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文物見證香港海上絲路角色

更新時間:2018-08-14 15:03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3461424

文物見證香港海上絲路角色

圖:廣東省發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部分出水文物

香港在英國人來之前真的只是一條漁村嗎?由香港海事博物館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合辦的「東西匯流——十三至十八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打破這一刻板認知,以二百餘件海底出水文物及本地藏家珍藏香港古地圖,從商品貿易、宗教發展、文化交流、古代史蹟和水下考古等多方面內容,還原古代香港的商貿全景,特別是「香港視角」的海上絲綢之路。展期由即日起在香港海事博物館展至十一月十一日。

出水文物多元豐富

是次展覽分為「絲路源流」、「海圖攬勝」、「經濟大海」、「沉船遺珍」及「海洋文明」五大部分,展品來自廣東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泉州海交史博物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羅定博物館、香港海事博物館、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等重要館藏,涵蓋瓷器、金銀寶石、絲綢、外銷畫等。該展覽曾於去年分別在德國和意大利舉行,今次在去年基礎之上重新整理,並加入本港的考古發現。

香港海事博物館總監韋持力表示:「是次首度展出一些文物,反映古時中國約五百年間的千絲萬縷、多元化而豐富的貿易關係。」

展覽策展人兼香港海事博物館副總監陳麗碧稱:「這展覽可以讓香港市民,內地及海外遊客了解香港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角色,及重現海上絲網之路東西文化交流發展。重點推介包括《廣東沿海統屬圖》、二○一六年時在西貢糧船灣打撈出約千年歷史的宋代船錨上其中一個組件石碇,以及廣東出水南宋失事古船『南海一號』、明代古船『南澳一號』和『萬曆號』上的考古文物。」展廳入口處層層疊疊陳列好多大型瓷碟,即為「南海一號」出水瓷器,從其花紋及瓷器底部的「福祿」圖案,可知曉古人生活風俗。

宋代香港是中轉站

她在傳媒導賞之後的講座上再次提及宋代石碇時介紹:「這件宋代石碇出水於香港糧船灣,從其體積大小可想及當時船體之大小,也足見早在宋代時期,香港就已經有繁忙的海上貿易。此外,今次展示出水瓷器和貨幣等都能反映香港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發揮的重要作用,如中轉站和補給、商貿交易等。」

除卻出水文物,這次更展出二十件早前在港鐵沙中線宋皇臺站工程期間,出土的宋元時期文物,包括大量陶瓷碎片等。為了更加直觀地呈現古香港地理風物,本地古地圖收藏家譚廣濂為展覽借出一八三九年前清代《廣東沿海統屬圖》,整幅地圖長達四米,地圖上清晰可見香港地名,如長洲、大嶼山、鯉魚門等,點點滴滴盡顯本港地理變遷。

【華發網根據大公報採編】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