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人物訪談 >

“90後”作家如何擺脫“90後”標簽

更新時間:2018-04-13 21:54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9181905

“90後”作家如何擺脫“90後”標簽

90後作家李唐在自己的長篇小說《身外之海》的新書發佈會上,嘉賓徐則臣是70後,主持人方悄悄是80後。

北京的春日,作家和新書都仿佛蘇醒過來,陸續與讀者見面。在單向空間的一場新書發佈會上,作者李唐、主持人方悄悄、嘉賓徐則臣分屬於90後、80後、70後,免不了要談談代際。80後作家頂著“叛逆”的標簽集體現身,已經是快20年前的事了,如今,90後作家後浪洶湧。

今天要聊的是另一個90後作家群體——他們寫純文學、作品見諸《人民文學》等傳統文學期刊、出版長篇小說……除了“90後”這個代際標簽外,似乎並沒有一個足以概括群體特征的形容詞。就像李唐說的,“90後作家最大的共性就是沒有共性”。

80後消費完了“叛逆”,留給90後的是“乖”?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何平從2017年起在《花城》雜誌開辦新人推薦欄目,在他的接觸中,90後作家整體來說比較“乖”。“90後作家的出場和80後有著明顯區別。80後和《萌芽》、‘新概念’有很大關係,而90後很多是由文學期刊主動發掘的文學新人,一出場就被整合到傳統文學的序列。”

廈門大學文學博士後鄭潤良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也表示,80後作家給人“叛逆”“有個性”的印象,主要來自於韓寒、郭敬明等人,“他們走市場化道路,用‘叛逆’等標簽會比較有賣點”;而到了下一個十年,“少年作家”的熱點已經被消費得差不多了,90後作家如果還打著“叛逆”的旗號,不容易被主流文學期刊接納。

對走純文學道路的90後作家來說,文學期刊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不少主流文學期刊近年來也推出各種90後作家專欄,鄭潤良也主持了一些,如《青年文學》的“出發”欄目、《名作欣賞》的“新世代小說”欄目等。

“90後作家的叛逆性相對較弱,甚至有學者認為,90後作家過於‘乖巧’了。”鄭潤良說。動輒幾十年歷史的文學期刊,在90後作家身上找到了新的擁躉。

出生於1991年的青年女作家王蘇辛,從2009年開始在《青年文學》《芙蓉》《花城》《小說界》等期刊發表中短篇小說數十萬字。

“現在發表途徑除了傳統期刊,也有其他雜誌,還有寫作社區和文學比賽,但再也不會像‘新概念’那樣造星了。”王蘇辛說,“現在,如果一個人的作品能在一類平臺有發表途徑、有成長機會,就已經很好了。有的作品能在微博獲得粉絲點贊,我的不可以,文學期刊是能接受我的少數平臺之一。”

李唐出生於1992年,在《人民文學》《上海文學》《鐘山》等期刊上發表過作品。他認為,文學期刊的重要性在下降,但依然很重要。“現在看似寫作渠道非常多,但沒有門檻帶來的是沒有標準和寫作泛濫。刊物是一種門檻,雖然不代表全部,但確實有助於發現真正的好作品,使它們不至於在茫茫網絡中被淹沒。”

90後作家只是傳媒界、文學界的想象和噱頭?

曾經按文學風格來分,有“傷痕”“新寫實”,而到了“新生代”(70後)以後,文學評論界開始偷懶了,沒有找到更有效的概念,代際就是最方便的命名方式。

但是,作家本人很少稱自己是“90後作家”。

《花城》雜誌在推出1990年出生的作家周愷時,周愷就直言:“用‘90後’來規範他只是一個噱頭,是傳媒界和文學界在想象90後。”

王蘇辛身邊的同齡人,大部分不是那麽喜歡“××後”的標簽,1990年出生的年輕人已經28歲了,稱他為“90後”,好像在說他還是一個孩子。但他們也不反感,“不過標簽而已”。

李唐對“90後”標簽的態度經歷了幾個階段:最初發現前輩們會因為自己年齡小,而優先推薦發表自己的作品,很是樂意;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開始厭惡,“別人覺得妳早慧的同時,也會覺得妳沒有經驗,缺少閱歷”;但到了現在,又沒那麽討厭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90後從小接觸的資訊更加全面、多元,文學資源也更便利。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後探索下去,因此呈現出的面貌很不一樣。為了方便起見,把寫作者分為70、80、90之類,就像日本有‘團塊世代’,臺灣有‘七年級生’之類。它本身是中性的,沒有褒貶,沒必要刻意抵制。”李唐說。

何平不主張用代際來命名作家群體:一是社會變化太快,代際更新未必是以10年為單元,80後和85後就有很大區別;二是網絡時代,不同的文學風格、載體、讀者,都匹配不同的作者,即便同一年齡段,ONE(韓寒創辦的文藝閱讀App)的作者和《人民文學》的作者,顯然不是一類。“無法用同一種特征、文學趣味來描述這個年齡段的作家。他們的共同性越來越弱,可能性越來越大。”

何平說,文學的代際命名,往往是少數作家對同時代更多作家的掩埋。“今天,當我們再談論‘80後’,概念所指已經漂移:笛安、張悅然、周嘉寧、顏歌等的寫作早已發生了變化;從傳統文學期刊出來的孫頻、鄭小驢、雙雪濤、甫躍輝、蔡東等也已經取代韓寒、郭敬明,成為80後作家的中堅——請註意,這些晚出的80後是‘作家’,不是‘文化達人’。”

等“00後”出場,“90後”標簽就去掉了?

盡管“90後作家”可能是個偽命題,但這個標簽似乎一時半會兒也揮之不去。

有的作者比較“佛系”,並不在意。大頭馬的代表作《不暢銷小說寫作指南》似乎就表明了這一群體的態度,她本人也曾表示,寫作不會帶來任何收入。

何平說:“90後的文學現場十分豐富,期刊在積極主動地挖掘文學新人;出版社通過各種渠道尋找作者,比如王陌書、糖匪、大頭馬等作者,很少在期刊發作品,也有出版社敏銳地發現他們;網絡上也有很多按照自己趣味寫作的同好和圈子。”

有的作者在為之努力。

鄭潤良所接觸的90後作家,都是以“作家”身份來要求自己的。他們有的已經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文字風格,比如甄明哲、顧文艷、龐羽、楊知寒、鬼魚、重木、丁顏、張春瑩等人。要想擺脫“90後”的前綴,就和他們的前輩一樣,靠個人風格的真正成熟,靠自己作品的特色。

最終,還是需要時間。

“王蘇辛、李唐、鄭在歡、宋阿曼等90後作家,已經開始出個人小說集,在某種意義上標誌著他們個人風格趨向成熟。”鄭潤良說,“等00後作家出來,90後作家可能就不用依靠‘90後’的標簽了。就像現在的許多80後實力作家,宋小詞、陳再見、鄭小驢、林森、陳崇正……他們已經不依靠‘80後’標簽了。”

王蘇辛坦言,一個殘酷的現實是,確實沒有一個人的作品能脫離“90後”標簽而擁有明顯的純寫作意義的特性。“人的壽命變長了,青春期成長期也變長了,很難用‘三十而立’來要求作家在30歲之前寫出成熟作品。我們真的需要一個耐心的過程,緩沖打磨自己。”

李唐說:“90後的標簽本身中性,沒必要去擺脫。但寫作永遠是個人的事業,我一直堅信在時間的長河中,這些代際會變得越來越不重要。李白和白居易差了將近半個世紀,但現在說起他們,都是唐詩的中流砥柱,不會因為代際而有所區分。重要的永遠是作品。”

何平的建議提供了另一種維度。他認為,80後、90後,甚至更年輕的千喜年之後出生的寫作者,寫得並不壞。他們不曾經歷文化荒蕪和閱讀匱乏,幾乎都接受過完整的大學教育,但在一個文學富足到過剩和平庸的時代,成熟到過於成熟的文學起點,同質化的文學趣味,對個人的文學探險是有傷害的。

“年輕人應該有一些不計得失的冒犯和反叛,而不只是謹守文學慣例,因循文學既有秩序,或者沈湎於一種彼此接近的同人式寫作時風。每個時代還是應該容忍搗蛋的文學壞小孩。”何平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Howard Hodgkin:把弄色彩Howard Hodgkin:把弄色彩

    著名學者薩義德曾在《論晚期風格》(On Late Style)一書中,提到貝多芬與史特勞斯等知名藝術家的晚期創作。在他看來,有些藝術家的晚期創作趨向圓融安寧,而像是貝多芬等人卻並未因循此理:愈到晚年,他們的作品愈發張揚另類,甚至呈現出一種抗拒的、倔強的姿[詳細]

  • 2盧秉恒:“小人物”一樣能築夢未來盧秉恒:“小人物”一樣能築夢未來

    打印人體心臟、骨骼,這些原本只存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將變成現實。作為科技界的“當紅明星”,3D打印已遍及航空航天、醫療、食品、服裝、玩具等各個領域,在拓展自身領地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詳細]

  • 3姜文:我想通過電影表達成長和變化 姜文:我想通過電影表達成長和變化

    6月22日晚,結束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工作的姜文接受媒體群訪,談自己即將上映的新片《邪不壓正》。 [詳細]

  • 4常紀慶:將滿醫發揚光大常紀慶:將滿醫發揚光大

    常紀慶,1957年出生在吉林省海龍縣興華華鄉的金家崗。身為漢族人,卻有滿族血統,2011年他申請為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長白山滿族醫藥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具有中醫執業醫師,現任世界中聯滿藥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及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滿醫藥分會副秘書[詳細]

  • 5向站在高點的任正非致敬向站在高點的任正非致敬

    任正非,可能是近期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中國企業家,作為華為的創辦人,同時也是華為的代言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標誌性人物,在這場硝煙瀰漫的中美貿易戰中,任正非更成為不少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前幾天(五月二十一日)他接受內地媒體採訪的視頻和文字被刷屏,[詳細]

  • 6周迅:網友說我老我哭了 但現在我敢說出來周迅:網友說我老我哭了 但現在我敢說出來

    因為演了如懿,周迅接連一段時間都被推到風口浪尖。先是有人批評她“女兒死了都不會哭”,又刻薄她已經演不了年輕的如懿,還有人更直接地說她“老了”,臉都腫了。對一個女演員,這些評價每一句話都是插到死穴上,雖然可能只是看客在飯後茶余的話茬,周迅卻真[詳細]

  • 7“90後”作家如何擺脫“90後”標簽“90後”作家如何擺脫“90後”標簽

    90後作家李唐在自己的長篇小說《身外之海》的新書發佈會上,嘉賓徐則臣是70後,主持人方悄悄是80後。 北京的春日,作家和新書都仿佛蘇醒過來,陸續與讀者見面。在單向空間的一場新書發佈會上,作者李唐、主持人方悄悄、嘉賓徐則臣分屬於90後、80後、70後,免[詳細]

  • 8阿瑟.魯賓斯坦:永不從俗阿瑟.魯賓斯坦:永不從俗

    上周此欄介紹了嚴謹理性的布倫德爾,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鋼琴家是這位奧地利人的前輩,性情與那位「學究」式鋼琴家迥然不同,他就是阿瑟.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一八八七至一九八二)。 [詳細]

  • 9艾青:生活逆水行舟艾青:生活逆水行舟

    曾卓先生一九八三年夏天來到北京,約我一起前往艾青家中。這才知道,艾青家與我工作的《北京晚報》相距甚近。報社在西裱褙胡同,艾青的家則在東裱褙胡同裏一個往南拐進去的小胡同——豐收胡同。東、西裱褙胡同,本是同一條胡同,後因修建北京站,自車站廣場往[詳細]

  • 10魯益思: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魯益思: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Clive Staples Lewis(1898-1963),一般簡稱C S Lewis。中文習慣上譯作魯益思,倒是一個音義兼顧的譯名。不過,在英國如果你喊他Clive,他肯定充耳不聞,絕不理睬。為什麼呢?原來他童年時所養的愛犬Jacksie有一天不幸被車撞死。他極度傷痛,甚至從那時起,把[詳細]

  • 11陳紅天:港商「超級聯繫人」角色不斷升級陳紅天:港商「超級聯繫人」角色不斷升級

    改革開放四十年,港商是最先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到內地投資和參與建設的先行者,對內地制度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陳紅天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為內地改革開放輸送了資本、人才、知識,到今天仍然是連接內地與國際的「[詳細]

  • 12白巖松:不管走多遠,請看看妳的18歲白巖松:不管走多遠,請看看妳的18歲

    30歲最大的人生感受是回頭看,我覺得是減法,從某種角度來說《痛並快樂著》也是一種減法,但是對於我來說,30歲,我覺得無論從自己還是對各位的提醒來說,做減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盧秉恒:“小人物”一樣能築夢未來

盧秉恒:“小人物”一樣能築夢未來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