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一帶一路 > 走出去 >

歐洲,“他們”還是“我們”

更新時間:2016-06-27 16:27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97244

歐洲,“他們”還是“我們”

英國退歐公投結果塵埃落定:退歐!隨後引發了一系列震蕩:歐盟領導人讓英國“要走趕快走”,之前為留歐奔走的卡梅倫首相黯然辭職,退歐主將鮑裏斯·約翰遜稱“英國絕不會退縮”,似乎退歐已經板上釘釘,剩下的只是法律問題了。但僅僅一天後,就出現了蘇格蘭政府(再次)謀求獨立加入歐盟,以及280萬人請願重新公投的事情……這恐怕不能用一個“作”字來形容。

面對這個事實,全球普遍的情緒是遺憾和尊重。由此引發市場劇烈震蕩後,很多人擔憂這將對英國和歐盟,甚至全球經濟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除了藝術界、科技界、金融界這些與外界關系極其密切的部門大聲疾呼“世界需要凝聚,不是分離;需要愛,不是質疑;需要共同的未來,不是相互隔離”、“將總部遷往別處是一種可能性”以外,英國的看法基本分為兩派,用兩句話就能很清楚地概括。一句來自一直鼓吹退歐的英國獨立黨黨魁奈傑爾·法拉奇(NigelFarage):“我們應當驕傲地將6月23日定為獨立日”,另一句來自一位教師查爾斯·李:“我不敢相信會有這么多人做出這么蠢的事”。

歐洲,“他們”還是“我們”

英國人民的公投表上寫著“留”和“離”這兩個字,但它們背後代表著什么樣的力量呢?一個簡單的答案是:留代表著理性,離代表著自由,這兩種自從古希臘以來就撕扯著社會的力量現在有了新的表達。但一貫關注移民問題的左翼知識分子齊澤克則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真正的問題不是理性的技術官僚與自由的民粹激情之間的鬥爭,而在於如何跳脫這兩者的困境,應對人類真正的挑戰。

公投的勝利者--脫歐派--的核心訴求是:自從1975年英國加入歐盟以來,歐盟(“布魯塞爾技術官僚”)一直在剝奪著英國的自由,現在,英國人要奪回自己的控制權。至於一些具體的“理性”原因,比如每周省3.5億英鎊和移民問題等,之所以能發揮作用,也要依賴於這一核心訴求。英國現在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是歐盟國家,只此一條,就足以抵消大部分經濟理由。

英國著名記者,前《每日電訊報》主編查爾斯·穆爾(CharlesMoore)描述了這樣一幅場景:

在公投開始前夕,我一名在牛津的朋友收到了一封令他困惑不已的郵件:“不要讓其他人決定你的未來:投‘留歐’一票吧。他聽從了前一項請求,但拒斥了後一項,因為兩者明顯是矛盾的。他投了‘退歐’。”

從專家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場景當然很滑稽--如此重大的事情怎能如此輕率地決定?但正如穆爾接下來所說的:“退歐運動就是為了嘲弄專家的建議。當然,專家的專業技能是應當尊重的。但是在民主問題上沒有專家……大多數人終於拿出了巨大的勇氣,拒絕被銀行家和大主教、首相和總統、科學家和經濟學家綁架,但這絕非魯莽之舉,而是一項群體的聲名,聲名要奪回多年來失去的權利。”

這段話讓我們想到的不是蘇格蘭,不是加泰羅尼亞,而是華爾街的“我們是99%”。

歐洲,“他們”還是“我們”

專家們也確實給出了很多理由,他們在失敗後用的最多的一個詞便是“愚蠢”,此間是非暫且不論,但有一個問題是擺在所有英國人面前的:“我們是否還有能力管理自己?”BBC訪談節目主持人傑裏米·派克斯曼(JeremyPaxman)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歐盟已經融入了英國政府的血液,白廳中沒有一個部門不在關注著布魯塞爾。幾十年來,他們的目標一直致力於歐洲一體化。所以,頭一個問題就是重塑官方的思想。英國已經有40年沒有談過雙邊貿易協定了。也許還有一些閑敲棋子落燈花的退休官員還能複出,為這個問題貢獻自己的意見吧。”

理性告訴英國人:如果退出歐盟,不僅眼前會有很大的麻煩,而且前途未卜。自由告訴英國人:如果不退出歐盟,我們便不再能控制自己,而任由對岸擺布。

無論如何,這對英國人來說似乎都不是很好的選擇。問題出在哪裏呢?或許“選項”本身就是錯誤的?這正是齊澤克的看法:真正的選擇不在退歐與留歐之間,而在留歐退歐代表的惡性循環與如何應對真正的挑戰之間。

斯洛文尼亞左翼知識分子齊澤克又發聲了。他一貫關注難民問題,在去年就發表了《如果不直面全球資本主義,歐盟難民問題就無法解決》,剖析了難民問題產生與解決的症結所在。在移民議題占據核心地位的英國退歐事件中,他又在結果出來當天就寫下了《英國退歐能否為歐洲左翼政治帶來一股新風》,再次給出了深刻的見解(原文發表於《新聞周刊》),現全文翻譯如下:

弗洛伊德在晚年問了這樣一個著名的問題:女人到底要什么?他坦承,面對謎一般的女性,他很糊塗。現在在英國退歐公投議題上產生了同樣的困擾--歐洲到底要什么?

如果我們將此事置於更廣大的曆史語境下,那么公投的真正意義就會清楚地顯現出來了。在西歐和東歐,政界呈現出了長時段重組的跡象。直到最近為止,政治空間的主導者還是兩大面向全體選民的主要黨派,一個是中右黨派(基督教民主主義者、自由保守主義者、民粹主義者),一個是中左黨派(社會主義者,社會民主主義者),此外還有一些面向部分選民的小黨(環保主義者、新法西斯主義者)。現在則是,一個代表全球資本主義的大黨,一般來說對墮胎、同性戀權利、宗教和種族少數派比較寬容;與其對立的是更強大的反移民民粹主義黨,環繞在它周圍的往往還有一些直言不諱的種族主義、新法西斯主義團體。

波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統一工人黨下台後,主要的大黨是由前總理唐納德·圖斯克(現為歐洲理事會主席)的“反意識形態”偏中自由主義政黨,以及卡欽斯基兄弟領導的保守的基督教政黨(雙胞胎兄弟中一人在2005-2010年擔任總統,一人在2006-2007年出任總理)。今天的激進中間派要求的是:自由和保守兩大黨中,哪一個能代表後意識形態的“非政治化政治”,並將對方貶斥為“依然戴著過去的意識形態眼鏡”。在90年代初,保守派在這方面做得更好;後來自由左派似乎占了上風;現在又是保守派。

歐洲,“他們”還是“我們”

反移民民粹主義將激情帶回了政治。它的話語是敵對式的,是對立式的。左派方面一個令人困惑的跡象就是:它似乎應當學習右派的激情:“如果法國國民陣線的領導人馬琳·勒龐(MarinelePen)能這么幹,我們為什么不應該?”所以,如果左派就這樣重新支持強大的民族國家,動員國民激情,那么鬥爭就成為了在前進中迷失方向的荒謬之舉。

歐洲陷入了惡性循環,在不能擺脫惰性的布魯塞爾技術官僚,與反惰性的民眾怒火之間搖擺。這股怒火主要是由右派民粹主義者掌握的,但也有一部分新的激進化左派。歐洲退盟公投的反對雙方就是這樣,這就是大問題所在。看看退歐陣營裏面都有誰吧:右翼“愛國者”、受對移民的恐懼煽動起來的民粹民族主義者,還有絕望的工人階級。愛國種族主義,再加上“普通人”的憤怒,這不正是新形式的法西斯主義的理想溫床嗎?

人們投入到公投中的強烈感情不應該蒙蔽我們。“退或留”的選擇掩蓋了真正的問題:如何對抗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這樣真正威脅著人民主權的“協定”,以及如何應對催生新的貧困與移民的生態災難與經濟失衡。對這些真正的鬥爭來說,退歐的選擇是一大退步——想想“難民威脅”在支持退歐的論據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就夠了。退歐公投極其明顯地表明,意識形態(經典馬克思主義意義上的“錯誤意識”)在我們的社會中依舊生機勃勃。

上世紀20年代末,有人問斯大林右翼和極左的政治退化形式哪一種更糟糕:“兩者都更糟糕!”英國選民現在難道不是面臨著同樣的選擇嗎?留歐“更壞”的原因是,它意味著讓歐洲深陷泥潭的惰性將依舊存在;退歐“更壞”的原因是,它使得改變看上去毫無益處。

在公投之前,我們的媒體中流傳著一個看似重要的思想:“無論如何,歐盟將永遠不會和過去一樣了,它已經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損害。”但是這句話的對立面同樣是真實的:沒有什么真的改變了,除了歐洲的惰性變得不容忽視這一點外。歐洲會再一次將時間浪費在成員國間曠日持久的磋商中,讓任何大型政治計劃都不可能實現。這是反對退歐的人不曾看到的--震驚之餘,他們在抱怨選退歐的人“不理性”,而忽視了對改變的迫切需要,正是這種需要讓這次投票的聲勢如此浩大。

退歐公投背後的亂象不僅限於歐洲,而是更宏大的多重危機的一部分:“制造民主共識”,以及政治機構與民眾憤怒間的鴻溝,特朗普和桑德斯之所以在美國出現,原因正在於此。混亂的跡象無處不在,比如最近美國國會關於禁槍的辯論發展成了民主黨人的靜坐抗議。現在是否已經到了絕望的時刻了呢?

毛主席有一句語錄:天下大亂,形勢大好。毫無疑問,危機必須認真對待,但也是應當充分利用的機會。雖然危機痛苦而又危險,但同時也是抗爭與勝利的戰場。紛爭不息,裂變為二的環境正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讓我們以更恰當的方式回應對重大改變的需求,打破歐盟技術官僚與民族民粹主義者的惡性循環。天下的真正分裂不是在毫無活力的技術官僚與民族主義激情之間,而是在它們的惡性循環與意向將應對人類真實挑戰的泛歐洲計劃之間。

歐洲,“他們”還是“我們”

在英國退盟勝利之際,其他國家的退盟聲音也甚囂塵上,這樣的新計劃呼之欲出--誰會抓住機遇呢?不幸的是,現在的左派肯定不行。眾所周知,他們的一大本領就是從來不會為失去的機會感到惋惜。

英國“脫歐”已經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造成了經濟影響。在美國,美聯儲或許會因此推遲加息;對日本而言,日元彙率上漲和市場震蕩,會讓已推出負利率的日本央行進一步承壓。對新興市場而言,英國“脫歐”會通過貿易、投資、產能合作等渠道,帶來沖擊。比如,英鎊彙率下跌將讓持有英鎊資產的投資者受損,“脫歐”引發的某些法律和政策調整,會增加已啟動項目運營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等。

有鑒於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如今亞太新興國家外彙儲備較為充足,且通過貨幣互換機制等安排,構築起了可觀的金融互助安全網,加之與英國經濟融合度相對有限,預計英國“脫歐”不會令亞太國家傷筋動骨。亞太新興國家的貨幣和財政當局,普遍避免推出極端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強刺激措施,政策施展空間仍相對較大,有更多資源可供支配,更有條件應對英國“脫歐”的沖擊。

不少分析還預計,不必擔憂英國“脫歐”再次造就“雷曼時刻”。這是因為,與雷曼兄弟公司破產不同,英國“脫歐”本質上不是金融危機,而更大程度上是政治事件,它給市場帶來的沖擊更多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直接的兌付危機和信用破產。

歐洲,“他們”還是“我們”

實際上,市場在此前數月就已經對英國“脫歐”有所預期,並對其可能造成的沖擊做了准備。比如,某些大型基金早就嚴陣以待,召集眾多交易員值守,應對當天可能出現的交投異動。此外,據媒體報道,不少國家的央行也預備了充足彈藥,構築起防洪堤,嚴防市場出現失控的情況。

就經濟總量而言,英國在全球為第六大經濟體,英國經濟在世界范圍的“系統重要性”應和自身的經濟地位相稱。

但未來英國“脫歐”帶來的具體影響暫難判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祖永表示,總的來說,這次英國“脫歐”公投短期對世界的影響將比較大,但是也要看到,公投結果並不代表英國會立刻從歐盟中脫離,英國仍然需要較長時間重新跟歐盟商談貿易、投資、移民等協議,才能正式宣布“脫歐”。同時,公投是基於英國的利益作出的,如果最終結果不符合英國的利益,人們也會有相應的糾錯機制。具體造成什么樣的影響,還需密切觀察。

根據鳳凰網、新京報、環球時報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

    拉美各國對11月將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充滿期待,盼望它成為連接中國和拉美的貿易紐帶。阿根廷農業產業部長埃切韋雷日前在由中國駐阿根廷使館和阿根廷投資貿易促進局共同主辦的一個活動上表示,中國國際[詳細]

  • 2“你在別人幹渴時給予的一碗水,將換來天長地久的友誼”“你在別人幹渴時給予的一碗水,將換來天長地久的友誼”

    在“增進民心相通”平行主題會議上,來自巴基斯坦瓜達爾市的納塞姆講述了“法曲爾小學”誕生的故事,打動了在場的400多位與會者。曾經,納塞姆的家鄉沒有一所學校。2016年8月,由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出資建設的小學順[詳細]

  • 3“一帶一路”倡議為拉美國家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創造了條件“一帶一路”倡議為拉美國家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創造了條件

    在5月19日舉辦的拉美加勒比大使論壇上,拉美多國大使及駐華代表表示,希望通過跨境電商等電子商務方式,促進拉美加勒比海地區對接“一帶一路”機遇,拉動中國與拉美的經貿往來和互利共贏。目前,中國是拉美的第二大貿[詳細]

  • 4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策略與英國的戰略規劃不謀而合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策略與英國的戰略規劃不謀而合

    每當談起汽車,一些專業人士言必稱“德”、“日”,除了賽車領域,對英國的汽車產業和汽車技術並沒有太多稱贊。的確,在過去40年時間,英國主要汽車公司要么被其他國家汽車制造商兼並,要么被市場淘汰,雖然英國本土[詳細]

  • 5中企海外經營靠互利共贏中企海外經營靠互利共贏

    在中國擁抱全球化的今天,不少中國企業紛紛「走出去」,多名中企負責人在「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上表示,只有互利共贏,才能實現國際化經營的可持續發展。 [詳細]

  • 6推廣中國經驗 化沙害為沙利推廣中國經驗 化沙害為沙利

    ■王文彪獲得「地球衛士獎」中的「終身成就獎」。 新華社中國庫布其治沙項目負責人、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在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表示,希望將庫布其的治沙經驗分享給全世界,讓世界上的沙漠越來越少,綠洲越[詳細]

  • 7特高壓技術“走出去”,有力推動“一帶一路”和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實施特高壓技術“走出去”,有力推動“一帶一路”和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實施

    桌上有則舊聞,說的是國家電網公司堅持把特高壓建設當是一張央企的“金色名片”,中國特高壓先後獲得了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中國電力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最高獎項)、國家重大工程標准化示范獎、國家優質工程[詳細]

  • 8到2018年,世界純智能電網業務將需要1550億美元到2018年,世界純智能電網業務將需要1550億美元

    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到2040年,將約10億戶家庭和110億個智能家電將接入互聯電力系統,為新基礎設施節省超過2,700億美元的投資。預計智能電網將成為實現這些目標實現的關鍵推動因素,因為它可以減少輸電和配電損失([詳細]

  • 9做大中美經濟蛋糕,讓兩國人民都有機會來分享,才是智慧的抉擇做大中美經濟蛋糕,讓兩國人民都有機會來分享,才是智慧的抉擇

    “機遇與挑戰——中美經貿合作新紀元”論壇暨美國中國總商會芝加哥商會2017年年會29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中美政商界精英共同展望兩國經貿合作新紀元。本次活動由美國中國總商會芝加哥商會、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詳細]

  • 10北非最長隧道貫通,未來之光”照亮中非合作之路北非最長隧道貫通,未來之光”照亮中非合作之路

    經過6年多奮戰,中國鐵建承建的北非第一長隧――阿爾及利亞甘塔斯隧道於當地時間30日正式貫通。甘塔斯隧道項目位於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以西100公裏,是阿爾及利亞北方幹線鐵路的控制性工程,該隧道設計為分離式雙[詳細]

  • 11舟山港成全球首個10億噸港舟山港成全球首個10億噸港

    ■昨日,身披「紅妝」的貨櫃被穩穩吊裝至「美瑞馬士基 」輪上,寧波舟山港從此成為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超「10億噸」大港。着力提升航運服務能力 力爭2022年突破12.5億噸昨日上午9時許,浙江省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貨櫃[詳細]

  • 12英國和歐盟會達成一個“過渡性協議”英國和歐盟會達成一個“過渡性協議”

    盡管歐洲已經進入夏季假期,人們紛紛外出度假,但布魯塞爾的歐委會所在地貝拉蒙大廈近日卻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英國“脫歐”第二輪談判於本月17日開始在此間舉行。在為期4天的談判中,就英國應支付歐盟的脫歐費,歐[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你在別人幹渴時給予的一碗水,將換來天長地久的友誼”

“你在別人幹渴時給予的一碗水,將換來天長地久的友誼”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