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詞作者是不是嶽飛?
- 更新時間:2023-02-07 09:34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2661
嶽飛畫像。
杭州嶽王廟內的嶽飛塑像。張海攝
《滿江紅》海報。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首《滿江紅》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名篇。尤其是2023年春節期間,熱門電影《滿江紅》也讓這首著名的詞作成為大眾熱議的焦點。
《滿江紅》的詞作者到底是不是嶽飛?網絡上眾說紛紜。其實,這個疑問並不新鮮,在過去100年來,不乏大學者參與爭論,引發學術爭鳴,甚至成為研究課題,以至於有人稱之為文史界「百年懸案」。日前,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采訪到三位相關學者,他們就此分享了各自的觀點。
西南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巴蜀方言與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汪啟明認為,《滿江紅》的作者確實存在疑點,但在沒有出現確鑿新材料的情況下費勁爭論此事,意義不大;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詞學專家謝桃坊則傾向於認為:「雖然有疑點,但目前認為《滿江紅》是嶽飛的作品,問題不大。」北大中文系80後教師,暢銷書《年輕人的國文課》《張一南北大國文課》作者張一南則有她的看法:「是不是嶽飛寫的,不是很重要。在我看來,至少這首詞的敘述人是嶽飛,是用嶽飛的口氣寫的。」
爭議的由來《滿江紅》作者疑問始於晚清
晚清大學者余嘉錫在《四庫提要辯證》中指出兩個疑點:第一,嶽飛死後,其孫嶽珂曾整理嶽飛作品,並沒有把這首詞收錄進《嶽王家集》中,這很反常;第二,這首詞直到明代才出現。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徐階為嶽飛編的作品集《嶽武穆遺文》收錄了這首詞,署名嶽飛。但是徐階是從杭州嶽墳上一塊明代脛文曇淞⒌氖系美吹惱饈狀省K臥鋇奈募⑻庥健⑹榛約耙彌卸濟揮刑岬焦婪傻摹堵臁罰蝗輝諉鞔魷鄭且淮笠傻恪S嗉撾銜堵臁肥敲鞔誦吹模僂性婪晌髡摺V螅恃Т笫ο某徐廡戳寺畚摹對婪陜齏士急妗罰氖費Ъ藝耪䶮R也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傾向於認為,該詞應該是明代文人所作。
不過,詞學大家唐圭璋、宋史學家鄧廣銘等學者則持相反觀點,對上述「疑點」進行了反駁。
疑點還圍繞該詞中的「賀蘭山」展開。質疑者認為賀蘭山位於寧夏,與嶽飛生前和金國交戰的兩湖、河南一帶相距甚遠。但反駁者指出,賀蘭山應理解為對敵國的泛指。不過,這種反駁同樣也被質疑,因為用賀蘭山泛指北方並不常見。也有人指出,《滿江紅》中的賀蘭山不是寧夏的賀蘭山,而是河北磁縣的賀蘭山,這裏正是金和南宋的交戰之地。
1986年,浙江江山縣(今江山市)發現《須江郎峰祝氏族譜》,其中記載了嶽飛在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寫給祝家先人祝允哲的《滿江紅》。盡管這個證據被不少學者采信,但依然有質疑稱:祝氏族譜並不可靠,有可能是祝家後人修家譜時,為了攀附忠臣的美名而作偽的結果。
總之,爭鳴目前依然存在。不過這並不會影響《滿江紅》這首詞本身的魅力和價值。
文獻研究專家汪啟明:沒有確鑿新材料爭論意義不大
家喻戶曉的《滿江紅》,作者竟然有可能不是嶽飛?不少人對此感到驚訝。西南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巴蜀方言與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汪啟明說:「《滿江紅》的作者存疑,如果要梳理清楚,篇幅夠得上出一本專著。像晚清大學者余嘉錫、詞學大師夏承燾都專門寫文章質疑。這些都是正常的學術質疑,而且他們都列出了自己質疑的理由和證據。當然也有學者不同意他們的質疑,如鄧廣銘,就對他們的質疑進行『反質疑』,這也是正常的。『反質疑』也需要拿出理由和證據。我們不能一看到質疑,就認為別人是故意找茬。你不同意他的質疑,可以根據你的理由和證據去反駁。畢竟古代的書,在傳播過程中出現錯誤難以避免,如陳垣校《元典章》找出了一萬多條錯誤,權威如《康熙字典》也有很多錯誤。只是這些屬於學術研究比較關註的領域,不從事研究的普通人對此不太關註而已。」
汪啟明提到,文獻流傳中存在著這樣一個現象,「一首詩在漫長的流傳過程中,常常有被人改動了篇名或作者的情況。尤其是到了明代,出版印刷業非常發達。不少書商只顧賺錢,會出現校對不精、有意篡改或以訛傳訛的情況,所謂『明人好刻書而古書亡』。古籍中的偽書、偽作、偽事,在歷史上並不鮮見。包括大家耳熟能詳,被普遍認為是李白寫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也被一些人質疑並非李白所作。也有人說《生查子·元夕》不是歐陽修寫的。這種情況不少。也正因此,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對於《滿江紅》詞作者爭議,汪啟明說自己「不是特別關心」。在他看來,如果是研究詞或宋代文學的專業學者,可以下功夫去考證。如果不是,那麽,對這首很好的詞的態度最好是「去背誦、去欣賞就行了」。
汪啟明還進一步分析,「鑒於紙質古書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包括年代、地名、人名、用詞等等,考據、考證就非常重要。如果發現新的材料,比如哪個地方出土了什麽碑,或者發現新的早期版本,找到新的證據,在考據方面有了較大進展,那麽同時會催生出新論點。目前在沒有出現確鑿新材料的情況下,去費勁爭論這個事兒,意義就不大。說這首詞作者是不是嶽飛,都沒有新意。胡適曾說過這樣的話,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沒有新材料就不說話。質疑要有證據,反質疑也要有證據。」
詞學研究專家謝桃坊:學界普遍認為這是嶽飛的作品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謝桃坊,長期致力於詞學研究,著有《宋詞概論》《中國詞學史》《宋詞辨》《詞學辨》《宋詞論集》《唐宋詞譜校正》等。澳門大學施議對教授在《百年詞學通論》中將謝桃坊列為「百年詞學研究第五代的代表人物」。
謝桃坊提到,《滿江紅》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嶽飛,的確有爭議,但據他了解,「目前學界還是普遍認為這是嶽飛的作品。」謝桃坊個人也認為,從目前的材料看來,可以基本判斷《滿江紅》的作者是嶽飛。他特別提到,《須江郎峰祝氏族譜》上記載的嶽飛寫給祝允哲《滿江紅》,這個證據應該是可靠、可信的。「雖然學者依然有懷疑,但懷疑歸懷疑,目前認為《滿江紅》是嶽飛的作品,問題不大。」
謝桃坊還提醒大家註意,大學者余嘉錫、夏承燾等人的學術質疑,是正常的學術爭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們的質疑雖然有一定道理,卻並沒有拿出確切的證據能完全否定是嶽飛的作品,都還是懷疑,基本還屬於猜測層面。那麽,當《須江郎峰祝氏族譜》這個材料出來的時候,雖然也不是絕對可靠,但當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這個族譜造假,那就要基本認可它。」
來源:封面新聞
下一篇:古代快遞哪家強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2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
對於祖籍東北的我而言,日本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麻。生於斯長於斯的瀋陽,正是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地,亦即日本侵華戰爭的肇始地。彼時,日本軍國主義蓄意製造事端,炸毀柳條湖一段南滿鐵路路軌,嫁禍中國軍隊,藉此炮轟北大營,次日侵佔瀋陽。及後,在不到[詳細]
- 3毛澤東寫了本書,蔣介石看後渾身發抖,下令高級將領,人手一冊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寇憑借先進的武器裝備猖狂的攻打城市,掠奪土地。而國民黨軍隊在軍事上嚴重失利,喪失失地,節節敗退。北平、天津、南京等大城市相繼失陷後,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傳出了“武器不如人,戰必敗”“抵抗必亡”“再戰必亡”“亡國論”等悲觀[詳細]
- 4張居正跟高拱打架,勝者葬送了一個國家
四百九十三年前的5月24日,湖北江陵縣張文明家的長子呱呱墜地,起名張白圭。此時千里之外的河南新鄭,12歲的高拱正在發奮苦讀,準備未來的一連串考試。而萬里之外的歐洲,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進行的首次環球航行,剛剛結束三年。[詳細]
- 5古代看起來體面, 實則窩囊的職業: 為皇帝當替死鬼, 給公主當玩物
在中國古代的小說中,有一種非常常見的模式,就是一位貧寒的讀書人,在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之後,成功考取功名,高中狀元,然後得到了皇家的賞識,一舉成為駙馬,從此躋身皇室之中,榮華富貴享受不盡,仕途順風順水。[詳細]
- 6成吉思汗為什麽一生沒有叛將?原因其實很簡單
成吉思汗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之一,他戎馬一生,帶領蒙古鐵騎政府了半個亞洲,而且還達到歐洲的多瑙河,為建立大元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很多開創者不同,成吉思汗不管實在成功還是失敗的時候,沒有一個將領投降,也沒有一個將領叛亂。[詳細]
- 7岡村寧次結局:晚年淒涼,至親紛紛先逝孤獨終老
岡村寧次共2個孩子,長子岡村忠正,次子岡村武正,兩個兒子都先他死去,所以他的晚年很淒涼。 老大忠正是岡村在陸軍大學時期,與發妻星野理枝所生,1911年結婚,翌年得子。1926年理枝死後,這個孩子就一直由奶奶在日本照看撫養。 [詳細]
- 8抗美援朝一戰,林彪獻計給毛主席,毛主席說了十個字,擲地有聲!
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等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1950年10月,在朝鮮戰爭爆發時,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的全面攻勢下,朝鮮人民軍節節敗退,最終只能是跑來中國尋求幫助。[詳細]
- 9唐朝詩人的讀書生活:喜歡在山林或寺廟中讀書
在唐代,學子們入仕以前,一般都過著艱苦的讀書生活。正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這樣的觀念在唐代是很正統的。當時的書生都是自幼拜師求學[詳細]
- 10毛澤東為何重林彪輕劉伯承?四野殲滅百萬蔣軍
劉伯承,第二野戰軍的代表,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有人認為他在軍事指揮和學術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甚至比林彪還高出許多,稱他為現代“孫武”、“軍神”。白崇喜也稱他是“共軍第壹號悍將”,但毛澤東卻對他別有看法,為何?其實,如果熟知黨史軍史的話,就不難[詳細]
- 11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送的挽聯上寫了哪16個字?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病逝於台北陽明山官邸,時年88歲。四天後,一位老人前來吊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只見這位老者俯下身去,輕輕地撫摸著水晶棺。他的手指微微顫抖,神情凝重。他就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詳細]
- 12毛人鳳為何娶靠“色相”來工作的女諜為妻?
毛人鳳娶的女間諜是戴笠送給他的,而且是戴笠的玩物,看來分析毛人鳳就必須要先談戴笠了。[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