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一塊漢磚的香港身世

更新時間:2018-09-02 10:31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3171626

一塊漢磚的香港身世

圖:李鄭屋古墓內部(資料圖片

一件宋代龍泉雙魚盤,一塊重達千斤的宋船麻石錨,在海事博物館展出,兩件文物如香港傳家寶,引出二千年舊事。

香港有屬於自己的歷史,如同廣州也有她的歷史,城中的西漢南越王墓,記錄廣州的衍生。香港李鄭屋村漢墓,則載下香港身世,如一個家族的族譜。兩者內容相近。

李鄭屋村東漢古墓很不着眼,五十年代發掘,建成花園式博物館,許多人幾十年未到過,獨處冷冷一角。最近,有些不肖豎子挾洋人以亂世,但石頭會說話,一件宋龍泉雙魚盤,一塊宋代船錨大麻石,從東沙中線地鐵工程近宋王臺挖出,以及由西貢糧船灣意外撈起,還有李鄭屋村東漢古墓,皆是香港歷史的見證。

李鄭屋村東漢墓出土文物數量,遠遠比不上廣州南越王古墓,南越王墓主稱王,世上珍貴珠寶如山不待說了,此墓是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的墓,出土文物一萬多件,博物館在原址建起,大於香港的李鄭屋村古墓十數倍。過萬稀世珍寶中,絲縷玉衣、文帝行璽金印是兩件鎮墓雙寶。漢代玉衣分等級,有金縷、銀縷、銅縷,南越王墓出土的絲縷玉衣是首次發現,迄今中國只此一件,保存完好,較名聞天下的河北中山靖王墓劉勝穿的金縷玉衣早十二年。這玉衣共分頭、上衣、左右袖筒、左右褲筒、手套、鞋共十部分,用二千三百塊玉片縷成,長一點七三米。怎樣串起來呢?每枚玉片四角鑽四孔,用朱紅色絲帶穿成,用的是軟玉料,採於南越,鑽孔也是南越工藝,南越國為漢帝封予的王國,玉衣若是皇室賜予,應用金縷或銀縷,從絲縷這方面看,無疑是南越自行製作,由此而獨一無二,顯示特有的歷史價值。南越王墓在歷史意義上形同廣州家世。我們不能因為當時南越(廣州)遠離漢朝中央,而認為是中華域外之地。

南越王墓出土絲綢無數,廣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墓中出土象牙、銀盒、香料舶來品,估計絲綢貿易而來。古墓反映二千多年前廣州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況,廣州流長的歷史。歷史上發生一件事,閩越王攻打南越,越王趙眜上書漢武帝,求漢武帝處理,漢武帝對趙眜不作互相攻擊大加讚賞,這段事說明南越從屬漢朝中央政權,漢朝一統之地。

李鄭屋村東漢古墓雖小,規模與出土文物不及廣州西漢越王墓,意義在於它是一冊「族譜」,香港地理歷史的歸屬,從實物找到香港是古代廣州所管轄。古墓發現於一九五五年,工人在深水埗東京街夷平一座小山建徙置屋時掘出,轟動一時。考古斷定,古墓屬東漢中期衣冠塚,距今約二千年。從古墓掘出器物多是日常用品,飲食器皿佔多,出土文物雖少,更缺黃金翠玉,獨有兩東西價值連城,一是墓磚,一是建築結構,決定了古香港地理和政治管轄地位。

考古人員發現,古墓採用的磚,均鑄上「大吉番禺」,顯示了古香港屬番禺。文物不在於實物大小,一塊磚上「大吉番禺」四字,如一張出生紙,記錄香港的由來。

墓磚上所刻「番禺」即為古廣州城,西漢初期,番禺是中華聞名都會,物產集散地,各地商賈南來,磚上刻文印證漢朝的管治權力,確切延伸至香港,香港歸於漢,這一點,「大吉番禺」四字印證了香港歷史。

過往常以為古香港偏於海隅,沒有名山大川及良田沃野,村落荒涼;忽略香港擁有暢通東西方貿易的海洋,天然良港,古代風帆動力船舶停泊港灣,古廣州至南洋海上交通必經之地,外國商船在此補給糧水,躲避颱風,大嶼山一帶海床,現錄有四十九艘古代沉船紀錄,可見船隻來去繁忙。新安縣(今日深圳及香港一帶)有「新安八景」,其中一景「鰲洋甘瀑」在香港境內,四面鹹潮,中有飛瀑泉水清甜,西方商船在此處儲水。

從漢墓建造與出土物器推算,漢時香港已有一定的發展規模,以造磚為例,墓內磚塊一端凸出半圓形,另一端凹入半圓形,鋪砌墓頂的圓拱形,前後磚凹凸緊密相疊,建築工藝水準甚高,墓主身世不是商賈便是官貴。而漢代的屯門已有駐軍,朝廷又在大埔港大規模採珠。

一九七四年四月的一天,採訪部接到讀者打來電話,說萬宜水庫發現沉船,還有瓷碗瓷碟。便派一位原是上水人的記者去採訪,他找到水庫發現古船的現場,找到修水庫姓楊最先挖出幾隻瓷碗的工人,其他工人不斷挖出完整的陶瓷,記者比考古專家早到,找出幾件瓷器拍照,接着看到幾塊木板,像船的龍骨,專家來了,他們再找到用酸枝木造成的木釘很快斷定是明代古船,載了大批瓷器,把現場封鎖,有人在專家到來之前,抬走了幾件瓷碗碟。

往後長達兩年的發挖整理,共找到一千多塊馬來西亞陶瓷片,一枚鑄有小篆「通元寶」,燒焦明代古船板,十一粒最有價值的波斯玻璃小珠,東南亞用作錢幣,沉船的發現,說明明代船隻下西洋,部分取道香港水域,遠至非洲東部。

古船沉沒的位置正巧為「官門」水道,糧船灣與西貢夾着的一條小海峽,稱官門水道,水上人叫「乾門」,因水道很淺,潮退時只有半米水深,大船行不通,這艘大船駛入進狹窄的「乾門」可能誤入「官門」,不幸翻沉。

歷史豐富,也很遙遠,讀歷史,講歷史,有人說這些人和事太遠了,現在是網絡年代,社會發展一日千里,過去的事於我無助。不認識歷史,就會發生笑話,受人蠱惑,受人指使。社會氛圍渾濁,有些人強要抹去歷史,守護歷史,便須多讀歷史,增長智慧,以辨別真相,明白誰在胡扯。

【華發網根據大公報採編】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