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文史博览 >

是什麽讓顧頡剛與費孝通糾葛一甲子?

更新時間:2021-04-08 09:26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4681

中華民族到底是一個還是多個?西方的民族概念能否來描述“中國的民族”?日前,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一副院長潘嶽撰文,講述了上世紀中國兩大學者顧頡剛與費孝通糾葛一生的公案。文章摘節如下,標題為編者另擬。

每個文明的內部,都有共同性和差異性。當共同體分裂時,各個政治中心為了劃定邊界、鞏固自我,都勢必誇大差異,貶低共同,直至變成永久的分裂。即便有相同的祖先、語言、記憶、信仰,只要存在政治多中心的競爭,必然產生這一悲劇。教派分裂,族群瓦解,莫不如此。

政治統一乃是文化多元存在的基礎。政治一體越鞏固,多元文化反可以盡情伸張個性;政治一體越脆弱,多元文化越會彼此互搏而最終消亡。一體與多元,並非此消彼長而是同弱同強。不理解一體與多元的辯證關系,就會既分割了世界也搞亂了自己。

一體與多元的概念,曾糾葛於上世紀中國兩大學者。

  是什麽讓顧頡剛與費孝通糾葛一甲子?

顧頡剛

第一個是顧頡剛。1917年新文化運動造就了一批剛猛的激進者,顧頡剛算一號。1923年,這位30歲的蘇州青年,猛烈抨擊三皇五帝,認為上古史是儒家一層層“壘造”而成。他主張用實證的方法審查一切,誰要想證明夏、商、周的存在,就必須拿出夏、商、周三代的證據。他用社會學、考古學方法在古籍間相互對照,“敢於打倒‘經’和‘傳’‘記’中的一切偶像”。這個運動發展到極致,就是“夏禹是條蟲”。胡適對此大加贊揚,“寧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

運用這種方法,他提出要否定“民族出於一元”、“地域向來一統”。他認為,古代“只是認定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始祖,並沒有許多民族公認的始祖”、“原是各有各的始祖,何嘗要求統一”!

“疑古論”一出,思想界地動山搖,瓦解了歷史,就瓦解了“中國認同”。但顧頡剛不以為意。在他的眼裏,只有這樣一種全新的方法,才能將腐朽的2000年知識譜系予以再造。他和新文化運動的先鋒人物們一樣,都奮力於創造一個嶄新的中國。

然而,最早質疑中國上古史的,不是顧頡剛,是二戰前的日本東洋史學家們。20世紀初,這些史家們以東方民族的眼光敘述東亞文明的興衰、民族間的此消彼長與邦國興亡。其代表人物白鳥庫吉用實證史學方法提出,堯舜禹並不真正存在,不過是後世儒家杜撰出的“偶像”。本來就受乾嘉考據精神影響的顧頡剛深深服膺白鳥庫吉,也高喊“打倒上古史”。

但這批東洋史大師一面搞學術創新,一面卻發展出一套完整的“以種族解構中國”的理論,如“漢地十八省”論、“長城以北非中國”論、“滿蒙藏回非中國”論,“中國無國境論”、“清朝非國家論”、“異民族征服乃幸福論”等。這成為今天美國“新清史”觀的前身,也是李登輝等獨派們的依據。東洋大師們還認為,魏晉南北朝以後,“古漢人”已然衰敗,而滿蒙民族又有妄自尊大的“夷狄病”。只有日本,集合了北方民族勇武精神與南方漢人精致文化的優點,是拯救東亞文明之弊的“文明終點”。而日本文化是在中國文化刺激下成長起來的子系統,具有承接中華文明的資格,中華文明的中心將轉移到日本。

顧頡剛們警醒了。面對“九一八”的戰火硝煙,曾經傾心於東洋史學的他,終於明白了學術與政治的關系。

1938年,他目睹日本在西南繼續挑動泰語和緬語族的獨立,又受到傅斯年的精神撼動,終於否定了自己的成名理論。病中的他在1939年2月9日,扶杖到桌案前寫下了《中華民族是一個》 。

他反對使用“民族”來界定國內各族群,建議改用“文化團體”,因為“自古以來的中國人本只有文化的觀念而沒有種族的觀念”。實際上,顧頡剛在這裏提出了“國族”的概念,即“同屬一個政府統治下的人民”屬於同一的國族,即中華民族。

他拿自己的出身舉例,“我姓顧,是江南的舊族,想來總沒有人不承認我是中國人或漢人的了;但我家在周秦時還是斷發文身的百越之一,那時住在閩浙的海邊,不與中國通,實在算不得中國人。自從我們的祖先東甌王心向漢朝,請求漢武帝把他的人民遷到江淮之間……我們再不能說我們是‘越民族’而不是中華民族的一員了”。一貫認為“三代續統”是後儒編造的他,開始論證商周之轉化,“連商王的後裔孔子也要說,‘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了。他並不想說‘你們是周民族,我們是商民族,我們應當記著周公東征的舊恨’;他卻愛慕周公到極度,常常夢見周公。”“試想這都是何等的氣度,那裏存著絲毫窄隘的種族觀念”!

《中華民族是一個》發表後,引起了一場著名討論,質疑者是一個更年輕的人類學與民族學者費孝通。他時年29歲,和顧頡剛是蘇州老鄉,剛從英國留學歸來。

費孝通認為“民族”是根據文化、語言、體質的分歧而形成的團體,是科學概念。中國國內確存在不同的民族,這是客觀事實,不必為了謀求政治上的統一而刻意去消除各族的界限,不用擔心敵人使用“民族”概念與喊出“民族自決”來分化中國。他強調,“文化、語言、體質相同的人民不必是屬於一個國家”,“一個國家都不必是一個文化、語言團體”,因為民國的現實正是多政治中心,中國歷史上也有多個政權分立的時期。

聽到這些,顧頡剛雖纏綿病榻,卻如“骨鯁在喉”,又爬起來寫了《續論中華民族是一個》,反駁說,中華民族的“國族性”是足夠強大的,“分化”是“不自然的局面”。只要分裂的武力稍弱一點,人民就會自發結束分化局面。如果“長久分立”有天然的安定性,則中國早就支離破碎而不成為一個民族了。他在文末甚至怒吼道——“等著罷,到日軍退出中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見一見東北四省和其他淪陷區的人民是怎樣的給我們一個好例子了” !

對於前輩的病怒,費孝通沈默了,沒有再做回答。“中華民族到底是一個還是多個”,成為一樁沒有結論的公案。

41年後,顧頡剛去世(1980年),時年87歲。又過了8年(1988年),78歲的費孝通發表了題為“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的長篇演講。他承認存在“中華民族”這樣一個自在實體。

他說,“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過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

又過了5年,費孝通回到蘇州老家參加顧頡剛紀念會,第一次對60多年前的公案做出回應——“後來我明白了顧先生是基於愛國熱情,針對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成立‘滿洲國’,又在內蒙古煽動分裂,所以義憤填胸,極力反對利用‘民族’來分裂我國的侵略行為。他的政治立場我是完全擁護的”。

有批評者認為,費孝通的“一體多元”理論不過是在“一個”與“多個”之間找了一種折衷的、彌合的“政治性說法”。但費孝通認為,根本問題在於,用西方的民族概念是無法來描述“中國的民族”的。“我們不應該簡單地抄襲西方現存的概念來講中國的事實。民族是屬於歷史範疇的概念。中國民族的實質取決於中國悠久的歷史,如果硬套西方有關民族的概念,很多地方就不能自圓其說”。

費孝通還對自己晚年的轉變解釋說,“我在曲阜孔林兜圈時,突然意識到孔子不就是搞多元一體這個秩序嗎?而他在中國成功了,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中華民族。中國為什麽沒有出現前捷克斯洛伐克和前蘇聯那種分裂局面,是因為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心態。”

是什麽讓顧頡剛與費孝通糾葛一甲子?   

位於山東曲阜的孔林

顧頡剛與費孝通的糾結,反映出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心路——既渴望用西方概念來改造中國的知識傳統,卻發現西方經驗無法概括自身文明;既渴望獨立於政治的西方學術,又發現西方的學術從來離不開政治。最後,他們都回歸到中華文明母體。

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喪失了政治與文化話語權,“歷史中國”都是由西洋和東洋來書寫。兄弟手足對彼此的認知,都是由外來學術框架去塑造。

比如,有大漢族主義觀點認為“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有狹隘民族主義觀點則認為“滿蒙回藏非中國”。這都是當年“東洋史”的遺毒。

比如,有些史家試圖用“意識形態”來對標西洋史。當西方說“大一統”是專制原罪時,他們就將“專制”歸罪於元清兩朝。說漢唐宋本來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開明專制”,離西方不算遠,結果被遊牧民族的“主奴觀念”改造成了“野蠻專制”,明朝的高度集權是元朝軍事制度的殘余,中國沒產生資本主義是因為被清朝斷了萌芽。得出如此結論,是因為他們沒深入研究中國未能誕生資本主義的內在邏輯。

比如,當西方認為中國因缺少“自由傳統”沒有發展出民主制度時,有些史家就開始論證,“農耕文明”代表專制,“遊牧文明”代表自由。如果元朝不被明朝推翻,那中國早在13世紀就有了一個商業與律法之上的社會形態。他們沒弄清,“自由精神”的殊榮只屬於西方的哥特與日耳曼人,從不屬於東方的匈奴、突厥和蒙古。在孟德斯鳩筆下,同樣是征服,哥特人傳播的是“自由”,而韃靼(蒙古)人傳播的是“專制”(《論法的精神》)。在黑格爾筆下,日耳曼人知道全部的自由,希臘羅馬人知道部分的自由,而全體東方人不知道任何自由(《歷史哲學》) 。

這些紛爭與攻訐,都來自於我們總是用其他文明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而其他文明的眼光,固然有多元思維的益處,卻也經常受制於國際政治的裹挾。過去如此,未來亦是如此。

中華文明並非沒有過“種族”觀念,但另有一股更強大的“天下”精神將其超越。隋朝大隱士王通,教出了初唐幾乎整個將相集團。他身為漢人,卻說中國之正統,不在漢人之南朝,而在鮮卑之孝文帝。因為孝文帝“居先王之國,受先王之道,子先王之民” 。此為真正的天下精神。

其他族群亦如此。

藏族與蒙古族信奉佛教,無論藏傳漢傳,都有“消除分別心”的教義 。中國穆斯林“伊儒匯通”傳統中也有“西域聖人之道同於中國聖人之道。其立教本於正,知天地化生之理,通幽明死生之說,綱常倫理,食息起居,罔不有道,罔不畏天”之訓導。這種打破族群壁壘的天下精神,是中華文明的底色。一部中華民族史,是一部“天下精神”超越“族性自限”的歷史。

中華民族融合中還充滿著深沈情感。寫於晚明的蒙古《黃金史》中說,永樂皇帝是元順帝的遺腹子,通過靖難之役讓明朝皇統又秘密回到了元朝,直到滿人入關才結束“元的天命”;寫於明初的《漢藏史集》中說,元朝是“蒙古人執掌了漢地大唐之朝政”,宋末帝(蠻子合尊)並沒有在崖山投海,而是前往西藏修習佛法,成為薩思迦派的高僧,最後轉世為一位漢僧叫朱元璋,奪取了蒙古皇位,還生了一個面貌酷似蒙古人的兒子叫朱棣。用“輪回”與“因果”把宋元明三朝編排成“互為前生後世”,這不是正史,而是宗教野史傳說,是當時的人們對大中華你我互有的樸素共識,是不同族群表達“命運共同體”情感的不同方式。這些情感,是僅憑外來理論描述中國的人難以理解的。

深沈的情感才能產生深刻的理解,深刻的理解才能完成真實的構建。最終,中華民族的故事還要由我們自己來寫。

來源:搜狐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2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

    對於祖籍東北的我而言,日本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麻。生於斯長於斯的瀋陽,正是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地,亦即日本侵華戰爭的肇始地。彼時,日本軍國主義蓄意製造事端,炸毀柳條湖一段南滿鐵路路軌,嫁禍中國軍隊,藉此炮轟北大營,次日侵佔瀋陽。及後,在不到[詳細]

  • 3毛澤東寫了本書,蔣介石看後渾身發抖,下令高級將領,人手一冊毛澤東寫了本書,蔣介石看後渾身發抖,下令高級將領,人手一冊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寇憑借先進的武器裝備猖狂的攻打城市,掠奪土地。而國民黨軍隊在軍事上嚴重失利,喪失失地,節節敗退。北平、天津、南京等大城市相繼失陷後,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傳出了“武器不如人,戰必敗”“抵抗必亡”“再戰必亡”“亡國論”等悲觀[詳細]

  • 4張居正跟高拱打架,勝者葬送了一個國家張居正跟高拱打架,勝者葬送了一個國家

    四百九十三年前的5月24日,湖北江陵縣張文明家的長子呱呱墜地,起名張白圭。此時千里之外的河南新鄭,12歲的高拱正在發奮苦讀,準備未來的一連串考試。而萬里之外的歐洲,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進行的首次環球航行,剛剛結束三年。[詳細]

  • 5古代看起來體面, 實則窩囊的職業: 為皇帝當替死鬼, 給公主當玩物古代看起來體面, 實則窩囊的職業: 為皇帝當替死鬼, 給公主當玩物

    在中國古代的小說中,有一種非常常見的模式,就是一位貧寒的讀書人,在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之後,成功考取功名,高中狀元,然後得到了皇家的賞識,一舉成為駙馬,從此躋身皇室之中,榮華富貴享受不盡,仕途順風順水。[詳細]

  • 6成吉思汗為什麽一生沒有叛將?原因其實很簡單成吉思汗為什麽一生沒有叛將?原因其實很簡單

    成吉思汗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之一,他戎馬一生,帶領蒙古鐵騎政府了半個亞洲,而且還達到歐洲的多瑙河,為建立大元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很多開創者不同,成吉思汗不管實在成功還是失敗的時候,沒有一個將領投降,也沒有一個將領叛亂。[詳細]

  • 7岡村寧次結局:晚年淒涼,至親紛紛先逝孤獨終老岡村寧次結局:晚年淒涼,至親紛紛先逝孤獨終老

    岡村寧次共2個孩子,長子岡村忠正,次子岡村武正,兩個兒子都先他死去,所以他的晚年很淒涼。 老大忠正是岡村在陸軍大學時期,與發妻星野理枝所生,1911年結婚,翌年得子。1926年理枝死後,這個孩子就一直由奶奶在日本照看撫養。 [詳細]

  • 8抗美援朝一戰,林彪獻計給毛主席,毛主席說了十個字,擲地有聲!抗美援朝一戰,林彪獻計給毛主席,毛主席說了十個字,擲地有聲!

    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等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1950年10月,在朝鮮戰爭爆發時,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的全面攻勢下,朝鮮人民軍節節敗退,最終只能是跑來中國尋求幫助。[詳細]

  • 9唐朝詩人的讀書生活:喜歡在山林或寺廟中讀書唐朝詩人的讀書生活:喜歡在山林或寺廟中讀書

    在唐代,學子們入仕以前,一般都過著艱苦的讀書生活。正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這樣的觀念在唐代是很正統的。當時的書生都是自幼拜師求學[詳細]

  • 10毛澤東為何重林彪輕劉伯承?四野殲滅百萬蔣軍毛澤東為何重林彪輕劉伯承?四野殲滅百萬蔣軍

    劉伯承,第二野戰軍的代表,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有人認為他在軍事指揮和學術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甚至比林彪還高出許多,稱他為現代“孫武”、“軍神”。白崇喜也稱他是“共軍第壹號悍將”,但毛澤東卻對他別有看法,為何?其實,如果熟知黨史軍史的話,就不難[詳細]

  • 11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送的挽聯上寫了哪16個字?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送的挽聯上寫了哪16個字?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病逝於台北陽明山官邸,時年88歲。四天後,一位老人前來吊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只見這位老者俯下身去,輕輕地撫摸著水晶棺。他的手指微微顫抖,神情凝重。他就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詳細]

  • 12毛人鳳為何娶靠“色相”來工作的女諜為妻?毛人鳳為何娶靠“色相”來工作的女諜為妻?

    毛人鳳娶的女間諜是戴笠送給他的,而且是戴笠的玩物,看來分析毛人鳳就必須要先談戴笠了。[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

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