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古絲綢之路精神,共商“一帶一路”建設
- 更新時間:2017-05-15 13:24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7801595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曆史與現實在5月的北京交彙,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如黃鍾大呂,在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參會者心中激起強烈共鳴。
這是“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召開的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會議。與會代表齊聚絲綢之路的始發地中國,向曆史致敬,朝未來進發,在全球發展的激揚跌宕處開啟大道之行。
夏日的傍晚,微風徐徐。金色夕照中,人民大會堂顯得分外巍峨。
晚6時許,出席高峰論壇領導人圓桌峰會、高級別會議的嘉賓國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及配偶相繼抵達。
在大會堂二層的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前,習近平和彭麗媛熱情迎候,與貴賓一一握手,互致問候,並合影留念。
伴隨著悠揚歡快的迎賓曲,習近平和彭麗媛同貴賓們步入宴會廳。可容納近千人的宴會廳燈火輝煌、壯麗恢弘。位於大廳正前方的主席台上放置著巨大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黃色背景板。台側鮮花吐豔、綠植滴翠。
“我們正走在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們相向而行,心連心,不後退,不停步,我們終能迎來路路相連、美美與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們的事業會像古絲綢之路一樣流傳久遠、澤被後代。”習近平在致辭中說。
2000多年前,懷著友好交往樸素願望的先輩們開辟了古絲綢之路,開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時代。如今,曾帶給沿線國家繁榮與興盛的古絲綢之路,在共商共建共享精神指引下,正不斷孕育新的合作成果,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宴會後,習近平和彭麗媛同貴賓們一同前往國家大劇院觀看文藝晚會。
“習主席說,古絲綢之路,和時興,戰時衰。巴勒斯坦人也始終相信,只有發展、合作才是取代戰爭、沖突的出路。‘一帶一路’就是這樣一條和平之路、發展之路,是人類進步的機會。”撫今追昔,巴勒斯坦改革與卓越委員會主席阿德南對習近平主席的演講感同身受。“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很好回答了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的贊賞,代表與會者共同的心聲。
身處今天的太空時代,我們早已無需牽著駱駝、駕著木船行走世界,科學與文化的演進,將人類文明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繁榮的暗影裏,貧富分化還在加劇;在“流淌著牛奶與蜂蜜”的地方,兒童伏屍偷渡的海濱,婦孺喪生於恐襲的炮火;而國家與國家、文明與文明之間的競爭沖突,將越來越小的地球攪得晝夜不寧。
人類向哪裏去?世界該怎么辦?“曆史是最好的老師”,習近平主席倡導共建“一帶一路”,正是要繼承絲綢之路留給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將人類社會擺渡向和平、繁榮、開放、創新和文明的彼岸。
古絲綢之路的興衰史,堪稱人類文明的教科書。無論是當年的十字軍東征,還是今天戰亂不斷的北非中東,戰馬和長矛、堅船和利炮永遠難以帶來安寧和幸福。只有堅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贏,構建共贏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起來面對和破解發展的難題,才能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曆史潮流的。胸懷天下、交友四海,才有“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盛景。距離並不是問題,相向而行才是關鍵。“一帶一路”四年來的豐碩成果已經說明,只要我們不被怨隙遮蔽雙眼,不為損人利己的利益所惑,就一定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
曆史啟人心智,現實更給人教育。“一帶一路”建設開啟世界發展的新裏程,以中巴、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陸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重大工程為依托,一個複合型的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形成。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新型金融機制,同世界銀行等傳統多邊金融機構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參與國人民在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事實告訴我們,文明不分優劣,只有封閉與開放之別;發展不論早晚,奮力前行就有美好未來。“一帶一路”之所以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就是因為握住了發展這把總鑰匙,凝聚起推動合作的公約數,根植於參與實踐的獲得感。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穿越曆史的星空,古老的絲綢之路正煥發嶄新的時代活力。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我們傳承古絲綢之路精神,共商“一帶一路”建設,是曆史潮流的沿續,也是面向未來的正確抉擇。
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義淨由海上絲路赴印度取經,返回時在蘇門答臘翻譯佛經,卻發現那裏還沒有紙張。幾百年後,中國造紙術傳入東南亞,徹底改變了知識傳播手段。幾年前,中國企業沿著“一帶一路”進入老撾,幫助“老撾袁隆平”普達萊博士轉化科研成果,改寫了老撾大米零出口的曆史。從這樣的意義上講,“一帶一路”正在創造新的曆史。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論壇歡迎宴會致辭時所說,“一帶一路”建設承載著我們對文明交流的渴望,將繼續擔當文明溝通的使者,推動各種文明互學互鑒,讓人類文明更加絢爛多彩。沿著“一帶一路”這條古道新程,絲綢之路精神曾經塑造了過去的世界,正在塑造當今的世界,也將塑造未來的世界。
根據新華社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中國創新研發2.4萬億 穩居全球第二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3科學家 表揚對理解複雜物理系統貢獻
- 航天員明與港青「天地對話」 楊潤雄冀學校安排同學觀看直播
- 29歲女博士5天被騙85萬: 孩子, 我寧愿你少讀點書
- 解放軍空中突擊旅可一小時包圍台灣“總統府”
- 1演習後發現榴彈短少 台軍全面清查
據中通社報道:台軍「漢光演習」結束後,陸軍第八軍團下轄裝甲旅日前清點彈藥時,發現40毫米榴彈練習彈數量與清冊不符。軍方22日回應,已成立專案小組清查中,並將檢討究責,防範類似事件重演。 [詳細]
- 2「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港稱量子電腦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詳細]
- 3 哪些核心技術, 還在“卡脖子”?
劉亞東認為,缺乏科學武裝、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恆的情懷,成為阻礙中國攻克一些核心技術的共性原因。 “我國科技創新已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新階段。其中,2016年,全國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5676.7億元,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準2.0[詳細]
- 4軍售化整為零 美賣台36戰車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證實,將出售36輛AAV7A1型兩棲突擊車,這項總額為8360萬美元(約6.55億港元)的訂單由英國航太系統公司負責,預計2020年7月完成。兩岸學者表示,華府以小規模的個案方式處理軍售,是想降低中國大陸的強烈反應,但對台軍售違背中美三個聯[詳細]
- 5穗智能機器人產業達600億
據報道,記者7月1日從中國計算機學會廣州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十五周年暨「智勝未來、智造廣州」專題論壇獲悉,目前廣州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近500億元人民幣(約為593億港元),機器人生產量居全國第二。而廣州亦正在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詳細]
- 6科大校友研平價潛拍機 透視海底
海洋世界深不見底,吸引不少海洋愛好者去潛去拍去發現,但市面上的潛拍機價格高達八萬元且大多作工業用途。香港科技大學碩士校友組成的團隊研發出主打大眾市場的潛拍機,售價只是1.6萬港元,可深潛水底五十米,電池續航達四小時。[詳細]
- 7「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地月軌道
據新華社報道:5月21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4日11時06分,「鵲橋」中繼星成功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Halo使命軌道。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2018年底人類首次窺探月背而發射的嫦娥四號[詳細]
- 85G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應用場景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中國預計將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24日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七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上,眾多嘉賓看好5G商用市場,認為5G的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的應用場景。 [詳細]
- 9貝索斯送人上太空 旅費156萬起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亞馬遜(Amazon)兼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創辦人貝索斯2019年擬實行首次送人上太空的計劃,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火箭公司計劃向乘客收取約20萬至30萬美元(約156萬至234萬港元)的太空旅費。[詳細]
- 10機場App升呢 行李拎得即知
■林天福(右)介紹流動自助登機櫃位iCUSS。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新功能程式下月有售可多次重用 不必一過關撲去輸送帶苦等機場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在香港機場行李輸送帶苦候行李抵達一直為旅客所詬病。為提升旅客[詳細]
- 11C919大型客機第三架機首飛成功
28日,記者從商飛公司獲悉,當日12時45分,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平安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圓滿完成第一次飛行,標誌着目前共三架C919飛機進入試飛狀態。 [詳細]
- 12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下水
據新華社報道: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打造「深海一號」8日在武漢順利下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為中國大洋調查再添一利器。[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