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兩代記者採訪的變化

更新時間:2018-08-12 10:40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892791

兩代記者採訪的變化

圖:沒有隧道的年代,記者靠汽車渡海輪來往港九採訪

記者的採訪方式與新聞內容,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的半世紀變化很大,這一輩的記者,大抵已不知道上一代記者怎樣採訪,當年的經歷,如今在新一代聽來也許饒有趣味,也許像聽一個遙遠的老故事。

半世紀前與半世紀後的變化,隨着社會變更自轉,通訊科技的進步,城市交通的發達幾近徹底改變記者的日常運作。

上一代記者依靠有線電話通話,他們靠什麼與報館聯絡,完成採訪後,怎樣向採訪部「交功課」?

由一九五○年至一九八○年的三十年內,手提電話尚未面世,記者離開報館,身上沒有通話器,如斷線紙鳶,消失於鬧市茫茫人海中,報館怎樣分配記者的工作,記者在外如何與總部聯絡,各報採訪部的運作方法大致一樣,將記者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香港總部上班,負責港島區的新聞採訪;一部分派駐九龍,負責九龍市區及新界區的新聞採訪。

這樣的安排,仍未解決記者在外與報館的聯繫,港島區的記者乘以報館車出外採訪,往返快捷,問題不大。九龍區的記者仍需解決怎樣以電話與報館接觸的問題,這就帶出「記者竇」一詞。

「竇」指的什麼?記者的落腳點。必須選一處地方可以長時間逗留,並有電話可供使用的地方。報館與記者依賴「竇口」聯繫。

油麻地彌敦道最有規模的普慶戲院,二樓有一家大型酒樓「高華」,有一張特大的圓枱,可坐十數人,由一批常客長期訂用,這批茶客,是全港午報、晚報、夜報的記者,利用酒樓的電話與報館對話。

每日出現於圓桌的各報記者,有星島晚報、新晚報、華僑晚報、工商晚報、明報晚報、正午報、德臣英文報、華人晚報、新聞夜報、香港夜報、新亞通信社法庭記者等。每日同枱飲茶食飯,相處融洽,有時為新聞爭拗,過後有說有笑。新聞各為其主,自殺、車禍、火警這一類新聞互相交流,甚至由一人出動採訪,回來做「新聞官」,供大家使用,但哄動的大新聞或獨家消息,各不外泄,也不過問,成為「圓桌」不成文的行規。

報館若有新聞發生在九龍或新界,即撥電話到酒樓找自己的記者,記者若在九龍發現新聞則通知報社。駐守九龍區記者一般不寫稿,以電話向採訪部口述,各報新聞競爭,包括搶早印報,每一筆均與時間作賽,指定九龍區記者口述就是競爭。新生晚報及真報都是午報,兩報記者則在新生酒店為落腳點。

有線電話比起現在手提電話太不方便,麻煩來了,港九大小山頭,都是木屋區,五十、六十年代木屋常有大火。記者爬上山採訪,拍災場照片,訪問災民,身上沒有通話工具,木屋居民沒有電話,時間又是緊急,匆匆跑下山找一家酒樓借用電話向總部口述新聞,若需採用災場照片,即時坐的士趕往最接近的碼頭,搭渡海小輪趕將菲林送回報社。

本港第一部手提電話出現於八十年代中後期,體形大,俗稱「大水壺」、「大哥大」,售價一萬九千元,第一批用戶是商業集團及富豪,至一九九○年手提電話比較普遍使用,記者配備手提電話逐步結束有線電話的工作方式。這一代記者,配有新款手機,現場錄音、拍照,即時轉發報社,如有需要,在手機上寫新聞稿。

沒有手機,記者勞碌奔波,沒有海底隧道的,記者採訪工作額外付出不少汗水。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期,本港報社大部分設在港島,九龍區的面積大,尖沙咀、油麻地、旺角、深水埗、九龍城皆是繁鬧商業區,不少哄動一時突發新聞發生的比率較港島為多,如五十年前的銀行大擠提,深水埗荔枝角道滿街滿馬路塞滿向銀行提款的商戶及小市民;哄動一時的集體綁架銀行勒索案,發生在旺角新填地街廣東省銀行,幾次社會騷亂發生在旺角彌敦道鬧市中心,由於當時記者沒有手機,無法像現時透過智能手機直擊現場情況;當時也沒有海底隧道貫穿港九兩地交通,記者的新聞菲林如何以最快途徑交到報社,唯一依賴渡海小輪,佐敦道碼頭、油麻地碼頭、旺角碼頭開往中環的小輪班次,約五至七分鐘一班,航行時間二十分鐘至二十五分鐘,誤了班次,多等幾分鐘,對分分秒秒趕新聞的記者來說,真如「急先鋒遇慢郎中」,沒有辦法,只乾焦急。這對多家午報、晚報、夜報的編輯、排字及機房印刷增加不少壓力。

六十年代初,沙田有村民報稱發現虎蹤,當時沙田尚未成為新市鎮,雖說本港獵獲老虎是香港早期,數十年再未見虎,但沙田山多,尚未開發,村民寧信其有,兩日後,大埔汀角村有村民醒來在屋外菜地發現老虎腳印,沙田的老虎可能跑到大埔山林,村民恐懼。記者上午乘採訪車由港島出發,在統一碼頭乘搭油麻地小輪公司汽車渡海輪,往九龍佐敦道碼頭登岸,再驅車直往大埔汀角道;抵汀角村,在村民引導下找到發現虎腳印的菜地,果然看到野獸腳印,菜地的蘿蔔、生菜受到蹂躪,泥土有被推亂,拍了照片,訪問過村民,找不到電話與報社聯繫,即驅車由大埔飛馳趕回報社,由大埔到佐敦道碼頭,行程一小時以上,再搭汽車渡海輪往中環,花近半小時,離截稿時間不足一小時,當時就用航行的二十餘分鐘時間,在船上寫好新聞稿,回到報社,編輯即發新聞稿,黑房趕沖曬照片,幸可趕及刊出,讀者下午即讀到消息。由此例可見,沒有海底隧道的年代記者是怎樣的。至於那段虎蹤的消息,數日後深圳村民及民兵獵獲一頭豹,猜想是沙田沿大埔入深圳的那頭「虎」。

這一段採訪放在今天,記者驅車到現場,訪問村民拍攝照片,立即以手機與報社採訪部通話,口述消息內容,即時將照片傳回,只消片刻,完成內容與圖片工作,整個過程連開車到現場,僅花一小時吧,這就是昨天、今天採訪工作的時代變化。

沒有海底隧道的年代,記者、編輯與維港「嘩啦嘩啦」結上不解緣,天星小輪開到凌晨一時半,海上公共交通即告斷絕,唯有私營的「嘩啦嘩啦」(電船仔)接客過海,記者、編輯若晚收工,趕不上渡海小輪,只有搭「電船仔」過海歸家。到深宵五時,幾十艘「電船仔」承辦全港報社,將剛出廠的報紙運往九龍尖沙咀碼頭,由報紙代理分發九龍各區報販。情況維持三十五年。

一九七二年八月二日紅磡海底隧道通車,原有的採訪方式也改變了;隨着通訊科技進步神速,更新更快的採訪方式出現,一切比以前更有效率。

【華發網根據大公報採編】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傳奇茶室重生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9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0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1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12男人、女人養生茶不一樣男人、女人養生茶不一樣

    人的體質有燥熱、虛寒之別,養生茶也有涼性、溫性之分。其實身體素質的特徵很複雜,中醫將人體分為九種體質,平和、氣虛、濕熱、陰虛、陽虛、痰濕、氣鬱、血瘀、特稟。秋季是一個養生的好時機,秋季要多喝一些養生茶[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