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新 聞 > 焦 點 >

中美關系合作共贏的大勢不可逆轉

更新時間:2022-03-01 13:06來源:光明日報作者:@nanncy人氣:6040

中美關系合作共贏的大勢不可逆轉

以智慧勇氣推開中美關系那扇門


2022年2月,世界聚焦中國,聚焦北京冬奧會。


中外觀眾,贊譽無數:這冰,這雪,這番精彩!賽場內外,溫情無限:用心,用愛,跨越山海!


和競技比賽同樣精彩的是,愛與和平散發的溫暖光芒。中美運動員冰雪上的友好互動,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國誌願者一句「歡迎到中國」,讓美國單板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感動落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賽排名第四的美國選手阿什利·考德威爾,與獲得冠軍的中國運動員徐夢桃,歡笑著緊緊擁抱在一起;中美冰壺運動員賽後互贈徽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在互聯網上,「我們欣賞競爭更欣賞友誼」等留言潮湧而來,很多人說,我們想起50年前中美乒乓球運動員「小球帶動大球」的佳話。


半個世紀前後、兩場體育賽事中充滿溫情、富於力量的畫面,定格在歷史記憶裏、烙印在人們的心靈深處,已經並將對未來的歷史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回望過去50年,我們可以看見已然的歷史軌跡。


(一)


50年前,一個年輕的美國智者行走在歷史的煙雲中,他叫亨利·基辛格。


人們還清晰記得當時冷戰中的世界風雲變幻。


一個建政剛跨入弱冠之年的大國,雖然國力未強,但有挺直剛強的脊梁,屹然挺立在東方,正成為國際舞臺上一支不容忽視的獨立政治力量;而在太平洋的彼岸,另一個大國,國力雖強、雄傲世界,但正深陷越戰的泥潭不可自拔,在與蘇聯爭霸中疲憊不堪。


一個新的世界格局正在醞釀之中,一些有識之士正在尋求破繭之途。基辛格和他服務的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就是這樣的思想者,他們的目光穿過冷戰的重重迷霧,投向大洋彼岸的中國。


此時的中國,已經在支持亞非拉國家民族獨立解放的運動中獲得非凡的影響力,重返聯合國已成定局,但中蘇分歧裂痕日益加劇。毛澤東、周恩來等偉大政治家也正在為中國思考謀劃更大的國際舞臺、更多的戰略主動。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美兩個大國彼此走近、相互握手。


這個過程既有破冰的膽識,又有破題的智慧。


兩國領導人似乎心有靈犀,都在巧妙地釋放戰略信號:


尼克松總統似乎不經意間,在公開場合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稱謂,稱贊中華文化歷史悠久、中國人民勤勞偉大,表示「不能將中國隔絕於國際大家庭之外」,還「私信」法國、巴基斯坦等國領導人,向中國傳信示好。


與此同時,毛澤東主席也睿智地對美方的試探作出精妙的回應。在國內反美情緒高漲、「打倒美帝」仍是流行口號的情況下,毛澤東邀請斯諾夫婦訪華並登上天安門城樓,推動美國乒乓球代表隊訪華等,對下一步的戰略安排進行輿論鋪墊。


兩位領導人這些不顯山、不露水的用心之舉,輔以兩國外交使節間的試探互動、民間人士的低調交往,史稱中美外交「小步舞」。


踩著這樣的舞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於1971年7月9日取道巴基斯坦,在夜色蒼茫中登上了飛往中國的飛機,為尼克松訪華秘密探路。


那個夏日,人們仿佛聽見破冰者的足音。


(二)


破冰不僅是勇者的壯舉,更是智慧的綻放。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報」成為世界各大媒體的重磅新聞。


「上海公報」堪稱大國外交經典文案。公報中文全文2600多字,卻用1000多字的篇幅坦陳雙方的重大分歧、重大關切,比如,亞非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問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問題,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問題,等等,都明明白白寫在紙上,不藏著掖著。


這樣一份聯合公報可謂「前所未有」。這首先是得益於談判中周恩來總理的胸懷與氣魄,各陳己見,不懼分歧;也得益於基辛格的理解與機智——「這樣的對照反而更能突出達成協議的重要性,結論也更可信」。


勇氣和智慧相互借力,使這份求同存異、平等相待的破冰公報具有寶貴價值,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關於意識形態。公報強調,中美兩國的社會製度和對外政策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雙方同意,各國不論社會製度如何,都應根據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幹涉別國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來處理國與國的關系。


——關於國際秩序。公報認為,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任何大國與另一大國進行勾結反對其他國家,或者大國在世界上劃分利益範圍,那都是違背世界各國人民利益的。


——關於臺灣問題。中國方面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臺灣撤走。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關於兩國關系。公報表示,中美兩國關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的。在科學、技術、文化、體育和新聞等領域中,人民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將會是互相有利的。平等互利的經濟關系是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的。兩國關系正常化不僅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而且會對緩和亞洲及世界緊張局勢作出貢獻。


歷史表明,「上海公報」確認的基本原則,構成此後中美關系發展的目標、框架和底線。這些原則,又在此後的「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中得到確認。


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構成了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而「上海公報」為中美長周期和平鋪下了第一塊基石。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正是因為有了「上海公報」,中美關系這艘「艨艟巨艦」才得以在浩瀚的太平洋中揚帆啟航、風雨兼程。


(三)


睿智的基辛格也有誤判的時候。


基辛格後來回憶,他曾對「上海公報」中的貿易與交流部分不以為意:「雙邊貿易可能的最大量,我們縱然再努力,頂多也只占我們整體經濟的極小份額。」因而他放手把這一「邊緣領域」的磋商交給別人。


而「上海公報」發表50年來,中美關系最重要的成果恰恰來自貿易與交流。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合作的紅利超乎想象。權威統計數據可以信手拈來:


算經貿賬,中美雙向投資從50年前幾乎為零到現在的存量累計超過2400億美元,在華投資的美國企業達7萬多家;年貿易額超過7500億美元,較建交之初增長超過308倍,占全球五分之一。


算就業賬,美國對華出口和中美雙向投資支持了美國國內數百萬個就業崗位,其中中國對美投資為美國國內創造就業崗位超過14萬個。


算民生賬,雙邊貿易豐富了美國消費者選擇,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民眾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實際購買力。2015年,中美貿易平均每年為每個美國家庭節省850美元成本,相當於美國家庭收入的1.5%。


算產業賬,中美經貿合作為美國企業提供了大量商業機會。中國是美國多數州的貨物出口主要市場,2016年美國企業實現在華銷售收入約6068億美元。2017年美系乘用車在華銷量達到304萬輛,占中國乘用車銷售總量的12.3%。2017年每個美國農民平均向中國出口農產品1萬美元以上。


當然,中美經貿合作,也讓中國更好地融入國際體系,吸引了大量國際投資,開拓出更大發展空間。中國結合國情吸收美國等國外先進經驗,依靠苦幹實幹、敢闖敢試、馳而不息、接續奮鬥,走出了一條實現現代化發展的正確道路,這反過來也為推動中美關系的發展增添了強大動力。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50年彈指一揮間。中美50年長周期和平贏得了兩國生機勃勃的經貿合作,中美關系已經成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領域最廣、共同利益最大的雙邊關系之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成就、互利共贏,這是「上海公報」帶給兩國人民的共同福祉。


(四)


一東一西,一南一北。這是中美兩國的時空方位,也是國際關系中的特別定位。


從更寬闊的視野看,中美兩個超大規模國家的互利合作,不僅利在兩國,更關乎世界的發展與繁榮,深刻影響著國際秩序的演進方向和世界整體面貌。


確保全球戰略穩定,繞不開中美合作。在世界多極化曲折動蕩的進程中,中美關系是國際關系的穩定器。沒有中美兩國的相向而行,就沒有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對美塑造能力的增強,也成為維護國際公序良規的積極力量。


引領世界經濟發展,離不開中美引擎。作為全球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發達國家,中美兩國經濟總量超過世界三分之一,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吸引和帶動世界各國基於本國資源稟賦參與全球化進程,構建起規模和程度均前所未有的國際經濟合作體系。


塑造有效的全球治理,有賴於中美行動。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兩國在地區熱點問題、國際金融安全、反恐、防擴散、氣候變化、國際維和等多個領域,都開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兩國攜手反恐、合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共同阻擊埃博拉病毒、達成《巴黎協定》,利益交匯點在不斷擴大。


50年前,在中方舉辦的慶祝公報簽署晚宴上,尼克松在即席演講中豪邁地說,「上海公報」搭起了中美溝通的橋梁,他訪問中國的一周,也將是改變世界的一周。


現在看,尼克松這番話是對的。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改變了世界。


(五)


回望「上海公報」發表50年,中美關系的巨輪行進在歷史的波濤之中,雖然速度時快時慢,卻始終向前航行。


50年前,中美兩國領導人審時度勢,重新打開友好交往的大門,開啟了兩國互利共贏之路。


今天,面對中美關系的跌宕風雲,我們仍可從中汲取登高望遠、相向而行的智慧和力量,指引兩國關系撥開迷霧,開辟更加美好的前路。


以初心篤定照亮中美關系前行路


「上海公報」發表6年多後,中美剛剛正式建交之際,一段歷史佳話,在中美兩國人民的記憶中縈回至今。


1979年1月29日晚,美國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迎來一位來自太平洋彼岸的特別客人——剛剛擘畫了中國改革開放藍圖的國家領導人鄧小平。


享有盛譽的肯尼迪藝術中心為鄧小平舉辦了盛大的歡迎晚會。當200名小學生用中文演唱《我愛北京天安門》之後,鄧小平登臺慰問演員,熱情親吻了一名上前擁抱他的美國兒童,隨後,他重復了這一動作,接連親吻了5個孩子,引起現場一片轟動。


此時,中美關系雖然破冰,但兩國人民還沒完全從隔絕狀態走近彼此,鄧小平此舉融化了在場美國人民的心。一位親歷者說,「這一幕讓很多在場的觀眾流下了眼淚。」從那一刻起,美國人民意識到,他們和中國人民沒有理由成為敵人。


當年唱著《我愛北京天安門》的合唱團的小學生,伴著中美友好不斷加深而成長,見證了兩國人民從陌生到相知。這些孩子們看到中美關系今天的波折,他們會心存憂慮嗎?


(一)


1979年初鄧小平訪美留下了許多佳話,被媒體譽為「鄧小平旋風」。他在訪問時任美國總統卡特的故鄉亞特蘭大時曾說,願我們兩國人民友誼和合作之船沿著穩定和富有成果的航線揚帆遠航。


鄧小平的話意味深長,飽含著對兩國人民越走越近、兩國關系越來越好的深深期許。


事實上,「上海公報」發表50年來,兩國人民一直在努力彼此走近,中美關系一直在尋求正確的相處之道。


半個世紀來的實踐表明,「上海公報」就是試金石,堅持公報的初心,中美關系就行走在正確的軌道上;背離公報的初心,中美關系就會發生動蕩波折,就會出問題。


縱觀過去50年,中美關系在前行路上出現的風風雨雨乃至重大波折,問題都出在美方沒有堅守「上海公報」的初心上。


——公報明確提出,中美兩國的社會製度和對外政策有著本質的區別。但不論製度如何,都不應幹涉別國內政,都應和平共處。但是這些年來,美方一直刻意在意識形態問題上做文章,一些政客接連拋出種種謬論,鼓噪「紅色威脅」,鼓吹冷戰思維,攻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治製度。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渲染中美意識形態對立,就是與中國人民為敵。


——公報明確提出,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近些年來,美國沈醉於創設排他性和對抗性的遏華小團夥,從亞太再平衡戰略到印太戰略,從「四邊機製」到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系,借「重返亞太」維護美國的地區霸權,步步緊逼中國、圍堵中國。公報白紙黑字,看來都「忘了」。正如網言所說,「知道你貪吃,但不知道吃相如此難看」。


——公報明確提出,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些年,在中美關系最敏感的臺灣問題上,美方屢屢打擦邊球,觸底線、踩紅線,把美單方面炮製的「與臺灣關系法」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相提並論,發布與臺灣交往「新準則」,放寬美臺官員交往限製,加強對臺軍售,一步步推高臺海緊張局勢。如此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是成心想關上中美關系的大門。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誌、強大能力。


——公報明確提出,平等互利的經濟關系是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的,人民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將會是互相有利的。這些年來,美方無視中美經貿合作帶來的巨大好處,到處張揚中國搭便車、占便宜,動輒挑起貿易摩擦。特朗普政府發動對華貿易戰並實施懲罰性關稅,拜登政府又繼續擴大和升級對中國企業的打壓,嚴重傷害兩國人民利益。美方某些人應該明白,中國的發展進步,靠的不是誰的恩賜和施舍,而是中國人民艱苦奮鬥的結果。


利益交錯、製度相異的兩個世界大國相處,難有一馬平川的時空,難找一勞永逸的良方,有些磕磕絆絆不可避免。但是刻意無視公報精神,蓄意製造障礙,逆歷史潮流而動,必將為歷史所拋棄。


(二)


愛因斯坦曾說,有兩種東西是無限的,一種是宇宙,一種是人的愚蠢。


在美國政界,有一些人如此看待中國和世界:不論中國對世界貢獻有多少,只看中國離美國有多遠;不論世界發展大勢,只看美國影響力的位勢;不論互惠互利的道理,只認你輸我贏的歪理。


曾有學者如此形容這些美國政客:他們每天一早醒來就會想到中國正在快速發展,到了晚上睡覺還會做中國已征服全世界的噩夢。


這很形象地道出一個事實:一些美國政客對中國崛起心有不甘,對遏製中國心存執念。


那是「尋找敵人」的執念。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尋敵」的過程。正如共和黨著名鷹派博爾頓說:「美國是錘子,世界是釘子,美國需要時就會隨時敲打。」對很多美國政客來說,沒有敵人就失去了生活的意義,從蘇聯到中東、到東亞,都被美國這個「錘子」敲打過。現在他們瞄準了日益強大的中國,心心念念如何敲打中國。


那是「零和博弈」的執念。一些美國政客被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論搞得五迷三道,認定崛起後的中國一定會分享自己的霸權盛宴,特別是按照美式民主模式改造中國的圖謀破產後,更加劇了焦慮,執意回撥歷史的時鐘,死抱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一定要與中國這個「挑戰者」來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


那是「打贏冷戰」的執念。美蘇冷戰以蘇聯解體而終結,使美國至今沈醉於「歷史終結者的榮耀」。而中國的快速發展喚起美國再次「終結歷史」的虛妄,炒作五花八門的「中國威脅論」「中美脫鉤論」「中美新冷戰論」「文明沖突論」等,為遏製打壓中國大造輿論,幻想著一覺醒來像打贏美蘇冷戰那樣再次勝出。


那是「西方中心主義」的執念。20世紀兩場熱戰和一場冷戰的勝利,強化了美國「山巔之國」的幻覺,「天賦使命」的自我期許強烈發酵,領導世界的霸主心態越發膨脹。美國在世界各地大搞街頭運動、和平演變,把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的中國作為其「顏色革命」的主要目標,本質上還是「西方中心主義」的思想在作怪。


我們不得不說,這些建構在美式價值觀上的執念,都是過時之念。正是「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


(三)


過度的執念是一種病,需要清醒劑。


這服清醒劑,就是要回到「上海公報」的初心。無論走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都要看清腳下的路,看準前行的路。


我們奉勸美國一些政客,「上海公報」好比我們今天手機上的導航圖,搜索一下,就知道腳下的路能不能走得通。方法如下:


以歷史邏輯觀之,執著於自身霸權,把中國視為戰略威脅,試圖阻擋中國的前進步伐,是一條走不通的老路。


誰是美國的「敵人」?「上海公報」50年歷程表明,中國是美國的朋友而不是威脅。霸權主義的執念,才是美國真正的敵人,從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到今天的阿富汗潰敗,美國失去了無數生命、浪費了大量財富、損耗了寶貴的政治信譽。


以理論邏輯觀之,基於本國歷史記憶和理論遺產,以「民主燈塔」自居,以意識形態劃分世界,塑造以美國價值觀為主導的國際秩序,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何為真正的民主?一個國家是不是民主,應該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來評判;國際社會哪個國家是不是民主的,應該由國際社會共同來評判。在國內政治衰敗、金主當道,製度運行無視民意、無助民生、無關民主的當下,美方仍把中美關系定義為「專製」與「民主」之爭,不遺余力妖魔化中國、孤立中國、攪亂中國,註定是一場消耗自身信譽而無人喝彩的徒勞。


以實踐邏輯觀之,信奉「從實力地位出發」,動輒揮舞製裁「大棒」,幻想以最小的成本代價獲取最大的霸淩收益,是一條走不通的邪路。


什麽是大國相處之道?不是實力地位。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才是大國相處的至高境界。中美無論是戰場上交手、經貿上較量,還是外交上交鋒,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已多次打破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繼續對中方搞單邊強權、極限施壓、挑動對抗,註定將會自食其果。


(四)


中國古代哲人荀子說,「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意思是提醒人們,胸中要有大格局,不要因為糾結於枝節問題而忽略了大局。


「上海公報」的達成,正是基於對世界趨勢、國際形勢、共同利益的精準洞悉,體現了雙方的大國視野和戰略格局。


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尼克松訪華翻譯傅立民最近回憶說,1972年美中在接觸時就認為,盡管雙方存在分歧,但可以合作。所以我們把分歧放在一邊,專註於共同利益。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得到啟示。


「五十而知天命」,是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上海公報」走過50年,我們也應該能把握中美關系的「天命」,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不醉心於大國競爭,不迷戀世界霸權,不抗拒多極化大勢,找到前行的方向,走出現實的困境。


「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我們要從50年前中美關系破冰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讓公報初心照亮前行之路,中美關系就一定會行走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以大國擔當建設更好世界


2021年深秋,一場跨越太平洋的視頻會晤牢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1月16日,中美兩國領導人如約雲上相見,面帶微笑,侃侃而談。


習近平主席指出,過去50年,國際關系中一個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關系恢復和發展,造福了兩國和世界。未來50年,國際關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須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


習近平主席充分展現了大國領袖的襟懷和風範,他的話平和親切、不疾不徐,卻字字皆含千鈞之重。「中美必須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這句話飽含著理性、厚重而深邃的意蘊。


拜登總統給予了積極回應,他表示,美中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我贊同習近平主席所講,歷史是公正的,美中關系只能搞好,不能搞砸。


世界期待,這次中美元首視頻會晤,會在中美關系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美關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也能夠搞好的必答題。


因為我們相信,中美關系合作共贏的大勢不可逆轉。


(一)


50年前,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的書房裏會見尼克松總統時說,「我和你只談哲學」。


古希臘先賢認為,哲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最高境界。大智慧者觀察事物、分析大勢,總是從哲學的角度來縱覽和把握。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展在形式上體現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特點,在過程上體現為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統一。


以此觀照中美關系,我們會發現,兩國關系的演進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前行的大趨勢也從未改變。


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系中最敏感的問題。建交不久,裏根競選總統時就宣稱要與臺灣恢復「官方關系」,上臺後又繼續鼓吹充分實施「與臺灣關系法」,「為臺灣的安全與繁榮承擔應有的義務」。中方對此進行了堅決的鬥爭,迫使美方緊急剎車,並催生了比「上海公報」和「建交公報」都進步的「八·一七」公報。


曾經,美國屢屢對華打出「最惠國待遇牌」。克林頓政府似乎牌技更為「嫻熟」,動輒與所謂「人權」「民主」等問題掛鉤。中方進行了不懈的鬥爭,使美方意識到濫用這張牌「損人不利己」,並因此推動在克林頓任期最後一年通過了對華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立法,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創造了條件。


氣候變化議題今天在中美雙方已基本取得共識,但此間曲折也不少。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氣變大會上,作為兩個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美的態度在氣變談判中作用舉足輕重。美國為逃避責任,拿中國說事,以「退群」威脅,炒作「中國傲慢論」「中國責任論」。為此,中國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使中方提出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成為共識,世界各國普遍稱贊中美在促成《巴黎協定》上的領導作用。


中美之間諸如此類在彌合分歧中曲折發展、在鬥爭中波浪式前進的案例還有不少。


由此,我們理解了為什麽毛澤東主席在會見尼克松總統時「只談哲學」,那是提示中美雙方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正確把握兩國關系。


溫故而知新。從中也可以悟出,當前和今後中美關系無論遇到什麽樣的挫折和困難,我們都不應該對中美關系的未來失去信心。


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地球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發展。


(二)


中美遠隔千山萬水,但距離從來沒有成為兩國人民的心理阻隔。


2012年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在繁忙的行程中,他專門安排時間看望艾奧瓦州的老朋友,與布蘭斯塔德州長夫婦、雷諾茲副州長夫婦、馬斯卡廷市市長蘭蒂夫婦等,以及27年前訪美時曾接待過他的房東德沃切克夫婦,賓主相談甚歡。


座中幾位都是這位中國貴客最早結識的美國朋友,習近平重情重義、不忘故友,讓他們備受感動。幾十年間,美國人民對中國朋友一如既往的真誠、友善、情誼,給習近平留下了難忘而美好的印象。這次訪問,也成為中美關系史冊上一個溫馨感人的篇章。


2019年春暖花開的季節,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奈爾斯高中中文班40多名學生,用中文給習近平主席寫信,表達對這位東方大國領袖的好奇和問候。習近平主席愉快地給同學們寫了回信,邀請他們有機會來中國參觀訪問,勉勵他們為增進中美人民友誼作貢獻。這個故事也反映了美國年輕一代對中國的關註和喜愛。


2019年春節前夕,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給習近平主席寫信,表達對習近平主席的新春祝福,表示自己熱愛中國、看好中國,並隨信寄去了自己的新著《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習近平主席很快給潘維廉教授寫了回信,贊許鼓勵之情溢於言表,並巧妙地用福建地名祝福他:全家「福安」、一生「長樂」。潘維廉教授是美國人,在廈門工作生活了30多年,在各種場合從不諱言對中國的深深喜愛,他也成為深受網友喜愛的網紅教授。


如果以「上海公報」為起點,在50年的歷史時空中,人民始終是中美關系的主角。疫情前每年500多萬往來兩國之間的民眾,280多對友好省州和城市,數十萬兩國在讀的留學生,共同織就兩國無法割舍的紐帶。


從50多年前的「乒乓外交」,到今天北京冬奧的冰雪情緣,兩國人民對中美向好的期許,彼此交往交流交心的腳步,是中美關系能夠搞好的最大信心和動力。


(三)


老一輩領導人在開啟中美破冰之旅時,懷著共同而強烈的願望——建設一個新的更好的世界。


中美關系穿越迷霧、相向而行時,世界同樣有著共同而強烈的感受——中美合作帶給世界美好。


今天中美關系面臨挫折和困難,世界也同樣深感焦慮。在眾多國際場合,各國領導人和各界有識之士紛紛表達了對中美關系修好的期待和呼籲。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各國必須承認中國將繼續發展壯大,對此進行阻止既不明智也不可能。中美沖突對世界來說是一場災難,發展建設性關系至關重要。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我們承受不起。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如果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分別在諸多領域施加影響,進行零和博弈,世界將有「一分為二」的風險。重建中美關系有助應對疫苗接種、氣候變化以及其他全球性挑戰。


愛爾蘭前總統瑪麗·羅賓遜表示,全球對話與合作前所未有地重要,而中美之間的良好關系是最重要的。世界需要中國與美國共同努力,為世界可持續發展繁榮搭建強有力的框架。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認為,美國和中國之間有競爭不要緊,但不應將民主當作外交工具,美日印澳構建排他性包圍圈會激化中美矛盾,損害世界的安定和繁榮。美國應堅持用行動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與中國建立超越價值觀差異的共存之道。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芬·羅奇表示,中美都需要穩定安全的經濟增長新引擎,解決當前中美矛盾,沒有捷徑可走,但我們可以從小處著手,展現化解而不是升級矛盾的決心,讓中美關系的氛圍從疑慮回歸互信。


國際輿論場上,這些客觀而理性的聲音直言不諱、令人警醒。


這表明,在世界看來,中美兩國發展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完全可以相互借力、相互成就;世界期待良性競爭、友好合作的中美關系。


我們想起另一段歷史佳話:1973年毛澤東主席會見已任國務卿的基辛格時,曾有一場精彩對話。基辛格對毛主席說,聽說主席發明了一個英文詞匯?毛主席立即爽快地承認,是的,我發明了一個英文詞匯「paper tiger」,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機敏的基辛格馬上說,紙老虎,對了,那是指我們。兩人相視大笑。


兩個世界大國,有什麽樣的糾結,不能夠在這樣的相視一笑中得到化解呢?


作為兩個世界大國,中美能否處理好彼此關系,攸關世界前途命運,是兩國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中美攜手前行,是兩國人民之福,也是世界人民之幸。


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好,世界人民的期待,就是一條重要的理由。


(四)


50年前,在輕快曼妙的「小步舞」中,關閉已久的中美關系大門豁然開啟。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政治勇氣,是打開這扇門的金鑰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精心擘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宏偉藍圖,與世界各國密切互動、謀劃合作、共促發展,引領中國在世界大舞臺上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面對百年大變局和世紀大疫情的交織疊加,習近平主席總攬全局、指揮若定,為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把舵引航,明確提出中美關系戰略新框架,中美探索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新範式。


在不久前的中美元首視頻會晤中,習近平主席強調,中美兩國是兩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輪,我們要把穩舵,使兩艘巨輪迎著風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


習近平主席大國領袖的政治智慧、戰略定力、世界胸懷、使命擔當,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


拜登總統表示,美中作為兩個世界大國,對兩國和世界人民都負有責任。拜登明確重申:美國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製、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對抗。


聽上去言之鑿鑿,希望美方能從破冰之旅中汲取智慧、勇氣和力量,真正付諸激濁揚清的實際行動。


毫無疑問,對中美兩國來說,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共贏才能通向更好的未來。


我們相信,中美雙方只要堅持相互尊重、聚同化異,保持戰略耐心,不為一事所惑,不為一言所擾,不讓小算盤左右大政治,中美關系就一定能行進在健康穩定發展的大路上。


我們期待,中美關系的巨艦,繼續沿著老一輩領導人破冰開辟的正確航道,破浪前行,一起向未來。


(來源:光明日報)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爆料】美領事晤黃台仰、梁天琦密談內容曝光【爆料】美領事晤黃台仰、梁天琦密談內容曝光

    香港回歸中國接近19年了,中央政府格守“一國兩制”的承諾,讓港人治港。和問題百出的臺灣一樣,香港的民主,在世界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也催生出各種怪胎來。極小部分不滿足現狀的人,違背民主的宗旨,掀起違法“占[詳細]

  • 2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創辦於1939年5月1日的香港《成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雖然後來被競爭者相繼超越,風光不再,但依然在香港傳媒界和中老年讀者心中享有盛譽。作為一家很成熟的媒體,《成報》從去年8月以來的一系列出格行為[詳細]

  • 3海外華媒西鳳行|西鳳集團:“一站式”制酒車間,全智能化生產線海外華媒西鳳行|西鳳集團:“一站式”制酒車間,全智能化生產線

    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99釀造和國寶大酒海秘藏的獨特魅力[詳細]

  • 4​傳承千年匠心 講述西鳳故事 | 海外華媒采訪團走進西鳳集團參訪座談​傳承千年匠心 講述西鳳故事 | 海外華媒采訪團走進西鳳集團參訪座談

    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99釀造和國寶大酒海秘藏的獨特魅力[詳細]

  • 5海外華文媒體走訪全球“最年輕”光伏獨角獸華晟新能源海外華文媒體走訪全球“最年輕”光伏獨角獸華晟新能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4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亞[詳細]

  • 6美陸戰隊擬入島 挑戰「一中」紅線美陸戰隊擬入島 挑戰「一中」紅線

    ​據中央社、中評社報道:29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兩名美方官員的話稱,美國務院已提出要求派駐海軍陸戰隊至台灣,以協防「美國在台協會(AIT)」。CNN報道還附上了短評:此舉料將引發中國憤怒。30日,AIT回應此報道,新館維安作法與現行做法一樣[詳細]

  • 7中消協:“3.15打假”年度“黑榜”成為消費關註的熱點!中消協:“3.15打假”年度“黑榜”成為消費關註的熱點!

    2017年,悟空單車、3Vbike、町町單車、酷騎、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企業出現經營異常,引發了消費者對自己押金安全的擔憂,紛紛提出退還押金,但商家的相關售后服務未能跟上,出現了退款難等問題。[詳細]

  • 8南美「友邦」高危 台再瀕「斷交潮」南美「友邦」高危 台再瀕「斷交潮」

    台當局上月接連失去多米尼加及佈基納法索兩個「邦交國」後,近日又傳出有「邦交國」可能與台灣「斷交」。據悉,有知情人士坦言,南美洲「友邦」巴拉圭、尼加拉瓜可能成為下一個與台灣「斷交」的對象。此外,由於當局維持「邦交」的壓力沉重,導致駐外代表積勞[詳細]

  • 9公共年金或增至200億 下周一派表公共年金或增至200億 下周一派表

    ■左起:香港年金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與香港年金計劃宣傳大使黎明昨主持啟動禮。劉國權 攝政府公共年金計劃-香港年金公司昨公佈推出終身年金計劃詳情,為退休人士提供一項新的理[詳細]

  • 10港大研製醫用超薄感應器測炎症快30倍港大研製醫用超薄感應器測炎症快30倍

    陳國樑(中)、梁嘉傑(右)展示醫用超薄感應器。香港文匯報記者殷翔 攝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及李嘉誠醫學院合作成功研發醫用實時超薄感應器,可令醫生檢測及治療炎症速度大大加快30倍。負責研發的港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陳國樑[詳細]

  • 11商務部:美徵稅是向全世界開火商務部:美徵稅是向全世界開火

    ■高峰表示,美國公佈的340億美元徵稅產品清單中,約200多億是在華外資企業的產品,其中美國企業佔有相當比例。圖為內地一家焊接機械人生產企業的工人在工作。 資料圖片清單多為在華外企產品 中方籲各國聯手反對單邊[詳細]

  • 12金英哲蓬佩奧紐約鋸扒 討論「特金會」金英哲蓬佩奧紐約鋸扒 討論「特金會」

    ■蓬佩奧向金英哲介紹紐約。朝鮮勞動黨副委員長金英哲前日抵達美國紐約,會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並共晉工作晚宴,商討美朝峰會安排,雙方昨日舉行多場會議。蓬佩奧未有透露會談內容,但形容與金英哲的晚宴氣氛愉快。[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