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消費金融業務發展或呈放緩態勢
- 更新時間:2018-05-13 09:00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258645
最近幾個月,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通過發債或股東增資方式密集“補血”,掀起新一輪增資潮。
據上證報粗略統計,自去年底以來,至少有5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宣佈增資計劃。今年一季度,招聯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等增資計劃已獲監管批複。
最新披露增資計劃的是馬上消費金融公司。“五一”前夕,該公司股東重慶百貨公告擬出資約6.34億元,參與馬上消費金融第三輪融資,增資後持股比例將升至31.06%。本輪增資完成後,馬上消費金融的注冊資本金將從22.1億元增至40億元。三年前這家公司成立時,這一數字僅為3億元。
幾乎同時,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宣布,近日發行了總金額為15億元人民幣的第一期金融債券,主要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在業內人士看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頻繁增資的舉措背後,主要源自對經營前景的看好。
2017年,國內消費金融市場全面爆發,同期受制於監管整頓,處於灰色地帶的消費金融公司逐步退出市場,留給持牌機構大量“收割”機會。已開業的22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大部分實現盈利,如招聯和捷信,兩家公司2017年淨利潤均超過10億元。
擬增資的馬上消費金融公司,2017年全年淨利潤5.78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約88倍。也正是這一增速,讓其股東方之一重慶百貨2017年斬獲投資收益約1.77億元。
然而在業績大增的同時,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負債端壓力也隨之而來。如馬上消費金融公司,截至2017年末,該公司總資產31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倍;總負債290.19億元,是2016年末的4.6倍;淨資產27.81億元,是2016年末的2.2倍。
從數字來看,負債增速已超過了資產增速。因此,不難理解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為何要增加注冊資本。按照監管要求,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如同銀行,有資本金充足率要求。馬上消費金融CEO趙國慶表示,新一輪增資背後有公司發展原因,也確實有杠杆率的考量。
前有手握場景和流量的電商系平台“圍追”,後有資金和風控一應俱全的銀行“堵截”,在這種競爭環境下,尋求更多場景,成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突圍的重要方向。
某銀行系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務負責人稱,隨著參與主體和資金湧入,競爭不斷加劇,而監管又趨嚴,今年消費金融業務發展或呈放緩態勢。未來是否具有構建場景的能力,將成為消費金融市場參與者的核心競爭點。
22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股東資源,通過線上或線下多種方式獲客,但始終增量有限,需要借助第三方平台。
然而,去年監管部門雷霆整治現金貸業務,“斬斷”持牌機構與無放貸資質平台的資金輸出合作。此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需要自建風控,尋找獲客場景,但這兩者正是部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短板。
上述分期平台人士透露,對消費金融公司來說,年化不超過36%的收益率“很薄”,但大數據風控成本很高。一些消費金融公司前期沒有相關積累,通常要靠客戶持續生命周期價值來賺取收益。
同時,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服務的客群也有限。上述人士說,匹配的客群已經被銀行信用卡“吃”光了,剩下的非信用卡人群和信用卡邊緣化人群,面臨的逾期風險和欺詐風險特別高。
“去年,一些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只做資金輸出,賺取無風險收益,也就是靠‘吃利差’盈利,風控能力缺乏鍛煉。今年這些公司,在資金和獲客成本上升下,應該會‘吐出’一些利潤。”該人士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保證合規的前提下,回歸流量角色的場景助貸獲客方式正在回暖。在趙國慶看來,未來無論和誰競爭,關鍵要做好用戶差異化,比如在客群選擇上,服務比銀行更下沉的用戶。
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首先表現在實物商品消費提檔升級。
汽車消費升級步伐加快。前2個月,汽車類商品銷售增長9.7%,同比提高10.7個百分點,拉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約1.1個百分點,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其中,代表汽車消費升級方向的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新能源汽車增勢強勁。前2個月,SUV銷量達到173.4萬輛,增長11.6%,占汽車整體銷量的比重達到38.3%,比去年同期提升3.5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銷量7.5萬輛,增長200%。
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快速增長。居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不斷擴大,帶動相關商品銷售持續增長。前2個月,化妝品、家用電器、服裝類等商品銷售分別增長12.5%、9.2%和7.7%,同比加快1.9、3.6和1.6個百分點,通訊器材類商品銷售增長10.7%,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智能馬桶蓋、按摩椅、滾筒洗衣機等智能節能產品銷售實現較高增長。
國家發改委首次組織編寫的《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發布。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消費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
報告從四方面分析我國消費的發展特征:一是我國居民消費總體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6萬億元,增長10.2%,2013—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3%,網上零售額年均增長30%以上。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8322元,增長7.1%。二是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2017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高出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26.7個百分點。消費率穩步攀升,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達到43.5萬億元,最終消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3.6%,自2012年以來已連續6年占比超過50%。三是消費升級步伐加快。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3%,進入了聯合國劃分的富足區間(20%—30%)。四是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提高。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實際增長7.3%,高於經濟增長速度。
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順應把握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持續推進“十大擴消費行動”,大力促進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幸福產業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實物商品消費升級的同時,服務消費規模持續擴大。
信息消費發展勢頭良好。網絡提速降費點燃居民信息消費熱情。截至2月底,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12.8億戶,累計流量達到68.9億G,分別增長14.8%和186%;
4G用戶達到10.3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71.6%,其中前2個月淨增3555萬戶。
節假日旅遊市場旺盛。大眾出遊熱情持續高漲,全域旅遊、自駕遊、鄉村遊成為旅遊熱點。春節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7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1%和12.6%;清明節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旅遊總人數1.01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21億元,分別增長8.3%和8%。
文化消費延續較快增長勢頭。影片質量提升推動票房高速增長。一季度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202.2億元,同比增長39.8%,首次突破200億元,刷新了電影史上單季度國家電影市場的最新紀錄。其中國產電影票房150億元,增長93.2%,占總票房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53.7%大幅提高至74.2%,繼續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居民消費快速增長,“新消費”功不可沒。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並在發展中呈現出諸多新特點。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互聯網+”與更多傳統消費領域加速滲透融合,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等新興消費業態發展勢頭強勁。前2個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073億元,增長35.6%,同比加快10.1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4.9%,比去年同期提升3.8個百分點;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9.7億件,增長31.2%。
電商推動農村消費規模穩步擴大。物流、電信、交通等農村消費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不斷向廣大農村地區延伸覆蓋,促進農村居民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前2個月,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36億元,增長10.7%,快於城鎮增速1.1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4.8%,比去年同期提升0.1個百分點。
根據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採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撐金融 提信心/兩新規 穩A股 利好港股後市
- 諾獎得主:港經濟具多元發展潛力
- 穗頒首個工程領域港澳企業執業認可證書
- 我們受夠了美國的“氣”,惟一選擇就是盡全力把它打痛!
- 中國午夜出招:商務部籲美撤232措施
- 史上最大“金融泡沫”,這場可怕的龐氏騙局終於崩塌了!
- 美聯邦政府正式“關門”
- 1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訪安徽富樂德長江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加拿大華發網海外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2加國以牙還牙 對美祭988億關稅
據路透社、美國CNBC網站及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為了反擊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宣布對加拿大徵收進口鋼鋁關稅,加拿大政府在6月29日宣佈,從7月1日起,對約126億美元(約988億港元)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包括橙汁、番茄醬和波本酒等商品。這是加國自二戰以來[詳細]
- 3中國午夜出招:商務部籲美撤232措施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今年4月2日起對自美進口的128項產品加徵15%或25%的關稅。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此發表談話。 [詳細]
- 4特稅讓美港口機場很受傷
綜合美國《福布斯》、《洛杉磯時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發動史上最大規模的貿易戰,據統計,美國主要的五個機場和五個港口會因為貿易戰受到重創。 [詳細]
- 5我們受夠了美國的“氣”,惟一選擇就是盡全力把它打痛!
當地時間4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聲明說,他已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考慮再對中國1000億美元出口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分析人士和投資者認為,美國這一最新舉動雖然有可能是虛張聲勢,但已給美國及世界經濟造成了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 [詳細]
- 6國際合作解決全球經濟困局
經過八年艱辛談判,東盟十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洲、新西蘭共15國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值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在全球大行其道,各國經濟飽受新冠疫情衝擊的當下,外界認為全球最大自貿協定RCEP的簽署,將釋放出一個清晰信號,表[詳細]
- 7美國73%民眾憂貿易戰傷及自身
綜合《華盛頓郵報》、美聯社及法新社報道:美國《華盛頓郵報》與和美國高校近日進行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56%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形勢不利於美國就業。73%的受訪者均擔心貿易戰傷及自身。 [詳細]
- 8香港物流商會:貿易戰對運送食品和消費品的物流公司影響最大
中美貿易戰「號角」響起,航運物流市場不確定性提升。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鍾鴻興表示,香港地區物流業勢將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其中以運送食品和消費品等相關物流公司影響最大,他又留意到近日中美航線的航班已有減少。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回應記者查[詳細]
- 9海關總署:美加關稅 華即行反擊
針對美國301調查項下關稅反制措施的實施時間,中國海關總署關稅徵管有關負責人7月5日應詢指出,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018年第5號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將在美方的加徵關稅措施生效後即行實施。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詳細]
- 10從美元歷史看人民幣走向
人民幣匯率問題關係到中國股市、債市的表現,也直接關係到房價的走勢。近期人民幣連續下跌,市場預期人民幣兌美元會出現非理性大幅貶值,但筆者對此不抱有太大「希望」或「熱情」。[詳細]
- 11巴菲特妙語論投資 讚中國前景買買買
本年度“股神”巴菲特投資旗艦伯克希爾公司股東大會已於五月五日在美國中部的奧馬哈市舉行。“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這個人口只有45萬的小鎮,每年五月第一個周六,數萬賓客從全球各地蜂擁而至,聆聽巴菲特和老拍檔芒格的投資聖經,令當地人[詳細]
- 12逆回購三天泵4000億穩信心
人行進一步加大支持小微和民營企業力度,除定向放水外,更創設新工具。人行昨晚宣布,決定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根據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增長情況,向其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此外,還決定再增加中小金融機構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000億[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