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中國的十月革命":逮捕江青結束文革,全世界為之震驚

更新時間:2018-03-27 10:39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776652

"中國的十月革命":逮捕江青結束文革,全世界為之震驚

“毛的遺孀被捕”震驚世界

1976年10月12日清早,英國倫敦剛剛出版的《每日電訊報》引起讀者的廣泛注意。

這期編號為37752的《每日電訊報》頭版頭條地位,以三行通欄大字標題報道了來自中國的重大新聞:

華粉碎極左分子(眉題)

毛的遺孀被捕(主題)

四個領導人被指控策劃北京政變(副題)

報紙都很注重“搶”新聞,尤其是“搶”重大新聞。《每日電訊報》在全世界報紙面前,“搶”到了一個“第一”:獨家披露了中國政局的重大變化。

中國政局的這一重大變化是在6天前──1976年10月6日晚上發生的。“毛的遺孀”——江青連同三個“極左分子”頭目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也就是毛澤東生前稱之為“四人幫”的那“四個領導人”,在北京悄然被捕。

這一“粉碎極左分子”的重大行動,是在“華”領導之下進行的。“華”,亦即華國鋒。華國鋒當時的職務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

“華粉碎極左分子”是在極端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的。即便在“毛的遺孀”被捕之后,對外仍嚴格封鎖消息。

英國《每日電訊報》的獨家新聞,出自該報駐北京記者尼杰爾·韋德之手。

韋德具有極強的“政治嗅覺”。自從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去世以來,他非常關註中國政局的變化。

早在20多天前,他便從中國電視的一個鏡頭中捕捉到重要信息……

那是1976年9月18日下午3時,全中國都在收看北京重要的電視實況轉播。用中國權威的通訊社──新華社當時的報道來說,“在遼闊的國土上,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舉國上下,8億人民沉痛悼念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軍隊、偉大的國家的締造者和英明領袖、我國各族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

新華社的報道用這樣的語言形容毛澤東之逝:

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和無限崇敬的偉大領袖、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國際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偉大導師毛澤東主席與世長辭,在全中國全世界人民心中引起了無限悲痛。

幾億中國人收看追悼毛澤東的大會實況電視轉播,誰都沒有注意到一個小小的細節,然而,英國記者韋德卻以他高度敏感的眼睛注意到了:追悼大會由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主持,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華國鋒致悼詞,王洪文站在華國鋒身旁;當華國鋒念悼詞時,王洪文不安地探過頭去,透過華國鋒的肩膀,看華國鋒手中的悼詞稿子……

從今日的眼光來看,華國鋒的悼詞充滿“文革”味:

毛主席在領導我們黨同國內外黨內外的階級敵人作戰中,在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階級斗爭和兩條路線斗爭中,鍛煉和培養了我們的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毛主席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同黨內右的和“左”的機會主義路線斗爭的歷史。在毛主席領導下,我們黨戰勝了陳獨秀、瞿秋白、李立三、羅章龍、王明、張國燾、高崗、饒漱石、彭德懷的機會主義路線,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又戰勝了劉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

毛主席一再告誡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指出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存在著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進行顛覆和侵略的威脅,為我黨制定了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

毛主席根據社會主義時期階級關係的變化和階級斗爭的特點,作出了“搞社會主義革命,不知道資產階級在哪里,就在共產黨內,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走資派還在走”的科學論斷。毛主席代表工人階級、貧下中農繼續革命的利益和愿望,親自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粉碎了劉少奇、林彪的復辟陰謀,批判了他們反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奪回了被他們篡奪的那一部分黨和國家的領導權,保證了我國沿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道路勝利前進。

韋德高度敏感的耳朵也同時注意到:華國鋒所念的悼詞中,沒有提到兩天前,即9月16日,中國最權威的兩報一刊(《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紅旗》雜志)社論中反復強調的毛澤東“遺言”──“按既定方針辦”。

韋德作出自己的判斷: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華國鋒和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政見分歧。

不過,作為一名外國記者,在當時的中國,韋德的活動深受限制。他設法向英國駐華大使館里的中國雇員打聽消息。

終于,在10月10日,韋德從英國駐華大使館的中國雇員那里獲知重要信息:北京大學出現大字標語,熱烈歡呼兩報一刊當天的社論《億萬人民的共同心愿》。

韋德立即找來這篇社論,細細琢磨,發覺社論中有幾句話很值得玩味:

任何背叛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篡改毛主席指示的人,任何搞修正主義、搞分裂、搞陰謀詭計的人,是注定要失敗的。

是誰在背叛毛澤東?是誰在篡改毛澤東指示?兩報一刊的社論雖然沒有點明,顯然是有所指的。

兩報一刊社論在當時的中國具有最權威的地位。韋德斷定,中國政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韋德使出渾身解數,很快就打聽到:“毛的遺孀被捕”!兩報一刊社論中所說的背叛毛澤東、篡改毛澤東指示的人,就是指“毛的遺孀”及其同伙。

于是,韋德在10月11日寫出獨家新聞《毛的遺孀被捕》,并立即發往倫敦《每日電訊報》。韋德寫道:

據北京可靠消息,毛澤東主席的遺孀江青和她在中國政治局的三名追隨者被指控策劃政變而被捕。這一逮捕行動是在周末特別會上向工廠和附近單位的政工人員宣佈的。首都昨夜沒有發現騷亂現象。

拘捕包括毛夫人江青在內的所謂“上海幫”是1971年前國防部長林彪企圖發動政變后,中國最大的爆炸性政治新聞。

翌日,當《每日電訊報》用頭版頭條位置登出韋德的報道,世界為之震驚!

10月13日,世界各報紛紛轉載英國《每日電訊報》的消息,使這家報紙和韋德出了大風頭……

關于“毛的遺孀被捕”的種種傳聞

確實,“毛的遺孀被捕”,成了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

那個歷史性的夜晚成了中國當代史上的里程碑,成為結束“十年浩劫”的句號。

從此,歷史學家給中國的那場“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寫下這樣的時間“界定”:“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6日。”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起始日期定為“1966年5月16日”,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那一天通過了成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綱領性文件的《五一六通知》。

“毛的遺孀被捕”是在一個晚上突然爆發的,可以說是“歷史的急轉彎”。人們把中國粉碎“四人幫”稱之為“中國的十月革命”。

對于這場“中國的十月革命”,人們只知道“革命”的結果——“四人幫”被捕,卻并不知道這場“革命”是怎樣發生和進行的。

中國當局對于“中國的十月革命”具體細節,守口如瓶,云遮霧障。在當時,這理所當然屬于中國政界的“高度機密”。

正因為中國當局從不透露“中國的十月革命”的具體細節,于是也就給一些富有想象力的記者和作家提供了充分的展示才能的機會。

首先對“中國的十月革命”繪聲繪色,是在韋德發表那獨家新聞之后,英國的《泰晤士報》眼看《每日電訊報》一炮走紅,便在1976年10月14日,以頭版頭條發表法新社記者喬治·比昂尼克的報道《毛的遺孀正在偽造毛的遺囑時被捕》。《泰晤士報》為比昂尼克的報道,加了這樣的大字說明:

據北京的可靠消息,毛澤東的遺孀和30多名極左集團領導人在舉行“陰謀會議”偽造毛主席遺囑時被捕。

《泰晤士報》所刊登的比昂尼克的長達2000字的發自北京的報道,詳細敘述了“毛的遺孀”被捕的經過。這報道理所當然引起“轟動效應”,比昂尼克一下子也出了大風頭。

然而,比昂尼克那純屬編造的“新聞”,只不過是一堆聳人聽聞的“謊言的泡沫”而已。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泡沫稍縱即逝。

其實,像比昂尼克那樣的純屬編造的報道,有過許許多多。就連美國號稱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羅斯·特里爾,在其1984年于紐約出版的《A BIOGRAPHY OF MADAME MAO ZEDONG》(直譯應為《毛澤東夫人傳》,中譯本譯為《江青正傳》)一書中,也想當然地編造了拘捕江青的經過。雖說那時離“毛的遺孀被捕”已經整整8個年頭,但是中國當局仍對那一事件保持沉默。

特里爾這樣“透露”道:

一小時后,一隊摩托車和一輛軍用吉普靜悄悄地駛過北京動物園附近空曠的街道,來到一圈灰墻上的一座高大的鐵制大門前──這是官園。8341部隊第37支隊中挑選出來的一位校級軍官和兩位尉級軍官跳出了吉普車,他們有行動指令。他們輕手輕腳地走進漆黑一片的官園,在經過認真研究地形圖后,他們精確地知道哪個房間是他們突襲的目標。

他們足登輕便橡膠底鞋,像貓一樣輕巧,摸到了大臥室的電燈開關,啪的一聲打開了燈,一擁而入,沖進了碩大的臥室,自動步槍對準了臥榻。

江青像只老虎一樣從被單中跳起,吃驚地睜大雙眼,睡袍四下飄起。“不許動!”士兵們齊聲大吼。剎那間,死一樣的沉寂,似乎聽到了陣陣回聲。然后,江青癱倒在地板上,大聲悲號起來。壓倒她那陣陣嗚咽,校級軍官粗聲粗氣地說:“你被捕了!”江青轉過淚水模糊的臉喊道:“主席尸骨未寒,你們就膽敢搞政變!”

其實,江青根本不是在北京官園被捕的,拘捕時也根本沒有出動摩托車、軍用吉普,更沒有動用自動步槍。江青既沒有“像只老虎一樣從被單中跳起”,也沒有“淚水模糊”。

在這方面,中國作家的想象力也絕不亞于美國作家。

一位中國作家所著《1967年的78天——“二月逆流”紀實》一書,是在“中國的十月革命”之后整整十年——1986年出版的。在書的“開篇”中,作者這樣驚心動魄地描述了“中國的十月革命”:

7日凌晨2時左右,天空一片漆黑,有十幾輛軍車駛出營區大門。趙營長荷槍坐在指揮車上,戴著耳機,無線電天線在擋風玻璃前搖曳。車隊行駛十分鐘后,已接近中南海……

車隊駛近中南海北門,趙營長從槍套里抽出了沉甸甸的五九式手槍,暗暗想道,今天哪個龜兒子敢不老實,我就……他大拇指一推,下意識地打開了手槍保險。

“各分隊注意!”他亮開嗓子發出命令。部隊分成三個小分隊,迅速奔向三個不同的目標──江青、張春橋住宅和懷仁堂。

各個小分隊對不同的目標採取了同樣的戰術。1/3的兵力把守建筑物四周的路口,1/3的兵力包圍建筑物,其余1/3的兵力執行逮捕。

這里不僅時間不對──不是1976年10月7日凌晨2時,而且根本沒有出動“十幾輛軍車”。

作者這樣“真切”記述在中南海張春橋住宅里拘捕張春橋的場面:

張春橋還沒有睡覺,在一盞宮廷式臺燈下記日記。聽到走廊上急促的腳步聲,他仿佛已知道發生了什么,他一把推開了圈椅,站起身來,板起面孔對著走進屋里的警衛戰士們。

他眼睛燃燒著仇恨的光焰,緊緊抿著嘴一聲不吭。他始終不肯交出保險柜鑰匙,直到兩名戰士上前捉住他胳膊的時候,他還掙扎著威脅道:“你們不要太猖狂了,無產階級革命派會跟你們算賬的!”張春橋沒有顯出過度的驚慌,他緊鎖雙眉,從衣架上拿起一件灰中山裝,穿在身上。他穿得很慢,似乎很從容,他摸著新衣服上滑溜溜的扣子,費了老大勁兒才將它塞進很緊的扣眼里,然而,不知不覺中他扣錯了兩個紐扣。他索性把紐扣全部解開,敞著懷,像個機器人似的,邁著僵直的步子,走出房門,在汽車里坐了下來,說得更確切一點,是癱倒在座椅上。

其實,張春橋并不是在中南海住所被捕,所以這一切“細致入微”的描寫也就子虛烏有了。

作者又如此這般描述了拘捕江青的情形:

與此同時,人數最多的一個小分隊由趙營長率領,正在執行預料中最為艱難的任務──逮捕江青。江青住宅,趙營長來過不止一次兩次,都是為公事而來。他常沿著擺滿花草的寬大走廊,一直走到樓上的小會議廳,一板一眼地檢查這里的保衛工作。這里的整個環境從沒讓他看見過有什么令人不安的、感到危險的東西。但是,這一次他卻感到在走廊里有一種特別令人不安的氣氛,連走廊也變得陌生起來了。江青的住處平時戒備森嚴,趙營長首先同江青的內衛周金銘取得了聯系,傳達了中共中央的決定。

“是!我堅決執行中央的命令!”周金銘沒有顯出一點遲疑。這位奉命保護江青的內衛,是個忠于職守的軍人,正義和良心促使他服從了更神圣的命令。

他下令撤去住宅里外的警衛之后,帶領趙營長進入前廳,轉身進內室去叫江青。

不一會,江青怒氣沖沖地出來了,一照面就埋怨:“什么了不起的事,非要我起來不可?”

趙營長一字一句地向她宣讀了中央的逮捕令。

江青聽了,怔了一會兒,又換了一副面孔。她又哭又鬧,倒在法國式沙發上賴著不走:“這是陰謀,主席尸骨未寒,你們就對我下毒手呀……”這個三十年代上海灘上的二流演員,在扮演其人生的末場戲。然而,演戲也是需要觀眾,需要劇場效果的。江青見對方(包括她的內衛)都冷冷地站著,無人買賬,又自覺沒趣了。她擦擦眼睛,站起來整整衣服,把手背到身后,昂起下巴說:“告訴他們,我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江青固然是在她的中南海住所被捕,但是前去拘捕的不是“趙營長”,江青也沒有“又哭又鬧”。

從法新社記者到美國作家,到中國作家,都如此這般細細編織了“歷史的謊言”;當然也有客觀的原因,那就是“毛的遺孀”究竟怎樣被捕,中國政府一直未作正式的披露,于是,才會出現過這些繪聲繪色的“傳聞”。

張耀祠和汪東興說“拘江”內幕

任何的機密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解密。

雖說關于“毛的遺孀被捕”的內幕至今尚未正式公佈,但是筆者以為,如今從零零散散、陸陸續續的信息中,已經能夠勾畫出那真實的一幕……

“毛的遺孀”江青,是由張耀祠將軍在1976年10月6日晚8時半奉命前往中南海“201”拘捕的。

張耀祠將軍當時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央警衛團團長、8341部隊負責人。海外稱8341部隊為中國的“御林軍”,因為中南海以及北京重要黨政機關是由8341部隊負責保衛的。

筆者曾于1991年5月、1992年10月、1994年5月三度飛往中國西南,採訪張耀祠將軍。

據張耀祠告訴筆者,他是在1976年10月6日下午3時接到汪東興的電話,要他馬上去一下。

汪東興當時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是張耀祠的“頂頭上司”。在當時的中國政壇上,汪東興是個不顯山露水的人物。其實,他的資歷頗深,早在延安時期便已在毛澤東身邊工作,多年負責毛澤東的機要和安全保衛工作,中南海在他的掌握之中。

就汪東興政治道路而言,有三次重要的升遷:

一是1965年11月10日,那篇揭開“文革”大幕的“鴻文”──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發表于上海《文匯報》。也就在這一天,從1949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建立起就擔任主任的楊尚昆,被撤銷了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之職,原本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的汪東興接替了他。從此,汪東興擔任這一重要職務達13年之久,直至1978年12月由姚依林接替了他。汪東興在1977年曾說,現在了解“文化大革命”全過程的就只有我一個,毛主席的指示手稿我都有。汪東興此言,道出了他多年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以及后來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而深知的中共高層內幕,尤其是“文革”內情。

二是在1969年的中共九屆一中全會上,汪東興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從此,汪東興進入中共中央高層領導核心圈。

三是在1973年8月的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汪東興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這樣,他的政治地位益發顯得重要……

張耀祠來到汪東興辦公室時,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副局長武健華也奉命到達。汪東興直截了當地對他們說:“中央決定,粉碎‘四人幫’!”

然后,汪東興向他們下達了在當天晚上拘捕江青以及毛遠新的命令。

張耀祠和武健華圓滿地執行了汪東興的命令,在當天晚上拘捕了“毛的遺孀”江青以及毛澤東的侄子毛遠新。

張耀祠向筆者回憶說,他是在8時半,帶領著幾位警衛前往毛遠新住處。那時,毛遠新住在中南海怡年堂后院,跟江青住處很近。張耀祠對中南海了如指掌,執行任務熟門熟路。

當時,張耀祠穿便衣,連手槍都沒有帶。警衛們則穿軍裝,但也沒有帶手槍。筆者問張耀祠,執行這樣重要的使命,怎么不帶手槍?他笑道,四周站崗的警衛們全是我的部下,還怕毛遠新、江青鬧事?抓他們易如反掌!

在毛遠新那里,張耀祠遇上了小小的麻煩。

一進去,張耀祠便向毛遠新宣佈,根據中央的決定,對他實行“保護審查”(張耀祠特別向筆者說明,對毛遠新跟“四人幫”有所區別,不是“隔離審查”),并要他當場交出手槍。毛遠新一聽,當即大聲說道:“主席尸骨未寒,你們就……”他拒絕交出手槍。張耀祠身后的警衛們當即上去,收繳了毛遠新的手槍,干脆利落地把他押走了。

在解決了毛遠新之后,張耀祠便和武健華帶著三名警衛前往江青住處。

在“文革”中,江青常住釣魚臺,但在中南海萬字廊201號也有她的住處。毛澤東病重期間及去世后,江青不住釣魚臺,住在中南海。

江青那里,由于工作關係,張耀祠常去,有時一天要去一兩趟。這一回他去拘捕江青,朝江青住處門口的警衛點點頭,就進去了。

江青剛吃過晚飯,正在沙發上閑坐。她見張耀祠進來,朝他點了點頭,仍然端坐著。

今日非比往常,張耀祠在江青面前站定,以莊重、嚴肅的口氣,向她作如下宣佈:

“江青(往日,他總稱之為‘江青同志’,這一回忽地沒有了‘同志’兩字,江青馬上投來驚詫的目光),我接華國鋒總理電話指示,黨中央決定將你隔離審查,到另一個地方去,馬上執行!你要老實向黨坦白交代你的罪行,要遵守紀律。你把文件柜的鑰匙交出來!”

張耀祠告訴筆者,他當時說的,就是這么兩段話。內中“你要老實向黨坦白交代你的罪行,要遵守紀律”一句,是他臨時加上去的,其余全是汪東興向他佈置任務時口授的原話。

江青聽罷,一言不發,仍然坐在沙發上。她沉著臉,雙目怒視,但并沒有發生傳聞中所說的“大吵大鬧”,更沒有“在地上打滾”。張耀祠說,那大概是后來在審判江青時,江青在法庭上大吵大鬧,通過電視轉播,給人們留下很深印象,由此“推理”,以為拘捕她時她也會如此“表演”。

張耀祠說,江青當時似乎已經意識到她會有這樣的下場。正因為這樣,江青對張耀祠所宣佈的中央命令并沒有過分地感到意外。

江青沉默著,在沙發上坐了一會兒,這才慢慢站了起來,從腰間摘下了一串鑰匙——她總是隨身帶著文件柜(保險柜)鑰匙,并不交秘書保管。

她取了一個牛皮紙信封,用鉛筆寫下了“華國鋒同志親啟”7個字,然后放入鑰匙,再用密封簽把信封兩端封好,交給了張耀祠。

張耀祠吩咐江青的司機備車,把江青押上她平時乘坐的那輛專用轎車。武健華上了車,轎車仍由江青的司機駕駛。

張耀祠說,外界傳聞給江青“咔嚓”一聲戴上锃亮的手銬,然后用囚車押走等等,純屬想象。當時并沒有給江青戴手銬,也無囚車。他說,江青的司機也是他的部下,當然執行他的命令。

轎車駛往不遠的地方──10月6日夜里,江青在中南海的一處地下室里度過。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當夜也押在那里,只是關在不同的房間中,并沒有像傳聞中所言“連夜押往秦城監獄”。

所以,根據當事人張耀祠回憶,拘捕江青毫無戲劇性!

汪東興佈置另一批人馬埋伏在中南海懷仁堂。當晚以在那里召開政治局常委會的名義,使前來開會的江青的同伙、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張春橋落網。

姚文元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但是據告要討論的是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需要主管宣傳的姚文元列席會議。姚文元來到懷仁堂,也被拘捕。

這樣,在1976年10月6日晚,在北京中南海,干脆利落地拘捕了江青、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四人幫”。

筆者再三問張耀祠:“汪東興對你所說的‘中央決定,粉碎“四人幫”’,這‘中央決定’是怎么作出來的?是誰作出來的?”

張耀祠說:“我是軍人。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當時,我服從中央的決定,執行命令,拘捕江青。我不會也不可能向汪東興問中央的決定是怎么作出來的。當然,我去拘捕江青,除了執行中央的命令之外,我本人在毛澤東身邊工作多年,也早就看不慣江青的所作所為。所以,我執行中央的命令非常堅決。在粉碎‘四人幫’之后,我也沒有向汪東興問過‘中央的決定是怎么作出來的’。我在中央機關工作多年,向來遵守紀律,不該知道的事情從來不問。所以,我至今不知道當時中央的決定是怎么作出來的。”

依據張耀祠所說,汪東興理所當然知道中共中央是怎樣作出粉碎“四人幫”的決定的。

在1984年6月15日,汪東興在醫院里曾對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同志這樣說:

關于行動的情況是這樣的:1976年10月6日下午8時,我們在懷仁堂正廳召開政治局常委會。當時,華國鋒、葉劍英同志就坐在那里,事先我已寫好一個對他們進行“隔離審查”的決定,由華國鋒宣佈。我負責組織執行。張春橋先到,宣佈決定就順利解決了。

接著來的是王洪文,他有一點掙扎,當行動組的幾個衛士在走廊里把他扭住時,他一邊大聲喊叫:“我是來開會的!你們要干什么?”一邊拳打腳踢,拼命反抗。但很快就被行動小組的同志制服了,扭著雙臂押到大廳里。華國鋒同志把“決定”又念了一遍。還沒等他念完,王洪文突然大吼一聲,掙脫開警衛人員扭縛,像頭發怒的獅子伸開雙手,由五六米遠的地方向葉帥猛撲過去,企圖卡住葉帥的脖子。因為雙方距離太近,我也不能開槍。就在他離葉帥只有一兩米遠時,我們的警衛猛沖上去把他撲倒,死死地摁住,給他戴上手銬。隨后,幾個人連揪帶架把他抬出門,塞進汽車拉走了。

姚文元住在家里,他那地方是由衛戍區管的。因此,我事先請吳忠同志在我辦公室等著,如果他不來懷仁堂,就讓吳忠帶人去他家里解決。結果,姚文元也來了。我怕再發生意外,經請示華國鋒和葉帥同意,沒有讓他進正廳,只讓人把他領到東廊的大休息室,由警衛團一位副團長向他宣讀了中央決定。他聽完后好像很鎮靜,沒有爭辯,也沒有反抗,只說了聲“走吧”,就隨行動小組的幾名衛士出了門。

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決策“拘江”

在1985年6月,汪東興則對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同志這樣說起拘捕“毛的遺孀”及其同伙的行動方案是如何制定的:

這件事是10月4日下午決定的,晚上我找華國鋒談了,他表示同意。我們就按事先設想的行動方案辦,即以在懷仁堂正廳召集政治局常委會的名義解決(華、葉、王、張四人是常委)。當時我發了文件(通知):一是審議毛選五卷的清樣;二是研究毛主席紀念堂的方案和中南海毛主席故居的安排。姚文元不是常委,就在文件上特定寫明請他來做會議的文字工作,把姚文元也從釣魚臺或住地調到懷仁堂。江青、毛遠新本來就住在中南海,遲群、謝靜宜等人由衛戍區負責解決。

具體工作我做得多一點,因為我情況熟悉一點,又管一些軍隊和辦公室,方便一點,應該由我做,應該做好。在做具體工作時,我主要依靠了辦公廳的三個副主任李鑫、張耀祠、武健華。如果說我做了一點工作的話,沒有這三個人是不行的。當時我沒有考慮自己的危險,不應該考慮這些了……

關于中共中央如何作出粉碎“四人幫”的決定,汪東興在1984年6月15日的談話中,只是這樣籠統地說道:

粉碎“四人幫”的斗爭,是以華國鋒、葉劍英同志為主進行的。我只做了一點具體工作。主要是華、葉當時決心下得透,也很果斷。

這就是說,在1976年10月6日,作出拘捕“毛的遺孀”及其同伙的決定是三個人,即: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華國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葉劍英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汪東興。“中央的決定”,實際上就是由他們三個人作出的。

筆者採訪過葉劍英的侄子、當時生活在葉劍英身邊的葉選基。

葉選基說,葉劍英為人剛直,敢做敢為。在與張國燾的斗爭中,葉劍英便在關鍵時刻不顧一切挺身而出。這次,在與“四人幫”的斗爭中,又一次顯示了他的剛強。葉劍英是一位儒將,有勇有謀,運籌帷幄。

葉選基說,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這三人,在當時“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華國鋒是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當時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指定的接班人。沒有華國鋒的參加,拘捕“四人幫”很難以中央的名義進行。

葉劍英德高望重,在老干部中廣有影響,而且當時是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手握軍權。沒有葉帥的參加,軍隊不支持,也無法成功。

又據《解放軍報》報社原副社長姚遠方回憶,葉劍英曾說:“這次拘捕‘四人幫’,是在特殊的時候不得不採取的特殊的手段。這將是我們黨的歷史上最后一次採用這樣的特殊的手段。”

汪東興則掌握著中南海的控制權。在中南海拘捕“毛的遺孀”,沒有汪東興的參與是很難進行的。

正因為這樣,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三者缺一不可。

也正因為這樣,人們說:“綠葉扶紅花,灑上水汪汪。”

綠葉之“葉”,葉劍英也;紅花之“花”,即“華”,華國鋒也;“水汪汪”,汪東興也。

筆者還曾與《人民日報》老記者紀希晨交談。紀希晨曾在1982年11月24日採訪過葉劍英。紀希晨后來在《十月春雷》中這樣寫及華國鋒、汪東興在1976年10月5日下午前往北京玉泉山與葉劍英密談的情形:

葉劍英深謀遠慮地說:“這是一步險棋,是關係黨和國家命運的決戰。行動要果斷,更要周密,必須萬無一失。”

華國鋒完全同意葉劍英的意見。他說:“我們這是執行黨和人民的意志,執行毛主席的遺志。對解決‘四人幫’的問題,毛主席早就有交待。”

汪東興談了他準備好的具體行動方案,從執行人員的挑選、隔離審查的地點、時間,以及每個細節的詳細安排。他神情嚴肅地說:“這件事,要絕對保密,行動要越快越好。時間拖得越久,越危險!”

命運的決戰,需要有果斷的決策,這既需要智謀,更需要膽略和魄力。他們原定十號左右動手解決,后來,考慮到拖得越久越危險,越容易走漏風聲,于是,三人當機立斷,一致決定:明天動手!

【華發網根據人民網、《鄧小平改變中國》採編】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