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劣質教育誤盡年輕人
- 更新時間:2019-06-23 21:35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4883
在重重壓力下,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暫緩《逃犯條例》修訂工作,那可以紓緩社會的緊張氣氛和爭拗,也未嘗不是好事。但觀乎今次事件,可以預見的是,往後香港要面對的困難和挑戰將會更形尖銳,特別是來自年輕人的挑戰。
多年來,不負責任的媒體以庸俗反智的文化風靡年輕人,繼而發動宣傳機器洗腦,日夜狂轟政府,總之特區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對的,而中央政府更被高度「妖魔化」。試看這次修例事件中,年輕人對中央的誤解之深,實已達到不合邏輯和令人失笑的地步。有受訪者居然說,若條例通過,你不需要做任何不法行為,中央政府要「屈」你便「屈」你!那和被迫害妄想症已相去不遠了。真不禁要問,中央要「屈」一個守法的市民,是為了什麼?恐怕連這位受訪者自己也答不出來。
反對派以歪理弱化是非觀
可悲的是,不少年輕人不去思考,也不去切實了解內地的現況,只任由錯誤的觀念在心中植根,無限擴大,只要有人煽動號召,就二話不說的反,以情緒代替理智。而這份根深柢固的不信任,正正就是年輕人被洗腦後的結果。
不幸地,在這次修例事件中,年輕人又一次受到洗腦式的政治劣質教育了。近年來,社會人士對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的行為多所詬病,例子可謂不勝枚舉。但是,那又能怪得了年輕人嗎?且看他們是如何被教育:
無論是非法「佔中」或是旺角暴亂,帶頭違法的人都用盡各種各樣的招數逃避刑責。年輕人看在眼裏,自然也認為,做事不須負責任,甚至認為,只要能以巧計逃脫,就是勝利者。你看,在近日的暴動中,搞事者都戴上了口罩,目的就是要逃避刑責,敢做不敢當,不負責任。
經過這次修例事件,年輕人可能更加會覺得,若政府有任何不合心意的舉措,只要跑出來以武力反對,就能達到目的,從而養成人多勢眾就是真理的心態。久而久之,甚至會養成以暴力解決問題的習慣,而且並不介意用上諸如擲磚、持削尖鐵枝作武器的兇殘手段。
更可怕的是,弱化了年輕人的是非觀,使年輕人變得詭詐。反對派不少人經常搶佔道德高地,以大仁大義口號,七情上面地去散布歪理。一些有機心的年輕人很容易就能看到,只要你有漂亮的口號,懂得虛張聲勢,你就可以混淆是非,任意妄為。事實上,中學生都已經深諳搶佔道德高地,以博取同情,爭取支持了。本質好的青年學生或許還可以,但那批已躍躍欲試要攫取社會利益的劣質青年呢?這是香港將來必得要自食其果的。
雙重標準不譴責暴徒
真正令人難堪的還是那雙重標準,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承諾,反對派不會譴責任何衝擊立法會的抗爭者。示威者使用武力,他們就不加譴責,反而警察執法,甚至於只是保護人身安全的武力,他們就大加撻伐。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本已較為自我中心,議員還要高舉這種雙重標準,年輕人往後當然更加會覺得,無論怎樣,自己做就是對,人家做就是錯,並拒絕聆聽任何人的逆耳忠言,這會是社會之福和年輕人之福嗎?
同時,在這次事件中,有人在網上把參與維持治安的警員「起底」,大爆他們的個人資料和私隱,作網上欺凌,那可是在教導年輕人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啊!
所謂「西瓜靠大邊」,今次「成功爭取」,那就更加加強了大眾的羊群心態,號稱有二百萬人參與的大遊行中,不是有人說,後悔第一次遊行沒有來,這次出來是為了表個態嗎?既然聲勢已成,政府又讓步,當然要把握機會以示自己都是其中一員「勝利者」了,愛起哄熱鬧的年輕人當然更是樂此不疲了。可以想像,以後會有更多人願意一呼百應去參與各種社會運動,而這種盲目跟風的羊群心態,到頭來只會加劇社會紛爭,令社會無日安寧。
還有一批反對派議員,在立法會爭演「大龍鳳」,那種咄咄逼人、得勢不饒人的嘴臉令人難受。「民陣」在周日遊行後所提出的種種訴求,正正就是這種得勢不饒人的擴大。或許年輕人能在這種得勢不饒人當中獲得快感,以至於趨之若鶩,但這種行事為人方式,是我們所樂見的嗎?恐怕這只會荼毒年輕人和損害他們自身的利益。
再者,「民陣」提出追究警察使用暴力,以及不檢控和釋放示威者的訴求時,他們所侮辱的其實已不再是警隊、特區政府以及特首,而是香港所仰賴的法治精神!真怕這次事件像瘟疫般,直接動搖香港的法治精神,因為那是在公然教導年輕人,只要人多勢眾,就可以迫對方就範,不守法也無需負上刑責。
有人說,一個地方的氣運就是那地方大多數人,或者是為數足以影響大局的人的抉擇,年輕人是未來社會的主人翁,他們的抉擇當然至關重要。然而,多年來受到這等政治劣質教育的年輕人會懂得作出正確抉擇嗎?這是我們所憂慮的。到底,如何能讓年輕人明白,破壞社會治安秩序的違法行為,只會使社會民生問題更趨惡化,到頭來受害的只會是他們自己,又如何消除他們對中央的不信任,都是當前要注視的問題。這是社會的根本,再難也要迎難而上。而其他種種社會老問題,如自由行、房屋問題、物價飛漲、缺乏上流機會等,恐怕也是急不容緩,馬上要處理的。而經過今次事件後,起碼我們知道社會已病入膏肓,明白到要投猛藥,治沉疴。但當然,那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了,且看香港的氣運吧!
【來源:大公報】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田飛龍:港青國民意識現危機 須重啟國民教育
田飛龍“占中”的重要政治遺產就是香港青年世代走上政治舞臺,形成香港社運新生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沖擊著既[詳細]
- 2遏止“港獨”必須與展開國民教育相結合
3月11日,開平市東河中學校長陳國強、副校長劉權均,受香港國民教育學會邀請赴港,參加香港教育局教育服務中心舉辦的“2017年‘課程發展與教學實踐’教育會議”。本次會議以“愉快學習,共建未來”為主題,通過一系列[詳細]
- 3喬曉陽:國家政治制度須尊重
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北京訪問團昨日中午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前主任喬曉陽會面。訪京團團長梁美芬引述喬曉陽指,香港人無論參政與否,都要尊重中國的憲法、國體、政體,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詳細]
- 4香港二萬學生家長齊齊認識基本法
為了加深香港學生對憲法及基本法的認識,善德基金會舉辦「認識憲法、《基本法》——與法治同行」系列比賽,項目包括填色、標語創作、平面設計及問答比賽,並吸引了全港350間中、小學及幼稚園、逾二萬名學生及家長參加。其中,「全港中學校際問答比賽」昨早進行[詳細]
- 5為什麼香港人均壽命全球最高?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這樣的香港人面前,我有點慚愧。 近日,田家炳先生仙逝,享年99歲。36年間,他在大陸捐建300多所學校,花費數十億港幣,被人美譽“百校之父”。 [詳細]
- 6康居王史冊帶出絲路友誼
古代中國,在紙張還未問世前,碑刻和木簡是書籍文獻的重要工具。木簡多用於書信記事和公文報告。古代絲綢之路上,兩排康居王使者冊,早前現身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幾枚古舊的木條,連繫其間的編繩至今猶在,讓人感動不已。這兩排氣質非凡的漢簡,於甘肅敦煌懸泉[詳細]
- 7讀懂中國文學,還得從漢字入手
在當今的學科劃分中,漢字研究屬於語言學,抒情敘事屬於文學,它們處於不同的一級學科下麵。但在古時候,文字學和文學並沒有分得這麼清楚: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都是從文字說的;“古文經學”“今文經學”也是以文字相區分。 [詳細]
- 8廣東人所用的「埋」字有哪種意思?
圖:舊式的店舖多用「摺閘」;遇上結業,那不就是「摺埋」了嗎? 「埋」有「葬」的意思。「葬」就是死了,生命有個了「結」,什麼也塵埃落「定」,亦即一「了」百「了」。那廣東人所用的「埋」字也有以下的意思:[詳細]
- 9讀余秋雨──以《門孔》為例
在深圳羅湖書城,我買下了余秋雨先生最新的書《門孔》(湖南文藝出版社,二○一七年十月初版)和《慢讀秋雨──余秋雨慢筆文選》(四川文藝出版社,二○一七年六月初版)。前一本是新文結集,後一本是選篇。 [詳細]
- 10「執字粒」與「手民之誤」
早年的書刊、報章,用的是「活字印刷」。「活字」指單字的反字模,俗稱「字粒」。印刷前,工人按稿件挑出「字粒」,排列在字盤內,這個排字過程俗稱「執字粒」。印刷時,工人只要在字盤上塗墨,覆上紙,施一定的壓力就行。[詳細]
- 11在白雲觀追尋道教邱處機足蹟
看過金庸《射鵰英雄傳》(小說或電視劇)的學生,相信對邱處機的俠義作風,必定留下深刻印象。邱處機是道教全真教的道長,北京白雲觀是全真道龍門派祖庭,自元朝起,為全真道「第一叢林」。[詳細]
- 12清華大學開辦香港高級政務人才課程
清華大學7月2日在網上發佈首個向香港招生的公共管理專業碩士項目簡介,其中定位為「培養能植根中國、面向世界,知國情、懂港情的高級公共管理人才」,申請者須擁有香港身份證和回鄉證,「品德良好,遵紀守法」,並且擁護中國《憲法》和香港特區《基本法》。[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