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對香港來說,2016年或將成為一個轉折點

更新時間:2016-05-05 14:19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45546

對香港來說,2016年或將成為一個轉折點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讀特區政府《2016-2017財政預算案》,預算案指出,香港特區2015年整體經濟增長2.4%,是連續第4年低於過去10年3.4%的平均增幅。同時估計,2016年香港生產總值,即GDP的實質增長約為1.2%,低於2015年的增幅,預計全年整體通脹率為2.3%。

預算表示,環球經濟增長放緩拖累亞洲地區的出口表現,去年香港的貨物出口從2009年以來首次全年下跌,跌幅達1.7%;香港服務輸出去年跌幅0.6%,是1998年以來首次全年下跌;訪港旅遊業疲弱,旅客人次全年下跌2.5%,在第4季跌幅達8%;受此影響,香港零售業銷售量也錄得2009年以來的首次年度下跌。

對此,香港大學中國金融中心主任宋敏認為,香港經濟受中國和美國等因素影響大,今年經濟將較去年表現更差。而香港工業總會名譽會長、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劉展灝稱,香港出口貿易下滑,旅遊、零售受內地客南下大降影響,今年經濟增長預計僅超過1%多點。

宋敏表示,香港受內外因素影響比較大,香港實行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彙率,在美元升息的環境下這將帶來負面影響,而香港貿易與內地相關,內地進出口下滑,香港也受沖擊,加上政治上因素,今年香港經濟會比較困難,今年經濟增長可能較去年更差。

有媒體稱,香港抗議活動的喧囂可能掩蓋了香港對於中國內地的重要性正在不斷下降這一事實,但也有學者在外媒撰文稱,香港目前依然是國際市場和中國受到高度保護的內地市場之間一個無可取代的緩沖區。

美國CNBC財經頻道刊登的一篇文章說,香港抗議人士擂響反對北京中央政府的鼓聲在國際上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但這種喧囂可能掩蓋了香港對於中國內地的重要性正在不斷下降這一事實。文章援引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的話說,在中國處於資本匱乏、急於尋找外資時,香港對於中國內地是重要的,而中國現在已經是資本過剩了,香港這樣一個離岸金融中心未來對中國內地而言不會再具有太過重要的意義。他說,一旦人民幣完全可兌換,中國的涉外資本交易預計將轉到上海進行。謝國忠認為,從經濟角度講,香港已經處在逐步邊緣化的過程中,他不認為這種趨勢會出現逆轉。

文章還援引瑞士寶盛銀行亞洲研究部門負責人MarkMatthews的話說,香港作為對華貿易門戶的作用在過去20年中一直在減弱,反而是香港自身的貿易變得更加依賴中國內地。他說,1997年時,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相當於中國內地GDP的18%,而現在前者只相當於後者的3%。

但文章也指出,並非所有的人都認為香港將喪失其金融中心的地位。文章援引金杜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前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夏佳理的話說,香港的市場是國際化的,香港是重要的人民幣結算中心,它擁有非常有生氣的貨幣市場,這一地位不是一夜之間取得的,自然也不會一夕之間喪失。

香港和中國內地是一種唇齒相依的關系,雙方都攸關對方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兩地的這種相互依賴關系使彼此受益,幸運的是,無論是北京政府還是香港抗議人士,都還能冷靜現實地意識到中國內地和香港間的這種關系。北京到目前為止一直聽由香港政府去處理抗議事件,未直接插手,而香港的街頭抗議人士也沒有去挑戰北京對香港的統治,他們將自己的抗議訴求集中在香港本地事務上。文章說,香港目前依然是國際市場和中國受到高度保護的內地市場之間一個無可取代的緩沖區,中國內地雖然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地,

但外資大部分是經由香港流入中國內地的,香港是中國內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截至2013年6月,中國內地實際外商直接投資的47% 都來自香港。

中國領導人深知香港對於中國內地的重要性,因此他們不會愚蠢或短視到做出悍然鎮壓香港街頭抗議人士的舉動,他們知道這將摧毀香港這個曆時150多年才形成的中國對外門戶。

外界很容易認為香港局勢不穩將對中國內地的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但人們切勿高估香港目前對於中國內地的重要性,香港對中國內地影響力已經今非昔比。文章說,在上世紀80和90年代,離開了香港的資本和專長,中國內地無法獲得迅速發展,但今天的現實情況卻是,離開了中國內地的投資和遊客,香港無法獲得繁榮。這種新的陸港關系意味著,中國內地,特別是北京中央政府,並不急於滿足香港抗議人士提出的要求。

香港街頭的抗議者主要是大學生,他們對中國內地、當地的人民以及中國共產黨都了解不多,而且也沒有意願去了解,他們接受的教育一直是民主是香港實現繁榮的唯一道路,“一人一票”則是實現民主的唯一途徑。文章說,鑒於香港對於中國內地的重要性已經下降,以及中央政府對於控制香港的堅定決心,北京方面似乎不會迅速出台措施來有效解決香港當前的抗議問題。

走在香港的鬧市區,似乎並沒有覺得經濟不景氣。不管走到哪裏都是人潮湧動。這是理所當然的。在不算寬廣的土地上,2015年就有5930萬名遊客蜂擁而至,而日本去年一年只接待了1973萬外國遊客。香港接待遊客是日本的3倍,遊客總人次達到了香港人口的8倍。

3月9日,香港房產商九龍倉集團主席吳天海在財報發布會上表示,香港零售業今後2年仍將疲軟。九龍倉集團是香港的代表性企業,旗下的大型購物中心“海港城”和“時代廣場”2015年入駐商戶銷售額均同比下降12%。當地媒體稱這是10年以來首次負增長。

3月10日,英資綜合性企業、太古集團有限公司也隨後發布了財報。“太古廣場”的銷售額也下降了12%。航空等其他部門的盈利保住了整體的利潤增長,太古集團的股價從年初以來下跌了約7%。

銷售額下降率連個位數都相同實屬偶然,但數字相似具有特殊意義。九龍倉和太古的各購物中心均嚴重依賴內地遊客喜愛的高端品牌。香港政府發布的2015年區域內零售業銷售額整體下降3.7%,但珠寶飾品和手表等奢侈品下降了15.6%。超過10%的降幅或許可以視為香港零售業遭受的“內地沖擊波”的強度,讓人難以忘卻。

據大公報報道,作為香港支柱產業的旅遊業,是媒體觀察香港政、經氛圍的重要指標。縱觀香港媒體有關五一小長假的輿論,主要呈現兩條線。

第一條線,聚焦於香港旅遊業的升級。五一小長假昨日結束,據港府入境處數據,黃金周前兩日入境遊客數,無論是總人數還是內地遊客數,都較去年有所提升,但整體消費卻下滑。針對這一現象,香港媒體至少有《經濟日報》、《大公報》使用了《旺丁不旺財》這一標題。

在5月3日題為《陸客旺丁不旺財港須多拓客源》的評論中,《香港經濟日報》對五一入境遊客人數上升進行了冷靜的思考。評論稱,在內地訪港客趨勢向下,旅遊與零售業不看好今個五一,叫苦連天之下,結果卻大出各界意料之外。在五一節首兩天,內地訪港客數量較去年不跌反升10%。此究竟僅個別情況,還是內地客下跌已近見底,可望喘定甚至轉升,令業界可松口氣?現時恐言之尚早,需更長時間觀察。

《經濟日報》的評論進一步分析,非內地客上升,證明香港仍然有吸引力:香港非內地客上升5.4%,部分國家旅客如泰國更大升36%、德國升14%等,證明香港對不少國家的民眾有相當吸引力。如何吸引更多非內地旅客來港,緩減旅遊與零售業的調整陣痛,是業界與港府的急務。

沿著這個“當務之急”,《大公報》引述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方剛認為,內地旅客消費模式發生轉變,不再盲目追求名牌,將會以考慮實用性為先。該報道進一步分析指,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轉趨成熟,不再只購買名牌,自由行亦是較高質素的旅客,對香港整體經濟利益有好處。

面對這一升級的急迫需求,《文彙報》在5月2日的社評中,標題即開宗明義的指出,《香港旅業發展需要創新思維》,在首段即作出了如下判斷:內地旅客有所減少和消費意願相對低迷,將是香港旅遊業今後一段時間的新常態,有關方面和旅遊業界需要創新思維,推動香港旅遊業朝多元化及可持續性發展。

沿著這個判斷,文章在結尾的立論部分,借用專家之口,從香港旅遊業的現狀、旅遊業的發展規律等方面分析指出,遊客人數的適度回落屬於正常調整,也是香港旅遊業今後將面對的一種新常態。文章進一步指出,香港作為一個多元化及中西方文化交彙的小型都市型經濟體,旅遊業過分依賴單一地區遊客,也並非是最佳狀況。社論更向旅遊業界人士喊話稱,旅客的旅遊消費觀念和潮流也在與時俱進,來港旅遊不再主要是購物,而是更注重一種文化和心理方面的直接體驗,這些都是目前香港旅遊業界未能充分提供的,需要社會各界加以思考和改善。文章最後拋出結論,引發更進一步的思考:香港旅遊業界必須適應現實的變化,創新思維,擺脫束縛思維的傳統觀念,不再單純追求旅客人數的增長,而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下功夫,向旅客來源多元化、旅遊產品多樣化及高增值方向發展。這樣方可突破困局,讓香港旅遊業再創輝煌。

至此,《經濟日報》、《大公報》提出了香港旅業“旺丁不旺財”的問題,而《文彙報》的社論則在試圖思考、分析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幾家媒體合力將一個新現象進行了相對完整的梳理和分析。

有關香港五一旅業,在上述幾家報紙思考創新升級之外,也有部分媒體關注了“黃金周”期間發生在香港的反水客以及“珍惜群組”活動。

5月1日,沉寂一時的反水客示威再現。在次日的媒體中,相繼有《成報》、《香港商報》和《東方日報》發表相關評論。

《香港商報》5月2日在題為《萬般迎賓不敵惡人趕客》的社評中,痛心疾首、大聲疾呼:但萬般迎賓不敵惡人趕客啊!香港旅遊業陷入低潮的根本原因,是一些極端本土派,不定期搞出“驅蝗”、“光複”、“反水貨”惡行,肆意謾罵侮辱內地客,甚至是暴力恐嚇,令許多內地遊客觀感變差,對港望而卻步,惡名遠揚,引得不少海外旅客也避而遠之。有團體昨又擬搞所謂反水貨遊行,雖臨時取消,可風聲早早傳出,其後更有人聲稱“行街”打算借機鬧事,令多間店鋪被迫落閘,遊客紛紛走避。這樣的惡性事件若持續,遊客怎能恢複對港信心?只會令香港已陷入寒冬的旅遊業雪上加霜!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香港若不能盡快解決惡人趕客問題,任何振興旅遊業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不僅香港經濟受損,最終砸的是基層市民的飯碗。對極端排外惡行的沉默就是姑息,沉默要付出代價;社會各界應想法自救,切不可袖手旁觀。

在這個五一“黃金周”,與反水客示威相對應,部分香港民眾組織了“珍惜群組”活動。《大公報》報道引述活動成員的觀點稱,香港有政客為了選票,作出煽動暴力、港獨及抹黑國家等行為,令經濟嚴重受損。有見及此,“珍惜群組”是為有關破壞行為作出修補,沿途向內地旅客派發傳單,表示歡迎內地客來港消費,並提醒市民用手上一票踢走搞事分子。

“香港經濟是自1996年至今,20年來最差。如果香港沒有國家支持,要自生自滅的話,相信恒生指數會下跌一半”。3月17日,香港大富豪李嘉誠的發言令世間震驚。香港應如何面對日趨強大的內地?對香港來說,2016年或將成為一個轉折點。

根據和訊網、新華網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