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大灣區 > 產業技術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科技交流發展

更新時間:2017-12-14 10:20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412346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科技交流發展

2017第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論壇暨深港新金融合作對話6日在深圳舉行。本屆論壇邀請深港兩地金融監管部門、業界人士、資深教授在「新金融、新階段、新探索」的主題下,共同探討如何構造深港新金融生態圈,推動兩地金融合作的問題。有專家表示,深港有望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甚至全球金融科技發展中心。 

該論壇由深圳市金融辦、深圳市南山區政府作為指導單位,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深圳市南山區金融辦主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深圳日日昌互聯網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麥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協辦,小牛資本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前海惠農支持。 

深圳市金融辦黨組成員、副主任王新東在論壇上致辭表示,發達的高新技術產業為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日新月異,各類業態不斷豐富,深圳金融科技生態圈正在加速形成。深圳市金融辦與香港金管局在金融科技發展研究、人才培訓、經驗交流、產業應用等多方面開展緊密合作,力爭將深港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甚至全球金融科技發展中心。 

原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深圳市互聯網金融行業黨委書記盛斌提出,進一步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應積極開展的三方面新探索,包括不斷推進深港金融創新開放,打造跨境金融示範區;促進深港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力爭打造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充分發揮政策疊加優勢,構建國際金融先行區。 

首屆大灣區粵港醫療產業合作論壇深圳開啟。

論壇以“新時代、新模式、新征程”為主題,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深港醫療產業深度合作交流”,旨在充分發揮深港雙方資源優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港醫療產業深度合作交流,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醫療發展。未來大灣區深港將通過政府、醫院、醫生集團等多個層面的交流對接活動,探討醫療創新合作模式,進一步擴大醫療交流規模,提升醫療合作水準,形成寬領域、多層次、廣覆蓋的新格局。

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交流,有利於撬動各地區在健康醫療產業方面的地緣優勢、政策優勢、產業互補優勢,加大產業合作和招商活動,加速產業鏈融合。另外,除了香港醫生可以到內地執業及進行學術交流的同時,香港居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也可在內地得到滿足,享受內地的優秀醫療資源。參加交流的業界和專家認為,兩岸應發揮各自優勢,密切交流合作,共同深耕醫療產業。

此次論壇交流,為深港兩地在金融科技領域形成深度合作,加強金融科技領域的交流溝通,提升兩地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前沿科技研發能力和全球資源整合能力,謀求兩地金融科技進一步健康發展提供了契機。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在立法會大會提出質詢,關注特區政府會否為港人在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稅務優惠,署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陳帥夫表示,特區政府會在推進大灣區建設的框架下,爭取為港人在大灣區就業、創業、營商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此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估計於明年第一季頒布,特區政府按照《規劃》所訂的政策措施,與中央相關部委、廣東省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商討和制定具體工作計劃。

高鐵票價事宜 適時公布

陳帥夫指,特區政府一直與廣東省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緊密合作,共同配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規劃》)的編制工作。特區政府已向國家發改委作出全面反映。

至於高鐵香港段的票價水平以及有否票價優惠計劃,陳帥夫表示,特區政府正連同港鐵與中鐵總公司積極商討,會適時公布有關安排。此外,特區政府一直爭取內地當局為港人港企推出更多開放措施,鼓勵他們到內地創業發展。陳帥夫表示,特區政府會爭取便利港人在大灣區學習、就業和生活措施,為港人提供更大誘因到大灣區就業、創業和營商,拓發展空間。

根據新華網、大公網等綜合采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 為港青覓「伯樂」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 為港青覓「伯樂」

    ■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典禮暨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論壇昨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典禮暨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論壇」昨日在港舉行,創會會長、中道集團董事長莊紫祥表示,大灣[詳細]

  • 2粵學者: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可期粵學者: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可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日前在廣東調研期間強調,要將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中央的重視明確了大灣區的發展方向,結合粵港澳優勢,形成一個基於市場分工的更緊密的經濟體系。圖為[詳細]

  • 3王志民: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攜手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王志民: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攜手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31日於《學習時報》頭版刊出文章談香港創科工作。王志民指出,要深刻認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更好發揮香港在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堅守「一國」之本[詳細]

  • 4方玉輝:大灣區經驗與發展對「一帶一路」建設起示範作用方玉輝:大灣區經驗與發展對「一帶一路」建設起示範作用

    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副教授方玉輝醫生分享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開放發展。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各城市的貿易十分強大,而且區內城際交通發達,大灣區是「一帶一路」的樞鈕及重重要試點,而大灣區的經驗和發展模式對「一帶一路」建設具[詳細]

  • 5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越來越多的香港科研團隊選擇在粵港澳大灣區落戶,通過香港科研和資本驅動、珠三角打造產業鏈的模式,深度整合大灣區要素資源並形成協同效應,迅速發展壯大。目前這已成為大灣區科創企業發展的[詳細]

  • 6台灣學界訪大灣區 讚大陸發展神速台灣學界訪大灣區 讚大陸發展神速

    由香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和中華匯智協進會聯合主辦的台灣學界大灣區考察團近日先後赴香港、澳門、珠海、廣州、深圳,參訪了港珠澳大橋、澳門大學、橫琴新區、暨南大學、黃埔軍校、深圳大學、前海新區等地,參觀了「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詳細]

  • 7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於香港作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於香港作家

    身邊寫作的朋友,最近的話題扯上粵港澳大灣區。 話題焦點香港作品能否進入大灣區,再而是登上網絡,成為內地網絡文學一部分,這是未知之數,卻讓人期待機會來臨。[詳細]

  • 8崔世安冀大灣區與澳門互促發展崔世安冀大灣區與澳門互促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即將出台實施,立法議員高開賢、宋碧琪關注澳門如何參與其中。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希望大灣區發展可為澳門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指出三點要做好準備迎接“規劃”出台,包括解放思想,不單走進灣區,灣區都會走進澳門;加強認識灣區[詳細]

  • 9香港藝術產業可與大灣區共利香港藝術產業可與大灣區共利

    日前看了一個大灣區書畫展覽,近百幅參展作品來自十一個地方的四十位藝術家,內容涵蓋書法、國畫,以至西藏唐卡。參展者工作或居住在順德、佛山、中山、南海、澳門、江門、新會等地,甚有「大灣區」的代表性,因而引起我觀看的興趣。[詳細]

  • 10林鄭:大灣區為香港經濟產業注入新動能林鄭:大灣區為香港經濟產業注入新動能

    【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湃豐報道:由香港中華總商會主辦的「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暨『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機遇」2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詞時表示,香港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詳細]

  • 11澳人代視察“渝新歐”通道取經:借鑒“一次報關”經驗融入大灣區發展 澳人代視察“渝新歐”通道取經:借鑒“一次報關”經驗融入大灣區發展

    “渝新歐”通道自一一年開行,由重慶集裝箱站出發至德國杜伊斯堡,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線放行,班列運行全程監控。有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表示,推動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合作,要思考進一步打通經貿往來,在未來創設更好的貨物運輸網絡。同時在融入粵港澳大灣[詳細]

  • 12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再提速:產業共建 人才共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再提速:產業共建   人才共融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香港、澳門發展同內地發展緊密相連。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 [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粵學者: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可期

粵學者: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可期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