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余秋雨──以《門孔》為例
- 更新時間:2018-07-14 15:38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2202134
圖:余秋雨新作《門孔》(資料圖片)
在深圳羅湖書城,我買下了余秋雨先生最新的書《門孔》(湖南文藝出版社,二○一七年十月初版)和《慢讀秋雨──余秋雨慢筆文選》(四川文藝出版社,二○一七年六月初版)。前一本是新文結集,後一本是選篇。
久違了余秋雨。
買下他的書,竟然出諸一份釋不開的疑惑。
十幾年前,我們到學校書展,就經常賣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台灣版),售賣的數量龐大。主要是中學圖書館入貨,事緣那時《文化苦旅》被列為中學一百種好書龍虎榜之一。台灣版的《文化苦旅》儘管定價比大陸版本貴,香港用繁體字,也只好賣台灣版。二○○四年我和瑞芬到金門經台北,同鄉楊樹清帶我到爾雅認識老闆隱地先生,到他出版社小坐,就看到爾雅出版的樣書中有《文化苦旅》。當時非常欽佩余秋雨能進入台灣文化圖書市場,也羨慕同樣艱難、慘澹經營出版業的爾雅出版社不但為台灣文學作者出書,還跨越海峽,為中國大陸作家出書。當然他們是有選擇的,余秋雨不簡單,只因文章好,文章有價值。
然,那時我少讀余秋雨,大約和非議他的文章和專書有關。先是有人說他和「文革」寫批判文章的「石一歌」有關,但他拒不承認,後又見市面上出了好幾本批評他學術文章有不少謬誤的專著;一直到近期,網絡、微信上又讀了朋友轉來他鬧桃色新聞、妻子馬蘭與他離婚的消息。這些都大大影響我對他的閱讀。這一次在書店翻閱《門孔》的目錄,赫然發現收有《「石一歌」事件》和談他和妻子感情的《單程孤舟》的文章,非常吸引我;又見他這本「記憶文學」寫了幾個我關心和感興趣的人物,如謝晉、黃佐臨、巴金、星雲等,毫不猶豫買下來了。
有空慢慢讀,書差不多讀了八成,重要的篇章差不多讀完了。我的感覺是,余氏開創了「文化大散文」的散文新路,大有成就,在他之前,那樣大氣恢宏的文章就很罕見。一個人縱然在文字上和舉例上出現錯誤也是勢在難免的,真不需要高調聲張和批判,我們需要看的,那是他的主流還是支流;我們的社會看不得人富,此之謂「仇富」;我們文壇也看不得人出名,批名人也好借此出名。有一位智者說,「以攻擊名家為生存策略的卑鄙小人,到處都有。」如果不是讀了《門孔》裏的有關篇章,對余先生的疑惑一直無法得到釋解,真會影響讀他的書的興致,錯過他無數散文的精彩。
拖延了很久的《「石一歌」事件》看來以余秋雨的此篇文章告一段?他道出了始末,認為「石一歌」官司令他得到不少好處,因為他奉行「不看報紙不上網,不碰官職不開會,不用手機不打聽」的六不主義,要不然他不會與自然生態相親,不會與古代巨人相觸,他認為真正的強健不是追隨眾人,而是「大勇似怯」、「大慈無朋」。此篇和最後一篇談他和妻子關係的《單程孤舟》,儘管盡量控制,但壓抑的口氣依然無法掩蓋得住內心的激憤,有時也加一點冷諷和熱嘲。
在《單程孤舟》中,面對不少謠言,甚至網上還出現了以他妻子名義發表的《離婚聲明》,迫使他妻子只好發表了一個十字聲明:「若有下輩子,還會嫁給他」。此文寫了近三萬字,分二十四節,最後一節,別人問他此生是否幸福?他回答得很肯定,分為五個方面:「第一,擁有一個心心相印的妻子;第二,擁有一副縱橫萬里的體魄;第三,擁有一脈優游藝術的基因;第四,擁有一種遠離官場的自由:第五,擁有一份無視喧囂的心境。」既然敘述自辯得那樣詳細,那些謠言應該不攻自破了。
余秋雨的兩篇長文解了我不少疑惑。我想,撥開迷霧,清洗潑在自己身上的污泥濁水,有時不需要太急,需要的是時間。時間,確實是最好的療傷藥,較長時間後的辯誣,會平心靜氣一些;有時,雨過天晴,連解釋都不需要了。
書將《門孔》排首,書也以《門孔》命名,發表後不少讀者認為《門孔》是他們讀過的最感人的散文。該書的《編者前言》稱「『門孔』這個概念,在余先生筆下已經成了『既守護門庭,又窺探神聖』的悲壯象徵,因此也成了足以提領各篇的全書書名。」該篇內容敘述中國電影大導演謝晉和兩位智障兒子阿三與阿四的親情,兒子阿三每天往家的門孔朝外望,等着老爸的歸來;阿三離世後,兒子阿四不再往外張望,卻是幾十年如一日地為爸爸拿包拿鞋。余秋雨將細節寫得很細,如「每天早晨爸爸出門了,他把包遞給爸爸,並把爸爸換下的拖鞋放好。晚上爸爸回來,他接過包,再遞上拖鞋。」大導演謝晉悲天憫人的情懷和感人肺腑的親情,在余氏的筆下被描述得淋漓盡致,最後一節,甚至可以當詩來朗誦了。
《巴金百年》寫巴金,除了記敘偉大人道主義者巴金的高尚品格外,也寫了巴金在「文革」前後所受到的攻擊,「我為一個病卧在床的百歲老人竟然遭受攻擊,深感羞愧。是的,不是憤怒,而是羞愧。為大地,為民族,為良心。」誰會忘記?他的《隨想錄》在港出版後,也有一些噪音?看來海內外的噪音最後都會沆瀣一氣吧。由於批判余氏的發源地和主力都在上海,上海成了余秋雨最厭惡的地方,他說「在邀請我(註,指演講等活動)的城市中,有一座我很少答應,那就是我生活的上海。原因,也不說了。」《佐臨遺言》寫中國重要話劇家黃佐臨對中國話劇發展的貢獻和抱負,為他的被忽視鳴不平,最後一段文字分量很重,余秋雨是這樣寫的:「看到一部丟失了黃佐臨的中國話劇史,連焦菊隱、曹禺、田漢、老舍的在天之靈都會驚慌失措。
歷史就像一件舊傢具,抽掉了一個重要環扣就會全盤散架。」還有幾篇都是寫人物的,如《書架上的他》寫外國文學研究者、英漢詞典專家陸穀孫,《幽幽長者》寫上海一位莎士比亞研究者張可老師(王元化夫人)的生平,還有寫和星雲大師對話的《星雲大師》等等。其中有篇《祭筆》透露自己與筆的淵源,牽涉到一個悲情故事,導致余先生迄今一直沒用電腦打字寫作,堅持用筆,那真了不起,迄今他就憑一支筆,已經寫下和出版了近三十種有影響力的學術和文學着作。
余秋雨文章大氣,罕見短文,像《門孔》一書全書二十六餘萬字,只收十三篇文章,平均每篇兩萬字。當然,文章顯得大氣,未必和文章長短有關,像古典散文《蜀道難》、《六國論》、蘇軾詩詞《赤壁賦》等等,現代毛主席的《沁園春.雪》等詩詞,都寫得大氣、大氣魄,關鍵還是與作者的襟懷有關,當然,現代文沒有古文那樣簡潔濃縮,多數大氣的散文就所見,都至少寫到三至六千字,尤其是散文徵文比賽中規定的字數。余秋雨散文和台灣的余光中的散文一樣,都比較長。
余光中的散文都很精彩,如《催魂鈴》、《聽雨》、《我的四個假想敵》、《借錢的境界》等,多年前我在中學擔任散文創作坊的導師時還教過《催魂鈴》。余秋雨的最大不同,在於能撒得開、收得攏、開合的本事超強,在不太感覺有人為痕跡的情況下,把不少文化數據安排、剪裁、嫁接得你渾然不覺,文章就如大河澎湃一路奔騰,沉穩厚實。他有時雅俗共賞,有時金句迭出,文辭發出異彩,敘述充滿了哲理和創意,如《書架上的他》,結束句子是「在他的那些詞典和書籍間,必有元神在俯視。我每次在書架前抬頭,總會讓目光稍稍停留,體會生命的短暫和悠長,感嘆友情的堅實和淒傷,領受文化的冷寂和悲壯。」有不少句子一般人寫不出來,既有散文詩的美,又有思想家的思索深度,如在另一本書《慢讀秋雨》的自序中寫的「……人會從數字績效的管理中擺脫出來,沒有理論硬塊和思維板結,只是清新靈動的自我舒張。」文采和學術已經水乳交融了。
【來源:大公報】
上一篇:數碼敦煌石窟 重現天上人間
下一篇:中華民族尊教重學三千多年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田飛龍:港青國民意識現危機 須重啟國民教育
田飛龍“占中”的重要政治遺產就是香港青年世代走上政治舞臺,形成香港社運新生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沖擊著既[詳細]
- 2遏止“港獨”必須與展開國民教育相結合
3月11日,開平市東河中學校長陳國強、副校長劉權均,受香港國民教育學會邀請赴港,參加香港教育局教育服務中心舉辦的“2017年‘課程發展與教學實踐’教育會議”。本次會議以“愉快學習,共建未來”為主題,通過一系列[詳細]
- 3喬曉陽:國家政治制度須尊重
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北京訪問團昨日中午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前主任喬曉陽會面。訪京團團長梁美芬引述喬曉陽指,香港人無論參政與否,都要尊重中國的憲法、國體、政體,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詳細]
- 4香港二萬學生家長齊齊認識基本法
為了加深香港學生對憲法及基本法的認識,善德基金會舉辦「認識憲法、《基本法》——與法治同行」系列比賽,項目包括填色、標語創作、平面設計及問答比賽,並吸引了全港350間中、小學及幼稚園、逾二萬名學生及家長參加。其中,「全港中學校際問答比賽」昨早進行[詳細]
- 5為什麼香港人均壽命全球最高?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這樣的香港人面前,我有點慚愧。 近日,田家炳先生仙逝,享年99歲。36年間,他在大陸捐建300多所學校,花費數十億港幣,被人美譽“百校之父”。 [詳細]
- 6康居王史冊帶出絲路友誼
古代中國,在紙張還未問世前,碑刻和木簡是書籍文獻的重要工具。木簡多用於書信記事和公文報告。古代絲綢之路上,兩排康居王使者冊,早前現身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幾枚古舊的木條,連繫其間的編繩至今猶在,讓人感動不已。這兩排氣質非凡的漢簡,於甘肅敦煌懸泉[詳細]
- 7讀懂中國文學,還得從漢字入手
在當今的學科劃分中,漢字研究屬於語言學,抒情敘事屬於文學,它們處於不同的一級學科下麵。但在古時候,文字學和文學並沒有分得這麼清楚: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都是從文字說的;“古文經學”“今文經學”也是以文字相區分。 [詳細]
- 8廣東人所用的「埋」字有哪種意思?
圖:舊式的店舖多用「摺閘」;遇上結業,那不就是「摺埋」了嗎? 「埋」有「葬」的意思。「葬」就是死了,生命有個了「結」,什麼也塵埃落「定」,亦即一「了」百「了」。那廣東人所用的「埋」字也有以下的意思:[詳細]
- 9讀余秋雨──以《門孔》為例
在深圳羅湖書城,我買下了余秋雨先生最新的書《門孔》(湖南文藝出版社,二○一七年十月初版)和《慢讀秋雨──余秋雨慢筆文選》(四川文藝出版社,二○一七年六月初版)。前一本是新文結集,後一本是選篇。 [詳細]
- 10「執字粒」與「手民之誤」
早年的書刊、報章,用的是「活字印刷」。「活字」指單字的反字模,俗稱「字粒」。印刷前,工人按稿件挑出「字粒」,排列在字盤內,這個排字過程俗稱「執字粒」。印刷時,工人只要在字盤上塗墨,覆上紙,施一定的壓力就行。[詳細]
- 11在白雲觀追尋道教邱處機足蹟
看過金庸《射鵰英雄傳》(小說或電視劇)的學生,相信對邱處機的俠義作風,必定留下深刻印象。邱處機是道教全真教的道長,北京白雲觀是全真道龍門派祖庭,自元朝起,為全真道「第一叢林」。[詳細]
- 12清華大學開辦香港高級政務人才課程
清華大學7月2日在網上發佈首個向香港招生的公共管理專業碩士項目簡介,其中定位為「培養能植根中國、面向世界,知國情、懂港情的高級公共管理人才」,申請者須擁有香港身份證和回鄉證,「品德良好,遵紀守法」,並且擁護中國《憲法》和香港特區《基本法》。[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