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真的過時了!
- 更新時間:2023-05-24 07:54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5450
在連綿不絕的批評聲和抗議聲中,為期三天的七國集團(G7)廣島峰會終於草草收場了。
在當前疫後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早早就提醒:G7應當同主要國家就氣候變化和發展問題進行“積極對話與合作”,不要將世界“壹分為二”。
伊朗英語新聞電視臺報道截圖(題圖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但從會議具體內容看,這個由美國主導的小圈子雖然煞有介事地將所謂“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以及“加強與全球南方的聯系”列為兩大優先議題,卻仍在復讀所謂“民主對抗威權”的陳詞濫調,鼓吹“脫鉤斷鏈”的歪理邪說,不但沒給世界帶來任何福音,反而埋下了更多分裂和動蕩的種子。
要“去”的“風險”正是“美國的脅迫”
繼續拱火烏克蘭危機,是美國所謂“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話術中的必有之意。
在此次G7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不僅宣布了對烏最新軍援計劃,還在援烏先進戰鬥機問題上首次松了口,其服務自身戰略利益的真實用心,昭然若揭。
令人頗感諷刺的是,從這場峰會召開之前直到結束,“不要G7”“不做戰爭幫兇”“G7峰會是戰爭會議”等抗議聲從未中斷。
發出這些聲音的不只有日本民眾,更有來自美國、法國、韓國和菲律賓等其他國家的抗議者。
日本抗議者表示:“G7峰會只服務於少數西方大國利益,這樣的峰會我無法茍同。”
法國抗議者表示:“我反對G7峰會,因為這是戰爭會議,根本就不是為了世界和平而舉行的。”
美國抗議者表示:“雖然G7峰會是美國主導的,但並不符合美國人民的利益。很多美國人都在對美國挑動戰爭說‘不’。”
同樣令人感到諷刺的是,自身經濟壹塌糊塗、正臨近債務違約懸崖的美國不僅不反躬自省,反而極力推動將所謂“經濟安保”“去風險”寫入會議附屬聲明,賊喊捉賊地叫嚷反對他國“經濟脅迫”。
這套把戲就算在G7內部也難以服眾。因為對於美國破壞國際經貿規則、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無理打壓別國企業的霸淩行徑,其他G7國家早有慘痛教訓。
往遠了說,日本東芝、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等企業都曾是美國經濟脅迫的受害者;往近了看,拜登政府的《芯片與科學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等無壹不凸顯“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色彩,對外國特別是歐洲企業構成歧視。
路透社: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讓歐洲感到不安
總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明白,真正要“去”的“風險”,正是美國的脅迫!
《南華早報》評論稱,G7聲稱要對抗他國的“經濟脅迫”,這種虛偽太過明顯。
報道援引美國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最新發表的《經濟制裁對人類的影響》報告指出,全球27%的國家和地區受到不同程度的制裁,其中大部分是由美國實施或主導的。
由於受制裁的國家和地區占世界生產總值的29%,制裁不僅使受害國民眾陷入貧困,而且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拖累。
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警告的,美國的“敵對”政策很有可能將世界分裂成兩個集團,使已經陷入困境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其他G7國家嘗試向美國施加壓力,要求它不要把世界壹分為二,將會是個好主意。”
“被排除在‘G7+’之外沒什麽大不了”
說完了美國版“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對世界的荼毒,再來看看美國主導下的G7是如何“加強與全球南方的聯系”的。
就在這次G7峰會召開之前,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公布的壹份報告顯示,G7許諾給中低收入國家的發展援助和氣候援助迄今仍有約13萬億美元沒有兌現。
然而,這個習慣於爽約賴賬的西方富國俱樂部,卻反過來要求全球南方國家在2028年前每天償還2.32億美元的債務。
樂施會臨時執行董事阿米塔布·貝哈爾批評說,G7國家總喜歡把自己塑造成“救世主”,但它們實際上壹直在執行致命的雙重標準。
“是時候揭穿G7的虛偽了:它們企圖逃避責任,維持新殖民主義的現狀。”
尤其搞笑的是,這次G7峰會為了“擁抱全球南方”,還處心積慮地邀請了G7框架外的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等8個國家參會,希望拉攏這些國家與美西方的對手和敵人保持距離甚至劃清界線。
但輿論認為,動機不純、誠意欠缺的G7已經很難取信於發展中國家了!
路透社評論認為,G7要想贏得“全球南方”的心,就應該在維護和平、促進繁榮和保護地球等三個領域發力,但尷尬的是,G7在這三個領域全都記錄不良。
值得註意的是,美西方壹直極力拉攏的南非此次並未受邀參會。
原因很簡單:南非壹直以來在烏克蘭危機等國際問題上的獨立自主立場犯了美西方的忌;而不久前,由美國駐南非大使無端指稱南非“秘密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引發的外交風波也讓南非與美西方愈行愈遠。
對此,澳大利亞“對話”新聞網發文指出,南非與西方關系緊張不是南非的問題,“而在於西方(尤其是美國)對待全球秩序的態度”。
文章進壹步認為,作為尋求實現國際政治經濟民主化的新型合作平臺,金磚國家和二十國集團(G20)正對美國的單邊主義形成制衡,也讓“G7+”會議黯然失色。因此,作為金磚國家和G20成員的南非被排除在“G7+”之外,就沒有什麽大不了。
來源:國際在線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習近平就中國同中亞國家合作提出「八點建議」
- 習近平將主持中國—中亞峰會
- 李家超發布新年賀詞 讓港人生活回到疫前常態
- 東盟成員挺港入RCEP 特首感鼓舞
- 習近平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
- 習近平:推動構建更緊密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
- 習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小範圍會談
- 李家超:讓文創產業為經濟帶來新動能
- 香港新增4428宗確診 再多4名確診者離世
- 外交部宣布中方對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實施制裁
- 華春瑩:美國挑釁導致台海局勢緊張升級 美方須負全責
- 陳國基晤李慧琼馬逢國 定期會面加強行政立法溝通
- 1【爆料】美領事晤黃台仰、梁天琦密談內容曝光
香港回歸中國接近19年了,中央政府格守“一國兩制”的承諾,讓港人治港。和問題百出的臺灣一樣,香港的民主,在世界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也催生出各種怪胎來。極小部分不滿足現狀的人,違背民主的宗旨,掀起違法“占[詳細]
- 2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創辦於1939年5月1日的香港《成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雖然後來被競爭者相繼超越,風光不再,但依然在香港傳媒界和中老年讀者心中享有盛譽。作為一家很成熟的媒體,《成報》從去年8月以來的一系列出格行為[詳細]
- 3美陸戰隊擬入島 挑戰「一中」紅線
據中央社、中評社報道:29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兩名美方官員的話稱,美國務院已提出要求派駐海軍陸戰隊至台灣,以協防「美國在台協會(AIT)」。CNN報道還附上了短評:此舉料將引發中國憤怒。30日,AIT回應此報道,新館維安作法與現行做法一樣[詳細]
- 4中消協:“3.15打假”年度“黑榜”成為消費關註的熱點!
2017年,悟空單車、3Vbike、町町單車、酷騎、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企業出現經營異常,引發了消費者對自己押金安全的擔憂,紛紛提出退還押金,但商家的相關售后服務未能跟上,出現了退款難等問題。[詳細]
- 5南美「友邦」高危 台再瀕「斷交潮」
台當局上月接連失去多米尼加及佈基納法索兩個「邦交國」後,近日又傳出有「邦交國」可能與台灣「斷交」。據悉,有知情人士坦言,南美洲「友邦」巴拉圭、尼加拉瓜可能成為下一個與台灣「斷交」的對象。此外,由於當局維持「邦交」的壓力沉重,導致駐外代表積勞[詳細]
- 6公共年金或增至200億 下周一派表
■左起:香港年金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與香港年金計劃宣傳大使黎明昨主持啟動禮。劉國權 攝政府公共年金計劃-香港年金公司昨公佈推出終身年金計劃詳情,為退休人士提供一項新的理[詳細]
- 7港大研製醫用超薄感應器測炎症快30倍
陳國樑(中)、梁嘉傑(右)展示醫用超薄感應器。香港文匯報記者殷翔 攝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及李嘉誠醫學院合作成功研發醫用實時超薄感應器,可令醫生檢測及治療炎症速度大大加快30倍。負責研發的港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陳國樑[詳細]
- 8商務部:美徵稅是向全世界開火
■高峰表示,美國公佈的340億美元徵稅產品清單中,約200多億是在華外資企業的產品,其中美國企業佔有相當比例。圖為內地一家焊接機械人生產企業的工人在工作。 資料圖片清單多為在華外企產品 中方籲各國聯手反對單邊[詳細]
- 9金英哲蓬佩奧紐約鋸扒 討論「特金會」
■蓬佩奧向金英哲介紹紐約。朝鮮勞動黨副委員長金英哲前日抵達美國紐約,會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並共晉工作晚宴,商討美朝峰會安排,雙方昨日舉行多場會議。蓬佩奧未有透露會談內容,但形容與金英哲的晚宴氣氛愉快。[詳細]
- 10港史併中史 培養國家觀
■中史科繼第二諮詢稿後再有調整,香港發展不再分拆為獨立課題。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教育局昨日公佈中一至中三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的修訂課程大綱,其中中史科繼第二諮詢稿後再有調整,新修訂放棄第二諮詢稿中把香[詳細]
- 11榮休港代表委員獲頒榮譽證
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昨日上午在香港中聯辦分別舉行向榮休港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委員頒發榮譽證書證牌儀式。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郭振華,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潘立剛、港澳台僑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虹,中聯[詳細]
- 12台灣大學生抗議學雜費上漲
據《中國時報》報道,「減輕青年負擔,一所都不能漲。」今年預期15所大學調漲學雜費,10多個來自各大學的學生,昨日上午在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前抗議,有幾人還衝進台灣教育主管部門,他們高喊口號要求教育部門不能讓大學漲學雜費,不過很快被警方控制。[詳細]
- 中方:堅決反對生物武器研發、儲存或使用
- 習近平: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 夏寶龍:二十大報告為港澳工作提供行動指南 「一國兩制」事業定能越走越好
- 香港新增5990宗確診 再多17人離世
- 運-20殲-20護送 88英烈魂歸故里
- 韓正:攜手開創共建「一帶一路」新篇章(全文)
- 本港新增7884宗確診 近5個月以來新高
- 「紅黃碼」顏色出錯 黃志光提醒及時更新「安心出行」
- 國台辦、國新辦聯合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
- 公屋加租寬免首年額外繳付 房屋局:已平衡多方考慮
- 第二階段消費券周日發放 涉636萬市民
- 蕭澤頤為「青興計劃」揭幕 冀培育青年成滅罪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