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退休!重溫46年5000倍回報背後的資本運作術
- 更新時間:2018-03-17 22:31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689834
2018年3月16日,90歲的李嘉誠在長和系四大上市公司宣佈業績之際,對外宣佈退休,由長子李澤鉅擔任長和系主席一職。借此機會,我們一起重溫李嘉誠的學習方法、做事哲學、獨特思維,再讀依然令人動容。
一、自助者天助之,學習改變命運
李嘉誠從學徒時代就學習英文、訂閱西方英文雜志,到21世紀和美國硅谷科技新貴并肩前行,李嘉誠一生學無止境,孜孜不倦。他自己,正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典型。
1.自學英文與專業知識
做學徒時期,李嘉誠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也都從未忘記或放松學習。他知道當時的香港是洋人主導的社會,必須學會英文才能求得更多的機會,因此攢錢買了本英漢詞典自學英語。
后來進入塑料行業工作,他又借來《當代塑料》及其他西方專門的塑料雜志,從中學習外語和專業知識。
李嘉誠的學習涉獵廣泛。除了英文,他也喜歡中文古書,從《曾國藩家書》《論語》《老子》等傳統中國古典學習到很多為人處世的哲學。
工作幾年后,李嘉誠還給自己制定了閱讀紀律:
“第一,不看對發展事業無用的書,即使內容再有趣味性;
第二,有用的書,即使沒有趣味,也要看,而且要看出趣味和學問。
非專業書籍,我抓重點看,如果跟我公司的專業有關,就算再難看,我也會把它看完。”
回憶早年的苦學生涯,李嘉誠說,“別人是自學,我是‘搶學問’,搶時間自學。一本舊《辭海》,一本老師版的教科書,自己自修。”
2.閱讀上市公司財報
20來歲開始,李嘉誠還給自己培養了一個閱讀愛好——看上市公司的財報。
學習,讓沒有接受過什么正規教育的李嘉誠年紀輕輕就被老板任命為經理、總經理。學習,也讓李嘉誠找到創業的機會。他創辦第一家工廠的依據就是來自長期閱讀的《當代塑料》雜志。
當時,他通過閱讀專業書籍預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將邁向經濟復蘇以及人口成長,勢必帶動塑料制品的市場需求。因此,當老板結束塑料工廠業務時,李嘉誠認為機不可失,進而邁開了創業步伐。
學習,還讓李嘉誠掌握到靠知識和資本快速壯大企業的秘訣。在創業初期,李嘉誠就已開始投資一些華爾街上市公司的股票。
每次買入一個公司之前,他都會仔細研讀他們的財報,研究他們的商業規則。華爾街上市公司的財報因此成為他的英文老師、商業教練,也是他的私人投資獲利來源。
這讓李嘉誠成為同代香港華商中對國際資本市場有更多了解,并擁有更廣闊經濟和經營視野的人,也讓李嘉誠找到以資本運作產業的成功密碼,從而不斷從同代香港華商中超越傳統的邊界,構建起無域的商業帝國。
3.善用知識,勤學不輟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李嘉誠說。也因此,他多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成功領袖必備條件之一,就是善用知識:
“經濟的競爭,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戰爭;知識的創造與應用,是企業成敗的關鍵。”
實踐中的自學,也讓李嘉誠更具思辨性地對待知識,而不是迷信專家和權威。他說:“老實說,我對許多人云亦云的表面專家所做的分析,是尊敬有加,心里有數。說得俗一點,有時大家方向都正確,耍的卻是花拳繡腿,姿勢又不對。”
今天的李嘉誠,依然自學不輟,回家仍必做兩項功課:一是晚飯后看電視學英文,一項是就寢前的閱讀。
二、做事的哲學
1.好謀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無為而治
“好謀而成”是凡事深思熟慮,謀定而后動;
“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條理,按部就班地進行;
“不疾而速”,是你早就有了謀劃,早就洞悉了事物的調理,并且早就對各種問題胸有成竹了,因此,當機會來臨便能迅速把握,一擊即中;
“無為而治”則要依靠好的制度、好的管治系統來管理。
“對于我來說,一場最漂亮的仗,其實是一場事前清楚計算得失的仗。以上四句話是環環相扣、互為因果的。”李嘉誠強調。
2.審慎考量,注意風險
為在事前清楚計算得失,李嘉誠會不停研究每個項目可能發生的壞情況,然后考慮能否承擔其風險。他說,做事業一定要先想失敗,世上并無常勝將軍,一定要在風平浪靜之時,好好計劃,仔細研究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解決辦法。
注意風險并不代表停滯不前。
如何在風險和機會中取舍,李嘉誠的答案是——做足準備功夫、量力而為、平衡風險。他說:“‘審慎’也是一門藝術,是能夠把握適當的時間作出迅速的決定,但是這不是議而不決、停滯不前的借口。”
3.如何在適當的時間迅速地決定?
李嘉誠的經驗是,要在事前汲取行業最新、最準確的技術、知識和一切與行業有關的市場動態及訊息,才有深思熟慮的計劃,讓自己能輕而易舉在競爭市場上處于有利位置。
他說,只有掌握了消息,機會來的時候,你就可以馬上有動作。這也是他的成功精髓。
4.發展事業要注意的三點:
第一,要追求那個行業最好的知識、行情信息,以及最好的技術,且必須處于最佳的狀態;
第二,努力、毅力,要用力到極致;
第三,建立好的制度與人才團隊。
李嘉誠曾在汕頭大學闡述自己的管理心得和經驗。
“我常常問我自己,你是想當團隊的老板,還是一個團隊的領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簡單得多,你的權力主要來自你地位,這可能是上天的緣分或憑著你的努力和專業的知識。
做領袖就比較復雜,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號召力。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度與能力一樣重要。領袖領導眾人,促動別人自覺甘心賣力;老板只懂支配眾人,讓別人感到渺小。”
“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度與能力一樣重要。”
5.人才選拔
在選拔管理層上,李嘉誠強調:
“成功的管理者都應是伯樂,不斷在甄選、延攬比他更聰明的人才,不過有些人卻一定要避免。絕對不能挑選名氣大卻妄自標榜的'企業明星'。企業也無法負擔那些濫竽充數、唯唯諾諾或者灰心喪志的員工,更無法容忍以自我表演為一切出發點的企業明星。
我的經驗是,挑選團隊,忠誠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要謹記,光有忠誠但能力低的人或道德水平低下的人遲早累垮團隊、拖垮企業,是最不可靠的人。因此,要建立同心協力的團隊。
第一條法則就是能聆聽得到沉默的聲音,你要問自己團隊和你相處有無樂趣可言,你可不可以做到開明公平、寬宏大量,而且承認每一個人的尊嚴和創造的能力,不過我要提醒,有原則和坐標,而不是要你當個費時矯枉過正的執著的人。”
從小在復雜環境求存的歷練,讓李嘉誠能快速判斷一個人的優缺點,進而從旁引導,發揮其所長,這也成為他管理上的一大優勢。
關于李嘉誠和部屬的相處,一個故事是:
當年以超過千億港幣出售Orange的關鍵時刻,幾乎在驚心動魄中度過每一天的他,除了明確大方向并不斷提醒已經忙到病的陣前愛將霍建寧注意身體,沒有給霍建寧任何壓力和質疑,幾十幾百億的價碼都由霍建寧相機行事。
即便交易尾聲時,他已睡覺都把手機放在床邊調到最大音量,緊張到生怕錯過霍建寧匯報過來的消息。
6.成功的秘訣
被問到如何才能成功時,李嘉誠還強調,“我認為做人成功重要條件是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他說,“答應人家的事,錯的還是照做。讓敵人都相信你,你就成功了。”
很多與李嘉誠合作過的人都曾表示,李嘉誠答應的事,明明吃虧都會做。曾經,有人問李嘉誠的一個對手,李嘉誠可靠嗎?對方說:他講過的話,就算對自己不利,他還是按諾言照做,這點是他的優點。
關于李嘉誠做人做事的作風,曾有媒體採訪他后這樣描述:訪問中,他多次強調,無論你怎么寫都可以,但關鍵是,第一不要得罪人,第二不要惹人妒嫉。
李嘉誠在商業中,講究合作共贏,甚至自己贏得少一點,合作一個生意,賺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在香港商界,李嘉誠跟幾大巨頭,一直是合作大于斗爭,起碼明面上,里里外外都和和氣氣。
李嘉誠曾告訴自己的孫兒,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獅子”,你就成功了!
“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單單仁慈,業務不能成功,你除了在合法之外,更要合理去賺錢。但如果人家不好,獅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我自己想做人應該是這樣。非常好的一個人,但如果人家欺負到你頭上,你不能畏縮,要有能力反抗。”
7.毅力和心力:
2005年,李嘉誠在汕頭大學的演講,他談及毅力和心力:
“如果你認為毅力是每分每秒的‘艱苦忍耐’式的奮斗,這是很不足的心理狀態,毅力是一種心態,不是一種生活。真正有毅力的人清楚自己人生的目標,且愿意承擔責任,有顆堅強、又充滿著希望的心。知道什么是原則、事實與正義。有極大的勇氣和謹慎。”
而“心力是理性和理智心靈的發展,通過終生思索和追求學問的人一定不會掉進時間的迷宮,在營營役役中黯然失去生命的光彩。
善于學習的人能領會和掌握未來,好學的人懂得把觀察、經驗和知識轉化為智慧并使用得當,不僅能把夢想持之以恒,更懂得如何事半功倍。”
8.財富觀:
李嘉誠有兩個事業,一個是拼命賺錢的事業;另一個是不斷花錢的事業,他的投入足以讓他成為亞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公益慈善家。
"一個人有了衣食住行這個條件之后,應該對社會多一點關懷。”李嘉誠一直在追求內心的富貴。貴為天子,未必是貴;賤如匹夫,不為賤也!在中國古代哲學家早就悟透的道理之下,李嘉誠又自創內心的財富,這就是真正的財富。
9.在卓越與自負之間:
2008年,關于“自負指數”的演講中,李嘉誠說:“在‘卓越’與‘自負’之間取得最佳平衡并不容易,因為有信心、‘勇敢無畏’也是品德,但沉醉于過往和眼前成就、與生俱來的地位或財富的傲慢自信,其實是一種能力的“潰瘍”。
三、思維習慣:四個90%
1.90%的時間考慮失敗
李嘉誠往往會花90%的時間考慮失敗,不停地研究每個項目可能出現的問題,這就好比在風和日麗的時候駕船遠航,在離開港口時,一定要想到,萬一臺風來襲之際應該如何應對。
一定要想到失敗,只有把每一個細節、種種失敗都考慮到了,成功的把握才會越大。“未買先想賣”(你還沒有買進來,你就先想怎么賣出去,你應該先想失敗會怎么樣)。
因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之差別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補,可能帶給企業極大損害。所以當一個項目發生虧蝕問題時,即使所涉金額不大,李嘉誠也會和有關部門商量解決問題,所付出的時間和以倍數計的精神都是遠遠超乎比例的。
2.每天90%以上的時間想未來的事情
為何在太多企業家輕易斷送一家企業的同時,李嘉誠幾乎碰不到“天花板”?
李嘉誠答,“每天90%以上的時間不是用來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5年、10年后的事情。”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這是企業家的基本素質。就如同下棋,下一步棋要想到5步、6步,才是高手。目光短淺的企業家,經營的企業倒閉是很正常的現象。
3.90%否定要慎重
如何處理別人和自己意見不符的情況?
李嘉誠說,“我常常是這樣,假如一個項目我認為是不好的話,我還是非常虛心地聽取不同見解。有的時候,可能90%是你認為不好的,但他講的10%是你不知道的。那么這個10%可能就是成敗的關鍵。”
因為“今天跟從前有一個不同,傳統的行業如果出錯錯不了多少,但是今天的決定錯了,可以錯得非常離譜。”
4.掌握下屬90%以上的數據
李嘉誠不喜歡通過無休止的會議獲取信息解決問題,他聽取每個匯報的時間不會超過15分鐘。更多時候,他喜歡自己閱讀、分析、判斷。
他自稱可以對集團內任何一間公司近年發展的數字,準確地說出90%以上的數據。“看一看便能牢記,是因為我投入。”
延伸閱讀:李嘉誠汕頭大學經典演講《不要讓內心的憤怒影響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IQ、EQ、SQ皆重要
我所知的都是從書本及雜志吸收而來,但我的知識及見解卻是自己的經驗和觀察所累積。究竟成功人生有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程式?
每個人都可以有巨大的雄心及高遠的夢想,分別在于有沒有能力實現這些夢想,當夢想成真的時候,會否在成功的臺階上更知進取?
當夢境破滅、無力取勝、無能力轉敗為勝時,會否被套在自命不凡的枷鎖?抑或會跌進萬念俱灰無所期待的沮喪之中?
再有學識再成功的人,也要抵御命運的寒風,雖然我在事業發展方面一直比較順利,但和大家一樣,無論我喜歡或不喜歡,我也有達不到的夢想、做不到的事、說不出的話,有憤怒、有不滿,傷心的時候,我亦會流下眼淚。
人生是一個很大、很復雜和常變的課題,我們用分析、運算、邏輯等理性的智商(IQ)解決諸多問題;用理解力和自我控制的情緒智商(EQ)去面對問題;用追求卓越、價值及激發自強的心靈智商(SQ)去超越問題。
在我個人經歷中,對此3Q的不斷提升是必要的。
學術專業的知識,使我們有能力去馳騁于社會各行各業中;
對自己及他人環境的了解,能發揮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加強家庭、學校、機構的團隊精神;
慎思明辨的心靈能力驅使我們對意義和價值的追求,促動創造精神,把經驗轉化成智慧,在順境和逆境之中從容前進。
只有聰明睿智的人洞悉到今天不是昨天,知道要承擔無可逆轉的改變。盡管今天沒有破譯的方法,他們也不會凝固于痛苦與自我折磨之中,不會天天斤斤計較眼前的得失,不會天天計算眼前的利弊。
因他們知道每日積極正面地面對、思考及沖破問題,是構成豐盛人生的重要環節,及為人生累積最有價值的財富。即使處境可能不會因自己的主觀努力或意志轉移,但他們早已戰勝生活的苦澀,為轉危為機作好一切準備。
世人都想有一本成功的秘笈,有些人窮一生精力去找尋這本無字天書,但成功的人,一生都在不斷編制自己的無字天書。
二、在競爭中不斷成長
我每次出門,在機場都看到有關于我的書籍,不知道為什么其中最多人感興趣的題目,總是離不開我如何賺錢,既然那么多人有興趣,便來談一談。
首先,讓我回顧一下我和長實系(和記黃埔、長江實業)的發展里程碑:
1940年因戰亂隨家人從內地去港;
1943年父親因貧病失救去世,負起家庭重擔;
1950年創立長江塑膠廠;
1971年成立長江地產有限公司;
1972年長江實業集團上市;
1979年從匯豐銀行收購英資和記黃埔集團22.4%的股份。
我個人和公司都是在競爭中成長的,很多人只看到我今天的成就,而忘記甚至不理解其中的過程,我們公司現時擁有的一切,其實是經過全體人員多年努力的成果。
2002年集團業務已遍佈41個國家,雇員人數逾15萬。我個人和公司都是在競爭中成長的。我事業剛起步時,除了一個人赤手空拳,我沒有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優越的條件,一點兒也沒有,這包括資金、人際關係、市場等等。
很多人常常有一個誤解,以為我們公司快速擴展是和壟斷市場有關,其實我個人和公司跟一般小公司一樣,都要在不斷的競爭中成長。
當我整理公司發展資料時,最明顯的是我們參與不同行業的時候,市場內已有很強和具實力的競爭對手擔當主導角色,究竟“老二如何變第一”?或者更正確地說:“老三老四老五如何變第一第二”?
能否抓住時機和企業發展的步伐有重大關聯,要抓住時機,要先掌握準確資料和最新資訊。能否抓住時機,是看你平常的步伐是否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發力,走在競爭對手之前。
三、抓住時機的重要因素
1.知己知彼(Know your Personality)
做任何決定之前,我們要先知道自己的條件,然后才知道自己有什么選擇。在企業的層次,要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要看對手的長處,掌握準確、充足資料做出正確的決定。
2.磨礪眼光(Sharpen your Acumen)
知識最大作用是可以磨礪眼光,增強判斷力,有人喜歡憑直覺行事,但直覺并不是可靠的方向儀。時代不斷進步,我們不但要緊貼轉變,最好還要走前幾步。
要有國際視野,掌握和判斷最快、最準的資訊。不愿改變的人只能等待運氣,懂得掌握時機的人便能創造機會;幸運只會降臨有世界觀、膽大心細、敢于接受挑戰但能謹慎行事的人身上。
3.設定坐標(Identify your Coordinates)
我們身處一個多元年代,面臨四方八面挑戰,以和記黃埔為例,集團業務遍佈全球,公司的架構及企業文化必須兼顧全球來自不同地方同事的期望與顧慮。
我在1979年收購和記黃埔的時候,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在中國人流暢的哲學思維和西方管理科學兩大范疇內,找出一些適合公司發展跟管理的坐標,然后再建立一套靈活的架構,發揮企業精神,確保今日的擴展不會變成明天的包袱。
靈活架構為集團輸送生命動力,不同業務的管理層自我發展生命力,互相競爭,不斷尋找最佳發展機會,帶給公司最大利益。完善治理守則和清晰指引可確保“創意“空間。
企業越大,單一指令行為越不可行,因為最終不能將管理層的不同專業和管理經驗發揮。
4.毅力堅持(Develop your Endurance)
市場逆轉情況,由太多因素引發,成功沒有絕對方程式,但失敗都有定律:減低一切失敗的因素就是成功的基石。
以下四點可以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承擔風險的能力:
①謹守法律及企業守則;
②嚴守足夠流動資金;
③維持溢利;
④重視人才的凝聚和培訓。
現今世界經濟嚴峻,成功沒有魔法,也沒有點金術,人文精神永遠是創意的泉源。企業領導必須具有國際視野,能全景思維,有長遠眼光、務實創新,掌握最新、最準確的資料,做出正確的決策,迅速行動、全力以赴。
建立個人和企業良好信譽,這是資產負債表之中見不到、但卻是價值無限的資產。
四、管理心得
我沒有上學的機會,一輩子都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識和學問,管理有沒有藝術可言?我有自己的心得和經驗。
翻查字典,Art藝術的定義可簡單歸納為人類發自內心的創作、行為、原則、方法或表達,一般帶美感,能有超然性和能引起共鳴。是一門能從求學、模仿、實踐和觀察所得的學問。光看這些表面證供,管理學幾乎和藝術可混為一談,那么我就應該沒有什么好講了。
1.你是老板還是領袖?
我常常問我自己,你是想當團隊的老板還是一個團隊的領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簡單得多,你的權力主要來自你地位之便,這可來自上天的緣份或憑仗你的努力和專業的知識。做領袖較為復雜,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號召力。
要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度與能力一樣重要。領袖領導眾人,促動別人自覺甘心賣力;老板只懂支配眾人,讓別人感到渺小。
想當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務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責任,在流動與變化萬千的世界中,發現自己是誰,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樣是建立尊嚴的基礎。
儒家之修身、反求諸己、不欺暗室的原則,西方之宗教教律,圍繞這題目落墨很多,到書店、在網上自我增值的書和秘訣多不勝數。
我認為自我管理是一種靜態管理:是培養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識和經驗轉變為能力的催化劑。這“化學反應”由一系列的問題開始,人生在不同的階段中,要經常反思自問:
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偉的夢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節制的熱情?我有拚戰命運的決心,我有沒有面對恐懼的勇氣?我有信息有機會,有沒有使用智慧的心思?我自信能力天賦過人,有沒有面對順流逆流時懂得適如其分處理的心力?
你的答案可能因時、因事、因處境,審時度勢而有所不同,但思索是上天恩賜人類捍衛命運的盾牌,很多人總是把不當的自我管理與交惡運混為一談,這是很消極無奈和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負責任的人生態度。
2.要成功,怎能光靠運氣?
14歲,窮小子一個的時候,我對自己有一管理方法很簡單,我知道我必須賺取足夠一家勉強存活的費用。
我知道沒有知識我改變不了命運,我知道今天的我沒有本錢好高騖遠,我也想飛得很高,在腦袋中常常記起我祖母的感嘆:“阿誠,我們什么時候能像潮州城中某某人那么富有?”
我可不想象希臘神話中伊卡羅斯(Icarus)一樣,憑仗蠟做的翅膀翱翔而墮下。
我一方面緊守角色,雖然我當時只是小工,但我堅持每樣交托給我的事做得妥當出色,一方面絕不浪費時間,把任何剩下來的一分一毫都購買實用的舊書籍。我知道要成功,怎能光靠運氣?欠缺學問知識,程度與人相距甚遠,運氣來臨的時候也不知道。
還有一重要小點,我想和大家分享,講究儀容整齊清潔是自律的表現,誰都能理解貧困的人包裝選擇不多,但能選擇自律心靈態度的人更容易備受欣賞。
3.實事求是、自我修正挽回的機制
22歲我成立公司以后,進取奮斗的品德和性格對我而言層次有所不同,我知道光憑能忍、任勞任怨的毅力已是低循環過時的觀念,成功也許沒有既定的方程式,失敗的因子卻顯而易見,建立減低失敗的架構,是步向成功的快捷方式。
知識需要和意志結合,靜態管理自我的方法要伸延至動態管理,理性的力量加上理智的力量,問題的核心在如何避免聰明組織干愚蠢的事。
“如果”一詞對我有新的意義,多層思量和多方能力皆有極大的價值,要知道“后見之明”在商業社會中只有很狹隘的貢獻。人類最獨特的是不僅是我們有洞悉思考事物本質的理智,而是我們有遵守承諾、矯正更新的能力、堅守價值觀及追求目標的意志。
商業架構的靈活制度要建立在基于實事求是、能有自我修正挽回的機制(Check and Balance)。
我指的不單純是會計系統,而是在張力中釋放動力,在信任、時間、能力等等范疇建立不呆板、能隨機應變的制度。
你們也許聽過我說企業應在穩健中尋找跳躍的進步,大標題下的小點要包括但不局限于:開源對節流、監督管治對創意和授權、直覺對科學觀、知止對無限發展等等。
每一個機構有不同的挑戰,很難有絕對放諸四海皆準、皆適用的預制組件,老實說我對很多人云亦云的表面專家的分析是“尊敬有加”,心里有數,說得俗一點,有時大家方向都正確,耍的卻是花拳繡腿、姿勢又不對。
管理者對自己負責的事和身處的組織有深層的體驗和理解最為重要。了解細節,經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機的發生。
其次成功的管理者都應是伯樂,摩登伯樂的責任不僅在甄選、延攬“比他更聰明的人才”,但絕對不能挑選名氣大但妄自標榜的企業明星。
高度競爭社會中,高效組織的企業亦無法負擔那些濫竽充數、唯唯諾諾、灰心喪志的員工,同樣也難負擔光以自我表演為一切出發點的“企業大將”。
挑選團隊,有忠誠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要緊記光有忠誠但能力低的人和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同樣是遲早累垮團隊、拖垮企業,是最不可靠的人。
要建立同心協力的團隊第一條法則就是能聆聽得到沉默的聲音,問自己團隊和你相處,有無樂趣可言,你是否開明公允、寬宏大量,能承認每一個人的尊嚴和創造的能力,有原則和坐標而不是費時失事矯枉過正的執著者。
4.正確的“槓桿”心態
領袖管理團隊要知道什么是正確的“槓桿”心態,“槓桿定律”始祖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至前212年)是古希臘學者,他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
支點是效率和節省資源策略智慧的出發點,試想與海克力士(Hercules)單憑個人力氣相比,阿基米得是有效得多。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把這概念簡單扭曲為叫人迷思四兩撥千斤教人以小博大,聰明的管理者專注研究精算出的是支點的位置,支點的正確無誤才是結果的核心。這門功夫倚仗你的專業知識和綜合力,能否洞察出那些看不見的聯系之層次和次序。
今天我們看見很多公司只看見千斤和四兩的直接可能而忽視支點的可能性,因過度擴張而陷入困境。
我年輕的時候,最喜歡翻閱的是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書,表面上挺沉悶,但別的會計處理的方法的優點和流弊,方向的選擇和公司資源的分佈有很大的啟示。
對我而言,管理人員對會計知識的把持和尊重,正現金流的控制,公司預算的掌握,是最基本的元素。還有兩點不要忘記:
第一,管理人員特別要花心思在脆弱環節;
第二,在任何組織內優柔寡斷者和盲目沖動者均是一種傳染病毒,前者的延誤時機和后者的盲目沖動均可使企業在一夕間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5.接受新事物、新思維與傳統中和更新的能力
最后,好的管理者真正的藝術在其接受新事物、新思維與傳統中和更新的能力。
人的認知力由理性和理智的交融貫通,我們永遠不是也永遠不能成為“無所不能的人”,有時我很驚訝地聽到今天還有管理人以“勞累”為單一賣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的方法重要,君子的定義也同樣重要,要保持企業生生不息,管理人要賦予企業生命。這不單只是時下流行在介紹企業時在PPT打上使命,或是懂得說上兩句人文精神的語言,而是在商業秩序模糊的地帶力求建立正直誠實的良心。
這路并不好走,企業核心責任是追求效率及盈利,盡量擴大自己的資產價值,其立場是正確及必要的。
商場每一天如嚴酷的戰爭,負責任的管理者捍衛企業和股東的利益已經天天筋疲力竭,永無止境的開源節流、科技更新及投資增長,卻未必能創造就業機會,市場競爭和社會責任每每兩難兼顧,很多時候,也只能是在眾多社會問題中略盡綿力而已。
我常常跟兒子說,他要建立沒有傲心但有傲骨的團隊,在肩負經濟組織其特定及有限責任的同時,也要努力不懈,攜手服務貢獻于社會。這不能只是我對你一個希望,而是你對我的一個承諾。
今天也和大家共勉。
【華發網根據網易、新浪、搜狐網等整合採編】(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民族樂器村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4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活動,在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中國僑聯信息[詳細]
- 9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10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1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2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