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第四號人物”陳伯達之死:無訃告,無悼詞

更新時間:2018-05-22 10:19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8761125

“第四號人物”陳伯達之死:無訃告,無悼詞

陳伯達(資料圖)

凡是經歷過“文革”的人,都知道陳伯達的“大名”。雖然他一再遜稱自己是“小小老百姓”,當年卻是僅次於毛澤東、林彪、周恩來的“第四號人物”,是“中央文革”的組長,號稱:“理論家”、“中共一枝筆”、“中國輿論總管”。

本書是關於陳伯達的長篇傳記。

陳伯達在接受本書作者的獨家採訪時,回顧一生,不勝感慨:我是一個犯了大罪的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我愚蠢至極,負罪很多,“文化大革命”是一個瘋狂的年代,那時候我是一個發瘋的人。

我的一生是一個悲劇,我是一個悲劇人物,希望人們從我的悲劇中吸取教訓。年已久遠,我又衰老,老年人的記憶不好,而且又常常容易自己護短。如果說我的回憶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史料,我就慢慢談一些。不過,我要再三說明,人的記憶往往不可靠。你要把我的回憶跟別人的回憶加以核對,特別是要跟當時的記錄、文章、檔案核對。我的記憶如有欠實之處,請以當時的文字記載為準。

我是一個罪人。我的回憶,只是一個罪人的回憶。

古人云:“能補過者,君子也。”但我不過是一個不足齒數的小小的“小人”之輩,我仍愿永遠地批評自己,以求能夠稍稍彌補我的罪過……1989年9月17日傍晚開始,北京驟降暴雨,竟整整下了一夜。翌日,氣溫劇降。

9月20日中午,在北京遠郊一幢六層樓房的最頂層,85歲的陳伯達正在吃飯。他的兒媳小張當時在場:“父親突然頭一歪,碰到墻上,食物吐出……”兒媳趕緊敲響隔壁老蕭的門。老蕭馬上撥電話到某醫院。20分鐘之內,醫生就趕到了。可是,陳伯達的心臟已停止跳動,搶救無效。經醫生診斷,陳伯達因天氣驟涼,死於心肌梗塞。

陳伯達死前和他的兒子陳曉農、兒媳小張以及小孫子生活在一起。突然發病之際,陳曉農卻不在家,而在北京駛往河北石家莊的列車上——去看望他的母親余文菲。余文菲是陳伯達的第二個妻子,已經離婚多年。陳曉農是陳伯達和余文菲所生的孩子。

據陳曉農事后告訴筆者:“前幾年父親住院已檢查出患有老年性冠心病,但因他心電圖一向較好,又從未有過明顯的心絞痛,僅是超聲波檢查有冠狀動脈硬化,所以醫生和我們都缺乏足夠的重視。9月20日那天,北京天氣很冷,早上剛下過雨。我9時多臨走時,看父親睡得正香,不忍叫醒他,給他加了條毯子,又把毛褲放到床前椅上。我愛人說父親起來后,說天冷。現在想來,天氣驟冷易使血管收縮,老人血管已脆,經受不住,這可能是發生心肌梗塞的原因……”當天下午,陳伯達所在單位負責人徐主任等趕來,和陳伯達的親屬商議處理后事。親屬明確表示:“聽從組織意見,而且父親生前也一再說過,他去世后一切從簡。”根據領導意見,陳伯達以他原名陳建相,送往北京八寶山火化。

盡管八寶山不知舉行過多少回遺體告別儀式,但是陳伯達的遺體告別儀式與眾不同:沒有訃告,沒有悼詞。前來與他作最后訣別的,都是聞訊而來,沒有接到任何正式的、以組織名義發出的通知。

9月28日上午10時20分,陳伯達的遺體出現在八寶山第一告別室。這些年來他總是躲著照相機的鏡頭,連家中都找不到他現成的遺像。陳曉農記起去年冬天一位朋友為他拍過一次照片,趕緊請攝影者找出底片放大,才算有了一張遺像。

在哀樂聲中,40多人向他的遺體投注了最后一瞥。這些人有的是陳伯達的親戚,有的是他的老朋友,有的是他的老秘書,有的是他的舊部下,有的是他的學生。陳伯達的遺體旁,放著許多花圈。花圈上寫著:“陳建相先生千古”。由於一般人并不知道陳伯達的原名,所以沒有引起注意。有一個花圈署名“劉叔宴”送。劉叔宴是陳伯達分居多年的妻子。

她沒有參加陳伯達的追悼會。陳的遺體告別儀式雖然只在很小的范圍內舉行,但是很快驚動了那些豎著耳朵的新聞記者。

最早披露陳伯達去世消息的是“美國之音”和英國的“BBC”電台。他們在9月29日播出了陳伯達在北京病逝的新聞,介紹了陳伯達的生平。

同時,香港《大公報》在第二版下部,刊載了兩則報道,內中提及在北京八寶山舉行的陳伯達遺體告別儀式。

9月30日,新華社從北京發出電訊,電文如下:本報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陳伯達已於9月20日因心肌梗塞在他的家中去世。85歲的陳伯達於去年10月刑滿釋放。

海外記者不了解“八寶山第一告別室”的具體情況,曾在報道中稱陳伯達死后享受“高級官員待遇”。1995年10月30日,陳伯達之子陳曉農給筆者的信中,對此作出了解釋:“將八寶山第一告別室說成高級官員待遇,是搞錯了。八寶山有兩部分,一為革命公墓,是領導干部治喪處所;一為八寶山殯儀館,是老百姓和普通干部治喪處所。二者之間有墻隔斷。骨灰安放地也不同,領導人在革命公墓,老百姓在老山骨灰堂。第一告別室并非高級官員治喪處所,其場地條件也遠比革命公墓禮堂簡陋。”陳伯達的骨灰,最初安放在北京八寶山老山骨灰堂。1991年2月,由陳曉農和妻子小張護送到福建惠安老家。這樣,陳伯達從生命的起點,走過漫長而又起伏的85個春秋的人生之路,最后又回到了那里。從陳伯達刑滿釋放,到他遽然病逝,這一年間我多次在北京訪問過他。就在他去世前一星期——9月13日,他還跟我談了一下午。不料,一個星期之后,他的漫長的生命便畫上了終止符。

我給他拍的那些彩照,成為他一生中最后的照片。

他凝固在我的錄音磁帶上的聲音,成為他留在人世的最后的聲音。

他題寫的《楚狂接輿歌》,成為他一生的絕筆。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這成了他向世人的“告別辭”。

他離世之后,我在錄音機旁重聽他的聲音,思緒飛到了一年前的那些日子里。

1988年10月底,北京已是深秋季節,我從上海專程趕往那里進行採訪。因為我從有關部門得悉,1988年10月17日是他刑滿之日。我等待著這一天,以便能夠直接訪問他,使傳記能夠更加翔實、準確……這一天終於到來。

他畢竟已是耄耋老翁,體弱多病,在刑滿前已經保外就醫多年。

1988年9月26日,他因患急性前列腺肥大癥,又一次住進醫院。

於是,到了1988年10月17日,他的獲釋儀式,便在醫院里舉行。

上午10時,醫院里來了許多身穿便服的公安人員,病房里頓時變得擁擠起來。負責拍照、錄音、錄像的公安人員在忙碌著。

公安部副部長於桑鄭重其事地向陳伯達宣佈:“今天,是你服刑18年的期滿之日……”85歲的陳伯達坐在病床上面對著錄音話筒,只是低聲喃喃幾句,似乎并未對刑期的結束表現出過分的高興。

接著,宣佈把陳伯達分配到北京市某單位工作。

簡短的儀式,就這樣結束了。

陳伯達,這個久經滄桑的老人,不論誰都無法回避——他是研究中國當代史必須涉及的人物。他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的16名主犯之一;在“文革”中他是“中央文革”組長;他還曾是毛澤東多年的政治秘書、中共中央的一支筆、《紅旗》雜志主編。

為了使讀者在進入正題之前,能對陳伯達有一個簡要的了解,下面全文引述《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ConciseEncy-clopdiaBritannica)中文版第二卷第262頁《陳伯達》條目:陳伯達ChenBoda(1904-)福建惠安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從蘇聯回國,在北平中國大學任教。1937年在延安中共中央黨校、馬列學院教書,并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軍委、中央秘書處、中央政治研究室等機構工作。在此期間寫過《中國四大家族》、《竊國大盜袁世凱》、《人民公敵蔣介石》等政治論著,成為在黨內有影響的理論宣傳家之一。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七屆二中全會遞補為中央委員。中共八大后當選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及黨中央機關刊物《紅旗》雜志總編輯等職。著有《毛澤東論中國革命》等書,并協助毛澤東起草過一些黨的文件。“文化大革命”(1966-1976)期間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組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因積極參與林彪、江青奪取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陰謀活動,1973年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開除出黨。

1976年9月被捕。作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之一,1981年1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判處有期徒刑18年。

這一條目基本是準確的,但有一處明顯的錯誤:陳伯達被捕,不在“1976年9月”,而是1970年10月18日。或者嚴格地說,在1970年10月18日被拘押,直至1976年9月才補辦了逮捕手續。

且把時間倒撥到1970年8月。

毛澤東主席第二次選擇了廬山作為中共中央全會開會的地方。從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在廬山召開的中共九屆二中全會,成為陳伯達一生政治生涯的終點。他一下子成了全黨批判的對象。毛澤東寫了《我的一點意見》,號召全黨不要上‘號稱懂得馬克思,而實際上根本不懂馬克思’那樣一些人的當。毛澤東的這段話,是針對陳伯達說的。陳伯達頓時從政治的峰巔,跌入峽谷之中。

毛澤東在廬山發動了一場新的運動——名曰“批陳整風”,迅速推向全國。“批陳”,也就是批陳伯達。

陳伯達怏怏地從廬山回到了北京地安門大街米糧庫胡同家中。那是一座寬敞的四合院,原是外交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李克農上將住的。陳伯達怕冷,搬進去時修了個玻璃走廊。這位“大秀才”嗜書如命,乃“萬卷戶”,秘書“二王”——王文耀、王保春特地為他修了個書庫。書庫里,放滿陳伯達個人的藏書:三萬多冊自然科學書籍,三萬多冊社會科學書籍。另外,還有一間房子專放線裝古書。陳伯達不抽煙,不喝酒,像樣的衣服也沒幾件。他的一些稿費,都花在買書上。此刻,原本門庭若市的陳宅,冷冷落落,門可羅雀。他躲進了書房。平素與書為友的他如今竟怎么也看不進書。陳伯達產生一種強烈的愿望:見一見毛澤東主席!希望向毛主席一吐心中的痛楚。

陳伯達一次次給主席那小個子秘書徐業夫掛電話,求見主席。得到的答復,要么是“主席已經休息”了,要么“主席正忙”,反正休息了不能見,工作時也不能見。顯然,毛澤東婉拒了他的求見。

就連他的秘書也接到通知,不許往外走,不許往外打電話。不言而喻,陳伯達失去了行動的自由。

這一天畢竟來臨了——1970年10月18日。

這一天,陳宅原先的警衛調走了,新來的8341部隊不再是“保衛中央首長安全”,卻是對他實行就地監禁。后來,他的刑期就從這一天算起,他被判處18年徒刑,刑滿之日為本書一開頭便提到的1988年10月17日,不多1天,不少1日。

在1970年10月18日這一天,他的兩位秘書王文耀、王保春也失去了自由。他們被押送到北京政法學院,隔離起來。

也就在這一天,陳伯達不再配有轎車:黑色的“紅旗”,灰色的“吉姆”和褐色的“伏爾加”,他的司機於子云也被拘押。就連他家的女工、保姆,原福建泉州制藥廠女工陳順意,也在這一天被關押。

他在1966年8月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當時他名列第5。1967年初,在陶鑄被打倒之后,他成為“第四號人物”,如今,他這個“第四號人物”,被一筆勾銷了。

波詭云譎的中國政治舞台上,又倒下了一名主角。

【 本文摘自《陳伯達傳》】(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