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香港電影的未來在內地

更新時間:2016-06-23 11:28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285127

香港電影的未來在內地

為期9天的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已於6月11日拉開帷幕。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共收到來自114個國家和地區的2403部電影前來報名,再次創造了新的曆史紀錄。最後共有14部作品參加金爵獎主競賽單元的評獎,其中中國影片有3部入圍,分別是《追凶者也》、《德蘭》以及《皮繩上的魂》,而德國大導演沃納·赫爾佐格的新作《鹽與火》也是其中之一。

作為一名香港電影粉絲,我在本屆電影節上並未捕捉到太多的興奮點。金爵獎入圍名單裏未曾出現香港電影的身影,唯一有看點的香港警匪片《寒戰2》,雖然作為開幕式電影賺了眼球,但說到底也只是一部參展片而已。

香港電影的未來在內地

香港電影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制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香港電影一向都較著重滿足觀眾口味的商業片,像無厘頭式喜劇同動作片所主導。香港電影有一個發展完善的“明星制度”。

曾經口碑票房皆佳的香港電影最近幾年來似乎漸漸淡出了公眾視野,偶爾能看到的也僅僅是洪金寶、周潤發、梁家輝、成龍、梁朝偉、王晶等香港電影界的老面孔,電影題材創作方面老調重彈、冷飯重炒的居多。而原汁原味的香港片更是少之又少。取而代之的則是,合拍片的不斷湧現。這一切似乎在預示著香港電影的加速衰落。

曾經,輝煌時期的香港有“東方好萊塢”之稱,港片年產量有幾百部,片產量高,好電影數不勝數。比如20世紀70年代的《精武門》、《醉拳》;80年代的《英雄本色》、《胭脂扣》、《警察故事》、《僵屍先生》、《倩女幽魂》、《賭神》;90年代的《黃飛鴻》、《古惑仔》、《紅番區》、《東邪西毒》、《阿飛正傳》、《賭聖》、《唐伯虎點秋香》等等,經典電影數不勝數。

記得小時候,每每路過錄像廳,總會從裏面隱約傳出打鬥聲、對白聲甚至喘息聲;門口總站著幾個似乎永遠不用工作的時髦男青年,穿喇叭褲燙卷發或中分,白天黑夜都帶著黑漆漆的蛤蟆鏡,有時還能瞅見一兩個燙著大卷的姑娘,他們或摟或抱著膩在一起。我總是很好奇,無數次想進去一探究竟,但總是被大人拒之門外。

後來,錄像帶從錄像廳進入家庭,香港電影才算真正走入人們的視野,那已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了。也是那個時候,我們終於知道當年被拒之門外的錄像廳裏放的是什么了。此後隨著VCD與DVD的普及,一個叫“古惑仔”的名字風靡大江南北。男同學被為兄弟兩肋插刀的義氣吸引,女同學則被小結巴與浩男哥的愛情感動。

可以說,香港電影,在那個年代,是每個青少年的春夢,無論男女。後來,我們入了大學,網吧取代昔年的錄像廳,免費觀影的潮流勢不可擋。有賴網絡時代的便利,從明星到導演,我們記住並愛上了更多名字:成龍、周星馳、徐克、吳宇森、許鞍華、關錦鵬、王家衛、陳可辛、爾冬升……當然,還有杜琪峰和他的銀河映像——那個在很多人心中代表港片自豪與榮耀的動人名字。

記得最後一次港片的集體盛放,是在哥哥(張國榮)死去的日子。再後來,港片產量越來越少,大量的電影人為了尋求突破紛紛北上內地尋找機會淘金,香港導演、香港演員參與內地電影也成為一種常態;與之相反的,還有一部分電影人固守香港本土,制作具有本土特色的電影。“固守”還是“北上”成為香港電影人面臨的跋前疐後的選擇。

香港電影的未來在內地

盛極必衰?還是另有原因?

曾經盛極一時的香港電影為何衰落?香港電影的未來在哪裏?問題的答案似乎隱藏在香港電影興盛的那段時光裏。

香港電影真正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以李小龍為代表的功夫片、許氏兄弟的喜劇片、袁和平的功夫喜劇、新浪潮電影等湧現的一大批本土電影人制作電影標志著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開始。在隨後的八九十年代達到頂峰,這一時期香港電影人才輩出,電影質量上乘、數量可觀,文藝片、武俠片、動作片、警匪片等電影類型逐漸成熟。

當時,香港電影不僅在本土,也在海外市場如日韓、新馬泰等國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而對於當時的這些國家而言,香港影視領先了他們不止五年。龐大的海外市場支撐了香港電影的繁榮,為它帶來了資本、人才和題材的百花齊放。比如陳可辛來自泰國、徐克來自越南、楊紫瓊來自馬來西亞、林青霞來自台灣。沒有海外市場的電影消費,就不會有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並由此,香港成為繼好萊塢之後,全球第二大電影生產基地。

然而,繁榮背後卻暗藏危機。

就在香港電影還在樂此不疲地拍著草根喜劇片、功夫武俠片、熱血英雄片,坐享票房收益的時候,卻渾然不知美國電影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自我改造,涅槃重生了。

美國電影不同時期主攻內容略有不同:科幻片(1975-1983年),動作片和藝術片(1984-1994年),特效大片的探索和複興(1995-2000年),幻想大片(2001至今)。從這份數據可以看到,美國電影一直在自我改良,這種改良的名字,叫做“特效數字化”。而香港黃金年代,也就是從1985—1996這十二年間,誕生的電影,幾乎與特效數字化沒有任何關系。

等到了1993年,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侏羅紀公園》上映,這意味著,美國電影人已經引領了數字化浪潮。而此時,觀眾們看膩了香港電影這些老花樣,開始追捧美國特效大片了。

90年代末,好萊塢電影在全球席卷開來,最著名的就是1997年那部《泰坦尼克號》,曾掀起滔天巨浪,創下2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紀錄,而同年香港市場上的華語片冠軍——成龍的《一個好人》票房開始低於前一年,只有4500萬元。

事實上,這一次的失敗,並不是偶然。1997年以後,香港電影在海外市場上開始節節敗退,本土市場失守,1999年開始票房冠軍線幾乎都徘徊在3000萬元線左右。

而此時,周邊國家、地區的電影產業開始飛速發展,韓國、日本、泰國各有各的風格領域,台灣放開手腳,大陸也逐漸嶄露頭角,香港遲早被趕上或超越已成必然。

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時,正是香港回歸前後,於是大陸背了黑鍋。客觀上來看,回歸後確實有個不爭的事實,就是題材上的受限制。以前的創作可以標新立異,腦洞大開,激發出好的作品,而如今在內地上映的電影都會砍掉一些不符合規定的內容,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制作團隊的發揮。

雖然這種制約使香港電影的“港味”變形,但自身的原因不加以正視才會直接導致行業的不景氣。

現在的香港電影導演很少有獨特的風格,大多數導演都喜歡追隨潮流,隨心所欲地拍,要不就是照搬之前的套路不斷重複,不去創新,也不注重質量。比如一些賀歲片,沒有什么新鮮感,觀眾看多了,自然會膩,期待值大大下降。

香港電影的未來在內地

再加上現在內地市場如此龐大,香港導演們看到無限商機都來湊熱鬧,導致合拍片越來越多。可他們把心思都用在賺錢上了,根本不在意電影的質量,只要滿足了大陸觀眾的需求,隨便拍些內容都會大賣,目的達到就濫加制作,這樣下去香港電影怎能不墮落?

香港是以商業電影立足的,不賺錢的自然不會去拍。在回歸之前,台灣曾是香港電影最大的市場,由台灣買下來的電影會在整個東南亞地區發行,而香港回歸以後,台灣片商撤出香港市場,這也對香港電影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香港電影還是那些香港電影,草根喜劇片、功夫武俠片、熱血英雄片,明星還是老三張,新生代的演員總是欠了一點火候。演技好的老一輩演員們都老了,稍出色一點的演員,有的進軍好萊塢,有的轉戰內地,有的已經淡出影壇,而新晉的演員裏又似乎找不到什么優質的接班人,陷入青黃不接的尷尬。

這和香港專門的演藝、電影學院少有很大關系,很多演員都沒有進行過專業系統的學習,一般都是通過參加海選再在學習班培訓一下就出道了,演技基本都靠在劇組實踐中磨練出來。而那些打拼多年攢下經驗的老戲骨,少有人肯去好好栽培下一代。不過,老師也不是誰都能當的。

此外,市場小,人口少,文化根基不深厚,也是香港電影走向衰敗不容忽視的原因。所以說,香港電影的衰敗不能單方面地埋怨大陸。

回顧香港電影的興盛,一方面得力於香港經濟的迅速發展,中產階層的擴大,培育了比較成熟的觀影人群,同時還吸引了大量的資本投入電影市場;另一方面,香港本土積累了大量的電影人才,電影制作工業化成熟度較高,相對寬松的政治文化氛圍為創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加之同時期,大陸相對閉塞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處於軍管時期的台灣,限制了電影的創作,這些都為香港電影提供了巨大的電影市場。或許正如媒體所說的那樣,時勢造英雄,香港電影的繁榮是畸形的繁榮,是抓住了時代發展的機會。

根據界面網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