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新 聞 > 焦 點 >

海外華文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張大千: 大千世界依舊,畫壇傳奇再無

更新時間:2020-11-06 22:45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6574

海外華文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張大千: 大千世界依舊,畫壇傳奇再無

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壇喧鬧躁動,時代的浪潮洶涌奔騰。中西文化論戰、中國繪畫之危機、中國藝術的現代化和民族化等問題的爭辯與實踐,可以說至今尚未結束,其核心問題乃是中西兩種文化的碰撞、交流與互補。

一批批有識之士卓然崛起,東風與西風之爭此起彼落:固守傳統、融合中西、全盤西化,成為他們應對此情形的不同態度與不同選擇。

黃賓虹、齊白石從傳統的文人畫范疇中異軍突起,推陳出新,使傳統煥發新的活力;徐悲鴻則用西方寫實觀念與方法改造中國畫;林風眠則中西調和,使中國畫具時代之面貌。

每一位獨立創造的大畫家,都以其對傳統、對外來文化的理解以及個性才情,形成各自特殊的面貌。

盡管風急浪高,潮來潮去,張大千則是翹然獨立,我行我素,他以其絕頂之天才、絕頂之人事、絕頂之用功,讀萬卷書、臨萬軸畫、行萬里路,并以其豁達開朗、熱情奔放的藝術才情自出機杼,喊出了自己的畫“不是文人畫”而是“畫家之畫”的肺腑之音,并成為二十世紀融匯古今并能卓然獨立的傳統派國畫大師。

其藝術風格之輝煌,生平遭際之歡愉,在整個中國藝術史上,堪稱絕無僅有之一人。

海外華文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張大千: 大千世界依舊,畫壇傳奇再無

張大千(一八九九—一九八三)原名張正權,單名爰、、季爰,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畫室名“大風堂”,四川省內江市人。一八九九年五月十日,張大千生于四川內江的一戶破落農民家中,排行家中第八。

9歲時隨母、姊、兄等學畫,后隨秀才四哥啟蒙讀書,以其天生聰穎,進步亦快。

一九一七年春,18歲的張大千隨兄張善子赴日本京都學染織技術,兩年后回國留居上海,拜名書法家曾熙和李瑞清為師習書法。

一九二五年,在上海舉辦首次畫展,大獲成功。是時,張大千以石濤為中心,旁及八大、石療、青藤、白陽等人,刻苦臨摹,學習古人,打下了深厚扎實的藝術根基。

受石濤“畫家應以天地造化為師”的影響,從一九二七年起,及其后十余年間,大千開始了“搜盡奇峰打草稿”的遍游,由師古人邁向師造化,先后游歷黃山、華山、峨嵋、青城等名山大川。

一九三六年,張大千被國立中央大學聘為藝術系教授,自此登上中國畫壇最高殿堂。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三年,張大千在敦煌臨撫壁畫三年,共計臨歷朝壁畫精品約二百多幅。

自上世紀四十年代移居海外以來,張大千先后居印度、香港、阿根廷、巴西、美國等地。一九五六年首次赴歐洲旅游,在法國舉辦畫展,與畢加索會晤,被西方報紙譽為“歷史性會見”。

一九五八年,其作品在美國紐約的世界現代美術博覽會上獲金獎,并為國際藝術學會公選為“當代世界第一畫家”。

一九七二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張大千四十年回顧展”。一九七六年,率家回臺北定居,并修建精巧雅麗的“摩耶精舍”,從此結束海外游子生活。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日,病逝于臺北,終年85歲。

綜觀其一生,張大千似乎是畫壇中的時代寵兒,天之驕子。他的生活充滿光明,他的性格豁達開朗、熱情奔放,他蓄美髯,衣美服,居美室,食美味,交游遍天下,風流倜儻,儼然神仙中人,其傳奇逸事不勝枚舉。

也許,張大千一生最大的遺憾與不如意之事,便是沒有實現葉落歸根的愿望,不管是縱游國內還是走向世界,張大千的家國之思時時流露在其繪畫、詩文中,也正是有了這份鄉情國戀,才使得他歡愉奔放、昂揚飄飛的人品與畫品顯得更加深沉而蘊藉。

二十世紀初葉,創新國畫幾乎是中國畫壇的一致傾向,中國畫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活躍,但同時也伴隨著一種混沌無序的狀態。此時的張大千對傳統有著極為強烈的親和力和獨到深刻的認識,他曾說:“學習傳統極為重要……這是一生的事,不下苦功夫不行。”(轉引自肖建初《植根傳統不斷創新》)。

一九二0年,張大千從日本歸來,拜江南著名書畫家曾熙、李瑞清學習傳統的書法詩詞,一頭扎進傳統里,并跟隨二哥張善子結交了吳昌碩、黃賓虹、吳待秋、吳湖帆、馮超然、謝公展等大批屬于他上一代的文人畫家,論書評畫,詩文唱酬,完全沉浸于中國傳統文化中。

中國傳統文人習畫的途徑不外乎三條:一是讀萬卷書,二是臨萬軸畫,三是行萬里路,張大千正是沿襲舊傳統的道路從根基做起,循序漸進而最終超越。習畫之初,張大千常常手不釋卷、持之以恒地讀萬卷之書,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功底,直至晚年,依然經史子集無所不包,從其題畫詩文中可見其孜孜不倦的讀書精神和深厚的文學造詣。

從23歲直到50歲前后,是大千與古人古畫共寢食的時期,所臨摹對象從石濤、八大拓展到華劐、梅清、石療、漸江、陳洪綬、青藤、白陽、唐寅、沈周、王蒙、倪瓚、趙孟緁、牧溪、梁楷、馬遠、李唐、李公麟、郭熙、范寬、巨然、董源等。43歲時更西渡流沙,遠赴敦煌,將傳統繪畫的源頭一直追述到晉唐。

他曾說:“不可學一人,功夫越深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筆路越寬越好。”(轉引自胡立、王永年《繼承師業發展中國畫》)對于傳統如此廣泛的涉獵,在當代中國畫壇可謂獨大千一人而已。

從清、明、元的筆墨情韻到宋、唐、晉的氣象意境,上下千年,張大千都以己化之,融會貫通而自成風格。而且他對于“臨摹”的要求,也與一般的“師其意不在跡象間”或“師心不蹈跡”有所不同,既師其意其心,也師其跡其象,并以“勾勒”作為“臨摹”的基本功夫,“要畫畫首先要從勾摹古人的名跡入手,把線條練習好了,寫字也是一樣。

要先習雙勾,跟著便學習寫生。”(見于《畫說》)在臨摹敦煌壁畫時,張大千更是身體力行,反復觀摩比較,然后下筆勾線。可以說,張大千的臨古打破了所謂傳統流派、文人與工匠繪畫之間的差異,廣攬博收,擇其善而從之,對敦煌壁畫更是獨具慧眼,不為傳統“文人畫”所囿。

他在《臨摹敦煌壁畫序》中這樣說道:“大千流連繪事,傾摩平生,古人之跡,其播于人間者,嘗窺見其什九。求所謂六朝隋唐之跡,乃類于尋夢。石室壁畫,嘗籍所不備,往哲所未聞……今石室所存,上自元魏,下迄西夏,代有繼作。實選跡之奧府,繪事之神皋。”

一九七四年,畫名已是如日中天的張大千在接受臺灣記者采訪時,仍然強調“臨摹”的重要性,他說:“繪畫必須從臨摹入手,有如念書一樣,臨摹就如念三字經……臨摹有了深厚的根基,才能談到創作。”

事實證明,他以上智而作下愚的努力,反映在他的創作實踐上,無論精工典麗還是粗逸奔放,也無論金碧輝煌還是水墨清淡,那種豪邁、雍容、堂皇之氣度,決不是一般局限于明清筆墨中畫地為牢的畫家所可企及的,這種氣度,是個人氣格與對于傳統的功力與涵養的合力所致。

為了實踐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的格言,張大千從27歲又正式開始了他“行萬里路”的藝術歷程,遨游天下名山大川。先后上黃山、登峨嵋、凌泰岱、越劍閣、下巫峽……足跡遍天下,借山川之靈滋養其藝術。他認為:“古人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什么意思呢?因為見聞廣博,要從實地觀察得來,不能只靠書本,兩者要相輔而行的。

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筆自然有所依據……游歷不但是繪畫資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窺探宇宙萬物的全貌,養成廣闊的心胸,所以行萬里路是必須的。”(見于《畫說》)可見,“養心胸”、“匯資料”是張大千非常自覺的意識,因此他的游歷始終是與嚴格意義的“寫生”結合在一起的。

從一九二七年直至一九四八年的二十余年中,張大千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搜集了大量來自生活中真情實景的第一手素材,同時,也正是這一時期的飽看飫游,為他晚年的“大千狂涂”的創格,從“造境”、“結構”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且在他所創的潑墨潑彩這一驚世之舉中,仍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從其早期黃山紀游、華山紀游到中期的峨眉、青城紀游,乃至晚年的憶游作品,我們可以窺見其山水寫生風格的轉變是與其師法古人、超越古人的階段性相契合的,也正是由于天地造化對其畫筆的蒙養,才造就了他“大千格體”的應運而生,才有了今天豐富多彩的張大千。

正是按照傳統文人的學習道路—讀書、臨古、漫游,加以個人才情,時勢造就,張大千得以翹然獨立,成為二十世紀中國繪畫發展中的卓越大師。誠如按照自下而上的臨習方向,通過寫生的參悟,張大千在這條道路上“越追越遠,越追越精”,他終于理順了筆墨程式一步步脫胎于山川造化的衍化史,終于到達了唐宋大師們追尋境界美的源頭。

在這里,他徜徉于金碧輝煌、沉雄博大、與自然契合無間的藝術風格中;在這里,他找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藝術理想。作為一個深受文人畫熏沐的職業畫家,張大千最終卻喊出了自己的畫“不是文人畫”而是“畫家之畫”的肺腑之音。

張大千堅毅而執著于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繼承和發揚,不論時代大潮之升沉起伏抑或個人生活的波動與變遷,其人生態度與藝術的觀念卻是終生不渝,恰如胸前的長須美髯,身上的布履長衫,從去國千萬里到魂歸葬梅丘,始終是依然故我一大千。

海外華文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張大千: 大千世界依舊,畫壇傳奇再無

對張大千的作品分期,評論家的意見比較統一,即40歲以前為早期,多為臨古作品,兼以寫生;40歲至60歲為中期,多寫生與憶游作品;60歲以后為后期,以潑墨潑彩為主,當然這樣分類是相對而言。這三個時期的作品面貌雖然有差異,但其意境寄托,其筆墨特性,其氣度風韻,卻始終貫徹著鮮明的個性特征。

張大千稟性風流倜儻、豪邁不羈,如神仙中人;其藝術個性也是如此,如神仙境界。不管是早期的臨古之作抑或后期潑墨潑彩,無不貫之,同時,大千又具有十分豐富而細膩的藝術感情,其大氣魄和細心眼往往同時并重。從早年的仿石濤到晚年的潑墨潑彩,從工筆的人物故事畫到逸筆草草的文人墨戲,無不如此。

如氣勢磅礴,長達二十多米的《長江萬里圖》,畫面千巖萬壑,百川匯流,萬千氣象而一氣呵成,構圖、筆墨、色彩都是渾然一體,而細節上小至舟楫上的人物、山巒上的苔點,都是一絲不茍、無懈可擊。

即使晚年82歲作《春云曉靄圖》,畫面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以潑墨潑彩的自然流動積聚而成,可某些部分依然細心層層點染之,精心安排了坡臺與亭子,這些細微之處最能見出張大千的藝術匠心和創作態度。

反過來,大千的工筆畫杰作《文會圖》,人物的衣飾、鬢發、各式家具器皿以至芭蕉葉脈,刻畫之精工可謂細入毫芒,但從全圖整體看,卻是如此的氣脈連貫,沒有一根線條、一點色彩不是與整體呼應,恰如一氣呵成。

如果把他早年(42歲)畫的工筆重彩、金碧輝煌的《朱荷通景屏》和晚年新畫的巨幅《潑墨荷花通景屏》對照,更可看出張大千風格中的這一特點。前者雖然窮工極妍,卻依然是如一揮而就的氣勢渾成,后者縱橫揮灑、氣勢如虹,但即使是荷柄上的小刺、筆墨的點落,上下相錯,左右揖讓,一點都不馬虎,看似隨意加上去的幾根水草,卻是筆筆有講究。

大千風格中的這一特點,固然因為他是一位既有絕頂天才而又由漸修而得道的大師,更和他個性豪放而又感情豐富細膩有關,整體上呈現出豪邁氣度與雍容儀態,細微處又顯精致雅麗。

張大千對其所欲表現的對象—造化,是非常講究“物理”、“物情”、“物態”的,他說:“作畫要明白物理,體會物情,觀察物態,這才算到了微妙的境界。比如畫山,要了解南北氣候的不同,土質的各異,于是所生的樹木,也就迥然不同。”并且進一步強調道:“寫生則詳審造化形態之真諦,如山水之路源,花卉之茁長,人物之動態,舉凡物理人情,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故而好學深思,心知其意,下筆始無詰訛耳。”

張大千的寫生和創作,正是嚴格地恪守著這些繪畫原則。其大量的寫生作品亦能與實景一一對應,如華山的石質、峨嵋的林木等,在他的作品中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現。尤其是黃山成了他一生畫不完的母題,而他也深得黃山之精髓。在臨古的基礎上參以極其嚴格的寫生,大千晚年的創作自然得以超越,不為古人所縛,不為客觀物象所縛,同時也使其作品呈現出物境與造境之美。

當然,把握形象,即張大千所謂的造境之美,并不意味著削弱筆墨的表現力,相反,大千早年師事曾熙、李瑞清學習書法,致力于《石門頌》、《石門銘》以及《鄭文公碑》,加以不輟的臨古,筆墨功夫深厚,得其神髓所至。

其筆勢縱橫,大筆揮灑,卻無莽野狂悍、盛氣凌人之態,尤其是他精細之處,線條有時拉得很長,而處處神完氣足,絕對沒有松懈飄忽。即使在他的率意之作與工細之作之間,筆墨形態可以相去很遠,學王蒙一路與學石濤一路之間,筆墨面貌也可以迥乎而異,但基本的內在習性是完全一致的。

【圖文編輯:朱梅仙】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爆料】美領事晤黃台仰、梁天琦密談內容曝光【爆料】美領事晤黃台仰、梁天琦密談內容曝光

    香港回歸中國接近19年了,中央政府格守“一國兩制”的承諾,讓港人治港。和問題百出的臺灣一樣,香港的民主,在世界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也催生出各種怪胎來。極小部分不滿足現狀的人,違背民主的宗旨,掀起違法“占[詳細]

  • 2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創辦於1939年5月1日的香港《成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雖然後來被競爭者相繼超越,風光不再,但依然在香港傳媒界和中老年讀者心中享有盛譽。作為一家很成熟的媒體,《成報》從去年8月以來的一系列出格行為[詳細]

  • 3海外華媒西鳳行|西鳳集團:“一站式”制酒車間,全智能化生產線海外華媒西鳳行|西鳳集團:“一站式”制酒車間,全智能化生產線

    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99釀造和國寶大酒海秘藏的獨特魅力[詳細]

  • 4“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參訪綏德革命紀念館“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參訪綏德革命紀念館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7月10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陜西省僑聯主辦,延安市僑聯、《華商報》社、陜西華商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綏德革命紀念館。走進綏德縣名州鎮,一座嶄新而恢弘[詳細]

  • 52024海外媒體采訪團參訪頤高榆林高新區科技創新基地2024海外媒體采訪團參訪頤高榆林高新區科技創新基地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7月10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陜西省僑聯主辦,延安市僑聯、《華商報》社、陜西華商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頤高榆林高新區科技創新基地。來自美國、加拿大、德[詳細]

  • 6​傳承千年匠心 講述西鳳故事 | 海外華媒采訪團走進西鳳集團參訪座談​傳承千年匠心 講述西鳳故事 | 海外華媒采訪團走進西鳳集團參訪座談

    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99釀造和國寶大酒海秘藏的獨特魅力[詳細]

  • 72024海外媒體榆林行|一座會唱歌的陜北民歌博物館2024海外媒體榆林行|一座會唱歌的陜北民歌博物館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7月10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陜西省僑聯主辦,延安市僑聯、《華商報》社、陜西華商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陜北民歌博物館。這里是聲音與城市的千古共鳴,是歷[詳細]

  • 8鄭逢春:萬峰林不僅是一座座山峰!鄭逢春:萬峰林不僅是一座座山峰!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貴州興義訊】萬峰林不多余一座山峰!群峰之上,陽光燦爛,天空遼闊而透明,任憑情思與心智往來縱橫。峰巔之下,流水潺潺,鳥語花香,村寨炊煙裊裊……每有閑暇,人們便會由四面八方往這里趕,爭先恐后地投入萬峰林的懷抱,一個也不多[詳細]

  • 9海外華文媒體走訪全球“最年輕”光伏獨角獸華晟新能源海外華文媒體走訪全球“最年輕”光伏獨角獸華晟新能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4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亞[詳細]

  • 10​追夢中華·多彩黔行 | 石阡溫泉:療養與悠閑的完美融合​追夢中華·多彩黔行 | 石阡溫泉:療養與悠閑的完美融合

    【加拿大華發網海外香港繁體版銅仁訊 朱梅仙報道】10月15日,由中國僑聯指導,中共貴州省委統戰部(省僑務辦)支持,貴州省僑聯主辦的“追夢中華·多彩黔行”2024海外華文媒體貴州采訪行活動媒體采訪團走進中國溫泉之鄉石阡縣采訪,深入了解石阡溫泉歷史與文化[詳細]

  • 11“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世界規模最大的新疆國際大巴扎“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世界規模最大的新疆國際大巴扎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1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在烏魯木齊啟動。來自馬來西亞、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澳[詳細]

  • 122024國際山旅大會開幕式暨2024亞洲山地旅游推廣大會舉行2024國際山旅大會開幕式暨2024亞洲山地旅游推廣大會舉行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貴州興義訊】9月26日,2024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在黔西南州興義市啟幕,來自國內外相關業界專家匯聚一堂,共話助推山地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果。[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返回首頁