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代視察“渝新歐”通道取經:借鑒“一次報關”經驗融入大灣區發展
- 更新時間:2018-05-18 11:56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149955
團員對“渝新歐”大通道感興趣
“渝新歐”通道自一一年開行,由重慶集裝箱站出發至德國杜伊斯堡,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線放行,班列運行全程監控。有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表示,推動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合作,要思考進一步打通經貿往來,在未來創設更好的貨物運輸網絡。同時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亦宜借鑒“一次報關”的經驗,有利合作。
採取“五定模式”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五月十七日下午考察“渝新歐”大通道運行情況。重慶西部物流園負責人谷永紅表示,重慶是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中沿長江通道和包昆通道的結合點,是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託的“長江經濟帶”,以歐亞大陸橋為依託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是西部開發的重要支撐。
“渝新歐”國際貿易大通道橫跨歐亞大陸的鐵路聯運,全程一萬一千一百七十九公里,僅需十三天,較海運節約二十多天,價格為空運的五分之一。途經六個國家,即重慶至新疆邊境口岸,進入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採取定線路、定站點、定國次、定時間、定價格的“五定模式”,成功解決了各國通過問題。
精準聯繫葡語國
人代施家倫表示,參觀“渝新歐”通道後感受好深,看到國家對重慶的支持,透過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及民心相通的“五通”,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帶合作,相信重慶作為中西部的交通樞紐,可發揮作用。
尤其是創新通關模式、首創陸運國際郵件互換局,都是創新模式,值得澳門學習。亦覺得澳門應利用好與葡語系國家的精準聯繫,進一步加強渝澳合作。
空運成本五分一
人代蕭志偉稱,重慶擴通“渝新歐”大通道後,海運時間大大縮短,成本僅為空運的五分之一,有利發展。同時路線途經六個國家,都可以做到一次通關,期間不受相關國家干擾,各國海關必有共識才可執行。認為澳門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都面對著通關問題,相關經驗值得參考。同時需思考澳門在與葡語系國家合作中,未來的商貿運輸問題,倘能打通貨物運輸網絡,可更好合作。
一行下午還參觀了磁器口古鎮,感受體驗巴渝文化及感受老街巷陌的風情,對重慶民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渝企應用信息科技提生產效能
科技源於生活、科技改變生活。踏入人工智能時代,生活模式、生產方式、生活應用等都發生改變。五月十七日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走進重慶多家科技企業,透過實地參訪及感受,了解現今信息科技的發展及廣泛應用。
參觀設施開眼界
物聯網產業園、科大訊飛智能有限公司、重慶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等,都是南岸區的高新科技單位。一行五月十七日上午先到訪物聯網產業園,該園在電信業、互聯網、信息化等方面,結合中西部地區發展特點,提供諮詢及項目質量監督、驗收及評估服務等。團員參觀了無線電監測站內的安全實驗室,初步了解電磁輻射、協議一致性等測試,特別的檢測機房與設施,令人大開眼界。
翻譯機可立會用
其後,代表團來到科大訊飛智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了該企業在教育、家居、翻譯等方面的智能應用,如智能家電、多語翻譯機等。實用性十足的產品吸引了團員的目光,代表高開賢、林笑雲、崔世平、施家倫等紛紛試用翻譯機,模擬立法會上的輪番發言,身兼立法會主席的團長賀一誠更打趣指翻譯機可於立法會議上使用,協助翻譯提升效能等,趣味十足。
免人手操作危險
接下來,一行到訪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的廠房,看到企業生產出聲控智能空調,並利用機械人協助生產。此舉不單大大減少勞動力,更避免部分由人手操作的危險性及厭惡性工序,生產效能大大提升。
【華發網根據澳日、澳門新聞局採編】
上一篇:崔世安冀大灣區與澳門互促發展
下一篇:粵學者: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可期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 為港青覓「伯樂」
■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典禮暨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論壇昨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典禮暨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論壇」昨日在港舉行,創會會長、中道集團董事長莊紫祥表示,大灣[詳細]
- 2粵學者: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可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日前在廣東調研期間強調,要將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中央的重視明確了大灣區的發展方向,結合粵港澳優勢,形成一個基於市場分工的更緊密的經濟體系。圖為[詳細]
- 3王志民: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攜手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31日於《學習時報》頭版刊出文章談香港創科工作。王志民指出,要深刻認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更好發揮香港在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堅守「一國」之本[詳細]
- 4方玉輝:大灣區經驗與發展對「一帶一路」建設起示範作用
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副教授方玉輝醫生分享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開放發展。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各城市的貿易十分強大,而且區內城際交通發達,大灣區是「一帶一路」的樞鈕及重重要試點,而大灣區的經驗和發展模式對「一帶一路」建設具[詳細]
- 5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越來越多的香港科研團隊選擇在粵港澳大灣區落戶,通過香港科研和資本驅動、珠三角打造產業鏈的模式,深度整合大灣區要素資源並形成協同效應,迅速發展壯大。目前這已成為大灣區科創企業發展的[詳細]
- 6台灣學界訪大灣區 讚大陸發展神速
由香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和中華匯智協進會聯合主辦的台灣學界大灣區考察團近日先後赴香港、澳門、珠海、廣州、深圳,參訪了港珠澳大橋、澳門大學、橫琴新區、暨南大學、黃埔軍校、深圳大學、前海新區等地,參觀了「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詳細]
- 7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於香港作家
身邊寫作的朋友,最近的話題扯上粵港澳大灣區。 話題焦點香港作品能否進入大灣區,再而是登上網絡,成為內地網絡文學一部分,這是未知之數,卻讓人期待機會來臨。[詳細]
- 8崔世安冀大灣區與澳門互促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即將出台實施,立法議員高開賢、宋碧琪關注澳門如何參與其中。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希望大灣區發展可為澳門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指出三點要做好準備迎接“規劃”出台,包括解放思想,不單走進灣區,灣區都會走進澳門;加強認識灣區[詳細]
- 9香港藝術產業可與大灣區共利
日前看了一個大灣區書畫展覽,近百幅參展作品來自十一個地方的四十位藝術家,內容涵蓋書法、國畫,以至西藏唐卡。參展者工作或居住在順德、佛山、中山、南海、澳門、江門、新會等地,甚有「大灣區」的代表性,因而引起我觀看的興趣。[詳細]
- 10林鄭:大灣區為香港經濟產業注入新動能
【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湃豐報道:由香港中華總商會主辦的「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暨『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機遇」2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詞時表示,香港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詳細]
- 11澳人代視察“渝新歐”通道取經:借鑒“一次報關”經驗融入大灣區發展
“渝新歐”通道自一一年開行,由重慶集裝箱站出發至德國杜伊斯堡,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線放行,班列運行全程監控。有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表示,推動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合作,要思考進一步打通經貿往來,在未來創設更好的貨物運輸網絡。同時在融入粵港澳大灣[詳細]
- 12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再提速:產業共建 人才共融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香港、澳門發展同內地發展緊密相連。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