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琦:吾心所息,吾家所棲
- 更新時間:2018-08-25 13:20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1011519
圖:張乾琦是現時馬格蘭唯一華人攝影師 © Magnum Photos
提起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下稱馬格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嚴肅的紀實攝影,抑或是針砭時弊的政治影相。然而,對於常年在外漂泊的攝影師來說,「家」,永遠是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正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的馬格蘭攝影師群展,以「HOME」(家)為題,展出包括張乾琦(Chien-Chi Chang)、Elliott Erwitt、久保田博二(Hiroji Kubota)、Mark Power等十六位攝影師的一百九十幅作品。作品以寫實題材為主,展現各位攝影師眼中的「家」。他們採用主辦方之一FUJIFILM提供的同一型號相機(FUJIFILM GFX 50S)進行拍攝,風格各異,同時亦緊扣主題。參展攝影師之一、現時馬格蘭唯一華人攝影師會員張乾琦,在展覽開幕前一晚由奧地利飛抵香港,並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
「專情」從未變
與張乾琦約在他下榻的酒店大堂見面,時差作祟,他看上去很疲憊,本就不善於辭令的他說話更輕柔了,要挨得很近才聽得清楚。張乾琦告訴記者,雖然自己不是攝影專業出身,但在美國讀書期間,導師鼓勵他從事感興趣領域的事業,之後便專心從事攝影工作。一九九五年前後,他的朋友認為他拍的照片符合馬格蘭的要求,建議他將作品投稿至馬格蘭,此舉令張乾琦順利成為會員,他亦是首位加入馬格蘭的華人攝影師。他曾獲得「尤金.史密斯獎」以及「美國年度新聞攝影獎2003」等報道攝影界重要獎項。
張氏過往攝影作品,如《鏈》、《囍》、《唐人街》等系列,大多是關於一些現存的社會現象,或是亞裔的生存狀態,但他並不認為這些已有的作品能準確地描述自己的創作。他說:「我的作品並不全然是反映社會現實的,我認為自己的作品是一環扣一環的模式,如果有一天作品全部發表,呈現在世人面前時,會是不一樣的景象。」他認為作品在不同時間會有着不同的詮釋,跟個人的經驗有相當的關係。
張乾琦很實誠,話不多但句句正中要害;張乾琦也很高冷,被記者「尬問」會表現出「無可奉告」的模樣。訪問進程過半,記者通過他分享的幾段過往,愈發感受到他的真性情。
如果說攝影師是專責捕捉好時光的人,那麼將這場景凝結在相紙之中的,便是曬相師傅。張乾琦告訴大公報記者,他由十八年前至今都是與同一位沖曬師傅合作。師傅來自法國,年紀與張氏相若,一直在紐約一間沖印店工作。
如今張氏與妻子和兩個孩子長住奧地利,每每沖洗放大底片時,他仍會選擇親赴紐約,將底片及一份「小樣」提供給這位老友。他道出「專一」的緣由:「在沖洗相片時,我與沖印師不斷交換想法,我的沖印過程有三步,第一步是將作品大致做成五十吋大小並投影在牆上,與沖印師討論;接下來沖印師將作品變成十六乘二十吋,再約時間面對面探討;最後才是將作品放大成展覽需要的尺寸。沖印師會將作品做到我滿意為止。現在有這樣專業技能的人不多。」不僅是沖印相片,張乾琦亦將影像資料交與同一個人剪輯,「那種默契的養成,是很需要時間的。」十餘年如一日,他早已習慣這樣的「默契」。
作為攝影師,張乾琦幾十年執着地從事攝影工作,是何種力量驅使他堅持攝影?他回答:「對我而言,攝影更大程度上是一種『需要』,對於創作的需要。」同時,對攝影師而言,照片是一種用以表達的語言。「現在這個時代人人手裏都有相機,但並非人人皆為攝影師。真正掌握這門語言是很難的。」如何掌握?張乾琦認為須達到「一拿起來電話就知道對方是誰」的狀態,明辨各種攝影師的作品,方才掌握這門語言。
也許不少人曾羨慕那些經常需要外出公幹的職業,殊不知「一直在路上」給人帶來的疲憊感有多大─讓人感到煩躁、疲憊地倒時差、無比想念家中熟悉的床……作為一名經常接到各種拍攝任務、需要四處旅行的報道攝影師,張乾琦覺得長期在外旅行對一名攝影師帶來的影響不可忽視,除去經常跨越各個時區所帶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張乾琦發現「一直在路上」帶來的最大困擾往往作用於家庭:「一旦接到任務,你必須放下手中的一切,然後就來到了一個『離開』和『到達』之間的責任中地─這時,時差效應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睡眠不足……」這令他倍加珍惜在家陪伴妻兒的時光。
有「心」便是家
在「HOME」展覽中,張氏呈獻的是《唐人街》系列,對他而言,居住在唐人街二十多年,此地也成為他的「家」的一部分。而談到更具體的概念,張乾琦認為:「家有時是父母在的地方,有時是孩子在的地方,有時是朋友在的地方。」
對於張乾琦而言,父母、孩子都是家的一部分,這次的專訪,也讓記者看到專注紀實攝影的他心中柔軟的一面。「對於我們攝影師來說,我們始終嘗試在工作與家庭之間找到某種平衡;這是我們的核心所在。如果沒有孩子、家庭給我的支持的話,我所拍的照片終究會缺失一些重要的人文要素。」他坦言,自己在創作風格上不免受到有孩子的「家」的影響──兩個非公開的短片與孩子相關,在更大的影像背景下跟孩子相關。
他續稱,如果沒有小孩,或許他的一些作品根本不會存在。他講到一件聲音裝置,靈感源自「為孩子挑選禮物」:「每當去到一個新的地方,我都會為選禮物發愁,後來我就請當地的媽媽錄製當地童謠或是搖籃曲,做成視頻及聲音裝置,作為給兩個孩子的禮物。」孩子是否仍聽這些音樂?張乾琦笑答:「孩子長大了,不願意聽這些了。」
「家說不完,這個話題太大了。」訪問尾聲,他邊伸懶腰邊說:「今晚的願望是能睡着覺。」長期在外工作,家庭是他應對時差的終極解藥,「After all,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此心安處是吾鄉。)
FUJIFILM與Magnum Photos合辦「HOME」大型攝影展,於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舉行至本月二十七日晚上八時,免費參觀。詳情可瀏覽網址home-magnum.com。
【華發網根據大公報採編】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