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心繫香江|「香港發展一直牽動着我的心」
- 更新時間:2022-06-20 23:49來源:網絡作者:@missdream人氣:4230
6月的維港,天高海闊。從太平山頂看去,林立的高樓勾勒出香港壯美的天際。
「香港發展一直牽動着我的心。」
2017年6月29日,習近平主席來到香港,面對等候在機場的160多名中外記者,深情流露。
任職福建、浙江期間,多次率團赴港洽談交流;
到中央工作後,負責中央港澳事務協調工作,2008年7月,赴港檢查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馬術比賽籌辦工作並在香港考察,給香港民眾留下深刻印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到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並再次考察香港,多次就香港事務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主席對這塊土地飽含深情,對香港情況十分熟悉,始終關心香港繁榮穩定,始終心繫香港同胞利益福祉。
聚焦發展第一要務:
「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
保持香港發展繁榮穩定,是「一國兩制」的題中之義。
一直以來,習近平主席對香港發展牽掛在心。
2010年至201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連續三年參加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審議,年年關注香港發展。
2017年,習近平主席時隔9年再度踏上香港土地,表達祝福,體現支持,謀劃未來,「期待着親身感受香港這些年的新變化」。
49個小時、20場活動,足跡遍及港島、九龍、新界。
習近平主席同香港各界人士廣泛接觸、深入交流,為建設好、發展好香港,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行穩致遠指引航向。
面對「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習近平主席開出藥方。
「始終聚焦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發展是永恆的主題,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指出。
「當前,發展的任務更應聚焦。」
少年希望快樂成長,青年希望施展才能,壯年希望事業有成,長者希望安度晚年,這都需要通過發展來實現。
「蘇州過後無艇搭」,習近平主席特別引用了這句香港俗語,叮囑香港「一定要珍惜機遇、抓住機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設、謀發展上來。」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有着許多有利發展條件和獨特競爭優勢」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5年前,1997年7月1日,國歌雄壯奏響,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香港回到祖國懷抱。
「香港回歸祖國是彪炳中華民族史冊的千秋功業」 「回到祖國懷抱的香港已經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
習近平主席指出:「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有着許多有利發展條件和獨特競爭優勢。特別是這些年國家的持續快速發展為香港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不竭動力、廣闊空間。」
中央對香港的關愛和支持一如既往——
從「十二五」規劃港澳部分首次單獨成章到「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新的定位,從「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到「CEPA服務貿易協議」,從抵禦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到抗擊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香港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國家戰略帶給香港的機遇前所未有——
「支持香港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等重大發展戰略中發揮優勢和作用。」
2017年7月1日上午,在習近平主席見證下,《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正式簽署,為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描繪出美好藍圖。
2017年12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來京述職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時表示,我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為香港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是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必然選擇。
祖國日益繁榮昌盛,不僅是香港抵禦風浪、戰勝挑戰的底氣所在,也是香港探索發展新路向、尋找發展新動力、開拓發展新空間的機遇所在。
祖國好,香港一定好;祖國好,香港會更好!
由亂到治由治及興:
「香港發展一定會譜寫新篇章」
「沒有和諧穩定的環境,怎會有安居樂業的家園!」
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中強調:「真誠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香港繁榮穩定是香港同胞的心愿,也是祖國人民的期盼。」
香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拚出來的。香港同胞所擁有的愛國愛港、自強不息、拚搏向上、靈活應變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關鍵所在。
不僅如此,香港同胞一直積极參与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2018年11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指出:「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港澳所處的地位是獨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貢獻是重大的,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香港同胞不僅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把香港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而且能夠繼續在國家發展乃至世界舞台上大顯身手。
「滿足香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繼續推動香港各項事業向前發展,歸根到底是要堅守方向、踩實步伐,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習近平主席指出。
當前,香港已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正處在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
「我相信,新一屆特別行政區政府施政一定會展現新氣象,香港發展一定會譜寫新篇章。」 今年5月30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新當選並獲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時強調。
聚焦「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香港必將開啟新一輪發展進程。
有偉大祖國作為堅強後盾,有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回歸25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夯實的發展基礎,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團結奮鬥,「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一定能夠再譜新篇章,香港一定能夠再創新輝煌!
(來源:人民日報)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習近平就中國同中亞國家合作提出「八點建議」
- 習近平將主持中國—中亞峰會
- 李家超發布新年賀詞 讓港人生活回到疫前常態
- 東盟成員挺港入RCEP 特首感鼓舞
- 習近平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
- 習近平:推動構建更緊密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
- 習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小範圍會談
- 李家超:讓文創產業為經濟帶來新動能
- 香港新增4428宗確診 再多4名確診者離世
- 外交部宣布中方對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實施制裁
- 華春瑩:美國挑釁導致台海局勢緊張升級 美方須負全責
- 陳國基晤李慧琼馬逢國 定期會面加強行政立法溝通
- 1【爆料】美領事晤黃台仰、梁天琦密談內容曝光
香港回歸中國接近19年了,中央政府格守“一國兩制”的承諾,讓港人治港。和問題百出的臺灣一樣,香港的民主,在世界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也催生出各種怪胎來。極小部分不滿足現狀的人,違背民主的宗旨,掀起違法“占[詳細]
- 2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創辦於1939年5月1日的香港《成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雖然後來被競爭者相繼超越,風光不再,但依然在香港傳媒界和中老年讀者心中享有盛譽。作為一家很成熟的媒體,《成報》從去年8月以來的一系列出格行為[詳細]
- 3美陸戰隊擬入島 挑戰「一中」紅線
據中央社、中評社報道:29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兩名美方官員的話稱,美國務院已提出要求派駐海軍陸戰隊至台灣,以協防「美國在台協會(AIT)」。CNN報道還附上了短評:此舉料將引發中國憤怒。30日,AIT回應此報道,新館維安作法與現行做法一樣[詳細]
- 4中消協:“3.15打假”年度“黑榜”成為消費關註的熱點!
2017年,悟空單車、3Vbike、町町單車、酷騎、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企業出現經營異常,引發了消費者對自己押金安全的擔憂,紛紛提出退還押金,但商家的相關售后服務未能跟上,出現了退款難等問題。[詳細]
- 5南美「友邦」高危 台再瀕「斷交潮」
台當局上月接連失去多米尼加及佈基納法索兩個「邦交國」後,近日又傳出有「邦交國」可能與台灣「斷交」。據悉,有知情人士坦言,南美洲「友邦」巴拉圭、尼加拉瓜可能成為下一個與台灣「斷交」的對象。此外,由於當局維持「邦交」的壓力沉重,導致駐外代表積勞[詳細]
- 6公共年金或增至200億 下周一派表
■左起:香港年金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與香港年金計劃宣傳大使黎明昨主持啟動禮。劉國權 攝政府公共年金計劃-香港年金公司昨公佈推出終身年金計劃詳情,為退休人士提供一項新的理[詳細]
- 7港大研製醫用超薄感應器測炎症快30倍
陳國樑(中)、梁嘉傑(右)展示醫用超薄感應器。香港文匯報記者殷翔 攝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及李嘉誠醫學院合作成功研發醫用實時超薄感應器,可令醫生檢測及治療炎症速度大大加快30倍。負責研發的港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陳國樑[詳細]
- 8商務部:美徵稅是向全世界開火
■高峰表示,美國公佈的340億美元徵稅產品清單中,約200多億是在華外資企業的產品,其中美國企業佔有相當比例。圖為內地一家焊接機械人生產企業的工人在工作。 資料圖片清單多為在華外企產品 中方籲各國聯手反對單邊[詳細]
- 9金英哲蓬佩奧紐約鋸扒 討論「特金會」
■蓬佩奧向金英哲介紹紐約。朝鮮勞動黨副委員長金英哲前日抵達美國紐約,會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並共晉工作晚宴,商討美朝峰會安排,雙方昨日舉行多場會議。蓬佩奧未有透露會談內容,但形容與金英哲的晚宴氣氛愉快。[詳細]
- 10港史併中史 培養國家觀
■中史科繼第二諮詢稿後再有調整,香港發展不再分拆為獨立課題。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教育局昨日公佈中一至中三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的修訂課程大綱,其中中史科繼第二諮詢稿後再有調整,新修訂放棄第二諮詢稿中把香[詳細]
- 11榮休港代表委員獲頒榮譽證
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昨日上午在香港中聯辦分別舉行向榮休港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委員頒發榮譽證書證牌儀式。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郭振華,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潘立剛、港澳台僑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虹,中聯[詳細]
- 12台灣大學生抗議學雜費上漲
據《中國時報》報道,「減輕青年負擔,一所都不能漲。」今年預期15所大學調漲學雜費,10多個來自各大學的學生,昨日上午在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前抗議,有幾人還衝進台灣教育主管部門,他們高喊口號要求教育部門不能讓大學漲學雜費,不過很快被警方控制。[詳細]
- 中方:堅決反對生物武器研發、儲存或使用
- 習近平: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 夏寶龍:二十大報告為港澳工作提供行動指南 「一國兩制」事業定能越走越好
- 香港新增5990宗確診 再多17人離世
- 運-20殲-20護送 88英烈魂歸故里
- 韓正:攜手開創共建「一帶一路」新篇章(全文)
- 本港新增7884宗確診 近5個月以來新高
- 「紅黃碼」顏色出錯 黃志光提醒及時更新「安心出行」
- 國台辦、國新辦聯合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
- 公屋加租寬免首年額外繳付 房屋局:已平衡多方考慮
- 第二階段消費券周日發放 涉636萬市民
- 蕭澤頤為「青興計劃」揭幕 冀培育青年成滅罪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