瓣集市不經常點開,偶爾購買豆瓣豆品,很少聽豆瓣時間的課程。
2)用戶需求
內容需求:希望接收到感興趣話題中的優質內容;
分享需求:將豆瓣作為自己分享日常生活的基地,並享受和網上友鄰的互動;
社交需求:希望能認識有趣的人,在豆瓣互動中認識朋友。
3)用戶痛點
內容管理:加入小組太多,新信息太多看不過來;小組討論質量、水軍;
使用體驗:晚上刷豆瓣的黑夜模式;
互動體驗:舒適的互動體驗,良好的陌生人互動體驗,保護個人空間。
四、用戶需求
正如開頭所言,最操心豆瓣的是用戶。
最近混的兩個小組,愛豆小組和反對阿北獨裁小組裏經常看到用戶的反饋和意見。
愛豆小組:熱愛豆瓣的小組成員主動報BUG,提出提升產品體驗的需求;
反對阿北獨裁小組:用戶直接表達需求。
讓我們看看用戶提的最多的需求是什麽?
取消水印;
夜間模式;
小組分區;
屏蔽詞;
移除關註;
系統穩定。
可以看到,呼聲最高的需求都是新用戶提出來的,都是在小組討論時能提高用戶體驗的需求。部分功能,如夜間模式的功能已經優化了,並且國慶前在iOS13中可用。
更多的需求用戶沒有說出來,我們需要去分析這兩類用戶的核心需求。
最早期的熱愛文學、藝術的豆瓣用戶是豆瓣社區發展起來的核心用戶資源,社區發展後期吸引而來的用戶對文藝的愛好程度更低、數量級更大。
早期用戶天然地反感社區的擴大化和下沈,這種心態讓人覺得豆瓣不再單純了,這和追星族在idol終於火了之後的失落相類似。
用戶數量增長導致的信息龐雜,質量下降,是對社區氛圍的主要挑戰,這樣一個擴大的過程豆瓣已經經歷了好幾年。
這幾年中,豆瓣採取了一種相對隔絕的方式來處理這種矛盾。
幾個版塊之間內容相互獨立:首頁只能看到關註用戶的動態,推薦的動態也比較克制;小組討論的忠實吃瓜用戶和刷電影的用戶可以互不幹擾。
但這種策略也存在問題,用戶之間的相對隔絕不利於長遠的發展:
書影音沒有巨大用戶基數,缺乏商業化動力導致功能的局限,比如豆瓣只能評論不能看片;
尾部小組缺乏曝光沒有新生血液慢慢沈寂;
知識付費欄目既不能讓老用戶買單,也不能被新用戶看見。
五、滿足需求的同時商業化
不知為何豆瓣談商業化變色,仿佛商業化了之後文藝就死了。但是,藝術需要保持和流行的距離不致疏遠才有生命力,雅俗共賞比曲高和寡來得誠懇。
商業化不是必須,但是正如貧窮不是追求一樣,清貧也不是保持文藝調性的必備。
豆瓣只有做好商業化,保持好商業化的限度,才能長遠地維持社區,更好滿足用戶的需求。正如刺猬公社的分析,豆瓣的文藝青年並不是商業化的絕緣體,而是需要找到商業化的正確方式。
目前豆瓣的商業化模式主要是廣告、自有電商和付費電臺,其中廣告是主要收入。
這裏想探討的是,豆瓣怎樣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的,推出商業化的服務。一家淺見,在此拋磚引玉。
1. 書影音會員
關於書影音的討論之後,直接產生的是觀看的需求。
目前豆瓣電影提供兩種觀影入口:
一是三方觀影平臺,用戶可以購買近期上線的電影票;
還有一種是往期電影,和各大視頻播放平臺合作,進行導流。
用戶可以自行選擇播放平臺,不過眾多小眾片子找不到播放源,如豆瓣電影榜單TOP250部中,只有195部可觀看。
那麽,豆瓣電影為什麽不可以推出整合的會員服務呢,核心賣點是小眾影片播放資源,購買豆瓣觀影會員之後,可以在任何一個視頻播放平臺上選擇觀影。
同樣的邏輯適用於圖書、音樂。
2. 電商平臺導流
事實上,喜歡小組討論的這部分新用戶,以女性為主,熱愛明星八卦、美妝種草、情感生活,這與小紅書的熱愛買買買的用戶畫像十分接近。
豆瓣不大量做電商,但至少在種草類小組提供電商直接購買入口,也是在盡力滿足用戶需求了。
3. 知識流通體系
電影、文學、音樂、藝術,說到底是審美。
審美是一種高級需求,在商業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這種需求在倒退,但是有文藝復興的潛力。
審美的培養也是一種知識,豆瓣積累的電影音樂書籍的評論和用戶是核心資本,而其中蘊含著用戶需求是精英需要傳遞知識,大眾需要提高審美。
所以,豆瓣可以給用戶開通展示自我的平臺,如個人電臺,講書講電影專欄等渠道。用戶自行選擇付費還是免費,向其它用戶提供知識。通過知識流通體系的打造,提高社區的活力。
4. 話題線下滲透
文學藝術話題最適合做線下滲透,目前的豆瓣同城活動較少,用戶活躍度不高。
豆瓣可以利用當前各個話題參與的人氣,根據線上的討論布局線下活動,再結合上條提及的知識流通體系。
有知識有觀點的人可以做嘉賓,感興趣參與其中的用戶可以當觀眾。
線下活動可以通過跨界進行商業化,比如實體書店、咖啡館、livehouse、劇場、校園……
來源:搜狐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