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通過創新科技和互聯網,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更新時間:2017-04-21 12:36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282268

通過創新科技和互聯網,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2017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作為回歸20周年慶祝活動系列活動之一,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的“2017互聯網經濟峰會”在香港舉行。以"互聯網驅動經濟增長"為主題的主論壇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成功舉行,這標志著為期3天的2017互聯網經濟峰會圓滿落下帷幕。

本屆峰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香港數碼港、香港科技園、香港貿發局等多家機構和企業協辦。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陳冬,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利等出席12日舉行的主論壇。

梁振英在致辭中表示,在"一國"帶來的"中國優勢"下,香港不僅可以優先進入中國內地的龐大市場,同時背靠世界上最快速、最大型的工業生產基地之一,使香港的企業能夠快速高效地將創新科技轉化為產品。而在"兩制"之下,香港可以與世界各地的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保持聯系,發揮"超級聯系人"的作用,將發展創新科技所需要的人才、技術、資金和市場等關鍵要素彙集在一起,從而在全球創新科技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過去幾年,很多國際知名的創新科技研究機構和投資者紛紛來香港開展業務。特區政府希望能夠通過創新科技和互聯網,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莊榮文在致辭中指出,香港有得天獨厚的互聯網發展優勢,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發達,信息通信業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不僅具備先進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等發展互聯網經濟的"硬實力",還擁有一批著名的高等院校、高水平的專業人才、豐富的融資渠道、完善的對外貿易和國際物流體系等發展互聯網經濟的"軟實力",為互聯網驅動經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莊榮文表示,隨著基於互聯網的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湧現,必將助力香港經濟創新增長。內地期待與香港共同把握互聯網時代的曆史機遇,順應數字經濟發展大潮,深化合作、共享數字紅利。

曾被李克強總理譽為是“制造業的阿裏巴巴”的科通芯城和硬蛋作為“互聯網+”和“AI+”的代表亦受邀參與其中,這兩家根植於深圳的企業開拓者、科通芯城董事長&硬蛋創始人康敬偉在題為“與新興科技競賽”的專題討論中作分享。

硬蛋隸屬於科通芯城(HK0400),科通芯城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制造業“企業采購”電商平台。面向中國300萬家中小電子制造業企業,打造一站式電子制造業企業采購服務平台。2014年7月18日,

作為“互聯網+”的典型代表企業,正式登陸港交所(HK0400)

。2013年,在科通芯城平台上創立了硬蛋,打造智能硬件創新創業的互聯網平台,構建硬蛋生態圈,為全球的智能硬件創新創業公司提供服務。

康敬偉在峰會的專題討論中表示:“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科通芯城及硬蛋已從IC元器件電商平台,演變成了一間全球性的創新公司。並通過國家政策的扶持,成為智力發展的創新平台。科通芯城創建了一個獨特的商業模式。通過打造企業關鍵決策人的小區,向企業關鍵決策人精准營銷。這讓我們能夠及時地掌握客戶需求,並有效而精准地提供匹配他們需求的產品及服務,從而構建了一個以互聯網『社交+電商』為核心,達致精准營銷和交易變現的獨特商業模式。”

此外,“隨著人工智能在各個傳統行業的應用帶來顛覆性的創新,硬蛋在人工智能領域正建立一個龐大的供應鏈生態系統,我們將把握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機遇,推動傳統企業進行智能轉型創新,而其中語音技術在家電市場的應用領域急速擴張,未來所有電子設備及終端搭載智能語音技術是大勢所趨,將為該技術帶來直接而龐大的需求。”“在服務中小企業的過程中,硬蛋的目標是打破中間壁壘,讓供應鏈生態系統更加暢通。”

峰會中,由香港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楊德斌主持的專題討論環節,康敬偉、IBM及亞馬遜公司的高層、Crowdfund Capital Advisors

創始人就“與新興科技競賽”的議題作出了深入的討論。

梁振英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香港特區政府不斷推出新舉措促進互聯網經濟發展。特區政府於2015年成立了創新科技局,這對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具有裏程碑的意義。此後,香港不斷推出資金支持創新科技的發展,目前已向該產業注資18億港元。

梁振英透露,為進一步促進香港創新科技及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特區政府還將推出一系列計劃:在財政方面,香港將在年中推出2億港元的創科風險基金和500萬港元的改善生活創科基金;在基礎設施方面,特區政府將進一步擴建香港科技園,並落實更多的科學技術產業化,促進香港中小企業的發展及智慧城市的建設。

梁振英說,香港是世界上手機及電話覆蓋率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網速最快的地區之一。香港明年將有一條跨太平洋(601099)至美國洛杉磯的海底電纜落成。相信這一舉措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地區信息中心的地位。

不僅如此,香港的互聯網經濟發展還借助著難能可貴的“中國優勢”。梁振英說,中國的互聯網經濟在近兩年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全世界發展最快的地區,並擁有十分廣闊的市場。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安排下可進入中國龐大市場,作為“超級聯系人”的角色,為國家和世界進行聯系。

梁振英還表示,香港與深圳近兩年在創科方面緊密合作,在落馬洲河套區設立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這個占地87公頃的科技園可吸引外國專業人才進駐,並會向香港本地大學增加投資以建設智慧城市。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在論壇上作了關於“互聯網+”的主題演講。莊榮文表示,2016年,香港微信用戶達30萬,1800家香港公司開設了微信公眾號;香港滴滴、快的出租車用戶達到50萬。互聯網引領創新、改善民生的成效日益顯現。隨著基於互聯網的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的不斷湧現,必將助力香港經濟創新增長。

莊榮文說,我們期待香港把握互聯網經濟的曆史機遇,順應數字化發展大潮,與內地深化合作交流,共享數字紅利,推進“雲計算”“大數據”的信息技術交流。莊榮文希望香港充分利用內地的資源和市場優勢,內地則借助香港科技園和數碼港的國際優勢,推進雙方在互聯網經濟方面的優勢互補,共同創新發展。

來自螞蟻金服、華為、騰訊等多位互聯網領域的行業翹楚也參與此次峰會並發表演講。螞蟻金服首席執行官井賢棟在論壇中表示,希望螞蟻金服的互聯網金融版圖可以從香港拓展到世界,做全世界互聯網經濟的引領者。

香港有著得天獨厚的互聯網發展優勢,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發達,信息通信業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在亞洲領先的數碼城市地位不斷鞏固,不僅具備先進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等發展互聯網經濟的“硬實力”,還擁有一批著名的高等院校、高水平的專業人才、豐富的融資渠道、完善的對外貿易和國際物流體系等發展互聯網經濟的“軟實力”,為互聯網驅動經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6年,首屆香港互聯網經濟峰會成功舉辦。一年來,智慧城市建設和互聯網領域交流不斷深化,內地和香港的企業開展了一系列合作,取得豐碩成果。阿裏巴巴建立了規模為10億元的香港創業基金,投資香港本地6家創業企業,促進創新發展,並實施了香港大學生實習計劃,面向香港用戶開設培訓課。2016年底香港已有30萬本地用戶開通了微信支付,1800家香港公司開設了微信公眾號。滴滴出行香港公司目前擁有3萬“滴滴快的”出租車注冊司機,用戶超過50萬。互聯網引領創新、改善民生的成效日益顯現。

隨著基於互聯網的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湧現,必將助力香港經濟創新增長,我們期待共同把握互聯網時代的曆史機遇,順應數字經濟發展大潮,深化合作交流,共享數字紅利。

一是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內地資源和市場優勢,香港科技園、數碼港的國際化管理優勢,推進內地和香港互聯網園區優勢互補,共同創新發展。圍繞智慧城市建設,加快信息基礎設施服務、智能終端發展等方面合作,培育新產業,發展新業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是提升惠民信息服務水平。鼓勵和引導企業積極拓展互聯網培訓,發展壯大就業、旅遊、醫療、養老等便民益民信息服務,提升信息服務水平,充分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加強合作交流,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服務香港民生事業發展。

三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建立政府、企業和社會多層次的人才培訓機制。推動內地和香港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合作交流,組織互訪和學術研討,聯合培養培訓互聯網領域創新型人才。繼續推進香港大學生赴內地實習,把實習活動打造成促進人才成長的品牌項目。

四是創新驅動經濟新增長。依托“京港”、“滬港”、“深港”等創客基地,繼續舉辦“香港國際創客節”,促進創客發展。加強內地行業組織和香港相關協會、基金會合作,推動內地資本參與香港互聯網產業投資和運營。支持內地企業與香港企業擴展和深化合作,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讓互聯網經濟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展望互聯網經濟發展的美好前景,我們深刻感到內地與香港合作交流潛力巨大,發展空間廣闊。讓我們攜起手來,抓住機遇,紮實工作,譜寫互聯網經濟發展新篇章,共同推進互聯網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廣大民眾,更好造福人類。

根據 中國網信網、深圳新聞網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鄭宇碩收美國錢搞「佔中」鐵證陸續曝光《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鄭宇碩收美國錢搞「佔中」鐵證陸續曝光

    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政治和法律責任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一切鼓吹國家分裂的主張和行為,衝擊「一國兩制」,背離「一國兩制」與基本法。鼓吹「港獨」的政客和團體,在香港沒有任何生存空間,[詳細]

  • 2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這是一本自述體的書籍。作者根據自己擔任占中組織者的助理期間,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大量真實資料,經過細心的整理而成。當占中組織者信誓旦旦地公開說謊誤導香港民衆,沒有外國勢力參與占中活動的時候,由作者披露出的事實卻是,外國勢力主導和支持了占中等[詳細]

  • 3愛國愛港就要勇敢地亮出來——夏雲龍博士與香港民間團體交流會紀實愛國愛港就要勇敢地亮出來——夏雲龍博士與香港民間團體交流會紀實

    6月3日下午,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華發傳媒總裁夏雲龍博士一行3人,在香港觀塘巧明街迅達工業大廈8樓A座的保健海流協進會辦公室,參加香港民間團體負責人座談會。該座談會主題為“愛國愛港亮出來”,由保衛[詳細]

  • 4田飛龍:港青國民意識現危機 須重啟國民教育田飛龍:港青國民意識現危機 須重啟國民教育

    田飛龍“占中”的重要政治遺產就是香港青年世代走上政治舞臺,形成香港社運新生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沖擊著既[詳細]

  • 5美國「以港遏華」和「以華制華」的政治陰謀路人皆見美國「以港遏華」和「以華制華」的政治陰謀路人皆見

    從中美貿易戰開始,我便估計香港難以置身事外,不能倖免,過去數月香港發生種種示威遊行,均有美國的手影存在,現今想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更是赤裸裸地干預香港事務,並展示對亂港派的支持。 [詳細]

  • 6從《何為證據》看證據從《何為證據》看證據

    《何為證據》羅列了一系列極具震撼力的證據,「揭露香港亂象的幕後黑手」,讓讀者有機會看清「佔中」背後的外國勢力身影。編著此書的張達明先生不顧視力受損,在過去七年鍥而不捨地蒐集和整理第一手資料,以鄭宇碩的言行作為貫穿全書的主線,披露「佔中」背後[詳細]

  • 7法庭對犯罪審判的輕判或拖延,都是對正義的否定法庭對犯罪審判的輕判或拖延,都是對正義的否定

     2016年3月31日下午2:30 - 4:30,由亞太法律協會主辦、香港公民協會合辦的【“佔領運動”以來的相關案件評析報告發佈會暨研討會】在香港中環中心專業聯合中心B報告廳舉行。報告會由香港公民協會林國華主席主持[詳細]

  • 8“港獨”不除 國家安全堪憂“港獨”不除 國家安全堪憂

    香港的 “港獨”分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不會輕易拋頭露面,他們躲在背后煽陰風、點鬼火,或是暗中提供資源等幫助,或是明火執仗為涉嫌違法犯罪分子狡辯;第二類是以學者身份、藉理論探討之名,向第三類 “港獨”分子灌輸 “港獨”思想,他們的歪理雖然[詳細]

  • 9【香港書展2018】《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新書簽售賣爆現場【香港書展2018】《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新書簽售賣爆現場

    7月18日上午,香港作家張達明攜新作《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亮相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詳細]

  • 10吳鵬飛:給港獨敲響一記警鐘,也給國家提個醒吳鵬飛:給港獨敲響一記警鐘,也給國家提個醒

    港獨最近鬧得很凶,先是有人在英國註冊香港獨立黨,後來又有人在香港成立事實上以港獨、公投制憲為政綱的政黨,其發起人又是要參選立法會議員,又是應邀到美國大學演講,又是寫文章鼓吹。表面上好像很熱鬧,實際上是[詳細]

  • 11嚴懲黃師黑暴 執政者快上訴嚴懲黃師黑暴 執政者快上訴

    我們「保衛香港運動」代表全港市民,强烈不滿及堅決反對法官高浩文放生多次發表仇警言論的黃師譚玉芬,她企圖煽動羣眾攻擊傷害警員及其家屬,也令入世未深的學生和年青人觸犯暴動罪而前途盡毁。 社會大眾在2019年[詳細]

  • 12嚴厲警告歐盟 停止詆毀香港嚴厲警告歐盟 停止詆毀香港

    今日我們「保衛香港運動」來到歐盟駐港辦事處這裡,是要强烈譴責歐盟及七國集團抹黑香港國安法,誣衊23條生效後在香港生活、工作和經商變得更加困難。我們嚴厲警告歐盟及G7立即停止損害香港國際聲譽、立即停止干預屬[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