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新 聞 > 焦 點 >

英媒:在頻繁的校園槍擊中成長, 美國年輕人深受「槍害」

更新時間:2023-10-16 22:22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3230

英國《衛報》網站13日刊文稱,美國年輕人深受「槍害」。在美國,槍支暴力及其所帶來的創傷對於Z世代年輕人來說是常態化的,校園槍擊事件伴隨著他們的成長。


 英媒:在頻繁的校園槍擊中成長, 美國年輕人深受「槍害」

《衛報》網站報道截圖


文章指出,美國Z世代是在預防槍擊事件的演習以及在電視上目睹校園殺戮以及其他暴力行為中長大的。槍支是現如今導致24歲及以下美國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他們的集體心理也因此被重塑。

美國南方貧困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為每個城鎮帶來槍支安全」(Everytown for Gun Safety)以及美利堅大學兩極化和極端主義研究與創新實驗室(Polarization and Extremism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Lab)2023年聯合進行的一項全美性的研究發現,無論是否直接或間接經歷過槍支暴力,年輕人都對此感到焦慮、悲傷、失落和恐懼。

36歲的瑪麗安·阿爾瓦拉多(MaryAnn Alvarado)是加州預防暴力倡導組織YouthAlive!運營的Teens on Target的項目負責人。她表示,對於許多她所遇到的美國青少年來說,槍支


 英媒:在頻繁的校園槍擊中成長, 美國年輕人深受「槍害」

暴力是常態化的,或者在他們看來是不可能製止的,甚至有些人認為擁有槍支可以保護自己的家人。

兩極化和極端主義研究與創新實驗室研究主任帕夏·達什特加德(Pasha Dashtgard)表示,許多美國人對公共場所的暴力行為保持高度的警惕,同時具有焦慮、抑郁和擔憂的情緒。

人們對於這種恐懼感的一種反應是加入槍支暴力預防活動,另一種則是「擁抱」槍支。該研究室2023年的研究顯示,美國約1/3年齡在18歲以下的青少年認為,有槍比沒搶更安全;39%的受訪者表示極易獲得槍支,他們中的半數已經擁有了槍支。

但槍支暴力預防組織Project Unloaded的創始人妮娜·維尼克(Nina Vinik)認為,槍支並不能讓個人或家庭變得更安全,擁有槍支的人事實上比沒有槍的人更有可能遭到槍擊。

來自洛杉磯南部的曼尼·馬塞多(Manny Macedo)表示,他幾乎每晚都能聽到槍聲,但「我從小就被教導無視它」。如今,馬塞多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名大三學生,他領導著該校「學生要求行動」(Students Demand Action)小組,希望幫助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城市中的其他孩子遠離槍支。

馬塞多所在的社區中有許多年輕人攜帶槍支,尤其是那些與幫派有關聯的人。洛杉磯暴力預防組織城市和平研究所(Urban Peace Institut)執行主任費爾南多·雷洪(Fernando Rejón)指出,對於美國Z世代的年輕人來說,社交媒體或助長了幫派沖突,導致更多與槍支有關的死亡。

阿爾瓦拉多也表示,曾經聽到六年級的孩子說社交媒體上有許多「美化擁有武器」的視頻,鼓勵11歲和12歲的孩子認為槍支「很酷」。

達什特加德指出,在美國,有關擁有槍支可以提高個人或社區安全的宣傳並不是新生事物。《衛報》文章稱,這些說法早在互聯網時代前就出現了,如今在網絡平臺上得到了延續,年輕人會在一些頻道和聊天群中看到用槍支來解決各種不滿的宣傳,而網絡上一些有影響力的年輕人也成了美國槍支行業策略的一部分。

倡議減少槍枝暴力的美國非營利團體「暴力政策中心(Violence Policy Center)執行主任喬希·舒格曼(Josh Sugarman)表示,全美步槍協會(NRA)和美國的槍支製造商通過以年輕人為導向的廣告宣傳,利用這些敘述,將年輕人視作一個尚未開發的消費市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爆料】美領事晤黃台仰、梁天琦密談內容曝光【爆料】美領事晤黃台仰、梁天琦密談內容曝光

    香港回歸中國接近19年了,中央政府格守“一國兩制”的承諾,讓港人治港。和問題百出的臺灣一樣,香港的民主,在世界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也催生出各種怪胎來。極小部分不滿足現狀的人,違背民主的宗旨,掀起違法“占[詳細]

  • 2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創辦於1939年5月1日的香港《成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雖然後來被競爭者相繼超越,風光不再,但依然在香港傳媒界和中老年讀者心中享有盛譽。作為一家很成熟的媒體,《成報》從去年8月以來的一系列出格行為[詳細]

  • 3海外華媒西鳳行|西鳳集團:“一站式”制酒車間,全智能化生產線海外華媒西鳳行|西鳳集團:“一站式”制酒車間,全智能化生產線

    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99釀造和國寶大酒海秘藏的獨特魅力[詳細]

  • 4​傳承千年匠心 講述西鳳故事 | 海外華媒采訪團走進西鳳集團參訪座談​傳承千年匠心 講述西鳳故事 | 海外華媒采訪團走進西鳳集團參訪座談

    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99釀造和國寶大酒海秘藏的獨特魅力[詳細]

  • 5海外華文媒體走訪全球“最年輕”光伏獨角獸華晟新能源海外華文媒體走訪全球“最年輕”光伏獨角獸華晟新能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4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亞[詳細]

  • 6美陸戰隊擬入島 挑戰「一中」紅線美陸戰隊擬入島 挑戰「一中」紅線

    ​據中央社、中評社報道:29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兩名美方官員的話稱,美國務院已提出要求派駐海軍陸戰隊至台灣,以協防「美國在台協會(AIT)」。CNN報道還附上了短評:此舉料將引發中國憤怒。30日,AIT回應此報道,新館維安作法與現行做法一樣[詳細]

  • 7中消協:“3.15打假”年度“黑榜”成為消費關註的熱點!中消協:“3.15打假”年度“黑榜”成為消費關註的熱點!

    2017年,悟空單車、3Vbike、町町單車、酷騎、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企業出現經營異常,引發了消費者對自己押金安全的擔憂,紛紛提出退還押金,但商家的相關售后服務未能跟上,出現了退款難等問題。[詳細]

  • 8南美「友邦」高危 台再瀕「斷交潮」南美「友邦」高危 台再瀕「斷交潮」

    台當局上月接連失去多米尼加及佈基納法索兩個「邦交國」後,近日又傳出有「邦交國」可能與台灣「斷交」。據悉,有知情人士坦言,南美洲「友邦」巴拉圭、尼加拉瓜可能成為下一個與台灣「斷交」的對象。此外,由於當局維持「邦交」的壓力沉重,導致駐外代表積勞[詳細]

  • 9公共年金或增至200億 下周一派表公共年金或增至200億 下周一派表

    ■左起:香港年金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與香港年金計劃宣傳大使黎明昨主持啟動禮。劉國權 攝政府公共年金計劃-香港年金公司昨公佈推出終身年金計劃詳情,為退休人士提供一項新的理[詳細]

  • 10港大研製醫用超薄感應器測炎症快30倍港大研製醫用超薄感應器測炎症快30倍

    陳國樑(中)、梁嘉傑(右)展示醫用超薄感應器。香港文匯報記者殷翔 攝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及李嘉誠醫學院合作成功研發醫用實時超薄感應器,可令醫生檢測及治療炎症速度大大加快30倍。負責研發的港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陳國樑[詳細]

  • 11商務部:美徵稅是向全世界開火商務部:美徵稅是向全世界開火

    ■高峰表示,美國公佈的340億美元徵稅產品清單中,約200多億是在華外資企業的產品,其中美國企業佔有相當比例。圖為內地一家焊接機械人生產企業的工人在工作。 資料圖片清單多為在華外企產品 中方籲各國聯手反對單邊[詳細]

  • 12金英哲蓬佩奧紐約鋸扒 討論「特金會」金英哲蓬佩奧紐約鋸扒 討論「特金會」

    ■蓬佩奧向金英哲介紹紐約。朝鮮勞動黨副委員長金英哲前日抵達美國紐約,會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並共晉工作晚宴,商討美朝峰會安排,雙方昨日舉行多場會議。蓬佩奧未有透露會談內容,但形容與金英哲的晚宴氣氛愉快。[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