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林鄭「不甘心」 信港動力仍在

更新時間:2017-02-04 16:11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44662

林鄭「不甘心」 信港動力仍在

行政長官選舉參選人、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在競選分享大會上,回顧了個人的成長及從政經歷,由小時候住唐樓、讀中學做總領袖生、大學期間「認中關社」,到36年未間斷過的公僕生涯,40分鐘的發言全程脫稿,中間又穿插與台下不同支持者的對話和互動。林鄭月娥強調,她對香港的經濟增長速度「不甘心」,相信香港的動力仍然存在。\大公報記者 朱晉科

只要努力日子愈來愈好

出身基層的林鄭月娥,首先憶述小時候與家人租住灣仔告士打道一個唐樓單位,「無自來水,無電梯,無熱水爐,要燒火水,沖熱水涼就要花很多工夫」。其後中學畢業時,父母儲夠首期,在鰂魚涌南豐新邨置業,該單位建築面積600多呎,「一家人首次置業的興奮,今天還記得」。她說,雖然當年物質生活不豐富,但大家對前景充滿希望,相信只要努力,日子會愈來愈好。

林鄭月娥在灣仔成長、讀書,由小學到中學,都在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受教育,結識很多良師益友,校訓「力行仁愛,實踐真理」,更是終身受用。她還記得,中七當總領袖生時,老師寄語她「you should care and inspire,對學妹要有關懷、感染、以身作則的態度」,並聯想起今日香港社會,有很多爭拗和矛盾不能共存,認為「這句金石良言應該發揮正面、積極的作用」。

其後入讀港大,主修社會學,被林鄭月娥視為人生的轉折點。她笑言,當年經常走堂,參加很多「認識中國、關心社會」的活動,知道社會有不少不公義,並認識了杜葉錫恩、劉千石等社運前輩,其間又以學校交流團和私人遊歷等方式,走進剛經歷「文革」傷痛的內地,感受到經濟發展對社會的重要性,「香港亦不例外,現在有人擔心香港的經濟發展動力是否被磨損?向前發展的動力是否受到窒礙?所以我講過『不甘心』,因為我相信香港的動力仍然存在」。

養成親看市民來信習慣

港大畢業後,林鄭月娥考入政府做政務官,開始36年的公僕生涯。她說,自己做過20多個工作崗位,在西貢擔任助理民政事務專員,令她印象最深,對她影響最大。她形容,當年西貢未有新市鎮,民風淳樸,自己又在西貢工作期間結婚,所以今日西貢人士見到她仍稱之為「西貢的外嫁女」。

林鄭月娥又提到,上世紀90年代在財務科,即今天的庫務科,連續工作了七年,認識到維護小規模政府自由經濟的同時,政府必須善用資源,投資未來,關顧弱小。之後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為她帶來很多工作上的滿足感,因為每日都能夠直接幫到有需要的市民。她續說,為了不放過每一個幫助市民的機會,當時養成了親自看市民來信的習慣,過去十多年,即使換了不同的崗位,這個習慣仍未改變。

來源:大公網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