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放、中立,是觀察中國、企及世界的瞭望台
- 更新時間:2016-06-12 17:47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100030
從殖民地締造者到獻身中國巨變的革命家,從南來文學巨匠到東來逃難的銀行家……長眠於香江的名人藪如星宿,他們最後所占的這一丁方之地,彷如在泥土下埋葬的曆史線索,印證著這座蕞爾小島作為世界局勢“瞭望台”的角色。
“香港開放、中立,每每時局動蕩,香港成為吸納資金、人才,包容不同政見之地,是觀察中國、企及世界的‘瞭望台’。”
香港中文大學曆史系教授何佩然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19世紀中期以來,香港在多次戰爭期間,充當避風港,凝聚了眾多蟄伏待機的名人。
二十世紀初,粵港兩地關系日趨頻密,官方的交流從未間斷。香港第十四任總督盧吉(Frederick John DealtryLugard,1858-1945)於一九〇七年七月二十八日至一九一二年三月十六日在任期間,兩廣總督(包括署理)一職由岑春煊、張人駿、袁樹勳及張鳴岐四人先後接任,當中尤以張人駿(1846-1927)與盧吉的關系最為密切,為晚清的粵港交流寫下至為重要的篇章。
一九〇七年七月四日,兩廣總督岑春煊因病告假,總督一職從缺。八月十二日,岑春煊病情未見好轉,朝廷任命河南巡撫張人駿直接前往廣州接任總督。張人駿於八月三十一日抵達上海,再轉乘“泰順號”(TaiShun)輪船經香港前往廣州。九月中旬,港英政府收到消息,指張人駿將於九月十八日早上抵達香港,可是當天早上始終不見張人駿乘坐的“泰順號”輪船;至下午四時,該輪船才緩緩駛進維多利亞港東面的鯉魚門海峽,但並沒有泊岸。及後九龍關稅務司巴爾(WilliamRandall McDonnellParr)乘駁船登上“泰順號”,始知原來九月十八日當天(即農曆八月十一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忌辰,按照傳統當天不適宜舉行任何慶祝活動,所以張人駿以“國恤”和“秋雨淋漓”為理由留在船上,延至翌日才登岸。十八日晚上,“泰順號”輪船停泊於西環招商局碼頭,一眾香港華商如馮華川、何甘棠等上船拜會張人駿,並向他簡介香港和華南的經貿情況。
一九〇七年九月十九日中午十二時,張人駿乘駁船於中環卜公碼頭正式登岸,獲儀仗隊列隊歡迎。然後張人駿乘轎前往香港英軍三軍總司令官邸,拜訪駐港英軍司令樂活少將(Major-GeneralRobertBroadwood),繼而前往總督府與盧吉伉儷共進午宴。下午三時,張人駿獲邀出席華商會所的宴會,其間馮華川及張人駿均在宴會上致辭。晚上八時,張人駿乘原船離開香港,翌日抵達廣州就任。一九〇八年一月八日上午,盧吉伉儷乘坐英國軍艦“迅捷號”(Alacrity)前往廣州回訪張人駿,為期三天。
盧吉在其任內最重要的政績是籌建香港大學。一九〇八年一月十七日,當他從廣州返回香港後不久,便在聖士提反書院頒獎禮致辭時首次提及要在香港開辦大學。他認為此舉不僅為了香港的前景,亦有利於中國的發展。當時日本正在東亞崛起,德國亦有意在其租借地山東膠州灣籌建大學,如果香港能早著先機興辦大學,英國才能與其他列強在遠東競爭,並鞏固其在華南地區的影響力。居港的巴斯籍商人么地爵士(HormusjeeNowrojeeMody)得悉盧吉的辦學意向後,慷慨出資十五萬港元作興建大學之用。然而要成功籌辦一所具規模的大學,這筆錢只是杯水車薪;盧吉為此要向香港英資公司、華商及華人團體等勸捐,廣東省政府亦在募捐之列。盧吉在一九〇九年二月下旬撰寫了一篇勸捐文章,並由陳少白翻譯成《港督盧制軍香港大學堂勸捐啟譯文並序》,透過英國駐廣州署理領事霍士(Harry Fox)轉交給兩廣總督張人駿。
然而,張人駿憂慮該校的學生會散布革命思想,並指出港府為籌建大學而成立的“華人籌建委員會”(The ChineseSub-Committee)當中,包括陳少白和關心焉等人與革命領袖孫中山關系密切。面對兩廣總督的質詢,委員會主席何啟作為香港西醫書院的創辦人,指出陳、關二人均為香港西醫學院的早期學生,精通中、英雙語,在委員會中擔當翻譯等工作至為合適,並以此前陳少白翻譯的勸捐譯文作為例子,以資證明。何啟又指出陳少白雖然曾協助孫中山籌辦革命機關報《中國日報》,但至一九〇八年已沒有涉足革命活動;關心焉更從沒參與革命。一九〇九年三月下旬,盧吉函覆張人駿,保證二人將來不會幹涉大學的管理。張人駿得到何啟的解釋和盧吉的保證後,再沒有追究此事。
此外,張人駿亦非常關注大學的學術水平。一九〇九年四月七日,盧吉與輔政司梅含理(Francis HenryMay)等人北上廣州出席九廣鐵路大沙頭火車站的奠基儀式,其間他親自向張人駿保證香港大學的師資和學位資曆,將來可媲美英國任何一間大學。結果,張人駿在港府的再三保證下,最終向廣東官民頒布勸捐告示,更於一九〇九年六月以個人名義給予港府二十萬港元的捐款。截至一九一〇年十二月,香港政府從各界籌得一百二十六萬五千多元的辦學經費,張人駿的捐款便占了一成半。
一九〇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張人駿奉命接替端方出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七月三十日早上八時,張人駿北上江寧(今南京)受職時再次途經香港,獲港督盧吉熱情款待,同行歡送者還有廣東水師提督李准等人。下午十二時許,張人駿一行人於中環卜公碼頭登岸,獲港英政府鳴發十九響禮炮歡迎。其後張人駿前往總督府與盧吉共進午宴,出席者還包括遮打、何甘棠、何啟等人。原定出席的么地爵士卻因病沒有赴會。午宴後,眾人前往太古船塢參觀,並到華商會所出席聚會。翌日早上十一時,張人駿獲邀前往遮打爵士的雲石堂與么地會面,出席者還包括大宅主人遮打、何啟、李准等人。么地感謝張人駿捐款籌建香港大學,張人駿則透過其文案答謝,並指他雖然被調離廣州,但“其心尚留戀於此”。這兩位對籌建香港大學居功至偉的捐款人惺惺相惜,為張人駿最後一次香港之行畫上完美句號。張人駿於同日下午乘坐“新明號”(HsinMing)輪船離開香港,而香港大學亦最終在一九一二年三月十一日開校,為香港和內地作育英才。
“人本是散亂的珠子,隨地亂滾,曆史就是那條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縱是政要巨賈,在香港的墓地亦只是一方寸。何佩然教授說,名人長眠香江也只能屈就在“細細小小”的墓地中,且不同的時代,對不同領域名人,有不同程度的評價。
香港開埠來第一塊墓地——跑馬地鬧市的山腳墓園“快活穀”,與車水馬龍的黃泥湧道僅隔一幅薄牆,塵世喧嘩在外,曾經的城市締造者在內尋極樂。跑馬地香港墳場曾被稱為“殖民地墳場”、“紅毛墳場”,墓園內古木參天,繁花錦繡,內有教堂、噴水池,與華人概念中的“墳場”迥然有別。
生態講解員吳泳攀將記者引領到跑馬地墳場“首位住客”——響尾蛇號艦長布雷迪(WilliamBrodie)墓前,布雷迪船長1841年安葬在香港的新墳場“快樂穀”,墓上所刻的下葬年份清晰可辨。“這發生在簽訂南京條約之前,說明英國人早有殖民香港的意圖。”吳泳攀說,這亦印證了跑馬地的香港墳場命名“快樂穀”早於賽馬場。
香港墳場1845年正式建立,遠道而來的英國人,因無法適應香港氣候,加之瘧疾猖獗,設立後十年墳場已“爆滿”。葬於此地的,多為有地位的西人,主要是權貴階級、軍人、傳教士等。主催中環第一次大規模填海、改變核心地帶面貌的遮打爵士,與夫人同葬在此。20世紀上半葉的香港首富、華人領袖何東,是首個獲准在香港山頂居住的華人,他因身份顯赫,與原配夫人麥秀英同葬在跑馬地香港墳場。吳泳攀說,這是香港墳場中心點,靠近墓園教堂和噴水池,“是極好的位置”。
“港產”革命家、興中會第一任會長楊衢雲,長眠於墓園中“6384”號“無名碑”之下110年,讓人唏噓。楊墓以方形墓碑配襯圓柱,象征天圓地方,四面刻有青天白日圖案,碑上折斷的圓柱直指蒼天,吳泳攀指,這意味著逝者死於非命、壯志未酬。楊衢雲被刺殺後,在好友奔走下,得以下葬,為免清廷破壞墳墓,親友為其捐資建成無名碑。
楊衢雲墓上有零星已風幹的獻花。他於1901年1月10日,在中環結志街被清廷刺客殺害,墓上獻花應是數月前楊衢雲忌日時,有人拜祭留下。
與屬於基督教的跑馬地香港墳場連成一片的,還有其他5個不同宗教的墓園,回教徒、猶太人、印度教徒、祆教徒與佛教徒,齊葬一地,儼如“小小聯合國”,吳泳攀則形容為“香港多元文化集合的最好體現”。值得一提的是,從印度移民到香港的祆教徒,對香港影響甚大,一度曾有高達13位的上海彙豐銀行董事都是祆教徒,他們建立了天星郵輪、律敦治醫院。
繞到港島南面,是另一番景象,藍天碧海,山色翠綠,引文壇巨匠紛紛留下足跡——一代才女張愛玲在此創造了《傾城之戀》的不朽傳奇,雨巷詩人戴望舒在薄扶林臨泉筆耕。而北大之父蔡元培、名作家“落花生”許地山,愛得暢酣的女作家蕭紅都在此間永駐留芳。
孫中山之母楊太夫人,於1910年去世,由家人及同盟會同志安葬在香港飛鵝山百花林。
1935年,許地山出任香港大學第2位華人教授。1941年,他因工作過勞猝死,葬於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
當張愛玲埋首創作《傾城之戀》,蕭紅正在淺水灣譜寫她自己的動人故事。1941年底,蕭紅不敵頑疾,留下“我將與藍天碧海永處”的遺言便撒手塵寰。愛海的她,一半骨灰葬在淺水灣,一半埋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花園。
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長眠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這是個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墓園。他的墓碑刻有“溫良恭儉”諡號,香港曆史學家丁新豹推斷是溥儀所贈,耐人尋味。
蔡元培墓也在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1937年,蔡元培來港養病,1940年在港去世。據蔡元培孫女蔡磊砢表示,蔡元墓原來只有一個簡單的小石碑,設在逼仄的普通墳場中。30多年前,在港台北大同學的倡議下,得以重新修葺,墓碑是台灣花蓮出產的青麻石頭,碑文由葉恭綽先生撰寫。
詩人餘光中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拜謁蔡元培墓,並留下詩句:“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搖過一只搖籃,那嬰兒的乳名叫做五四……”。
根據中新網、大公網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上一篇:民生經濟應該被放在首位
下一篇:一帶一路與港青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李家超:破壞力量仍然存在 絶不能掉以輕心
- 元旦京港澳天宮對話 香港分會場氣氛熱烈
- 特區政府斥英國報告抹黑新選制
- 梵蒂岡任命香港主教!「反港獨」神父周守仁擔任,臺唯恐面臨斷交
- 深圳推《前海方案》44條 支持港高校建新研究機構
- 把握机遇/港借“双循环”打造法律服务平台
- 林鄭月娥:破壞國安不能接受 有信心警方妥當運用權力
- 融入“雙循環”的香港明天會更好
- 要求加拿大釋放被美國 迫害的中國公民孟晚舟
- 梁振英:激進化如毒癮禍害青年
- 1《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鄭宇碩收美國錢搞「佔中」鐵證陸續曝光
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政治和法律責任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一切鼓吹國家分裂的主張和行為,衝擊「一國兩制」,背離「一國兩制」與基本法。鼓吹「港獨」的政客和團體,在香港沒有任何生存空間,[詳細]
- 2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這是一本自述體的書籍。作者根據自己擔任占中組織者的助理期間,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大量真實資料,經過細心的整理而成。當占中組織者信誓旦旦地公開說謊誤導香港民衆,沒有外國勢力參與占中活動的時候,由作者披露出的事實卻是,外國勢力主導和支持了占中等[詳細]
- 3愛國愛港就要勇敢地亮出來——夏雲龍博士與香港民間團體交流會紀實
6月3日下午,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華發傳媒總裁夏雲龍博士一行3人,在香港觀塘巧明街迅達工業大廈8樓A座的保健海流協進會辦公室,參加香港民間團體負責人座談會。該座談會主題為“愛國愛港亮出來”,由保衛[詳細]
- 4田飛龍:港青國民意識現危機 須重啟國民教育
田飛龍“占中”的重要政治遺產就是香港青年世代走上政治舞臺,形成香港社運新生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沖擊著既[詳細]
- 5美國「以港遏華」和「以華制華」的政治陰謀路人皆見
從中美貿易戰開始,我便估計香港難以置身事外,不能倖免,過去數月香港發生種種示威遊行,均有美國的手影存在,現今想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更是赤裸裸地干預香港事務,並展示對亂港派的支持。 [詳細]
- 6從《何為證據》看證據
《何為證據》羅列了一系列極具震撼力的證據,「揭露香港亂象的幕後黑手」,讓讀者有機會看清「佔中」背後的外國勢力身影。編著此書的張達明先生不顧視力受損,在過去七年鍥而不捨地蒐集和整理第一手資料,以鄭宇碩的言行作為貫穿全書的主線,披露「佔中」背後[詳細]
- 7法庭對犯罪審判的輕判或拖延,都是對正義的否定
2016年3月31日下午2:30 - 4:30,由亞太法律協會主辦、香港公民協會合辦的【“佔領運動”以來的相關案件評析報告發佈會暨研討會】在香港中環中心專業聯合中心B報告廳舉行。報告會由香港公民協會林國華主席主持[詳細]
- 8“港獨”不除 國家安全堪憂
香港的 “港獨”分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不會輕易拋頭露面,他們躲在背后煽陰風、點鬼火,或是暗中提供資源等幫助,或是明火執仗為涉嫌違法犯罪分子狡辯;第二類是以學者身份、藉理論探討之名,向第三類 “港獨”分子灌輸 “港獨”思想,他們的歪理雖然[詳細]
- 9【香港書展2018】《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新書簽售賣爆現場
7月18日上午,香港作家張達明攜新作《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亮相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詳細]
- 10吳鵬飛:給港獨敲響一記警鐘,也給國家提個醒
港獨最近鬧得很凶,先是有人在英國註冊香港獨立黨,後來又有人在香港成立事實上以港獨、公投制憲為政綱的政黨,其發起人又是要參選立法會議員,又是應邀到美國大學演講,又是寫文章鼓吹。表面上好像很熱鬧,實際上是[詳細]
- 11嚴懲黃師黑暴 執政者快上訴
我們「保衛香港運動」代表全港市民,强烈不滿及堅決反對法官高浩文放生多次發表仇警言論的黃師譚玉芬,她企圖煽動羣眾攻擊傷害警員及其家屬,也令入世未深的學生和年青人觸犯暴動罪而前途盡毁。 社會大眾在2019年[詳細]
- 12嚴厲警告歐盟 停止詆毀香港
今日我們「保衛香港運動」來到歐盟駐港辦事處這裡,是要强烈譴責歐盟及七國集團抹黑香港國安法,誣衊23條生效後在香港生活、工作和經商變得更加困難。我們嚴厲警告歐盟及G7立即停止損害香港國際聲譽、立即停止干預屬[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