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大灣區 > 產業技術 >

梁特首重視青年婦女發展 對大灣區有信心

更新時間:2017-05-03 17:49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949636

梁特首重視青年婦女發展  對大灣區有信心

近日,行政長官梁振英接連落區,與巿民、社區人士,以及商戶互動。亦與訪港的「一帶一路」沿線領導會晤,為香港的前景謹守崗位,繼續拚搏為民。

回想到五年前的香港,存在着一種貧窮差距深,青年人向上流機會少,但又出路和發展空間不夠的感覺。這不僅為個人觀感,而是通過媒體的報道加上社會議題的醞釀而成的。在梁振英公開宣布不再參與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其後以至林鄭月娥當選候任行政長官之後,媒體的焦點明顯轉移到林鄭月娥未來將會面對的林林總總問題,包括政府問責官員的班子問題、與反對派的關係、過往在政府部門的業績等,以至其家庭的各種各樣的新聞舊事。對於梁振英的報道,大多數是認同其任內「貼地」、而且已見社會效益的良好德政。

增加土地供應

下一任行政長官組班中,不少傳言指有不少知名人士疑似成為問責班子的「候選人」,筆者認為未來的班子必須承先啟後,將德政延續。

讓巿民印象較深的有金融相關的「滬港通」與「深港通」,同期成立了創科局;在房屋方面,相關的「辣招」控制了樓價的急升,以及「港人港地」政策,同時增加了土地的供應和儲備,超過九萬個單位供應,以及興建和設立青年宿舍,以紓緩青年人對住屋需求的壓力;而應對內地與香港之間出現的矛盾,及時的「零雙非」、「一周一行」等決策,即時讓矛盾激化的程度減低,並適時設立港貨區域,令有需要的港商以及巿民各取所需。

此外,在現屆政府推動的「貧窮線」是過往一直未能設立的,這個標準對於福利服務規劃有莫大裨益,當中亦推動關愛基金設立了不同時段,不同項目,以應對社會不同時期的基層人口生活補充。由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召集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開展了對香港人口結構的深化和討論。筆者作為社工,願意見到政府加強與民間溝通,並制定長遠規劃和設立短期目標,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是在港居住人口的變化以及需求,期望下一屆政府能繼往開來。

支援青年發展

人口政策局是筆者一直認為香港有必要設立的一個重要部門,以協調本港各政策局的政策釐定以及資源調配。香港乃一個移民城巿,有不少移民人口在港落地生根,成為香港人一分子。而從歷史上看香港本土的人口,除了有不少漁民外,還有不少圍村以及原居民;近十多年來,除了一般的新來港人士外,由莊豐源案後出現了不少雙非家庭及兒童,加上不少投資移民和專才移民,這成為了香港人口的一個特殊部分。

青年政策亦是不少青年團體過往都曾提倡,以促進下一代的發展得到各部門重視。在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的公開文件中,都有提及過相關的建設,包括在教育、就業、培訓,以及與專業界別共同開展的各式各樣的先導計劃,使青年人可以得到不同方面的支援。

梁特首重視青年婦女發展  對大灣區有信心

釋放婦女勞動力

適時地釋放婦女勞動力,亦上一屆政府就本港接近全民就業的情況下提出的其中一項德政,應予以更多合適的配套,讓理念成為可持續的政策,提供額外生產力。有服務新來港人士的團體新家園協會曾進行《內地新來港定居人士社會參與狀況》以及《新來港婦女投入勞動巿場狀況》調查,這反映了本港人口變化產生了新的福利需求,亦成為社會發展的機遇。

香港的未來並不是需要一個超級英雄以一夜就消除社會矛盾,不是需要一夜變成沒有貧富差距,也不是需要一下子沒有房屋短缺問題。未來,香港需要循序漸進地改善民生,更需要一個共融的社會,在中央對港相關的優惠政策下,使香港可以繼續保持優勢,以經濟帶動民生,以社會和諧減少矛盾。有政策才會有資源配套,故此,筆者希望來屆政府可以促成相關的政策部門,使香港的願景以逐步實踐。

梁振英昨日表示,大灣區給香港很大機遇。過去兩三個星期,自從社會上比較注意特區政府組織了赴大灣區六個城市訪問的考察團後,社會各界相當關心大灣區為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機遇。

他指出,曾與香港工商界及外國總商會表示,「如果有時間,大家有興趣的話,願意陪大家去大灣區,尤其是西岸城市看一看。」他稱在港的外國商人較多去北京、上海或廣州東岸城市,較少到廣州西岸城市如珠海、中山、佛山、江門、肇慶,「所以我們希望能夠繼續安排香港各界人士去大灣區西岸城市考察,尤其是在未來一兩年落成的港珠澳大橋、高鐵,還有就是虎門二橋,對大灣區西岸和香港之間的往來交通所帶來的改進、改善,這個大家要去現場看。」

被問到有報道指特區政府計劃在短期內,再舉辦兩個大灣區考察團,梁振英回應稱:「我們大灣區的團和我們的具體行程、具體的團員對象,我們定下來後會盡快向大家宣布。」他強調,香港和大灣區城市合作,不可只是政府去主導一切,一定要社會各界尤其是經濟界內的工商界、金融界、專業界的香港企業家、外國在香港的企業家,與特區政府一起去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強調過去也經常落區

就近日經常落區,梁振英稱,過去也經常落區,他於上任後和司局長也主動落區,有時「行孖咇」,到各區與當地居民一起傾談,但後來遇到反對派組織大量人士往示威,堵塞交通,他才減少落區,他強調:「我們個別落區去與地區人士,尤其是區議員了解地區情況,過去五年沒有停過。」

根據中新網、大公網等綜合采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 為港青覓「伯樂」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 為港青覓「伯樂」

    ■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典禮暨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論壇昨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典禮暨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論壇」昨日在港舉行,創會會長、中道集團董事長莊紫祥表示,大灣[詳細]

  • 2粵學者: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可期粵學者: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可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日前在廣東調研期間強調,要將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中央的重視明確了大灣區的發展方向,結合粵港澳優勢,形成一個基於市場分工的更緊密的經濟體系。圖為[詳細]

  • 3王志民: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攜手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王志民: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攜手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31日於《學習時報》頭版刊出文章談香港創科工作。王志民指出,要深刻認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更好發揮香港在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堅守「一國」之本[詳細]

  • 4方玉輝:大灣區經驗與發展對「一帶一路」建設起示範作用方玉輝:大灣區經驗與發展對「一帶一路」建設起示範作用

    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副教授方玉輝醫生分享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開放發展。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各城市的貿易十分強大,而且區內城際交通發達,大灣區是「一帶一路」的樞鈕及重重要試點,而大灣區的經驗和發展模式對「一帶一路」建設具[詳細]

  • 5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越來越多的香港科研團隊選擇在粵港澳大灣區落戶,通過香港科研和資本驅動、珠三角打造產業鏈的模式,深度整合大灣區要素資源並形成協同效應,迅速發展壯大。目前這已成為大灣區科創企業發展的[詳細]

  • 6台灣學界訪大灣區 讚大陸發展神速台灣學界訪大灣區 讚大陸發展神速

    由香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和中華匯智協進會聯合主辦的台灣學界大灣區考察團近日先後赴香港、澳門、珠海、廣州、深圳,參訪了港珠澳大橋、澳門大學、橫琴新區、暨南大學、黃埔軍校、深圳大學、前海新區等地,參觀了「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詳細]

  • 7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於香港作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於香港作家

    身邊寫作的朋友,最近的話題扯上粵港澳大灣區。 話題焦點香港作品能否進入大灣區,再而是登上網絡,成為內地網絡文學一部分,這是未知之數,卻讓人期待機會來臨。[詳細]

  • 8崔世安冀大灣區與澳門互促發展崔世安冀大灣區與澳門互促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即將出台實施,立法議員高開賢、宋碧琪關注澳門如何參與其中。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希望大灣區發展可為澳門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指出三點要做好準備迎接“規劃”出台,包括解放思想,不單走進灣區,灣區都會走進澳門;加強認識灣區[詳細]

  • 9香港藝術產業可與大灣區共利香港藝術產業可與大灣區共利

    日前看了一個大灣區書畫展覽,近百幅參展作品來自十一個地方的四十位藝術家,內容涵蓋書法、國畫,以至西藏唐卡。參展者工作或居住在順德、佛山、中山、南海、澳門、江門、新會等地,甚有「大灣區」的代表性,因而引起我觀看的興趣。[詳細]

  • 10林鄭:大灣區為香港經濟產業注入新動能林鄭:大灣區為香港經濟產業注入新動能

    【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湃豐報道:由香港中華總商會主辦的「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暨『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機遇」2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詞時表示,香港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詳細]

  • 11澳人代視察“渝新歐”通道取經:借鑒“一次報關”經驗融入大灣區發展 澳人代視察“渝新歐”通道取經:借鑒“一次報關”經驗融入大灣區發展

    “渝新歐”通道自一一年開行,由重慶集裝箱站出發至德國杜伊斯堡,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線放行,班列運行全程監控。有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表示,推動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合作,要思考進一步打通經貿往來,在未來創設更好的貨物運輸網絡。同時在融入粵港澳大灣[詳細]

  • 12工總:大灣區發展不會削弱港優勢工總:大灣區發展不會削弱港優勢

    ■工總認為,香港應繼續帶頭並帶動資本、技術、人才等參與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圖中為工總主席郭振華。  記者莊程敏   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早前公佈,工業總會昨就《綱要》提出[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粵學者: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可期

粵學者: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可期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