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隨筆/走進荷花世界/張 茅
- 更新時間:2019-06-09 09:37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62122
圖:吳冠中的油畫《荷花》於今年春拍中破億元成交/資料圖片
夏日初臨,想起兩件事,老上司陳凡筆名「夏初臨」,他用過許多筆名,一九五六寫武俠小說《風虎雲龍傳》,筆名「百劍堂主」,與金庸、梁羽生三人結集的《三劍樓隨筆》仍舊用「百劍堂主」,但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寫雜文的「夏初臨」。
由此想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日初臨,消暑最是荷池、荷花。陳凡留給我許多回憶,在文學方面,最深刻是他的荷花詞,翻閱前人杜甫、李白等等詠荷佳作,回過來,還是忘不了陳凡的一首《觀荷花舞》,攻讀者分享,詩云:
盈盈細步起螺紋,鬢髮微涼闢俗氛。
羅袂飄飄疑有夢,胭脂淡淡似無痕。
最是明月銀星夜,若怯清風玉露晨。
忽報凌波歸去也,宓妃曾否是前身。
由「疑有夢」進入「似無痕」;再看「凌波歸去」,幻想着「曾否是前身(宓妃)」,思維從眼前的舞台景象飛上古宇宙,拉開了一處廣闊無垠的想像空間。
詩底裏的荷花,先是映日「微涼闢俗」白天除暑的荷花,然後是「明月銀星」下姿態隱約的荷花,與「清風玉露」晨光熹微的荷花。打破古人寫荷多以一個場景,而以不同時分多個場景中荷花的形態帶出的感覺,個人認為,陳凡創新分三個場景寫荷花,格局更佳。
最近整理舊書,翻出他的著作《往日集》,筆名周為,過去友人檢到舊書,問知否「周為」是誰?「周為」是陳凡寫新詩用的筆名,《往日集》是一本新詩集,收集他由上世紀三十年代至一九五六年的作品,意外發現,內有新詩一首「看荷花舞」,這樣,他的荷花詩不止一首,最少有兩首,一首是古體詩,一首是新詩,新舊都寫過,新詩「看荷花舞」如下:
銀色的靜夜,銀色的月光,
輕輕地瀉在鏡似的荷塘。
襟袖間有如水的清涼
簫聲中仙袂飄飄─
朵朵的白蓮悄悄地開放,
像在眼前也像在仙中,
我不會說這是人間抑是天上。
難猜新詩寫在前,或寫在後,也許感覺其中一首末臻心思,再來一首,作為讀者我覺新詩循舊,舊詩則出新意,作者能寫新詩,出了詩集,更擅古體詩。
他能優雅,寫出「最是明月銀星夜,若怯清風玉露晨」,也敢於從俗,寫出市井拍掌詩句:「抗戰八年捱米貴,和平三日吊砂煲」、「拍錯手掌,迎錯老蔣,燒錯炮仗」,一時哄動廣州。
一九四七年他是《大公報》駐廣州記者,採訪五月三十一日中山大學罷課遊行,他穿插在學生隊伍中,目擊當局射殺學生,速成新聞以電報發回報社,稿件被當局扣起,半夜軍警入屋將他拘捕。一個熱血報人,寫出「盈盈細步起螺紋,鬢髮微涼闢俗氛」優雅詩句,柔情似水人性的一面。「觀荷花舞」可不可以是新版「愛蓮說」?
從「觀荷花舞」舞台上的荷花,轉眼荷塘、荷池,及尋常人家的栽種的盆上荷花,為什麼總是愛種荷花?都是因周敦頤而起罷,尋常人家也許不識老周這位北宋詩人,但荷花清香闢暑,還結蓮子,人稱「君子花」,世俗人家也以荷花端品行,潔行為,子子孫孫立身自勉。至於讀書人,琅琅上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報社常以「出淤泥而不染」嘉勉仝寅,特別要求編採部人員,做一個正值的記者和編輯,如今青髮染霜,同年共事的都退休了,茶敘相見,大家仍似當年一身清爽。
「予獨愛蓮之出於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成為經典之句,幾百年來為人傳頌,無人能出其右,近人說,周敦頤若活在今天,也許寫出更高境界,他不能,因為他欠了以下的事情。
一九五三年,有人在大連市普蘭店一片地上翻泥土,挖到地層的泥炭,泥炭中發現五粒古蓮子,送到北京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交到徐仁教授手中,教授將五粒蓮子送到實驗室進行科學處理,然後栽種花盆中,不消幾天,神奇的事情出現了,五粒古蓮子同時長出嫩芽,引來實驗室一片歡聲。教授指導研究人員,將將五株幼荷從花盆移植到池塘邊,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荷葉逐漸肥大,成為一株茁壯的荷花,接着各自冒出花蕾,綻放不同顏色的荷花,二白,二粉紅,一紫紅,花瓣長得與現代荷花一樣。
古蓮子種植成功,餘下的問題蓮子古到什麼年代,事情到了一九七四年,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用碳測出古蓮孢粉的年代為一○一四年左右,距今一千零五年,千年種子復活,人間奇跡!
這樣人們發現荷花豈止有着「出於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個性,還有生命力何等旺盛堅強,隨便埋在泥土下,卻有看千年不敗的金身,出了泥土,一經栽種,長出荷花,身世超群,帶着千年青春出世。於是忽發奇想,荷花這般長壽,許是她出污泥而不染而來。周敦頤寫《愛蓮說》若經歷這段故事,文章豈不昇華至新的境界。
再說一段國際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新事,三月香港蘇富比拍賣吳冠中油畫巨作《荷花》,帶出意外驚喜,以一億三千一百元成交,成為今年香港國際春拍首件逾億的藝術作品。畫中荷塘,荷葉與荷花層層推向深處,大少花蕾過十,一朵白蓮在畫中央挺拔而出,這境界如《愛蓮說》中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荷花神髓,在吳冠中畫筆下盡顯風采。
【來源:大公報】
上一篇:六一回憶錄
下一篇:勿讓政治奪走校園的靈魂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田飛龍:港青國民意識現危機 須重啟國民教育
田飛龍“占中”的重要政治遺產就是香港青年世代走上政治舞臺,形成香港社運新生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沖擊著既[詳細]
- 2遏止“港獨”必須與展開國民教育相結合
3月11日,開平市東河中學校長陳國強、副校長劉權均,受香港國民教育學會邀請赴港,參加香港教育局教育服務中心舉辦的“2017年‘課程發展與教學實踐’教育會議”。本次會議以“愉快學習,共建未來”為主題,通過一系列[詳細]
- 3喬曉陽:國家政治制度須尊重
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北京訪問團昨日中午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前主任喬曉陽會面。訪京團團長梁美芬引述喬曉陽指,香港人無論參政與否,都要尊重中國的憲法、國體、政體,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詳細]
- 4香港二萬學生家長齊齊認識基本法
為了加深香港學生對憲法及基本法的認識,善德基金會舉辦「認識憲法、《基本法》——與法治同行」系列比賽,項目包括填色、標語創作、平面設計及問答比賽,並吸引了全港350間中、小學及幼稚園、逾二萬名學生及家長參加。其中,「全港中學校際問答比賽」昨早進行[詳細]
- 5為什麼香港人均壽命全球最高?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這樣的香港人面前,我有點慚愧。 近日,田家炳先生仙逝,享年99歲。36年間,他在大陸捐建300多所學校,花費數十億港幣,被人美譽“百校之父”。 [詳細]
- 6康居王史冊帶出絲路友誼
古代中國,在紙張還未問世前,碑刻和木簡是書籍文獻的重要工具。木簡多用於書信記事和公文報告。古代絲綢之路上,兩排康居王使者冊,早前現身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幾枚古舊的木條,連繫其間的編繩至今猶在,讓人感動不已。這兩排氣質非凡的漢簡,於甘肅敦煌懸泉[詳細]
- 7讀懂中國文學,還得從漢字入手
在當今的學科劃分中,漢字研究屬於語言學,抒情敘事屬於文學,它們處於不同的一級學科下麵。但在古時候,文字學和文學並沒有分得這麼清楚: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都是從文字說的;“古文經學”“今文經學”也是以文字相區分。 [詳細]
- 8廣東人所用的「埋」字有哪種意思?
圖:舊式的店舖多用「摺閘」;遇上結業,那不就是「摺埋」了嗎? 「埋」有「葬」的意思。「葬」就是死了,生命有個了「結」,什麼也塵埃落「定」,亦即一「了」百「了」。那廣東人所用的「埋」字也有以下的意思:[詳細]
- 9讀余秋雨──以《門孔》為例
在深圳羅湖書城,我買下了余秋雨先生最新的書《門孔》(湖南文藝出版社,二○一七年十月初版)和《慢讀秋雨──余秋雨慢筆文選》(四川文藝出版社,二○一七年六月初版)。前一本是新文結集,後一本是選篇。 [詳細]
- 10「執字粒」與「手民之誤」
早年的書刊、報章,用的是「活字印刷」。「活字」指單字的反字模,俗稱「字粒」。印刷前,工人按稿件挑出「字粒」,排列在字盤內,這個排字過程俗稱「執字粒」。印刷時,工人只要在字盤上塗墨,覆上紙,施一定的壓力就行。[詳細]
- 11在白雲觀追尋道教邱處機足蹟
看過金庸《射鵰英雄傳》(小說或電視劇)的學生,相信對邱處機的俠義作風,必定留下深刻印象。邱處機是道教全真教的道長,北京白雲觀是全真道龍門派祖庭,自元朝起,為全真道「第一叢林」。[詳細]
- 12清華大學開辦香港高級政務人才課程
清華大學7月2日在網上發佈首個向香港招生的公共管理專業碩士項目簡介,其中定位為「培養能植根中國、面向世界,知國情、懂港情的高級公共管理人才」,申請者須擁有香港身份證和回鄉證,「品德良好,遵紀守法」,並且擁護中國《憲法》和香港特區《基本法》。[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