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大代表的易硯人生
- 更新時間:2019-05-04 12:16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6041314
圖: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硯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淑芬
北漂八年後,張淑芬回到河北老家易縣,因為易硯生意,來往京城非常頻繁。當時,她自備嫁妝萬元(人民幣,下同),結婚花了6000元,還剩4000元,這是她闖入易硯生意的全部本錢。她帶着150塊硯台進京參展,展會還沒結束,就獲得了2000方硯台的訂單。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易硯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淑芬,作客大公報財經下午茶,分享一個女代表的易硯生意經。
這次參展還有個意外收穫,她為易硯定製了錦盒和紅木套裝,有機會將九龍硯從街邊送進北京國賓館展台。1990年,三龍硯20元,五龍硯40元。一方九龍硯,過了她的手身價從2百、2千、2萬,攀到28萬元。
一時間,張淑芬的家門口變成了硯台交易市場,拎籃子、背筐子、趕毛驢的農民成了她的常客。縣客運站專門為台壇、尉都、孝村等十餘村開通了公交車,每天4班,吸引萬餘民工回鄉參與這一文化「富民工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高中畢業生,突然成為北京西部貧困帶上的扶貧帶頭大姐。
拉先生「下海」做「歸硯」
張淑芬的境界被時代推着升級,她註冊了河北易水硯有限公司,花5000元從倒閉的國營工藝品廠買下「易水」招牌,為擁有兩千年歷史的易硯代言。
張淑芬包銷了全縣80%以上的硯台,且擁有市場定價權。她並未意識到江湖裏的霸氣,會傷及匠人們的尊嚴。直到有一天他發現,給她送貨的大爺、大媽和毛驢車越來越少,街頭突然冒出百餘家專賣店,才心生恐懼,拉先生鄒洪利「下海」助陣。
鄒洪利「下海」做的第一件事,請國營工藝品廠的4名工匠當老師,辦了一個硯台培訓班,依靠新生力量開了硯台雕刻廠。鄒洪利發現,有農民悄悄進車間偷藝,便順水推舟把培訓班辦到村裏。推動易硯從個體作坊向產業化發展,一個村硯台創收就接近億元。
鄒洪利「下海」做的第二件事,是把小硯台做成巨硯。不過,第一方巨硯沒出村,巨龍就掉了尾巴。第二方巨硯,卸車時傷到了龍頭,連工帶本損失30餘萬元,一夜間,鄒洪利白髮增加了一大片。
轉機從1997年敬獻祖國的那方《歸硯》開始,現在置於人民大會堂南大廳的寶硯,讓鄒洪利分享到「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的榮耀。澳門回歸那年,夫婦二人組織「99巨龍下南洋」,4個集裝箱的硯台,沒到馬來西亞和泰國,在新加坡就被搶購一空。
易硯成奢侈品 盛夏入寒宮
《歸硯》有9條龍,後來龍越來越多,硯越作越大,最大的一方易硯,長16米、寬4.4米、高1.6米、重110噸,這些作品或贈國外元首,或被國家博物館收藏,或置於華夏名勝。一方巨硯,在易水拿貨,不過四五十萬元,轉至日本和新加坡,價格增加10至50倍。
2014年,易硯從國禮登陸奢侈品名錄。起初,張淑芬以為是件好事,直到廉政官員進廠調查產品的去處,這時她才感受到,易硯從盛夏直接進入了寒冬。
易硯和易水一樣久遠,現在能看到的除了東漢時期的「石墨板」,還有戰國時期硯石古巷道。張淑芬說:「硯石也是一種玉,古人採玉相當節制,不像今人動用大型機械開膛破肚,一座礦山被挖得面目皆非。」
初涉易硯時,張淑芬一周有五天住在台壇村,她眼裏山上挖出的每塊石頭都是寶。但當地匠人只選取地層深處的紫翠玉作硯料,地表大塊的無名玉被棄置野外,小塊的運回村砌成豬舍和羊圈。
張淑芬與北京蟹島溫泉度假村吳老闆是多年好友,她們簽下3500萬噸的建材訂單,一噸有20元的利差。北京蟹島派來的工程師是東北人,生意場上不會拐彎,他見到村邊的棄石如獲珍寶,激動得語無倫次:「這個也要!那個也要!」農民就地漲價,1噸50元漲到120元。這單生意,張淑芬白忙活了半天。
推創意茶海 數龍鳳定價
「北京人看不上的巨石,當板材不如大理石堅硬,當裝飾材料不如怪石有型。」張淑芬只是喜歡,「1噸50元揀了幾卡車,拉回公司大院。」鄒洪利發現,這是做茶海的好材料。
她帶着先生製作的樣品,找到北京馬連道茶城的老闆,雙方一拍即合:張淑芬代理馬連道的茶葉,馬連道代理張淑芬的茶海。
「易水茶海也仿着易硯的樣子,攀龍附鳳、花鳥魚蟲各投所好。」張淑芬說:「客人買茶海,不光看茶盤大小和色彩,還要數有幾盤龍,幾隻鳳,幾條蟲。」
【來源:大公報】
上一篇:生時不負樹中盟
下一篇:入行經歷\結緣少年時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Howard Hodgkin:把弄色彩
著名學者薩義德曾在《論晚期風格》(On Late Style)一書中,提到貝多芬與史特勞斯等知名藝術家的晚期創作。在他看來,有些藝術家的晚期創作趨向圓融安寧,而像是貝多芬等人卻並未因循此理:愈到晚年,他們的作品愈發張揚另類,甚至呈現出一種抗拒的、倔強的姿[詳細]
- 2盧秉恒:“小人物”一樣能築夢未來
打印人體心臟、骨骼,這些原本只存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將變成現實。作為科技界的“當紅明星”,3D打印已遍及航空航天、醫療、食品、服裝、玩具等各個領域,在拓展自身領地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詳細]
- 3姜文:我想通過電影表達成長和變化
6月22日晚,結束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工作的姜文接受媒體群訪,談自己即將上映的新片《邪不壓正》。 [詳細]
- 4常紀慶:將滿醫發揚光大
常紀慶,1957年出生在吉林省海龍縣興華華鄉的金家崗。身為漢族人,卻有滿族血統,2011年他申請為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長白山滿族醫藥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具有中醫執業醫師,現任世界中聯滿藥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及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滿醫藥分會副秘書[詳細]
- 5向站在高點的任正非致敬
任正非,可能是近期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中國企業家,作為華為的創辦人,同時也是華為的代言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標誌性人物,在這場硝煙瀰漫的中美貿易戰中,任正非更成為不少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前幾天(五月二十一日)他接受內地媒體採訪的視頻和文字被刷屏,[詳細]
- 6周迅:網友說我老我哭了 但現在我敢說出來
因為演了如懿,周迅接連一段時間都被推到風口浪尖。先是有人批評她“女兒死了都不會哭”,又刻薄她已經演不了年輕的如懿,還有人更直接地說她“老了”,臉都腫了。對一個女演員,這些評價每一句話都是插到死穴上,雖然可能只是看客在飯後茶余的話茬,周迅卻真[詳細]
- 7“90後”作家如何擺脫“90後”標簽
90後作家李唐在自己的長篇小說《身外之海》的新書發佈會上,嘉賓徐則臣是70後,主持人方悄悄是80後。 北京的春日,作家和新書都仿佛蘇醒過來,陸續與讀者見面。在單向空間的一場新書發佈會上,作者李唐、主持人方悄悄、嘉賓徐則臣分屬於90後、80後、70後,免[詳細]
- 8阿瑟.魯賓斯坦:永不從俗
上周此欄介紹了嚴謹理性的布倫德爾,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鋼琴家是這位奧地利人的前輩,性情與那位「學究」式鋼琴家迥然不同,他就是阿瑟.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一八八七至一九八二)。 [詳細]
- 9艾青:生活逆水行舟
曾卓先生一九八三年夏天來到北京,約我一起前往艾青家中。這才知道,艾青家與我工作的《北京晚報》相距甚近。報社在西裱褙胡同,艾青的家則在東裱褙胡同裏一個往南拐進去的小胡同——豐收胡同。東、西裱褙胡同,本是同一條胡同,後因修建北京站,自車站廣場往[詳細]
- 10魯益思: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Clive Staples Lewis(1898-1963),一般簡稱C S Lewis。中文習慣上譯作魯益思,倒是一個音義兼顧的譯名。不過,在英國如果你喊他Clive,他肯定充耳不聞,絕不理睬。為什麼呢?原來他童年時所養的愛犬Jacksie有一天不幸被車撞死。他極度傷痛,甚至從那時起,把[詳細]
- 11陳紅天:港商「超級聯繫人」角色不斷升級
改革開放四十年,港商是最先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到內地投資和參與建設的先行者,對內地制度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陳紅天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為內地改革開放輸送了資本、人才、知識,到今天仍然是連接內地與國際的「[詳細]
- 12白巖松:不管走多遠,請看看妳的18歲
30歲最大的人生感受是回頭看,我覺得是減法,從某種角度來說《痛並快樂著》也是一種減法,但是對於我來說,30歲,我覺得無論從自己還是對各位的提醒來說,做減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