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他25歲分封天下,一戰成名,曾經用五萬人打敗50萬人
- 更新時間:2018-03-19 11:24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286832
秦始皇到會稽游玩,駕大船渡浙江,項羽與項梁一起觀看,項羽對項梁說:“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項梁趕忙捂住項羽的嘴,說:“你不要胡亂說話,否則會給全族招來禍患。”這年他22歲
后來章邯殺敗項梁,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宋義軍行至安陽,逗留四十六日,不再進軍。項羽見此狀況,于早晨去見宋義,將其斬殺。項羽提著宋義的頭告訴將士:“宋義想要和齊聯合謀反,楚懷王暗令我將其殺死。”諸將因為畏懼而屈服,不敢抗拒,于是推項羽暫為上將軍。桓楚將此事報告給楚懷王,楚懷王就任命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帶兵對戰秦章邯,先是敗王離,斬蘇角,后以5萬楚兵打敗章邯50萬精銳秦兵大破秦軍后,項羽于轅門召見諸侯將領,諸將無不跪前行,不敢仰視項羽。于是項羽為諸侯上將軍,諸侯都歸附于他。這一年他24歲
后來項羽召集黥布、蒲將軍等人商議,認為秦兵很多,入關中后如果不聽令,會引起非常大的禍患。于是,項羽將秦降卒二十余萬全部在新安城南連夜坑殺。
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后,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魏王豹為西魏王,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殷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吳芮為衡山王,共敖為臨江王,燕王韓廣為遼東王,臧荼為燕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等十八個諸侯王。 這一年他25歲。
漢二年冬, 劉邦率領五路諸侯兵馬有五十六萬,向東攻打楚國,項羽聽聞后,親率精兵三萬去救援彭城。項羽率軍從早晨開始,由蕭縣從西打到東,中午時打到彭城,大破劉邦軍,殺死漢兵十余萬。劉邦軍逃往南山,項羽率軍追到靈壁東阻攔,漢兵落入睢水十余萬,睢水為之不流。項羽把劉邦包圍了三層,卻被一陣大風吹亂楚軍,劉邦趁機率領數十騎兵走脫。
后來在項羽被劉邦算計60萬人圍的鐵桶一樣,垓下兵敗帶帶領最后的28騎橫沖直撞又殺了千人,他自己就殺了幾百人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并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于是,項羽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后揮刀自刎。此刻他31歲!
項羽:最后的霸王
他是中國最著名的失敗英雄,也常被形容為剛愎自用的霸王。若不是太史公以深情的筆法破例為他寫下膾炙人口的《項羽本紀》,他恐怕會和后世的李自成、張獻忠一樣歸入流寇傳。千年之間,他的形象被不斷地涂改,我們只有洗去這些油彩與誣蔑,才能看清他的本色。為什么他自稱西楚霸王?為什么在他之后,再沒有人稱自己為霸王?他失敗在哪里?一切的一切,且聽一一道來。
公元前233年,項羽出生在楚國一個武將世家。祖父項燕,是楚國名將,公元前223年死在秦始皇的統一戰爭中,為逃避秦國的追殺,11歲的項羽隨叔父項梁逃亡江東。關于項羽年少的事跡,太史公記載了兩件事。一是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最后學兵法也粗知大意。二是始皇巡行會稽時,他說了“彼可取而代之”這句狂話。按照秦朝“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政策,學書和學劍都為進入政府為吏的必備條件,又因秦朝“禁百家語”,學兵法是違禁的事情。在少年項羽的心中,他真正的祖國是已經滅亡的楚國并想著復興它。
公元前209年大澤鄉的一場暴雨,為他的復國夢想提供了契機。暴雨延誤了陳涉等人去往北方邊郡漁陽的日期,按秦律,當斬。戍卒們在左右都是死的無奈下隨著陳涉的“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揭竿而起。盡管陳涉的張楚政權僅僅支撐了6個月,然而,這束未被暴雨澆滅的火光點燃了所有對秦不滿的六國人民。消息傳到楚地,項羽殺縣尉隨叔父起兵,這一年,他24歲。
然而,好景不長,反秦的第一波攻勢很快被秦將章邯、王離等人率軍撲滅,叔父項梁也死在戰爭之中,項羽只好帶著叔父擁立的懷王退回彭城。這個懷王是戰國時楚懷王的孫子,因他屢被秦騙并客死秦國,楚國人民非常同情他,所以反秦時仍以懷王為號,以號召百姓。
項梁的死,使項羽失去了依靠,同時,也使新立的懷王擺脫摯肘。當時,打敗項梁的章邯以為楚地沒什么威脅了,便北上擊趙。懷王為激勵士氣,發佈“先入關中者王”的詔書,同時為打擊項氏的勢力,命令劉邦從西線攻秦,而以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北上救趙。這是把最難啃的骨頭留給了項羽,從當時的形勢看,戰勝秦軍的希望也不大,懷王可能就是想借秦軍之手徹底消滅項氏勢力。宋義似乎也看到了這點,他到了前線并沒有進攻。然而,令所以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項羽殺了宋義直接渡河參戰,非但沒有被秦軍消滅,反而打出了自己的成名之戰,并以此戰奠定了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
當項羽在巨鹿廝殺并收服章邯等秦國降將時,劉邦卻搶先打進關中。按照懷王“先入關中者王”的約定,劉邦當封為王,按照實際滅秦的功勞,項羽當封為王。劉邦自知力量不足,所以當項羽率領六國諸侯及秦朝降將入關之后,自己退出咸陽,還軍霸上。二者的矛盾最終在鴻門宴這場戲劇性的飯局上解決。劉邦通過飯局的座次暗示了自己是項羽的部下,而項羽也認可劉邦的順從而放他一條生路。后人常常把項羽的失敗歸咎于宴會上的婦人之仁、不用范增之謀,關于項羽為什么不殺劉邦,我在后文會探討。當項羽認為解決了劉邦問題之后,他便依靠自己的軍功主持新的分封:
我們按戰國時七國的疆域來歸納一下項羽新封的諸侯特點:
1、秦地被分成4國: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
2、魏地被分成2國:西魏王為豹;殷王司馬卬;
3、韓地被分成2國:韓王韓成;河南王申陽;
4、趙地被分成2國:常山王張耳;趙王趙歇;
5、燕地被分成2國:燕王臧荼;遼東王韓廣;
6、齊地被分成3國: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膠東王田市
7、楚地被分成4國:西楚霸王項羽;九江王英佈;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尊懷王為義帝
從分封的人員看,可以分為3類:
1、反秦戰爭的領導者和將領:項羽、劉邦、申陽、司馬卬、田都、田市等共11人;
2、原六國貴族之后:趙王趙歇、魏王豹等共6人;
3、秦朝降將:章邯等共3人
根據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看出:
1、同西周相比,項羽分封的都是異性王,沒有血緣關係,以滅秦的軍功為原則。
2、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手下嫡系很少受封,在地域上自己一枝獨秀。
3、肢解了秦、楚、齊三個大國,肢解秦是為了防范劉邦,肢解齊是為了防范田榮、陳余等人。肢解楚,這樣是為了方便自己控制。
可以說項羽通過分封,完成了自己興復楚國的理想。然而,這個分封有兩個隱患,一是以軍功為原則而非以人物事跡影響力為原則,導致田榮等實權人物不滿;二是把原來一國的土地分成兩國、把原來手下的將領封為與自己平級的國王令六國王室后裔不滿;由此產生的爭端,項羽只能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武力去解決。也由此開啟了滅秦之后的楚漢之爭。
當項羽忙著平息紛爭時,劉邦已聽了韓信的“漢中策”準備與他爭奪天下了,項羽以力壓制諸侯,劉邦以利結交盟友,二人最后在陳下決戰,史稱垓下之戰。
漢軍已略地,四面楚歌聲,項王在十面埋伏中南馳烏江
在烏江渡口,他沒有選擇卷土重來,而是回身廝殺,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就此殞沒。
以上,我簡單勾勒了項羽的一生。人們在評論楚漢之爭的成敗時,常用劉邦的猥瑣來襯托項羽的蓋世,或用劉邦的智慧來反襯項羽的意氣。
在過不過江東的問題上,杜牧《題烏江亭》寫到: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這是責備他不能忍辱負重;李清照在《夏日絕句》中說: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贊揚他不居人下的傲氣。兩種意見分歧的根源是對項羽的角色定位不同。杜牧把他視為政治家,李清照把他視為英雄。
而霸王這個稱呼,則是二者的統一。
透過項羽的一生,他的貴族出身,使他缺少劉邦那樣市井的人情歷練,他甚至不屑于那樣做;他的武將氣質,使他聽不得文臣的建議,更習慣于武力解決問題;他的楚國遺民身份,使他痛恨秦國帶來的滅國之恥,他殺秦國降卒20萬,他放火燒毀阿房宮,他不都關中,都顯示了他的家鄉情結,而復楚成而后敗的現實,又讓他倍感慚愧,不肯見江東父老。
他的政治理想,是重新回到春秋時期的霸主狀態,他原想做一個齊桓晉文那樣的霸主,以符合他貴族的出身、復國的愿望、武將的本色。自稱西楚霸王,就是這一理想的集中表達。
然而,他失敗了,他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天,天亡我,非戰之罪,這是他的絕命詞,的確,此時的形勢已經不是春秋時期,秦亡的原因也并非郡縣制等制度的原因,秦楚之際的歷史出口是以劉邦為代表的承秦路線,而不是他建立的霸王政治。
那么,項羽的西楚霸王是一道不必要的曲折嗎?陳勝的大楚興口號,在項羽的身上實現了。可是,項羽的貴族色彩沖淡了陳勝喊出的另一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劉邦接過了陳勝的不服與疑問,開創了漢初的佈衣卿相之局。
此后儒家滲入,以至獨尊。在儒家的理想中,王道勝于霸道,文質勝于武藝,項羽也就成了最后的霸王。說他是最后,因為,再也沒有人把霸王視為褒義。而項羽所代表的武的傳統,只能去野史小說中尋找了。
“悲壯英雄”項羽沒過烏江,是不肯還是不能?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寥寥數句,傳神描繪了一代霸王項羽的慷慨悲壯,突顯了項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概。如是英雄,當年為何不選擇渡過烏江,以圖東山再起,而是選擇了自刎呢?真的僅僅是因為無臉面再見江東父老,還是其中存在著其他的一些原因?
楚漢戰爭中,劉邦和項羽僵持不下,“丁壯苦軍旅,老弱罷鞍漕”,項羽曾約請劉邦單挑,一決雌雄。這能否說明項羽有可憐天下蒼生的情懷,能否說項羽選擇了自殺想結束連綿數年的戰爭,消除百姓因戰亂帶來的痛苦,還天下一個太平世界?當然不能,與劉邦決斗,更多的應該是出于一種計謀,因為以項羽的能力,打敗劉邦簡直就是易如反掌,可惜劉邦沒有上當。再者.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與項羽的好戰殘暴不相符合,根據史書記載項羽當年曾經坑殺20萬秦兵,火燒秦朝宮殿三個月;如此暴虐之人,怎可能為了免除百姓疾苦而至自殺身亡?
長江以南是項羽的執力范圍,是他發跡崛起的地方,即使在楚漢戰爭后期,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尉等依然服從項羽,尤其是南楚臨江壬共氏,直到項羽死后仍忠于項主.抗拒劉邦。一旦項羽順利渡江,完全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來,再一次擊敗劉邦亦非沒有可能之事。項羽從十面埋伏突圍之后,直奔江東方向,也正是因為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渡過烏江,何以到了烏江口,卻選擇了自刎?或許,項羽當時并非是不肯渡過烏江,而是根本沒有機會渡江。
《史記》、《漢書》、《楚漢春秋》關于項羽之死的描述,除《項羽本紀》中有“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兩處涉及烏江外,其余無一處寫到項羽烏江自刎。反倒是明確提到:項羽“身死東城”,“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等。漢王劉邦也是一代梟雄,怎容許項羽渡過烏江,放虎歸山?為此,劉邦派遣大將灌嬰追殺項羽。項羽突圍逃至東城時被漢軍再度包圍,混戰中即被灌嬰殺死。而據考證,烏江離東城還有240華里,所以項羽根本沒有渡江的機會,更別說是有渡江的機會而不渡江了。
知識鏈接:項羽不能過江的說法,遭到了部分學者的質疑。根據《太平寰宇記》等資料記載,兩漢時期的東城縣,是江準之間的一個轄境廣闊的大縣。從現在定遠東南的池河上中游地區.越過江淮分水嶺,包括今滁縣西南境、肥東東境、全椒西南境,直到今和縣烏江的沿江一帶,直到晉太康六年東城縣界才設置單獨的烏江縣。章學誠在《和州志補沿革》中曾指出:“秦為九江郡之歷,日及東城烏江亭地……晉太康元年屬淮郡,其歷陽及東城烏江亭地如故。”這也就是說,在楚漢戰爭時期,東城是一個范圍廣闊的行政區域,烏江是包括在東城縣內的,因此司馬遷所說的“身死東城”與“烏江自刎”并不矛盾。
一位原解放軍戰術專家的獨到分析:項羽贏下“天下第一”之爭,靠的是智謀!
在戰場上,高手有兩層境界:
能夠找出敵軍薄弱環節并擊敗之,算得上高手;
能夠制造出敵軍薄弱環節并擊敗之,是頂級高手。
說到“西楚霸王”,人們都認為他是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
連他的老對手韓信也說“項王厲聲怒喝,能把千人嚇癱”(原文為“項王喑惡叱咤,千人皆廢”)。
其實,戰場上的項羽不僅勇武,而且富有智謀,是個頂級高手!
在著名的巨鹿之戰中,項羽首先找到敵人薄弱環節,一破秦軍;而后,制造敵人薄弱環節,一舉擊垮秦軍主力。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1
百密一疏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之后,各地起義軍風起云涌。
秦廷派章邯出關鎮壓。
章將軍一路東進,所向披靡。然而,在遭遇楚國貴族項梁的部隊后,他連吃敗仗。
然而,這種狀況沒有持續太久。
在得到秦關中援軍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章邯趁項梁新勝輕敵,以突襲戰法在定陶大敗楚軍。
結果,項梁兵敗身死,項羽、劉邦、呂臣部紛紛退保彭城。
這時,章邯犯了一個戰略性錯誤——他認為楚地已不足憂,沒有趁機對楚地做深遠攻擊,而是率兵渡過黃河,與前來增援的王離部(長城軍團)集合,約40萬大軍一起攻打趙國。
趙軍大敗,趙王歇、趙相張耳北逃巨鹿。
秦軍追擊,兵鋒直指巨鹿。據《史記》記述,章邯的佈陣是這樣的:
“章邯令王離、涉間圍鉅鹿(即巨鹿),章邯軍鉅鹿南棘原,筑甬道屬河,餉王離。”
巨鹿之戰的要點地圖
他把指揮所設在棘原,此地是區域的交通樞紐:
西向過“太行八陘”之滏口陘可至上黨,西南向直通河內,南向可通黃河渡口白馬津,東向則是邯鄲、巨鹿。
這可謂四通八達,進可戰、退可守,牢牢地護住了秦軍的兩條后路——上黨和河內方向。
章邯命王離包圍巨鹿,自己的軍隊屯駐這個可以控制戰場全局的要點,建造甬道連接漳水,為前軍實施后勤保障,并為王離軍后繼。
然而,這個部署雖然高明,卻“百密一疏”,存在著一個薄弱環節。
他在之前攻打邯鄲的時候,把那里的老百姓趕到了河內,毀了城池,使原本城固人眾的邯鄲城不復存在。
這樣一來,棘原的章邯和巨鹿城下的王離之間缺少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撐點,秦軍前后軍僅依靠漳水、甬道形成的補給通道聯絡,距離達到110多公里,綿長而虛弱。
2
破釜沉舟
這時,項羽登場了。
擊殺宋義后,項羽奪取了楚軍指揮權,后來英佈和蒲將軍所部2萬人也歸其指揮。此時,楚軍大約有7萬人。
注:楚懷王本派宋義領軍救趙,項羽為副將。宋義行至安陽,多日不進,又嚴令各部不準出擊。項羽最終發動兵變,殺宋義,奪取指揮權。
隨后,項羽率軍北上援趙。
他採取孫子兵法中“以迂為直”之法,避開章邯緊盯的黃河南側白馬津,繞路渡過平原津,抵達巨鹿秦軍包圍圈東側的黃河故道邊。
在先遣部隊試探進攻獲勝后,項羽很快就發現了秦軍的弱點——秦軍前后軍距離太遠,二者相連的甬道正是其薄弱環節。
于是項羽決定“破釜沉舟”全軍渡河,奔襲秦軍甬道,實施突然攻擊。
快速而準確地掌握敵軍的弱點,使項羽這次作戰行動佔據了四大優勢:
*渡河后,項羽下令“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輕裝奔襲,達成了作戰的突然性;
*攻擊秦軍薄弱環節補給線,既“避實擊虛”又“攻敵必救”,迫使圍城的王離由進攻轉向被動防御,從而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在甬道發動集中攻擊,遵循“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的原則,達成優勢兵力的有利態勢;
*由于章邯毀掉了邯鄲,秦軍前后軍之間失去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撐點,兩軍距離過遠,章邯難以對王離進行有效救援,給了項羽各個擊破的機會。
經過九次戰斗,項羽大獲全勝,生擒王離。章邯援軍被楚軍阻擊,未能救援。
“破釜沉舟”這一戰,彰顯了項羽的“智”。
3
對陣沙場
擊敗王離后,項羽威名大振,諸侯軍諸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接下來,他將與當時的“天下第一名將”章邯對陣沙場。
“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
項羽圍殲王離部后,各諸侯救趙的部隊也都歸屬于他指揮,總兵力達到約20萬。
全軍士氣正旺,可以說是得了“人和”。
章邯現有兵力也差不多20萬。面對當前形勢收縮防御,他對陣型進行了調整:左翼依托太行滏口陘,佔據了險要地勢;中軍佔據棘原看住了戰場各條通道;
右翼沿漳水、洹水前出,繼續保持對項羽的威脅。
這樣的陣型攻守兼備,幾乎“無懈可擊”,可以說是得了“地利”。
觀察章邯陣型之后,項羽認為:
秦軍左翼最為堅固,這一翼難以做文章;
中軍處四通八達之地,也不好打;
右翼前出,雖有漳、洹兩水環繞,但相對來說最好打。
所以,項羽軍駐扎漳南,主攻秦軍右翼。
項羽取得了一些戰斗的勝利,但是,卻無法從根本上動搖秦軍防御體系。
章邯用兵絕對是老謀深算——秦軍擺的是個三角陣型(請將上圖側過來看),右翼就是三角箭頭,可以得到底部的有力支援。
項羽從這進攻,只能緩慢推進,時間久了,有被敵人翻盤的危險。
之前,項羽看破了章邯、王離之間的破綻才能以弱勝強。
現在,秦軍毫無破綻,這可如何是好?
4
轉向攻心
雖然輸了幾場小仗,但章邯頂住了項羽的攻擊銳勢。
這正是扭轉戰局的時機。
然而,在咸陽的秦二世看不懂局勢,他派人指責章邯。
統兵在外,最怕的就是老板心懷猜忌,章邯很害怕,派司馬欣去咸陽探聽消息。
他從司馬欣口中得到了一個壞消息:
“朝中趙高主政,您打贏了,趙高肯定嫉妒咱們的功勞;輸了,那必死無疑。您得好好考慮考慮。”
項羽見強攻不成,轉為“攻心”,派人寫信給章邯勸降。
章邯有點猶豫,派人和項羽談條件。
就在此時,項羽趁雙方正在談判,攻其不備,對秦軍實施突然打擊。
但問題是,主攻方向在哪?
項羽把軍隊轉到漳北,對章邯中軍實施中央突破!
于是,蒲將軍部奉命從三戶津渡河,目標直指章邯中軍棘原。
注:司馬遷的記載中兩處提到“漳南”,指的并不是同一位置。從地圖上可見漳水的走向,“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可見棘原和項羽駐軍的“漳南”不是同一地,而是在棘原的右翼;而蒲將軍“日夜引兵渡三戶,軍漳南”,顯然是說從三戶津渡過漳水而至“漳南”,這里已經直逼棘原。
這是章邯的要害。
項羽以前不打這的主意,是因為章邯的佈陣結構完備——棘原是各條機動路的交匯點,秦軍各防御點的援兵可以迅速趕到,對此點實施強渡進攻等于同時與秦軍整個防御體系的力量對抗,難度太大。
此時不一樣了,章邯最擔心的不是項羽,而是趙高,自然對敵軍放松了警惕,是偷襲的大好時機。
蒲將軍趁機突破漳水,進至漳南,在此形成一座“橋頭堡”。
項羽軍如果利用這個橋頭堡、源源不斷增兵,實施縱深突破,章邯的防御體系就有被分割的危險。
章邯畢竟是“老江湖”,看得很明白,他果斷下令反擊。
然而,蒲將軍絕對是個驍勇善戰的良將,章邯的反擊,均被他打退。
整個巨鹿之戰,項羽兩次用此人打先鋒,確實算得上用人得當。
至此,項羽軍在漳南站穩了腳跟,形成了戰役的突破口。這就像一個西瓜被切開一個缺口,順著缺口切下去就會一分為二。
同時,項羽命趙將司馬卬進行戰役大迂回,拿下了河內,秦軍一個后方被端掉,切斷了章邯向西南方向的退路。
這時,項羽看見了勝利的曙光。不過,有了缺口,要想發展為勝利,還需要進一步攻堅作戰,拿下秦軍一座座營壘,向縱深突貫。
接著,項羽會怎么做?
5
大局已定
章邯雖然遭遇重大挫折,但是他佈下的陣型留足了后手。
之前提到,他有兩條退路,這是個“雙活陣”,河內方向雖然被切斷,上黨方向卻還在他手中。
這時,章邯有三個選擇:
*就地固守,在切口已被打開的情況下,顯然是條死路;
*繼續反擊,之前兩次反擊作戰都失敗了,失去了寶貴的時機,蒲將軍橋頭堡難以撼動,也不是上策;
*往滏口陘、上黨方向撤退,跳出包圍圈,保存實力,伺機反攻。
顯然,好漢不吃眼前虧,第三個是最佳方案。
只要章邯向滏口陘移動,成功退到上黨,還可以重整旗鼓和項羽再戰。之前他幾次敗給項梁,也是退軍休養生息,最后一舉翻盤。
章邯準備如法炮制,退出趙地。
但是,讓章邯大吃一驚的是,項羽派蒲將軍部強渡三戶津實施中央突破,居然是個虛招!
項羽主力其實埋伏在汙水——章邯大軍向滏口陘轉移的必經之路。
滏口陘是天險,二十多萬大軍轉移,要通過狹窄的隘口,隊形自然難以保持,“強”與“弱”瞬間轉換。
這是項羽的大好時機。
正在轉移的秦軍遭遇如此精心策劃的埋伏,結果可想而知。
項羽憑借自己的智謀,在秦軍原本最牢固的左翼制造出秦軍薄弱環節發出致命的一擊。
在汙水挨了當頭一棒的章邯,變成了沒頭蒼蠅,被迫南撤。
然而,南撤只會使其徹底落入項羽的包圍之中——連戰連敗,深陷重圍,秦軍還有何斗志可言?
于是,二十多萬秦軍在殷墟投降,項羽徹底殲滅秦軍主力,敲定天下大勢。
司馬遷記錄此戰:“項羽悉引兵擊秦軍汙水上,大破之。”
縱觀整個巨鹿之戰,項羽先是看出秦軍破綻,找到薄弱環節,正兵強擊,一舉擊敗王離;后又以正兵奇兵變幻的手法,誘騙章邯,制造出秦軍的薄弱環節,奇兵伏擊,又一舉擊敗章邯。
這才是真正的高手,頂級高手!
鴻門宴放走劉邦,又弒殺義帝,項羽犯下這些錯誤因為有勇無謀?
在秦末的諸侯戰爭中,最驚心動魄的無疑是西楚霸王項羽的事跡了。大小數百余戰而無一敗績,最后在垓下之圍中,四面楚歌,兵盡糧絕,遂拔劍自刎,了斷在了烏江水邊。打了無數次勝仗的項王,卻因為一次圍困而功敗垂成,難怪他將自己的失敗要歸之于天了。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然而,后人站在上帝視角,分析項羽失敗的原因時,往往歸結于簡單的八個字:剛愎自用,有勇無謀。其中最主要的兩個理由,一個是鴻門宴放走了劉邦,眾虎歸山了。另一個是弒殺了當初他們共同擁戴的“義帝”楚懷王熊心,給諸侯的群起討伐落下了口實。說白了,就是說項羽缺少政治權謀,只有武力,沒有腦子,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司馬遷在寫《項羽本紀》時,對他早年的經歷有過一段經典的描述: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這段話似乎在說項羽早年就不好學,學書、學劍、學兵法都不成,為后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然而后來項羽做了什么呢?常常以一敵百,單挑更是無人能擋;破釜沉舟,擊敗秦國最精銳部隊,俘王離、章邯等名將,打得秦軍心膽俱裂。
你說他沒學成嗎?恐怕是因為他學成得太快,別人誤以為他“不肯竟學”的可能性更大。就像一個人過于天才,因為功課太簡單而不肯好好學,在班級中反而被當成了“差生”一樣。
項氏一族,原本就是楚國四大姓之一,長期把持楚國朝政。楚懷王熊心被擁立后,雖然地位形同傀儡,但在早期懷王并非毫無作為。相反,他採取了許多有力措施,限制了項羽的掌權。
首先,在項梁兵敗后,懷王迅速從盱眙趕到彭城,收割了楚軍兵權,“并項羽、呂臣軍自將之”。然后,以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把項羽晾在一邊。西進抗秦,懷王與諸將約,“先入關中者為王”,卻又安排了劉邦率軍西進,項羽北上救趙。關鍵是,懷王還指派了宋義為楚軍主帥,可見懷王對項羽的防范之深。
只是這些周密的安排都擋不住項羽逆天的實力。公元前207年十一月,項羽在軍帳中親手斬殺了宋義,并向全軍宣佈說,宋義無義,與齊國合謀反楚,所以楚王讓我殺了他。奪下兵權后的項羽,又準確判斷出當時的戰場形勢,如果趙國戰敗,秦軍必定士氣大振,到時就更難辦了。
所以項羽“破釜沉舟”,又用秦軍最擅長最引以為傲的肉搏戰生生擊敗了秦軍主力,一下子摧毀了秦軍信心。此后的戰爭,項羽勢如破竹,威震天下,秦軍從此則失去了抵抗的勇氣,連名將章邯也選擇了投降項羽。
能在處處掣肘中殺出一條血路,擊敗掃滅六國的虎狼之師秦軍主力,說他“有勇無謀”,這可真是太欺負人了。
進入關中后,劉邦自知功勞和實力都比不上項羽,只好假裝心甘情愿的讓出了關中。項羽則建立了西楚政權,號為西楚霸王,開始分封天下。不但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而且還封他為漢王。而之前所立的另一個“楚王”也沒用了,直接殺掉。這一系列錯誤,似乎都歸集于項羽的“剛愎自用”,缺少權謀,政治智慧太低。
然而,事實上項羽恐怕不是“不會”,而是“不屑”,這之間有霄壤之別。在項羽崛起的過程,已經充分體現了他的能謀能斷。而在之后的行動中,不殺劉邦之父,停止屠城等等表現,也體現出了他能聽取意見,并非很“剛愎自用”。而之所以放走劉邦(而不是在席間刺殺),殺掉懷王(而不是派人暗殺),這一切恐怕都只是因為:沒必要。
當時的劉邦,確實是毫不起眼的小角色,放了就放了,翻不起什么浪。而楚懷王則已經結結實實成為了一個傀儡,在項羽的西楚政權建立后,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事實上,就算明擺著殺掉懷王,項羽也有絕對自信能夠壓服諸侯。
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會同時遇上兩個小人:劉邦和彭越。他們有一項共同的絕技:跑。劉邦是逃跑高手就不說了,反正是流氓出身,歷史上無數次的大潰而逃,丟盔卸甲,跑的只剩光桿司令,也依然并不覺得恥辱,屢次又死灰復燃。彭越也差不多,和劉邦一東一西,在項羽的凌厲攻勢下打起了游擊戰。
項羽在劉邦和彭越之間,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有其他地方不服,也趕過去捶一頓,就在這樣的拉鋸中,韓信悄悄拿下了趙、齊之地,對項羽完成了三面夾擊的包圍圈。
垓下之圍,項羽漸漸陷入絕境,糧草被斷,士卒離散,四面楚歌,最后只剩下二十八騎。就是在這樣的絕境中,項羽仍爆發出了巔峰的戰力。
第一戰,“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第二戰,“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有人想對他放冷箭,“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這樣的武功,震古爍今,漢軍根本拿他沒辦法,如果不是他死志已堅不肯過江東的話。
有人說“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啊!雖然 “江東父老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但這樣就成了劉邦,而不是項羽了。
【華發網根據瞭望智庫、一篇讀罷、中國歷史網、趣歷史採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