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商湯北曠視,誰是慕容復,誰又是喬峰?
- 更新時間:2019-04-21 22:49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192965
最近火熱多時的新版《倚天屠龍記》迎來了大結局,但中國通俗小說史的不朽名著“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依舊向人們訴說著:“這,就是江湖!”
江湖永遠是那麽繽紛多彩,永遠是那麽令人神往。而實際上,正如任我行所說:“這個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張無忌、周芷若、八大門派、光明頂是江湖,周鴻祎、馬化騰、阿裏巴巴、拼多多是江湖,湯曉鷗、印奇、香港中文、清華姚班也是江湖。
在北京中關村,有一家公司在中關村東路1號院科技大廈C座,有一家公司在科學院南路2號院融科A座。兩家公司直線距離不過1公裏,但他們是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的兩個獨角獸,是兩個棋逢對手的競爭者——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
在人工智能的江湖,在計算機視覺的江湖,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儼然如兩大幫派,而湯曉鷗和印奇正是這兩大幫派開山鼻祖。
南“小O”北“印奇”:計算機視覺領軍者的成長之路
湯曉鷗和印奇可以稱為人工智能界的南“小O”北“印奇”,其實也可以稱為南“印奇”北“小O”。當然。“小O”也能叫做“曉鷗”,但筆者覺得,在江湖上,湯曉鷗會更願意別人稱之“小O”。
故事從1968年說起。1968年的中國是熱火朝天的中國,“紅衛兵”“紅小兵”們走出了工廠離開了學校,活躍在中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這一年,湯曉鷗在遼寧鞍山呱呱墜地。關了門的學校不收其他學生,湯曉鷗自然也被拒之門外。
幼年的湯曉鷗沒有a、o、e,也沒有A、B、C,更沒有唱歌跳舞,有的也許只是每天追隨著大孩子奔跑在田野間街道上亦或是蜷縮在媽媽的懷中懶懶的睡上一覺。當然幼年的湯曉鷗也可能有大大的夢,正如王朔在《動物兇猛》(後來被改編為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所敘述的,“唯一可稱得上幻想的,便是中蘇開展。我熱切地盼望卷入一場世界大戰,我毫不懷疑人民解放軍的鐵拳會把蘇美兩國的戰爭機器砸得粉碎,而我將會出落為一名舉世矚目的戰爭英雄。我對世界人民的解放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然而,湯曉鷗在七歲那年上學了,結果在學校一呆,就呆了四十年。他沒有成為“一名舉世矚目的戰爭英雄”,而是成為了一名舉世矚目的人工智能科學家。
1985年,17歲的湯曉鷗從遼寧鞍山一中進入了中科大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正式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而就在湯曉鷗讀大三的時候,在距離中科大不過100公裏的蕪湖市迎來了一個小生命,3歲學習書法,4歲學乒乓球,6歲開始踢足球。他就是印奇,“雲開看樹色,江靜聽潮生”,印奇在美麗的蕪湖度過了愉快的少年時光。
然而,相對於湯曉鷗少年時的平平無奇,印奇則顯示出其天資聰穎,與眾不同。8歲那年,印奇看到一本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這篇文章作者是作家徐遲,全文以陳景潤為主人公,記錄了陳景潤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證哥德巴赫猜想”的事跡。說來慚愧,兒時的筆者也看過這篇報告文學,看完只覺得寫的非常好,非常感人。但印奇非我類凡人,印奇自此無可救藥的迷上了數學。
2000年,12歲的印奇拿著一疊稿紙找到了數學老師,“任一大於2的偶數可以寫成兩個質數之和,這是論證過程。”可能哥德巴赫聽了要哭泣,陳景潤聽了要微笑,但不論怎樣,這就是才上小學六年級的印奇帶給眾人的驚喜。
數學給印奇打下了堅實了物理基礎,初中時的印奇便自學高中物理。在以狀元的身份考入了蕪湖一中理科實驗班之後,僅一個月,數學、物理成績拔尖的印奇就從同學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全國首屆百名“航空少年” ,印奇親手從航天英雄楊利偉手上接過“航空少年”的證書。當時,整個安徽省僅有兩個名額。
其實,高中時代的印奇還是班上籃球隊長、校辯論隊賽的主力,如此看來,印奇儼然成為肖奈的現實版(肖奈:《微微一笑很傾城》主人公,A大校草+本服第一遊戲高手+計算機大牛+籃球高手)。無獨有偶,同一時間的湯曉鷗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也有著花樣生活。湯曉鷗被一致推選為研究院文工團團長兼團委書記,主持、演藝樣樣在行,還因此自取藝名“小0”。也許,這個時候的湯曉鷗就發現了人工智能並不能成為一個單純的人工智能行業,而是與演藝、與社交等行業息息相關,“智能+”的產業落地才是人工智能的最終歸宿。
時間來到2006年,印奇以680多分的高分順利進入清華自動化專業學習,並入選該校計算機科學實驗班。該實驗班就是由美國圖靈獎得主,享譽世界的姚期智院士於2005年創辦的大名鼎鼎的“姚班”,印奇在這碰到了如今的兩位摯友。
長大以後,生於北方的湯曉鷗來到南方,生於南方的印奇來到了北方,但不論如何,相差整整20歲的他們分別從“中科大”和“清華”開始了他們的人工智能生涯。
湯曉鷗和他的兒子:“天下第一銘”的產地落地
1990年從中科大畢業的湯曉鷗先後於1991年獲得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這期間,湯曉鷗第一次接觸人工智能是在1992年的MIT,這是一位教授在實驗室發明了人臉識別的算法,湯曉鷗激動萬分。在未來,湯曉鷗成為了中國人臉識別的先驅,成為了人臉識別的第一人,他在港中大的湯曉鷗實驗室成為了中國人臉識別的“黃埔軍校”,當然這都是後話。
古詩有雲:“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放在湯曉鷗身上便是人工智能的深淵大海。自湯曉鷗第一次接觸人工智能過去整整十年了,曾經教授所說的“這東西能夠用在公安各種各樣的場合”到如今八字還沒一撇。正如湯曉鷗自己所說:“所以我就在我的實驗室也開始類似的實驗,但等我開始做才發現這個東西根本不靠譜,根本用不起來。”
於是“怎樣把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的東西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了湯曉鷗揮之不去的心結,直到2003年3月9日“天下第一銘”的誕生。“他長得漂亮,他是我兒子。”湯曉鷗在一次又一次的演講中講到,人工智能界的“曬娃狂魔”就此誕生,湯之銘成了湯曉鷗最重要的人。
由於工作原因湯曉鷗不得不在微軟、北京和香港之間來回奔波,每次見到孩子湯曉鷗總會拍很多照片,直到拍了數萬張照片,湯曉鷗的妻子大發雷霆,“這麽照片自己整理去!”於是,湯曉鷗和他的學生為了整理“天下第一銘”的照片便成功做出了Photo Tagging,這就是為人所熟知的“照片標簽”,它能夠在成千上萬張中快速整理出具備相同特征的照片。同時,湯曉鷗在家裏再次成為“有用之人”,終於做了點有用的研究。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人工智能的首次落地悄無聲息的實現了。湯曉鷗之於人工智能的“無心”卻是源於孩子的“有心”。 因為湯曉鷗有誌有守有愛,所以他才能有得。正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雲:人生第三境,“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然而,Photo Tagging僅僅是湯曉鷗“智能+”的開始,沒過幾年他便帶領著學生徐立和眾多博士、博士後建立了“商湯科技”,那才是湯曉鷗“智能+”的步入正軌。
印奇和他的兄弟們:“從烏鴉來了”到曠視科技
大學,曠課、遊戲、打球、談戀愛?這只是泛泛之輩的大學生活,印奇入學不久便得到了一個去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的機會。
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何許院也?此乃中國科技的“黃埔軍校”! 微軟亞洲研究院在第一任院長李開復博士的帶領下,5年就成長為世界上最權威的計算機研究機構,“僅僅2004年前10個月,就在國際頂級刊物《計算機聯合雜誌》、《世界科學》等發表論文28篇,提出了49項專利申請。”從中走出了當今中國科技界的四大門派,八座山頭,20余位學術泰鬥,超80位門徒,如李開復、張亞勤、沈向洋、洪小文……其中也包括湯曉鷗。
聽聞微軟亞洲研究院給出了實習機會,印奇當然屁顛屁顛地就去了中關村丹棱街5號。正是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4年,並參與了微軟人臉識別引擎的研發工作。印奇逐步認識到,一旦人臉識別的圖像搜索技術有了關鍵的突破,消費級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及智能家居等就將馬上成為現實。當然,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這四年,與人臉識別的結緣也成為了印奇創業神話的真正原點。
雖然印奇在微軟實習的四年完美的錯過了與湯曉鷗的邂逅,但清華畢業後印奇竟選擇去港中大繼續學習,而時任港中大信息工程系系主任正式湯曉鷗,印奇成為了湯曉鷗的愛徒。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1988年相距僅100公裏的兩個人在這一刻終於正式碰面了。有湯曉鷗這樣的中國人工智能界的大拿,印奇的學術水平自然如火箭升空,得到了質的提升。令人惋惜的是印奇僅在港中大呆了一年就棄湯曉鷗而去,奔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PHD。
印奇和湯曉鷗在港中大的師徒關系雖只有短短一年,但卻留下了CV圈的一段“湯印虐戀史”。在此,筆者情不自禁地想YY一番印奇:我不要“小O”老師,我就要文斌和沐沐。
文斌和沐沐又是何許人?印奇的大學摯友。文斌全名唐文斌,沐沐全名楊沐,他們與印奇一樣都是瘋狂的計算機極客,“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但是一天不編程就難受。”兩人也都是信息學的霸主,從初中到高中,一路獲得無數的編程比賽一等獎,更多斬獲過國際信息編程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而且,唐文斌一入清華,就成為清華信息學奧林匹克的總教練,時間長達7年之久。
2011年10月,三個初出茅廬的英才在清華園成立了曠視科技。令人大跌眼鏡,最初的曠視科技是做遊戲的。為什麽?遊戲賺錢啊!但是,這三才子是有理想有信仰的人,他們沒有做“xx榮耀”“xx戰場”,他們做了含有人臉識別和人臉追蹤技術的《烏鴉來了》。這是一款體感互動遊戲,玩家通過搖晃頭部,控制遊戲裏的稻草人,攔截過來偷食的烏鴉。
不得不說,姚班的學生就是牛,遊戲剛出一天就有10多萬的下載量,當月就沖到了蘋果遊戲排行榜前五。但姚班的學生會對遊戲感興趣嗎?不,他們感興趣的只有“代碼”。
隨著一則Facebook以高達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以色列一家成立不滿一年的人臉識別公司的爆炸性消息傳來,印奇、唐文斌和楊沐三人立馬決定殺回人工智能領域,“把人臉識別技術搞上去!”曠視就這樣在曲曲折折中回到了正軌,成為了今天的曠視。
商湯和曠視:人工智能界的“林丹”和“李宗偉”
這就是命!
老師湯曉鷗和學生印奇在中關村的再一次邂逅,是商湯和曠視在中關村落戶了,兩者僅相距1公裏。他們做著相同的底層技術——人臉識別,他們做著相同的產業落地用——智能手機……他們有著太多的相同,這就是“宿敵”。
湯曉鷗與印奇宛若羽毛球界的林丹與李宗偉,相爭十年,互有勝負,亦敵亦友。旗鼓相當的對手永遠是值得珍惜的,當世上沒有了對手,或許一切都停滯了,一切都失去了意義。正如金庸筆下的獨孤求敗,縱橫江湖三十余載,雖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但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正如本月初的馬來西亞羽毛球公開賽男單決賽中,林丹艱難冠軍後,作為多年的老對手李宗偉親自為之頒獎,場面何其感動。
孟子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商湯與曠視之爭能夠最大程度的刺激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和“智能+”的產業落地。騰訊著名的賽馬文化就是這種思維的極致體現,賽馬競爭機制給騰訊帶來了微信,同時也給中國帶來了微信。試想,假如沒有微信,我們的生活又會是怎樣?這不僅不會誕生出新的網絡交往模式,也不會誕生當前微信生態下的眾多企業,社交電商如拼多多,SaaS服務平台如微盟等。
我們已經很好,但可以更好。我們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湯曉鷗和印奇的心裏明白這些道理,他們更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不能被他比下去”。
無論是商湯還是曠視都是從底層核心技術開始的,他們玩的不是噱頭也不是資本,而是實打實的技術。
印奇為了搞技術不僅有唐文斌和楊沐,還有姚班的一幫子師兄師弟,創業初始就是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不久之後,與湯曉鷗熟識的前微軟葉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孫劍博士也被印奇拉到曠視,更加讓人意外的是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院士還宣布擔任曠視的學術委員會首席顧問,前Adobe首席科學家王玨則領銜曠視美國研究院。
妳有妳的師長,我有我的學生。身為中國計算機視覺界泰鬥的湯曉鷗從港中文都是微軟亞洲研究院都是“主帥”,其學生雖不能比肩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但個個也是響當當的人物,甚至妳印奇也是我的學生。當聽聞湯曉鷗要成立公司時,立馬從實驗室湧過來50多名博士、博士後學生。
其中,著名的學生如何愷明,現擔任Facebook AI Research(FAIR)研究科學家。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湯曉鷗、何愷明聯同孫劍憑論文“基於暗原色的單一圖像去霧技術”在頂尖國際會議IEEE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大會(CVPR)上奪得該會議創立25年以來亞洲學者首個年度“最佳論文獎”。
有了人,就有了技術。商湯科技一開始就與小米、華為、美圖以及圖聊軟件FaceU、Snow等品牌開啟合作,其中具體的產品落地如小米的寶寶相冊,中國移動主要通過身份證OCR識別和人臉識別技術的實名認證等。
在一開始的客戶與產品方面,曠視亦不堪示弱。2015年印奇成為湖畔大學的首批學員,同時曠視與阿裏巴巴達成戰略夥伴關系,由螞蟻金服和曠視合作研發的“刷臉”更是2016年的德國漢諾威IT博覽會上登場。在開幕式上由馬雲親自演示“刷臉”支付,隨著支付寶刷臉支付的打開,一張英氣的臉龐瞬時呈現在大屏幕中間。
湯曉鷗和印奇都不是慕容復,從不會想去修煉什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鬥轉星移之術,人人都學這玩意兒那還談何創新、談何發展。行業的同質化最終只能陷入無休止的價格戰旋渦,不僅危害企業的利益,還會對B端客戶、C端消費者造成間接傷害。因此,湯曉鷗和印奇雖都以計算機視覺為起點,但是隨著商湯和曠視的發展,兩者之間的差異化愈來愈明顯。
湯曉鷗向來是最講究“原創”的人,甚至談到“天下第一銘”的時候自豪的說道這是他和妻子的原創結晶。
2015年商湯在全球頂級計算機視覺學術會議CVPR入選論文9篇;在ImageNet國際計算機視覺挑戰賽中獲檢測數量、檢測準確率兩項世界第一,成為首個奪冠的中國企業。以原創技術為基礎,借助核心平台化能力多元賦能多個行業,商湯獨創了“1(原創技術基礎研究)+1(產品結合)+X(行業夥伴)”模式。
商湯擴大了人工智能基礎研究的範圍,除了人臉識別技術,還做深度學習、智能監控、圖像識別、文字識別和圖像及視頻編輯等方面的研究。在實現“智能+”的場景落地方面則主要突出智慧金融、智慧商業、智慧安防、互聯網+等場景。
印奇也是一個喜歡原創的人,曠視科技在2018年先後發表 20 余篇 CV 頂會論文,擊敗谷歌、微軟斬獲三項世界第一成為該領域首個奪魁的中國公司。基於此,曠視實施了“1(原創技術基礎研究)+3(個人IOT、公共IOT、商業IOT)”產業布局。
在今年年初, 曠視宣布升級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完全擺脫了曾經視覺感知的軟件服務商定位。同時宣布曠視業務由眾多垂直類場景如物流、金融等升級為城市大腦、供應鏈大腦和個人生活大腦三大場景。
商湯和曠視之爭仿佛是NBA的勇火之戰,庫裏與哈登同為09新秀分別締造了NBA的傳奇,而勇士與火箭雖都以三分為著稱卻有著團隊籃球與球星單打為基礎的跑轟之別。
NBA年年有總冠軍,而人工智能今年不會有,未來十年也可能不會有。也許,就在今天夕陽西下之時,中關村森林公園的一條小徑上,半百的湯曉鷗和而立的印奇又一次邂逅,相互寒暄之後會異口同聲的問上一句:我們的未來在哪?
商湯和曠視:我們的未來在哪
無疑,商湯和曠視現在都能夠左手拿資本,右手拿技術。但人工智能的賽點將至,整個產業鏈上包括商湯和曠視在內的所有企業都在與時間賽跑,這一年將是“智能+”的產業落地決勝期。
湯曉鷗和印奇雖然都在強調原創,但不可避免的是“人力有時窮”,在某些方面還是會有著交集。以手機市場為例,智能手機市場同質化程度愈來愈大,增長乏力問題凸顯,此情此景,曠視科技副總裁吳文昊說道,“一定要把商湯寄出去”。
曠視能在移動端AI解決方案包括2D/3D+紅外人臉解鎖、利用人臉 3D 重建、人體分割和景深估計技術為單攝及雙攝手機打造光效、基於深度學習的3D面部重建與表情模擬技術(3D Animoji)、人像背景虛化等。而商湯也能推出了SenseAR增強現實感繪制引擎和SenseAR開發者平台。
這樣的產業落地真的能一決勝負嗎?而隨著國內政策的變化,互聯網與高科技企業想在A股上市很困難的局面的也得到了改變,商湯與曠視的IPO之路能夠打開新局面嗎?
湯曉鷗與印奇都明白IPO之路不可揠苗助長,只能水到渠成。而在產業落地方面,則需要在自己更擅長的領域繼續深挖,逐步形成對這些行業的理解和服務能力,這樣才有望在某些領域爬升至頭部。此外,或者是自己在某一領域的技術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即奇點時刻。
但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如深度學習的瓶頸期已至,短期突破可能性很小。正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一篇名為《Deep Nets:What have they ever done for Vision?》所言,深度學習短期內進步突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尤其在算法通用方面更難以實現完美落地。
因此,拼落地的價值交付才是目前的湯曉鷗與印奇心中最合理的方案。這需要對自己業務經營的數據化掌控,需要深度挖掘客戶使用產品和服務中的價值。
其實,印奇想到此處還會暗暗竊喜,為何?馬雲面對自己的忠實粉絲—印奇,是決不會袖手旁觀,作壁上觀的。
未來,那家在中關村東路1號院科技大廈C座的公司與那家在科學院南路2號院融科A座的公司還將保持1公裏的距離。他們離的很近,近到湯曉鷗與印奇出門散個步都可能遇到。他們離的很遠,遠到“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可能商湯與曠視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大膽設想也許有一天他們會走上“攜程去哪兒”的道路,也有可能他們“相濡以沫,卻相忘於江湖”。
來源:百度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